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裏水泊,四道命峽,天下罪惡容納之處,正是九州之東,雙凶之地——地殘穀,如今一紙戰書傳入,再興戰火,這塊象征一片罪惡之土,將再入武林風波。
地殘穀之內,氣氛緊張,一眾統領緊盯穀內的青銅大殿,屏息凝神,隻等大殿門開之刻。
而在青銅大殿之內,花判花劫瑟、殘劍獨孤殘、朱槍黎歌、判官崔忌、斷臂刀褚雄、北落紫手戰二十三以及三絕柳言,七人各自端坐,抬頭看向大殿之中,那張象征穀主的至高之位。
“不周不日便至,此乃戰書,亦是勸降信,今日召集眾人,乃是為商對策。”百裏春秋麵覆青銅假麵,一手撐著腦袋,冷眼旁觀,語氣淡然若平常,仿佛此刻,不是共商如何應對大敵,而是商量什麽日常平凡事一般。
“不周勢大,此番乃是貘天絕雙身親至,我等不能大意。”崔忌率先開口道,說實話,此刻不周兵鋒正盛,若非萬不得已,崔忌絕不會主張與不周兵戈相向,隻是他沒想到,不周竟然放棄了徹底蕩平三教的機會,轉而將目標轉向了己方。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如是而已。”獨孤殘閉著眼,嘶啞的聲音回蕩在大殿之內,獨孤殘的想法很簡單,既然對方已然出手,那麽,逢敵亮劍,雖死無悔,此乃,劍之道。
而在另一邊,戰二十三、褚雄二人相視一眼,卻是直接表態道,“願從穀主之命,死戰至最後一刻。”
“嗯?”百裏春秋微微闔上的雙眼打開了些許。
“願從穀主死戰,與地殘穀共存亡!”隨後開口的是黎歌和花劫瑟。
雖是心思各異,雖是惡貫滿盈,然在場眾人連同地殘穀內的眾人,皆是為世上所不容之人,這世上,也隻有地殘穀,願收容他們,成他們一處容身之地,因此,眼前,雖是大敵當前,無一人想過背叛、想過逃跑,心中唯有一念,為護地殘——死戰!
“死戰麽?”百裏春秋緩緩從位置上站了起來,“你等錯了,百裏春秋所求,非是死戰,而是大勝,吾,要你們所有人,都能平安歸來,參與凱旋之盛宴!”
言罷,百裏春秋袖中,一道卷軸飛出,穩穩落於柳言之手,但見百裏春秋負手,冷聲吩咐道,“柳言,傳戰令吧!”
“是!”對於百裏春秋的態度,柳言自不會有任何疑惑,甚至,他手中的這份計劃,便是他徹夜和百裏春秋共同研討而出的結果,可以說,此戰,若是勝,則地殘穀尚有生機,但是若敗,則將萬劫不複。
一份戰令書,本就不長,不過片刻,柳言便已傳達了下去,隨後六人各自領令而去,轉眼之間,大殿之內,隻餘兩人。
“柳言,此戰,我們能勝吧。”
“哈,怎麽?”柳言輕笑了一聲,“整個戰局皆是由你主導,你反而沒有信心了嗎,需知,你可是眾人的主心骨。”
“非是沒有信心。”百裏春秋搖了搖頭,緩緩摘下麵具,露出一絲苦笑,“隻是此戰若勝,不周必然傾盡實力來攻,屆時吾隻擔心眾人更陷危境,有負她昔日之願。”
“是你想太多了。”柳言說道,“相信小妹若知你真將此地營造成了收納天下無依無歸之人的世外之地,想來定是十分開懷。”
“開懷嗎?哈。”百裏春秋輕笑一聲,“吾倒覺得,她會指著我大罵一通,畢竟,吾,可是邪道啊。”
“何為正,何為邪,你應是比吾看的更加分明。”
“哈。”輕笑一聲,人影消散,大殿之內,眨眼一瞬,隻留下柳言一人,片刻之後,但聞一聲歎息。
“小妹……”
地殘穀深處,地殘塚,地殘穀之人魂歸之處,佛者滿身泥垢,麵色疲憊,卻仍是小心翼翼嗬護著麵前一株小草。
“辯機,你可離開了。”百裏春秋站在佛者身後淡淡的道。這名滿身泥垢的佛者不是別人,正是昔日如水寺悟法出走,號稱辯法無雙的辯機和尚,之前穆瑜被帶到地殘穀時,兩人也曾多有交集,不過此刻,這位佛者,已不見昔日方外高人之態。
辯機聞言,回頭看向百裏春秋,“昔日有賴穀主收留,辯機才得一處安身之所,今日地殘穀危局將至,辯機豈可一人苟安。”
“哈,無聊出家人。”百裏春秋道,“你不是自稱背負救世天命麽,若是此身死,你之天命如何完成。”
辯機聞言,微微一笑,“貧僧之天命,全在此了。”
百裏春秋看著辯機指著的一株平凡無奇的小草,輕歎了聲瘋子,徑直朝著地殘塚深處走去。
“穀主。”
“嗯?”
“此戰,地殘穀必勝,這,也是天命所歸。”
百裏春秋看著辯機,開口道,“這是自然。”
眼見著百裏春秋的身影消失,辯機重新坐回到之前的位置上,看著眼前的一抹綠色,輕念了一聲佛號,“救世之物,卻要在惡貫滿盈之人的屍骨山中長成,一啄一飲,此便是天數輪回嗎?哈,正邪,當真如此分明麽?阿彌陀佛。”
辯機之語,百裏春秋自然無從得知,但見其一路深入,已是地殘塚鮮有人跡的核心之地,塊塊墓碑,上書個個名字,皆是為守護一片世外之地所獻出性命之人的名字,不為世人所知,唯有在此地,共天地同存。
“久見了,諸位。”百裏春秋的聲音回蕩在塚墓之中,隨著真元,擴散欲遠,“今日外敵將至,百裏春秋欲擾眾人,借眾人之力一用,護持地殘穀,還望眾人應允!”
聲落,招起,百裏春秋步踏周天,雙指捏訣印,周身浮現玄妙法紋,漸漸擴散開來,隨之,地殘塚內,驟起轟然之聲,地層之下,赫見點點殘魂光華,破土而出,直奔天際,往百裏春秋預定之地而去。
“哈,不周,很了不起麽?”百裏春秋再催真元,光華欲盛,引得地殘穀之人,無一不向地殘塚方向看去,“今日,惡雨泊外,便是汝折戟沉沙之處!”
地殘穀之內,氣氛緊張,一眾統領緊盯穀內的青銅大殿,屏息凝神,隻等大殿門開之刻。
而在青銅大殿之內,花判花劫瑟、殘劍獨孤殘、朱槍黎歌、判官崔忌、斷臂刀褚雄、北落紫手戰二十三以及三絕柳言,七人各自端坐,抬頭看向大殿之中,那張象征穀主的至高之位。
“不周不日便至,此乃戰書,亦是勸降信,今日召集眾人,乃是為商對策。”百裏春秋麵覆青銅假麵,一手撐著腦袋,冷眼旁觀,語氣淡然若平常,仿佛此刻,不是共商如何應對大敵,而是商量什麽日常平凡事一般。
“不周勢大,此番乃是貘天絕雙身親至,我等不能大意。”崔忌率先開口道,說實話,此刻不周兵鋒正盛,若非萬不得已,崔忌絕不會主張與不周兵戈相向,隻是他沒想到,不周竟然放棄了徹底蕩平三教的機會,轉而將目標轉向了己方。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如是而已。”獨孤殘閉著眼,嘶啞的聲音回蕩在大殿之內,獨孤殘的想法很簡單,既然對方已然出手,那麽,逢敵亮劍,雖死無悔,此乃,劍之道。
而在另一邊,戰二十三、褚雄二人相視一眼,卻是直接表態道,“願從穀主之命,死戰至最後一刻。”
“嗯?”百裏春秋微微闔上的雙眼打開了些許。
“願從穀主死戰,與地殘穀共存亡!”隨後開口的是黎歌和花劫瑟。
雖是心思各異,雖是惡貫滿盈,然在場眾人連同地殘穀內的眾人,皆是為世上所不容之人,這世上,也隻有地殘穀,願收容他們,成他們一處容身之地,因此,眼前,雖是大敵當前,無一人想過背叛、想過逃跑,心中唯有一念,為護地殘——死戰!
“死戰麽?”百裏春秋緩緩從位置上站了起來,“你等錯了,百裏春秋所求,非是死戰,而是大勝,吾,要你們所有人,都能平安歸來,參與凱旋之盛宴!”
言罷,百裏春秋袖中,一道卷軸飛出,穩穩落於柳言之手,但見百裏春秋負手,冷聲吩咐道,“柳言,傳戰令吧!”
“是!”對於百裏春秋的態度,柳言自不會有任何疑惑,甚至,他手中的這份計劃,便是他徹夜和百裏春秋共同研討而出的結果,可以說,此戰,若是勝,則地殘穀尚有生機,但是若敗,則將萬劫不複。
一份戰令書,本就不長,不過片刻,柳言便已傳達了下去,隨後六人各自領令而去,轉眼之間,大殿之內,隻餘兩人。
“柳言,此戰,我們能勝吧。”
“哈,怎麽?”柳言輕笑了一聲,“整個戰局皆是由你主導,你反而沒有信心了嗎,需知,你可是眾人的主心骨。”
“非是沒有信心。”百裏春秋搖了搖頭,緩緩摘下麵具,露出一絲苦笑,“隻是此戰若勝,不周必然傾盡實力來攻,屆時吾隻擔心眾人更陷危境,有負她昔日之願。”
“是你想太多了。”柳言說道,“相信小妹若知你真將此地營造成了收納天下無依無歸之人的世外之地,想來定是十分開懷。”
“開懷嗎?哈。”百裏春秋輕笑一聲,“吾倒覺得,她會指著我大罵一通,畢竟,吾,可是邪道啊。”
“何為正,何為邪,你應是比吾看的更加分明。”
“哈。”輕笑一聲,人影消散,大殿之內,眨眼一瞬,隻留下柳言一人,片刻之後,但聞一聲歎息。
“小妹……”
地殘穀深處,地殘塚,地殘穀之人魂歸之處,佛者滿身泥垢,麵色疲憊,卻仍是小心翼翼嗬護著麵前一株小草。
“辯機,你可離開了。”百裏春秋站在佛者身後淡淡的道。這名滿身泥垢的佛者不是別人,正是昔日如水寺悟法出走,號稱辯法無雙的辯機和尚,之前穆瑜被帶到地殘穀時,兩人也曾多有交集,不過此刻,這位佛者,已不見昔日方外高人之態。
辯機聞言,回頭看向百裏春秋,“昔日有賴穀主收留,辯機才得一處安身之所,今日地殘穀危局將至,辯機豈可一人苟安。”
“哈,無聊出家人。”百裏春秋道,“你不是自稱背負救世天命麽,若是此身死,你之天命如何完成。”
辯機聞言,微微一笑,“貧僧之天命,全在此了。”
百裏春秋看著辯機指著的一株平凡無奇的小草,輕歎了聲瘋子,徑直朝著地殘塚深處走去。
“穀主。”
“嗯?”
“此戰,地殘穀必勝,這,也是天命所歸。”
百裏春秋看著辯機,開口道,“這是自然。”
眼見著百裏春秋的身影消失,辯機重新坐回到之前的位置上,看著眼前的一抹綠色,輕念了一聲佛號,“救世之物,卻要在惡貫滿盈之人的屍骨山中長成,一啄一飲,此便是天數輪回嗎?哈,正邪,當真如此分明麽?阿彌陀佛。”
辯機之語,百裏春秋自然無從得知,但見其一路深入,已是地殘塚鮮有人跡的核心之地,塊塊墓碑,上書個個名字,皆是為守護一片世外之地所獻出性命之人的名字,不為世人所知,唯有在此地,共天地同存。
“久見了,諸位。”百裏春秋的聲音回蕩在塚墓之中,隨著真元,擴散欲遠,“今日外敵將至,百裏春秋欲擾眾人,借眾人之力一用,護持地殘穀,還望眾人應允!”
聲落,招起,百裏春秋步踏周天,雙指捏訣印,周身浮現玄妙法紋,漸漸擴散開來,隨之,地殘塚內,驟起轟然之聲,地層之下,赫見點點殘魂光華,破土而出,直奔天際,往百裏春秋預定之地而去。
“哈,不周,很了不起麽?”百裏春秋再催真元,光華欲盛,引得地殘穀之人,無一不向地殘塚方向看去,“今日,惡雨泊外,便是汝折戟沉沙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