“這個誰知道呢。”陳丹洋有些煩躁。


    這個局不僅大,而且曆時太久,遺留問題太多,讓人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


    那股強大的力量,至今他們所有人也推斷不出到底是什麽。


    孫中原拍拍他的肩膀,“暫時別多想了,如果真的不是我們能改變的,那就隻能靜觀其變。世界末日的傳言不也有過麽?現在地球不還是好好的?”


    陳丹洋擠出一個難看的笑容,“你以為我和你一樣裝逼啊。我是在想,另外三處地方,不管是墓葬也好,寶藏也好,很有可能動不了啊!”


    “五個地方,已經弄明白了兩個地方,另外三個肯定是要去的,走一步看一步吧!”孫中原繼續安慰道。


    其實,他的疑慮比陳丹洋還多,不過經曆不同,他更能沉住性子。


    “走吧!出去抽根煙。”陳丹洋抬手道。


    兩人出了景區,各自點了一支煙。抽完之後,陳丹洋的情緒平穩了一些。孫中原建議,晚上找個館子,嚐嚐荊江的特色菜,然後好好睡一覺。


    “這個主意好!”


    到了晚上,孫中原,陳丹洋,還有黑子和大軍,在市區找了家特色館子,進了一個相對安靜的包間。


    荊江的特色菜,主要是河鮮和水產。四人點了兩條河魚,分別清蒸和紅燒,還要了一盆魚頭湯,另外,還有當地的特色魚肚和蒸魚糕,再加上兩道素菜,醋溜藕片和芹菜炒肉絲。雖然已是初冬,但仍舊要了冰鎮的啤酒,幾個人吃得倒是不亦樂乎。


    蒸魚糕這道菜,他們本來不想點,吃魚嘛,還是鮮味來得爽口。但是店裏服務員推薦說,這是荊江附近的名吃,最後聽了建議,便也點了一份。


    原來這道菜,不光隻有魚肉,是將魚肉取下後,加上一些豬油,打成泥,然後加入蛋清和生粉,輔以調料,做成糕狀,最後蒸熟的。同時,這道菜還配了肉丸子、豬肚、木耳、黃花菜一起上碗。


    這道菜吃起來很滑嫩,既有魚肉的鮮味兒,也有豬油的香氣。而且因為入口即化,這種混合的香氣似乎在嘴裏有種蒸騰的感覺,確實不錯。


    吃得差不多了,四個人關好門,小聲開聊。


    黑子和大軍,一天下來並沒有打探到什麽實用信息。荊江當地,很長一段時間,也沒有什麽有價值的墓葬被發現。而荊江的鏟地皮的,倒是經常從外地來的土夫子手裏收貨。這地方交通便利,而且走水路“安全”。


    荊江市區,倒也有一個古玩市場,原先是在一條主幹道旁邊的小公園和人行道上;今年呢,利用小公園旁邊的一處單位搬遷,把辦公樓稍加改建,成了一個規模不大的古玩城,正好和原先自發形成的露天古玩市場連起來了。


    這地方,黑子和大軍白天去看過。主要是他倆來了之後,和預想的不一樣,沒能動手,除了打聽消息,無事可做,便去逛了逛。


    “楚省的古玩商,主要集中在武昌和漢口,荊江古玩市場,不僅規模小,好東西我們也沒看到。倒是有些本地特色老貨,但多是普品,意思不大。”大軍說道。


    陳丹洋吃得挺爽,情緒又有點兒起來了,對孫中原說道,“那我們明天去看看吧,既然來了,撿個漏兒再走。”


    “你把撿漏說得也太簡單了,哪有那麽容易?”孫中原道,“他倆不是說了麽?看了,沒啥好東西。”


    “他倆和你能一樣麽?”陳丹洋說完,意識到不太好聽,笑著對大軍和黑子說道,“兩位,我主要是誇他眼力高。”


    黑子和大軍根本不當回事兒,黑子直接說,“孫先生的眼力,就連虎爺都自愧不如,我們當然不能比。”


    孫中原知道拗不過陳丹洋,便答應明天去看看,就當是放鬆一下了。


    第二天,他倆到了古玩市場,結果剛走到一個攤位前,就聽到了關於明顯陵的議論。


    原來是兩幫人在爭論,萬曆時期,那個太監陳奉,到底挖開過地宮沒有?


    一幫人說,挖開過,不過萬曆殺了陳奉之後,又重新放回原物修整了。


    另一幫人說,沒挖開,當時陳奉以開礦為名想挖,但還沒挖到地宮呢,就被萬曆提前獲知,抓回去了。


    這明顯陵就在荊江附近,古玩市場裏有人議論,也不奇怪。


    孫中原和陳丹洋在旁邊聽了一會兒,兩幫人其實都沒有什麽確鑿證據,互相爭辯自己聽到的信息罷了。他們說的,也都不如那個女導遊說得有意思。


    其實孫中原回憶起的明史,也是各有說法。在正牌《明史》裏,提起過陳奉盜墓的事兒,但自然不會提顯陵。而野史筆記,有的自然說過陳奉將顯陵洗劫一空的。


    正史野史,有時候還真不好說哪個對。就比如這個事兒,不管挖開過沒有,正史裏是不會提的。因為萬曆皇帝當時會把這件事兒捂死,當朝的記錄不會有,而後世的史官,沒有憑據也不太好寫。


    要證明這個問題,除非重新打開地宮看看。


    不過,陳丹洋聽了一會兒便沒興趣了,以他的判斷,是打開過的,不然王氣不可能出現缺損。


    退一步講,就算最後沒打開地宮,但是隻要開挖過,而且破壞了一些有著風水功能的地麵建築,那同樣會造成這個結果。


    隻要這個結果已定,就沒有什麽繼續探究的必要了。


    “走走走,裏麵看!”陳丹洋拉著孫中原離開了爭論的人堆,往裏走。


    當天市場裏的地攤並不多,滿打滿算十幾個,他倆接連逛了五六個,也沒什麽發現。


    又走到一個地攤前,陳丹洋被一件有八卦紋飾的銅鏡吸引,蹲下看了起來,孫中原便站在旁邊,來回掃了掃攤子上的東西。


    他發現了一件奇怪的木雕。


    這件木雕本身的材質,應該是樟木,樟木又叫香樟木,有股特殊的香氣,能夠驅蟲殺菌;同時幹燥後不易變形,容易雕刻,所以是木雕常用的原料。


    這件木雕的奇怪之處在於,明明雕的是一個壽星形象,一隻手拄杖,另一隻捧著的卻不是壽桃,而是一樽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獵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木赤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木赤火並收藏獵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