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前往地府
洪荒之教主是怎樣煉成的 作者:路過的餘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哎!不周山未倒,殘存的盤古意誌得以保留,在這股意誌的作用下,不斷吸收域外混沌之力,來曾強自己所開辟的世界,這才能令開天如此久後,天地之間的靈氣依舊如此濃厚,能供這無數仙神修煉,若是如此長久下去,有朝一日,吸收無法供應消耗,那麽修煉資源之爭必不可免,那時的修士數量之多也無法想象,一但爭鬥起來,你認為洪荒世界還能保留多少?如此一來,天道豈能坐視不理,必將采取手段,這便是量劫的產生。”教主一歎說道。
“那道兄為何會說,此劫乃是滅盡仙神之劫,隻要隕落部分修士不可嗎?”女媧繼續問道。
“之前我也是如此想法,本欲聯合你和後天,送其他大教弟子上榜,此劫自然消除,而之所以聯合你們,原因很簡單,以巫妖二教的關係,若無人在中間調和,注定你二人絕難走到一起,而人、闡、截、佛四教又與你們有化解不開的仇恨,大劫一起,實力強悍又不缺氣運的巫妖二教,若無他人算計豈能大劫臨身,可若是你等安然渡劫,各教損失慘重,日後還如何在洪荒發展,所以巫妖二教必備算計推上前台,所以就算有大功德護身也難免此劫,然此卻非我所願意見到,若是我獨自出手,日後他們報複起來確實麻煩,畢竟我又不能下殺手,一但我有所疏忽,難免會遭了算計,如此一來我隻能聯合巫妖二教,同樣你等也別無選擇,就算能與其他四教聯合,最後依舊難逃四教的算計,除非你們想要各自教派沒落下去!”
其實還有一層原因,但教主沒有說,若是自己不聯合巫妖二教,那四教算計之下,迫於形式很可能將巫妖二教也推向武道教的對立麵,這也等於將洪荒大部分散修也推到了武道教的對立麵,如此大勢所趨之下,武道教就算實力逆天,也難保不會損失慘重。
教主略一停頓,終是沒有說出這第二層原因,隨後引人思路的說道:“可現在卻是不然,封神之數如此龐大,遠遠超乎我的意料,而鴻鈞又特意避開我,令武道教沒有可能置身事外,再加上如今洪荒之中的修士數量太過龐大,還有盤古意誌這根眼中釘,若是此時不動手,恐怕日後更加難以控製,天道至公,萬物皆為芻狗,為令天地平衡,恐怕其已有滅盡仙神之意,洪荒一眾修士皆難逃此劫。”
“道兄,聖人之位乃是天道所定,傳道之事亦是天道所明,如此行事,到底為何?就不怕真的打得天地破碎嗎?”女媧問道。
教主心中一陣苦笑,女媧還是有些想當然了,前世不周山被推到,修士數量銳減,天道還不是坐視天地破碎,逼得聖人再無法出手,修煉環境愈加惡劣,為得是什麽?不言而喻,可惜各大教派均是看不明白,無奈,教主隻能繼續解釋。
“聖人隻是天道的產物,傳道亦是如此,乃是天道自身衍化的結果,原本天道之意,乃是聖人代天行事,仙神相輔,完善天地,可日久天長,聖人各有私心,未行其責,反為道統之爭大打出手,甚至不惜引動大劫降世,仙神亦然相互爭鬥不休,更是未體天心,大肆擴展仙神之數,超脫生死,擺脫輪回,令天地更加失衡,大劫間隔時間越發短暫,遂天道自身修正之下,已有放棄如此局麵之事,聖人將束之高閣,仙神難逃生死,天地碎裂,再衍他法。”
聽了教主所言,女媧還如何不明,心中不由一陣驚懼,想起自己師父鴻鈞合道之時曾言:天道便是鴻鈞,然鴻鈞不為天道!也就是說,鴻鈞護不了自己的弟子,亦不會管弟子的生死,一切行為均是天道授意,如此一來,女媧更是對教主之言深信不疑,再說如無教主之助,自己的實力絕對是諸聖之中墊底存在,成立妖教也是處處受氣,如此一來選擇與教主聯合無可厚非。
“既如此,就依道兄所言,結盟,我妖教自然全力相助,隻是巫教那邊還要勞煩道兄走上一遭,我來整合妖族內部之事,令此次聯盟順利進行。”女媧思索一番利弊之後說道。
“放心,此乃我應做之事,那麽就此告辭,我立刻前往地府。”
教主回答得幹淨利落,走得也不拖泥帶水,說完便直奔地府而去。
且說教主自妖教出來之後,也不墨跡,直往地府而去,頃刻間,畫風一遍,到處鬼氣森森,妖異紫月更是將此處映照得恐怖至極,陰風哭嚎,令到此地之人,還未有觀感,便恐懼三分,行不多久,高大的鬼門關,橫亙在地府空間之中,貫徹這方空間的天地,令人渺小不堪,猶如仰望蒼穹之感,恐怕再凶殘的厲鬼見此,也得低下高傲的頭顱。
入得鬼門關便是陰曹地府所在,陰暗與血色凝結在一起的陰石所建築的宮殿一座接著一座,連綿不斷,後世十殿羅、判官等均在此處執掌陰司之職,如今卻是被一眾巫族盤踞在此,在後土娘娘的帶領下運轉陰曹地府。
陽間死去之人,化成鬼混,被牛頭馬麵拘來地府,評判之後,由地府而出,有一條路叫黃泉路,行不多久便有一條河叫忘川,河上有一座橋叫奈何橋,走過奈何橋有一個土台叫望鄉台,望鄉台邊上自有孟婆奉上忘川水所煮的孟婆湯,喝了此湯便可忘記一切,在忘川河一神秘處還有一塊三生石記載著鬼魂的前生今生來生,鬼魂喝了孟婆湯,最後在望鄉台上看一眼人間,便繼續上路,當徹底忘卻世間一切之時,便會來到六道輪回之前,被其攝入其中投胎轉世而去,那六道輪回之下卻是汪洋血海,恐怕非大神通者,均不能見此奇景。
當然教主要去之地可不是六道輪回,而是要沿著另一條路而去,一路之上風景變化,陰森之氣漸少,最後更是一絲都無,路邊奇花異草比比皆是,山水古樹同樣不缺,靈獸隱現,先天之氣絕非一般洞天福地可比,一座巍峨的宮殿聳立在道路的盡頭,建築風格奇特,殿門之上的匾額書寫三個大字,後土宮,這也是教主此行的目的地。
“那道兄為何會說,此劫乃是滅盡仙神之劫,隻要隕落部分修士不可嗎?”女媧繼續問道。
“之前我也是如此想法,本欲聯合你和後天,送其他大教弟子上榜,此劫自然消除,而之所以聯合你們,原因很簡單,以巫妖二教的關係,若無人在中間調和,注定你二人絕難走到一起,而人、闡、截、佛四教又與你們有化解不開的仇恨,大劫一起,實力強悍又不缺氣運的巫妖二教,若無他人算計豈能大劫臨身,可若是你等安然渡劫,各教損失慘重,日後還如何在洪荒發展,所以巫妖二教必備算計推上前台,所以就算有大功德護身也難免此劫,然此卻非我所願意見到,若是我獨自出手,日後他們報複起來確實麻煩,畢竟我又不能下殺手,一但我有所疏忽,難免會遭了算計,如此一來我隻能聯合巫妖二教,同樣你等也別無選擇,就算能與其他四教聯合,最後依舊難逃四教的算計,除非你們想要各自教派沒落下去!”
其實還有一層原因,但教主沒有說,若是自己不聯合巫妖二教,那四教算計之下,迫於形式很可能將巫妖二教也推向武道教的對立麵,這也等於將洪荒大部分散修也推到了武道教的對立麵,如此大勢所趨之下,武道教就算實力逆天,也難保不會損失慘重。
教主略一停頓,終是沒有說出這第二層原因,隨後引人思路的說道:“可現在卻是不然,封神之數如此龐大,遠遠超乎我的意料,而鴻鈞又特意避開我,令武道教沒有可能置身事外,再加上如今洪荒之中的修士數量太過龐大,還有盤古意誌這根眼中釘,若是此時不動手,恐怕日後更加難以控製,天道至公,萬物皆為芻狗,為令天地平衡,恐怕其已有滅盡仙神之意,洪荒一眾修士皆難逃此劫。”
“道兄,聖人之位乃是天道所定,傳道之事亦是天道所明,如此行事,到底為何?就不怕真的打得天地破碎嗎?”女媧問道。
教主心中一陣苦笑,女媧還是有些想當然了,前世不周山被推到,修士數量銳減,天道還不是坐視天地破碎,逼得聖人再無法出手,修煉環境愈加惡劣,為得是什麽?不言而喻,可惜各大教派均是看不明白,無奈,教主隻能繼續解釋。
“聖人隻是天道的產物,傳道亦是如此,乃是天道自身衍化的結果,原本天道之意,乃是聖人代天行事,仙神相輔,完善天地,可日久天長,聖人各有私心,未行其責,反為道統之爭大打出手,甚至不惜引動大劫降世,仙神亦然相互爭鬥不休,更是未體天心,大肆擴展仙神之數,超脫生死,擺脫輪回,令天地更加失衡,大劫間隔時間越發短暫,遂天道自身修正之下,已有放棄如此局麵之事,聖人將束之高閣,仙神難逃生死,天地碎裂,再衍他法。”
聽了教主所言,女媧還如何不明,心中不由一陣驚懼,想起自己師父鴻鈞合道之時曾言:天道便是鴻鈞,然鴻鈞不為天道!也就是說,鴻鈞護不了自己的弟子,亦不會管弟子的生死,一切行為均是天道授意,如此一來,女媧更是對教主之言深信不疑,再說如無教主之助,自己的實力絕對是諸聖之中墊底存在,成立妖教也是處處受氣,如此一來選擇與教主聯合無可厚非。
“既如此,就依道兄所言,結盟,我妖教自然全力相助,隻是巫教那邊還要勞煩道兄走上一遭,我來整合妖族內部之事,令此次聯盟順利進行。”女媧思索一番利弊之後說道。
“放心,此乃我應做之事,那麽就此告辭,我立刻前往地府。”
教主回答得幹淨利落,走得也不拖泥帶水,說完便直奔地府而去。
且說教主自妖教出來之後,也不墨跡,直往地府而去,頃刻間,畫風一遍,到處鬼氣森森,妖異紫月更是將此處映照得恐怖至極,陰風哭嚎,令到此地之人,還未有觀感,便恐懼三分,行不多久,高大的鬼門關,橫亙在地府空間之中,貫徹這方空間的天地,令人渺小不堪,猶如仰望蒼穹之感,恐怕再凶殘的厲鬼見此,也得低下高傲的頭顱。
入得鬼門關便是陰曹地府所在,陰暗與血色凝結在一起的陰石所建築的宮殿一座接著一座,連綿不斷,後世十殿羅、判官等均在此處執掌陰司之職,如今卻是被一眾巫族盤踞在此,在後土娘娘的帶領下運轉陰曹地府。
陽間死去之人,化成鬼混,被牛頭馬麵拘來地府,評判之後,由地府而出,有一條路叫黃泉路,行不多久便有一條河叫忘川,河上有一座橋叫奈何橋,走過奈何橋有一個土台叫望鄉台,望鄉台邊上自有孟婆奉上忘川水所煮的孟婆湯,喝了此湯便可忘記一切,在忘川河一神秘處還有一塊三生石記載著鬼魂的前生今生來生,鬼魂喝了孟婆湯,最後在望鄉台上看一眼人間,便繼續上路,當徹底忘卻世間一切之時,便會來到六道輪回之前,被其攝入其中投胎轉世而去,那六道輪回之下卻是汪洋血海,恐怕非大神通者,均不能見此奇景。
當然教主要去之地可不是六道輪回,而是要沿著另一條路而去,一路之上風景變化,陰森之氣漸少,最後更是一絲都無,路邊奇花異草比比皆是,山水古樹同樣不缺,靈獸隱現,先天之氣絕非一般洞天福地可比,一座巍峨的宮殿聳立在道路的盡頭,建築風格奇特,殿門之上的匾額書寫三個大字,後土宮,這也是教主此行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