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原露出一個奇怪的表情,“那你到底知不知道上拍的貫耳瓶是假的呢?”


    “這世上沒有什麽真假,如果你師父當年沒加內印,你說,是真還是假呢?所有的人都認為是真的,隻有你認為是假的,那還是真的。”隋東辰輕輕撫摸這件貫耳瓶,“不過,我知道,我這件肯定是南宋修內司督造的官窯,我們五個人一致認定的。”


    孫中原突然笑了起來,“老隋啊,反正你有一個真的,而另一個實在費猜,你當時也沒想到會是我師父做的,因為他看了你的真的,再做假的應該會告訴你!可是,沒想到情況太過特殊;所以,既然費猜,你就幹脆不去多想!”


    隋東辰點了點孫中原,“哈哈哈哈······前幾天我和你師父聊起這事兒,他聽說砸了,還覺得很可惜。”


    “是啊。其實古董最大的價值,無非是兩點,一點是曆史性,一點是藝術性。我師父做的東西,曆史性沒有,但複製了藝術性,而且加了內印,當高端仿古藝術品欣賞也是很好的。不過,當時你是騎虎難下了。”


    孫中原頓了頓,繼續說道,“老隋,我還有一件事兒不明白,你的藏品應該不少,為什麽獨獨把這件貫耳瓶收在這裏呢?而且你這十年還在南城。”


    “每年我會回來住個十天半個月的。至於為什麽隻留下這件南宋官窯,是因為這一件,是我所知的存世的所有貫耳瓶當中,最珍貴的。”


    “這麽說,你特別喜歡貫耳瓶?”


    “沒錯,貫耳瓶是宋代流行的瓷器樣式。這個樣式,雛形其實是漢代的投壺。造型的美感就不說了,我最喜歡的,還是這個名字。”隋東辰道,“貫這個字,很有意思,本意是繩索,以前一直說一貫銅錢,後引申為通的意思。耳朵一直通透,可不容易啊!”


    “都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這耳朵通透,確實很難。”


    “所以我才喜歡。”隋東辰收起貫耳瓶,“其實,這裏也不止這一件東西,還有一件,一並給你看看吧!”


    隋東辰把貫耳瓶放進保險箱,又從裏麵拿出一個錦盒來。


    這一次,孫中原特地看了看保險箱,第一次他沒仔細看。這次看了,裏麵確實再無別的東西了。


    能讓隋東辰如此珍藏的東西,那定然不是一般的東西。


    打開錦盒,又是一件瓷器!


    這是一件比較小的梅瓶,高度隻有不到十幾厘米。但是,一放到桌上,孫中原的眼睛立即瞪大了。


    天青釉!


    和常見窯口的天青釉不同,甚至和傳世汝窯的天青釉也不同。這天青釉,沒汝窯那麽藍,也不是那種有點兒深的青。


    而是直逼雨過天青的通透顏色!


    細看之下,這種顏色的形成,除了釉料本身的調製原因,還是因為釉層比較薄。


    很薄。


    這種感覺不好形容,薄透,光亮,同時還具有一種類似油脂的滋潤感覺。


    如果見識過製瓷師傅上釉燒窯,就會有體會,達到這種狀態實在是太難了!即便高手,做一千件,也未必能成一件。


    釉料需要細膩無比,具有天青底色,同時,又得有透明度。天然的東西裏麵,高端翡翠是具備這樣的特性的。我們常說種、水、色;種,是指料子的細膩度;水,是指料子的透明度;色;是指顏色。有些高種、足水、色正的翡翠,那就是三者兼備。


    但是要人工調製出這種釉色,技術難度不言而喻。


    同時呢,即便調出來,上釉的難度又是一道坎兒。上釉上的這麽薄,這麽均勻,非一流製瓷高手不能為之。


    這還沒完,還有最後一點。


    燒。


    瓷器入窯,都是千度以上高溫,這釉料的變化還得控製好。


    孫中原還沒看胎骨,已經被這天青釉所折服。


    實際上,這件天青釉梅瓶,釉麵並不完美,有兩三處地方,出現了小的釉泡,有一處還破了。


    因為釉麵太薄了!高溫之下,能控製成隻有個別地方這樣,釉料的穩定性和瓷窯的環境控製、溫度控製,幾乎已經到了熟能生巧的極限。


    孫中原拿起梅瓶,極輕。胎體也很薄,而且胎土的質量和純淨度也很高。


    輕輕敲擊瓶體,聲音清亮悅耳。


    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


    若是古瓷器,好像隻有柴窯天青釉,才能達到這種水準!


    “我一直拿不準,這是不是一件柴窯······”隋東辰歎了一口氣,“這個,你師父之前也沒見過。如今天象樓重啟在即,我前幾天給他看了,他也拿不準。”


    孫中原剛才審視這件梅瓶,也通過寶光進行了深入判斷。他點了一支煙,沉吟起來。


    柴窯,是五代時期後周世宗柴榮柴榮主持燒製的。當然,柴榮在位一共才五年,去世後不到半年,趙匡胤就黃袍加身,北宋取代後周。


    柴榮這個人,在不少史學家的筆下,評價是很高的。所謂五代第一明君,勵精圖治,以信令禦群臣,以正義責諸國。隻可惜,死得太早。


    他能主持督造柴窯,自是說得過去。單說這個顏色,當時工匠請示,柴榮大筆一揮,審美孤絕:雨過天青雲**,者般顏色作將來!


    雖然柴窯目前尚無公認的傳世品,但是也能推斷出,柴窯似乎隻可能有一種釉色,那就是天青釉!


    柴窯的遺址也一直沒有發現,估計曆經千餘年,各種因素疊加,也很難留存了。關鍵是沒有傳承。


    柴窯曆時極短,而為什麽沒有傳承下來,成了一個迷。各種說法不一而足,有說隻有柴榮掌握燒製技術的,有說工匠在柴榮去世後不再燒造的,還有說因為趙匡胤下令徹底廢止的。


    不過,後來的汝窯,似乎有點兒模仿柴窯的影子,但是和傳說中的柴窯,還是有差距。


    “我師父都拿不準?”孫中原摁滅煙頭,看了看隋東辰。


    “你有什麽就說,不用給我們這些老家夥麵子。江山代有人才出,你如今的眼力,實事求是地說,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隋東辰遞來期許的目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獵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木赤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木赤火並收藏獵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