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峰下鎖雕梁,此去瑤池地共長。”華山古道上,隱隱傳來一人歌聲。其時正值嚴冬,華山又地處偏北,正是風號雪舞,天凝地閉,那道聲音卻空靈飄渺,回響於百嶺千峰間,不知其所自,亦不知其所往。朔風怒號,飛絮狂舞,亦未能掩蓋其分毫,隻聽那人又唱道:“好為麻姑到東海,勸栽黃竹莫栽桑。”這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一首七律。李商隱其人因處於牛李黨爭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誌。本詩便是其暗諷朝堂腐敗,君王癡迷仙道而不問朝政。全詩意為譏諷世人求仙之虛妄,詩上半闋言西王母祠獨居蓮華峰下,距瑤池萬重山水,與穆王相會已是無期;下半闕則道滄海桑田,縱是神仙亦不可長久。
那人吟罷詩句,又是一聲大笑。笑聲遠遠傳出,在這群山萬壑間回蕩,竟將風雪聲也掩蓋了。其雖是在發笑,笑聲中卻殊無多少喜意。此七律自其口中唱出,非但無多少嘲諷意味,反倒有對那仙道神通之無限向往,及對自身不能久駐人間滿是惋惜。
紅日漸升,太華山的這場雪曆時數日,終於北風停止,鉛雲消散,有放晴之意。萬穀千岩,盡披厚厚白裝,綴晶瑩琉璃,在陽光下熠熠生光。太華山為天下之險,冰雪封原,山道濕滑,一不小心便有墜入深淵,粉骨碎身之險。華山雖居五嶽之西,因這絕險,平日本就人跡罕至,冬日裏更是飛鳥難覓。蓮花峰頂,摘星石上,卻有一道人影立在那裏。那人一身青衣,在這雪地裏格外顯眼。他在那石上駐足南望,麵上無半分喜色。口中發出一縷極輕極輕的歎息,喃喃道:“莊周夢蝶。周之夢為蝶與?蝶之夢為周與?”他立在那裏,一動不動,仿若一座石雕,不知許久,方長舒一口氣道:“這大千世界,諸般物相,與那前世一般無二,又那裏是鏡中花,水中月?”似含有一絲解脫,更多的卻仍是茫然。
既來之,則安之。他念頭一起,心中稍定,不再糾結前世今生,登蓮花石極目遠眺,隻見四周群山起伏,雲霞四披,若入仙鄉神府,萬種愁緒,一掃而空。他心道:“這華山我前世也曾來過幾次,怎地沒有如今之感受?”他略一沉思,便醒悟道:“是了,‘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天地雄奇秀麗者何其多也,觀景之心不同,感受也自不同了。我前世沉迷仙道,又那裏有欣賞美景之心?道法自然。九層之台起於累土,豈是一朝一夕可成?便是要保持一顆平常之心,難怪我前世總有不能圓轉如意之感。”他漫步峰頂,不時駐足而觀,心中執著仿也突然消散,多了幾分閑適。他笑了笑道:“既來了這裏,不領略一番天地萬物之美,豈不可惜?”仿若是麵向這眼前華山雪景,又仿佛在自言自語。
他的閑適被突然而來的一陣呼聲打斷,那呼聲自東南處傳來,傳到此處已聲如蚊蠅,若有若無。聲中滿是悲切,仿佛痛失親人般。他露出一絲詫異,實在不知這奇險之地除了自己怎會還有他人?他凝神細聽,那聲音仿佛是在落雁峰上,聽其音色,像個男子,隻是聲音已弱,不辨年齡。他不由露出一絲好奇,這人是誰?為何在這裏?遭遇了何事?他心道:“相見便是有緣,既然碰上了,便過去看看,也好了解這是那裏。”他雖好奇,心下卻不急迫,轉而向南,過南嶺,一步一步地向落雁峰而去,更多的仍是欣賞沿途景色。瓊瑤遍山,水晶匝地,陽光映照白雪,瑰美無倫;白雲點綴群山,上下一色。
他轉過一處彎角,見前麵山道越行越險,緊窄處一人通過也不大容易。兩旁更是雲繚霧繞,不見其底。那道聲音卻是越發清晰了,似是個少年,內容也清晰可辨,是在呼喊甚麽“爸爸”與“老前輩”。他耳聞少年呼聲,心道:“是了,山勢奇險,少年孤身一人又怎能攀登而上?定是與其爸爸與老前輩一齊而來,隻是那二人不知為何遇到了甚麽危險,隻是此時太華山天封地閉,他們又做些什麽?”他眉頭微皺,片刻便即舒展,既然想不明白,徒耗心神又有何用?去看看也就是了。
他行在其間,穿嶺過澗,不覺間便已來到落雁峰頂。此處為華山覺頂,遷客騷人多以能登臨此地為榮。北宋名相寇準也曾有“隻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俯首白雲低。”之句。他登臨於此,隻見紅日在頂,青雲在握,而白雲卻在其下,比西峰更有不同。西北方有一少年跪伏在兩個老人身前,痛苦流涕,口中不住大叫:“老前輩、老前輩”,又叫:“爸爸、爸爸”,其聲音悲切淒涼。那少年服飾普通,卻頗為合身,兩個老人平躺在地上,左側處一人國字臉,粗手大腳,另一側人卻是一身白衣,高眉深目,少年背對著他,看不真切,隻是年紀不大,約二十歲,那兩老者卻均已須發盡白。二人躺在地上,任憑少年如何呼喊,卻不見回應。他打量著那二老一少,邁步向他們走去。那少年似是悲痛已極,他走到丈外,方才被發現。少年拾起地上樹枝,站起身來,擦了擦眼淚,轉身望著來人,神色間滿是戒備,見他笑意盈盈地望著自己,似並無敵意,方放下戒備道:“這位大哥,我叫楊過,不知你是誰?”“楊過?你便是楊過?”那人心頭一驚,看了看少年,又看了看那兩個老者,半晌方道:“那他們便是西毒與北丐了?”話中滿是驚詫,似是和少年語,又似在自語。
楊過道:“大哥認識我爸爸與老前輩?”他打量著來人,見他麵相約二十五六歲,身著青色道袍,卻並非全真服飾。身形並不魁梧,麵貌雖不甚俊俏,看上去卻頗有飄逸之態。他知那人能在此時登臨華山絕頂,定是身手不弱,他竭力思索,卻無此人印象。那人走上前去,觀二人麵色、又探其鼻息、摸其心跳,點了點頭,哈哈笑道:“他們精神耗損過巨,才會神思渙散,索性時日不長,可救、可救。”楊過聽他此言,心中一驚,不由道:“你說甚麽?他們真的有救?”那道人並不回答,自懷中取出一個玉瓶,倒出兩枚碧綠色丹藥,遞給楊過道:“喂他們服下。”他環顧四周,伸手遙遙指某處道:“將他們兩首相對,擺放在那裏。”楊過見丹藥通體渾圓,約指甲蓋大小,又見那道人臉上露出不舍之色,心知這定是極為珍貴的丹藥。他心中雖諸多疑惑,卻未多問。
那道人自懷中取出兩塊玉佩,放在二人心口。緩緩抽出腰中所懸長劍,劍尖指天,口中念念有詞。念畢,手中長劍舞動,腳踏七星,圍繞二人疾走。那道人手中長劍不時發出一道金光,沒入二人身體。他步伐漸漸加快,初始時身形動作皆清晰可見,到後來已不能分辨,隻能望見一圈青影與金光。天空也漸起了風,不一會兒,便飛沙走石,狂風大作。太陽漸漸被烏雲遮蔽,天空中烏雲滾滾,電閃雷鳴,仿佛頃刻間便有暴雨將要落下。楊過見此,不由駭然:“這道人是何許人也?竟真有呼風喚雨之能?”
他正胡思亂想間,忽聽得“敕”的一聲大喝,不由得胸中氣悶,忍不住吐出一大口鮮血。他抬頭望去,見此時已雲散天開,風住日暖。楊過忙上前去,見二人麵色紅潤,口鼻內竟也有了呼吸,不由心頭狂喜,正待張口大叫,卻又想起那道士,忙閉口不言,向他打量而去,見他盤膝坐在地上,臉色也比剛才蒼白了幾分。楊過知那道人定是受損不小,便立在那裏不敢言語。
那道人靜坐良久,方緩緩站起,他打量著呆立一旁的楊過,笑道:“我叫李長青,你喚我李大哥罷。”掏出一個瓷瓶,倒出一枚黑色丹藥,向楊過屈指一彈,道:“快服下吧,對內傷有奇效。”楊過伸手接過,也不猶豫,便盤膝坐下,將它仰頭吞下。隻覺那丹藥入口即化,便有一股辛辣燥熱之氣向自心底而起,流轉全身,向上直衝頭頂,雙眼不由流下淚來。他隨即便覺通體舒泰,胸悶之感也盡去。他一躍而起,叫道:“李大哥,你這是甚麽丹藥?怎麽會有如此奇效?”李長青道:“這是‘造化丹’,是我自己早年時所煉製,作除傷祛疾之用,不算什麽好藥。”說罷,掏出那隻瓷瓶,扔了過去,又道:“你若是喜歡,就送你吧。”楊過道:“這樣神效的丹藥,怎麽說不算甚麽?小弟我無功不受祿,服一顆已經是機緣了,萬萬不敢貪心!”李長青道:“楊兄弟無需客氣,此物與你算是奇藥,與我卻與一般的傷藥無異。”楊過又想起他剛才呼風喚雨之景象,不由連連點頭,不再推辭。
楊過想起二人,忙道:“我爸爸他們怎麽樣了?”李長青道:“他們現在已經無大礙,休息片刻便是了”。他說罷,取過那枚玉佩,遞給楊過道:“此物也送與你吧。它沒甚麽大用,隻是隨身佩戴,可讓人心安神靜。”他頓了頓又道:“你也不要拒絕,你我今日能相見,也算是緣分。”楊過接過玉佩,呆立良久,哽咽道:“我自幼孤苦無依,天下間除了李大哥與我姑姑外,再沒有第三人待我這般好了。”
二人正說間,忽聽身後傳來一人大笑聲:“臭蛤蟆,你我鬥了一輩子,到頭來卻是你陪我去閻王殿裏報道。隻是你作惡多端,下輩子一定是隻又大又臭的癩蛤蟆。楊小子,那小子又是誰?”楊過忙回身望去,見那二人望著他們,麵上均有驚疑之色。楊過大喜道:“老前輩、爸爸,你們醒了?”
那人吟罷詩句,又是一聲大笑。笑聲遠遠傳出,在這群山萬壑間回蕩,竟將風雪聲也掩蓋了。其雖是在發笑,笑聲中卻殊無多少喜意。此七律自其口中唱出,非但無多少嘲諷意味,反倒有對那仙道神通之無限向往,及對自身不能久駐人間滿是惋惜。
紅日漸升,太華山的這場雪曆時數日,終於北風停止,鉛雲消散,有放晴之意。萬穀千岩,盡披厚厚白裝,綴晶瑩琉璃,在陽光下熠熠生光。太華山為天下之險,冰雪封原,山道濕滑,一不小心便有墜入深淵,粉骨碎身之險。華山雖居五嶽之西,因這絕險,平日本就人跡罕至,冬日裏更是飛鳥難覓。蓮花峰頂,摘星石上,卻有一道人影立在那裏。那人一身青衣,在這雪地裏格外顯眼。他在那石上駐足南望,麵上無半分喜色。口中發出一縷極輕極輕的歎息,喃喃道:“莊周夢蝶。周之夢為蝶與?蝶之夢為周與?”他立在那裏,一動不動,仿若一座石雕,不知許久,方長舒一口氣道:“這大千世界,諸般物相,與那前世一般無二,又那裏是鏡中花,水中月?”似含有一絲解脫,更多的卻仍是茫然。
既來之,則安之。他念頭一起,心中稍定,不再糾結前世今生,登蓮花石極目遠眺,隻見四周群山起伏,雲霞四披,若入仙鄉神府,萬種愁緒,一掃而空。他心道:“這華山我前世也曾來過幾次,怎地沒有如今之感受?”他略一沉思,便醒悟道:“是了,‘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天地雄奇秀麗者何其多也,觀景之心不同,感受也自不同了。我前世沉迷仙道,又那裏有欣賞美景之心?道法自然。九層之台起於累土,豈是一朝一夕可成?便是要保持一顆平常之心,難怪我前世總有不能圓轉如意之感。”他漫步峰頂,不時駐足而觀,心中執著仿也突然消散,多了幾分閑適。他笑了笑道:“既來了這裏,不領略一番天地萬物之美,豈不可惜?”仿若是麵向這眼前華山雪景,又仿佛在自言自語。
他的閑適被突然而來的一陣呼聲打斷,那呼聲自東南處傳來,傳到此處已聲如蚊蠅,若有若無。聲中滿是悲切,仿佛痛失親人般。他露出一絲詫異,實在不知這奇險之地除了自己怎會還有他人?他凝神細聽,那聲音仿佛是在落雁峰上,聽其音色,像個男子,隻是聲音已弱,不辨年齡。他不由露出一絲好奇,這人是誰?為何在這裏?遭遇了何事?他心道:“相見便是有緣,既然碰上了,便過去看看,也好了解這是那裏。”他雖好奇,心下卻不急迫,轉而向南,過南嶺,一步一步地向落雁峰而去,更多的仍是欣賞沿途景色。瓊瑤遍山,水晶匝地,陽光映照白雪,瑰美無倫;白雲點綴群山,上下一色。
他轉過一處彎角,見前麵山道越行越險,緊窄處一人通過也不大容易。兩旁更是雲繚霧繞,不見其底。那道聲音卻是越發清晰了,似是個少年,內容也清晰可辨,是在呼喊甚麽“爸爸”與“老前輩”。他耳聞少年呼聲,心道:“是了,山勢奇險,少年孤身一人又怎能攀登而上?定是與其爸爸與老前輩一齊而來,隻是那二人不知為何遇到了甚麽危險,隻是此時太華山天封地閉,他們又做些什麽?”他眉頭微皺,片刻便即舒展,既然想不明白,徒耗心神又有何用?去看看也就是了。
他行在其間,穿嶺過澗,不覺間便已來到落雁峰頂。此處為華山覺頂,遷客騷人多以能登臨此地為榮。北宋名相寇準也曾有“隻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俯首白雲低。”之句。他登臨於此,隻見紅日在頂,青雲在握,而白雲卻在其下,比西峰更有不同。西北方有一少年跪伏在兩個老人身前,痛苦流涕,口中不住大叫:“老前輩、老前輩”,又叫:“爸爸、爸爸”,其聲音悲切淒涼。那少年服飾普通,卻頗為合身,兩個老人平躺在地上,左側處一人國字臉,粗手大腳,另一側人卻是一身白衣,高眉深目,少年背對著他,看不真切,隻是年紀不大,約二十歲,那兩老者卻均已須發盡白。二人躺在地上,任憑少年如何呼喊,卻不見回應。他打量著那二老一少,邁步向他們走去。那少年似是悲痛已極,他走到丈外,方才被發現。少年拾起地上樹枝,站起身來,擦了擦眼淚,轉身望著來人,神色間滿是戒備,見他笑意盈盈地望著自己,似並無敵意,方放下戒備道:“這位大哥,我叫楊過,不知你是誰?”“楊過?你便是楊過?”那人心頭一驚,看了看少年,又看了看那兩個老者,半晌方道:“那他們便是西毒與北丐了?”話中滿是驚詫,似是和少年語,又似在自語。
楊過道:“大哥認識我爸爸與老前輩?”他打量著來人,見他麵相約二十五六歲,身著青色道袍,卻並非全真服飾。身形並不魁梧,麵貌雖不甚俊俏,看上去卻頗有飄逸之態。他知那人能在此時登臨華山絕頂,定是身手不弱,他竭力思索,卻無此人印象。那人走上前去,觀二人麵色、又探其鼻息、摸其心跳,點了點頭,哈哈笑道:“他們精神耗損過巨,才會神思渙散,索性時日不長,可救、可救。”楊過聽他此言,心中一驚,不由道:“你說甚麽?他們真的有救?”那道人並不回答,自懷中取出一個玉瓶,倒出兩枚碧綠色丹藥,遞給楊過道:“喂他們服下。”他環顧四周,伸手遙遙指某處道:“將他們兩首相對,擺放在那裏。”楊過見丹藥通體渾圓,約指甲蓋大小,又見那道人臉上露出不舍之色,心知這定是極為珍貴的丹藥。他心中雖諸多疑惑,卻未多問。
那道人自懷中取出兩塊玉佩,放在二人心口。緩緩抽出腰中所懸長劍,劍尖指天,口中念念有詞。念畢,手中長劍舞動,腳踏七星,圍繞二人疾走。那道人手中長劍不時發出一道金光,沒入二人身體。他步伐漸漸加快,初始時身形動作皆清晰可見,到後來已不能分辨,隻能望見一圈青影與金光。天空也漸起了風,不一會兒,便飛沙走石,狂風大作。太陽漸漸被烏雲遮蔽,天空中烏雲滾滾,電閃雷鳴,仿佛頃刻間便有暴雨將要落下。楊過見此,不由駭然:“這道人是何許人也?竟真有呼風喚雨之能?”
他正胡思亂想間,忽聽得“敕”的一聲大喝,不由得胸中氣悶,忍不住吐出一大口鮮血。他抬頭望去,見此時已雲散天開,風住日暖。楊過忙上前去,見二人麵色紅潤,口鼻內竟也有了呼吸,不由心頭狂喜,正待張口大叫,卻又想起那道士,忙閉口不言,向他打量而去,見他盤膝坐在地上,臉色也比剛才蒼白了幾分。楊過知那道人定是受損不小,便立在那裏不敢言語。
那道人靜坐良久,方緩緩站起,他打量著呆立一旁的楊過,笑道:“我叫李長青,你喚我李大哥罷。”掏出一個瓷瓶,倒出一枚黑色丹藥,向楊過屈指一彈,道:“快服下吧,對內傷有奇效。”楊過伸手接過,也不猶豫,便盤膝坐下,將它仰頭吞下。隻覺那丹藥入口即化,便有一股辛辣燥熱之氣向自心底而起,流轉全身,向上直衝頭頂,雙眼不由流下淚來。他隨即便覺通體舒泰,胸悶之感也盡去。他一躍而起,叫道:“李大哥,你這是甚麽丹藥?怎麽會有如此奇效?”李長青道:“這是‘造化丹’,是我自己早年時所煉製,作除傷祛疾之用,不算什麽好藥。”說罷,掏出那隻瓷瓶,扔了過去,又道:“你若是喜歡,就送你吧。”楊過道:“這樣神效的丹藥,怎麽說不算甚麽?小弟我無功不受祿,服一顆已經是機緣了,萬萬不敢貪心!”李長青道:“楊兄弟無需客氣,此物與你算是奇藥,與我卻與一般的傷藥無異。”楊過又想起他剛才呼風喚雨之景象,不由連連點頭,不再推辭。
楊過想起二人,忙道:“我爸爸他們怎麽樣了?”李長青道:“他們現在已經無大礙,休息片刻便是了”。他說罷,取過那枚玉佩,遞給楊過道:“此物也送與你吧。它沒甚麽大用,隻是隨身佩戴,可讓人心安神靜。”他頓了頓又道:“你也不要拒絕,你我今日能相見,也算是緣分。”楊過接過玉佩,呆立良久,哽咽道:“我自幼孤苦無依,天下間除了李大哥與我姑姑外,再沒有第三人待我這般好了。”
二人正說間,忽聽身後傳來一人大笑聲:“臭蛤蟆,你我鬥了一輩子,到頭來卻是你陪我去閻王殿裏報道。隻是你作惡多端,下輩子一定是隻又大又臭的癩蛤蟆。楊小子,那小子又是誰?”楊過忙回身望去,見那二人望著他們,麵上均有驚疑之色。楊過大喜道:“老前輩、爸爸,你們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