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銘深深吸了一口氣,周圍的空氣中那流動的氣流隱約可見。
仿佛無師自通一般,蘇銘氣沉丹田似的微微運氣,而後在刹那間爆發出驚天大吼。
“主帥劉宗敏已然被擒,爾等還不趕快放下兵器,乖乖束手就擒!”
蘇銘的驚天大吼聲瞬間就壓倒了整個戰場的喊殺之聲,震得戰場中每一個戰士都震耳欲聾。
戰爭中剩下的一千大順騎兵頓時抬頭看來。
就算在夜色之中,劉宗敏那一身大紅衣甲仍然是顯眼無比,幾乎每一個大順騎兵都能認出來。
而且,代表劉宗敏存在的帥旗也已然倒下,在大規模戰場之中,帥旗倒下代表著主帥陣亡了。
看來,主帥是真的被生擒了。
數以百計的大順騎兵麵麵相覷,隨即乖乖的翻身下馬,將手中的刀劍放到了地上。
戰鬥還沒有分出勝負,主帥就被人抓了,接下來,他們就算打贏了戰鬥,回到闖營也是必死無疑,既然這樣,那還打個什麽勁?
大順騎兵投降了,一直在百米外打醬油的兩千大順老營,在猶豫了半分鍾之後,也一個個開始放下武器。
沒有了騎兵的掩護,單單他們這兩千披甲老營,絕不是敵軍重騎兵的對手。
況且,敵軍還有兩千餘重甲步兵正在虎視眈眈呢,要是不投降的話,大順披甲老營們敢肯定,這些重甲步兵會毫不猶豫的將他們撕碎。
見到大順士卒陸陸續續的開始投降,蘇銘頓時滿意的點了點頭。
解決掉這四千名大順老營,基本就算是解決這隻大順軍了。
至於兩裏外那一萬五千名大順士卒,根本不足為患。
雖然這些大順士卒比起那五千流寇厲害多了,但若是沒有大量披甲老營作為中流砥柱的話,一千背嵬重甲步兵也足以解決他們。
這時,蘇銘終於有時間回顧戰場的戰況了。
兩千大順騎兵戰到現在,隻剩下一千騎左右。
足足五成的戰損率,讓這些大順騎兵的士氣變得十分低迷,其實,如果不是劉宗敏已經被生擒的話,他們隨時可能發生潰逃。
不止是大順騎兵,就連四百背嵬鐵騎也隻餘下兩百餘騎。
排除蘇銘單殺的近兩百騎大順騎兵,看來,這兩千精銳大順騎兵的戰鬥力和四百背嵬鐵騎相差無幾。
不過,背嵬鐵騎是能夠戰到最後一人也不投降的,而大規模大順騎兵最多也就能夠承受三四成的戰損,之後必然發生崩潰,甚至爆發大潰逃!
這兩千名大順騎兵能夠在傷亡過半的情況下還能繼續作戰,完全是因為需要救援劉宗敏的緣故。
在戰鬥沒有戰敗的情況下,作為主帥的劉宗敏卻被敵軍俘虜了,按照明代時期軍隊的軍規,他們這些大順騎兵都算是臨陣脫逃的逃兵,甚至個個都得斬首示眾!
再怎麽說,闖王李自成絕對不會輕饒他們的。
其實,如果不是劉宗敏驕橫自大的親身衝陣,而後又被蘇銘設局困住的話,想要生擒一個統領數萬大軍的主帥,絕不是什麽容易的事情。
在不計傷亡的情況下,四百背嵬鐵騎的實際戰力完全可以硬懟三四千大順騎兵,甚至還不一定會輸。
了解了背嵬鐵騎的實際戰鬥力,蘇銘也真正做到心中有底。
很快,在兩百餘背嵬鐵騎和兩千餘背嵬重步兵的協助之下,一千千大順騎兵以五人為一伍被捆在一塊,兩千名大順老營步兵也同樣十人一隊被捆在一起。
在戰場的邊緣,來著四千大順士兵的兵器與戰甲已然堆積成一座小山。
解決完這些大順老營,蘇銘直接命令一名騎兵營指揮使帶著劉宗敏前去招降那一萬五千名大順士卒。
同時,蘇銘還將兩千名背嵬重步兵和兩百名背嵬鐵騎臨時交與他帶領,如若那一萬五千名大順士卒不肯投降的話,這兩千餘背嵬軍就會直接教他們到底該如何做人。
而蘇銘自己則率領著剩下的三百背嵬重步兵和一百餘傷勢較重的背嵬鐵騎,押解著三千大順降卒返回自己的軍營。
那些甲胄和兵器,足足用了千餘匹戰馬才裝的去。
蘇銘最後還留下了一百名背嵬重步兵,讓他們埋了這些陣亡的背嵬騎兵們,並且立一個烈士碑。
等做完了這些,再自行返回軍營。
對於那兩千餘背嵬軍的招降行動,蘇銘可謂毫不擔心。
要是兩千多人的背嵬軍能被那些連甲胄都配不齊的大順士卒擊敗,那嶽飛絕對是死不瞑目了。
(ps:前兩天跑外省旅遊去了,今天剛剛回來~~)
(ps:由於作者平時工作較忙且十分手殘,所以本書的更新極慢~~認為本書還算有點意思,還願意追書的書友,可以先養肥一下,當然了,如果偶爾過來投幾張推薦票就更好了~\(≧▽≦)/~)
仿佛無師自通一般,蘇銘氣沉丹田似的微微運氣,而後在刹那間爆發出驚天大吼。
“主帥劉宗敏已然被擒,爾等還不趕快放下兵器,乖乖束手就擒!”
蘇銘的驚天大吼聲瞬間就壓倒了整個戰場的喊殺之聲,震得戰場中每一個戰士都震耳欲聾。
戰爭中剩下的一千大順騎兵頓時抬頭看來。
就算在夜色之中,劉宗敏那一身大紅衣甲仍然是顯眼無比,幾乎每一個大順騎兵都能認出來。
而且,代表劉宗敏存在的帥旗也已然倒下,在大規模戰場之中,帥旗倒下代表著主帥陣亡了。
看來,主帥是真的被生擒了。
數以百計的大順騎兵麵麵相覷,隨即乖乖的翻身下馬,將手中的刀劍放到了地上。
戰鬥還沒有分出勝負,主帥就被人抓了,接下來,他們就算打贏了戰鬥,回到闖營也是必死無疑,既然這樣,那還打個什麽勁?
大順騎兵投降了,一直在百米外打醬油的兩千大順老營,在猶豫了半分鍾之後,也一個個開始放下武器。
沒有了騎兵的掩護,單單他們這兩千披甲老營,絕不是敵軍重騎兵的對手。
況且,敵軍還有兩千餘重甲步兵正在虎視眈眈呢,要是不投降的話,大順披甲老營們敢肯定,這些重甲步兵會毫不猶豫的將他們撕碎。
見到大順士卒陸陸續續的開始投降,蘇銘頓時滿意的點了點頭。
解決掉這四千名大順老營,基本就算是解決這隻大順軍了。
至於兩裏外那一萬五千名大順士卒,根本不足為患。
雖然這些大順士卒比起那五千流寇厲害多了,但若是沒有大量披甲老營作為中流砥柱的話,一千背嵬重甲步兵也足以解決他們。
這時,蘇銘終於有時間回顧戰場的戰況了。
兩千大順騎兵戰到現在,隻剩下一千騎左右。
足足五成的戰損率,讓這些大順騎兵的士氣變得十分低迷,其實,如果不是劉宗敏已經被生擒的話,他們隨時可能發生潰逃。
不止是大順騎兵,就連四百背嵬鐵騎也隻餘下兩百餘騎。
排除蘇銘單殺的近兩百騎大順騎兵,看來,這兩千精銳大順騎兵的戰鬥力和四百背嵬鐵騎相差無幾。
不過,背嵬鐵騎是能夠戰到最後一人也不投降的,而大規模大順騎兵最多也就能夠承受三四成的戰損,之後必然發生崩潰,甚至爆發大潰逃!
這兩千名大順騎兵能夠在傷亡過半的情況下還能繼續作戰,完全是因為需要救援劉宗敏的緣故。
在戰鬥沒有戰敗的情況下,作為主帥的劉宗敏卻被敵軍俘虜了,按照明代時期軍隊的軍規,他們這些大順騎兵都算是臨陣脫逃的逃兵,甚至個個都得斬首示眾!
再怎麽說,闖王李自成絕對不會輕饒他們的。
其實,如果不是劉宗敏驕橫自大的親身衝陣,而後又被蘇銘設局困住的話,想要生擒一個統領數萬大軍的主帥,絕不是什麽容易的事情。
在不計傷亡的情況下,四百背嵬鐵騎的實際戰力完全可以硬懟三四千大順騎兵,甚至還不一定會輸。
了解了背嵬鐵騎的實際戰鬥力,蘇銘也真正做到心中有底。
很快,在兩百餘背嵬鐵騎和兩千餘背嵬重步兵的協助之下,一千千大順騎兵以五人為一伍被捆在一塊,兩千名大順老營步兵也同樣十人一隊被捆在一起。
在戰場的邊緣,來著四千大順士兵的兵器與戰甲已然堆積成一座小山。
解決完這些大順老營,蘇銘直接命令一名騎兵營指揮使帶著劉宗敏前去招降那一萬五千名大順士卒。
同時,蘇銘還將兩千名背嵬重步兵和兩百名背嵬鐵騎臨時交與他帶領,如若那一萬五千名大順士卒不肯投降的話,這兩千餘背嵬軍就會直接教他們到底該如何做人。
而蘇銘自己則率領著剩下的三百背嵬重步兵和一百餘傷勢較重的背嵬鐵騎,押解著三千大順降卒返回自己的軍營。
那些甲胄和兵器,足足用了千餘匹戰馬才裝的去。
蘇銘最後還留下了一百名背嵬重步兵,讓他們埋了這些陣亡的背嵬騎兵們,並且立一個烈士碑。
等做完了這些,再自行返回軍營。
對於那兩千餘背嵬軍的招降行動,蘇銘可謂毫不擔心。
要是兩千多人的背嵬軍能被那些連甲胄都配不齊的大順士卒擊敗,那嶽飛絕對是死不瞑目了。
(ps:前兩天跑外省旅遊去了,今天剛剛回來~~)
(ps:由於作者平時工作較忙且十分手殘,所以本書的更新極慢~~認為本書還算有點意思,還願意追書的書友,可以先養肥一下,當然了,如果偶爾過來投幾張推薦票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