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曆史上曾經有一段相當混亂的曆史時期——那時還未明確建立嫡長子繼承製度的埃雷波尼亞,經常會陷入多個地方大貴族扶持在皇族中的代理人,從而覬覦帝國的最高權力的混亂當中。而這種爭鬥在「獅子戰役」期間達到頂峰,隨後便在德萊凱爾斯大帝的治下,通過一係列行政手段徹底杜絕。在那之後,帝國建立了穩定的嫡長子繼承製,而除了太子之外,其他的皇子不再像此前那樣可以得到一大片封地,而隻能拿到一大筆錢,並且拿著一筆無足輕重的皇室俸祿。
此外,便是由於卡爾瓦德王國在百年前爆發的革命——盡管帝國方麵對於革命的思想可以說是嚴防死守,避免其衝擊帝國核心的貴族製度,但所謂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革命的新思想乃是民心所向;因此許多從卡爾瓦德革命誕生的思想也逐漸傳到了帝國。在想通了“堵不如疏”這個道理之後,當時的埃雷波尼亞帝國皇帝,尤肯特二世便主持了皇室領導下的上層變革,把一些被民眾們公認的“舊時代垃圾”從帝國的政治製度當中給摒棄掉;其中就包括帝國的皇帝將不會嚴格執行此前相當龐大規模的侍妾製度——不過,似乎也有因為吸取伯流斯五世皇帝教訓的意味在裏麵。當然,那些更加激烈的革命思想,諸如「卡爾瓦德無需天佑」之類的,依然處於被帝國嚴加警惕的狀態,無論是學術著作還是各種公眾出版物,都收到了來自政府的嚴加警告,做出了諸多嚴格的限製。
因此,盡管帝國的改革緩慢且不徹底,但是在一個貴族製度和傳統思想如此根深蒂固的國家,僅僅是這種程度的變化和革新,也引起了相當激烈的反彈。為了對抗那些在帝國內部幾乎相當於各地區土皇帝的超級貴族們,尤肯特二世皇帝采取的辦法是,把一些原本地位並不高的中下層貴族晉升和提拔,利用他們來牽製這些大貴族們。不過,對於帝國而言,能夠被所有人廣泛接受和認可的上升渠道,有且僅有在軍事上建功立業這一條路——那些湧入軍隊的中下層貴族們很快就成為了被稱作「****」思想的最大接受者。他們和那些保守的老貴族不同,在樂意接受新思想的同時,也具備了更強的侵略性和攻擊性,這也不能不說是一種改革的代價。
為了握緊這股力量,曆代皇帝都會通過各種方式拉攏這一龐大的群體,以保證他們能夠被一定程度地控製住。在這個過程當中,形成的其中一個潛規則就是,在繼承帝位之前,幾乎每一位在那之後的皇子,都要被送進軍中服役或是加入士官學校學習,以此作為一種象征性的宣傳。無論是奧利巴特還是尤肯特皇帝,年輕時都盡然如此。
“所以說,尤肯特皇帝這樣做,看起來是在給我找麻煩,但實際上也算得上是在幫我呢。”海利加悠然道,“表麵上看,似乎會引起我和軍中那些少壯派軍人的矛盾,但是事實是,現在掌握著整個正規軍的人,實際上是奧斯本宰相,而他正致力於把貴族勢力從軍隊當中清理出去呢。這相當於是給了我一麵旗幟,我可以借此把那些失意的貴族軍官給重新聚攏在一起。”
“可是……這不就相當於,皇帝在有意地促進國內軍方勢力的分裂麽?”約修亞不明白,這樣做到底有什麽好處。
“我想陛下在這方麵也有顧慮。”海利加說道,“那些年輕的貴族士官們,對於當年推動改革的尤肯特二世皇帝來說隻不過是工具,是他用以拉攏來對付那些老舊貴族的工具。他們渴望建功立業,也更加富有衝勁,但是這不意味著皇帝會放任他們去亂來。因此,在尤肯特二世皇帝統治期間,帝國雖然侵略性強,但是卻保持著冷靜和克製,會避免大規模的戰爭,並且在達成戰略目的後立刻收手。但是在他之後的皇帝們,卻沒有那種魄力去這麽做。”
“嗯……因為戰爭能夠帶來軍功,能夠帶來他們自己的成就。”萊維在一旁補充,“雖然在那之前,是由尤肯特二世皇帝來支配和調遣他們……但是在兼具了威望和能力的尤肯特二世皇帝去世之後,新繼任的小皇帝卻不具備能力牽製他們。此時他們便開始主動地四處挑事,意圖把整個國家綁在他們的戰車上。這就是這股力量發展到今天,卻逐漸不受控製的原因。”
“正是。當年「哈梅爾」事件,雖有幕後黑手在背後悄然作祟,但是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必然。若是這幫人再這麽繼續無組織無紀律地胡鬧下去,這種悲劇的發生也是必然……因此自那之後,陛下也心存對他們進行製約的心思。奧斯本宰相的做法恐怕正和他的心意,但是隻是單純地把這些人清出軍隊,他們恐怕還勢必會在別的層麵上給國家製造混亂。”
“所以……他打算讓你接手來控製他們?”艾絲蒂爾也聽明白了這背後是怎麽回事了,“可是……既然連帝國的皇族都經常沒辦法控製他們,那你要怎麽做?”
“有塞德裏克皇太子這麵正統的旗幟,還有我這被塑造和炒作出來的「英雄」身份。至少短時間足夠製約他們了。”海利加摸了摸自己胸前的一顆小小金星,“奧利巴特當年從利貝爾回歸帝都時用於引起轟動的辦法,我也可以用一次。總之,這種表麵上的功夫雖然對實際形式沒有任何幫助,但是一場沒有任何意義的作秀原本就是許多人趨之若鶩的。你看,帝國古早時期的那些外出征戰的名將們,在得勝歸來時寧肯舍棄掉金銀財寶和高官厚祿,也都想要在帝都來一場盛大的凱旋儀式呢。”
“至於之後我有什麽打算——”
海利加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大門猛地被推開的聲音打斷了。眾人循聲望去,發現金茶發色的少年正滿頭大汗,狼狽不堪地惡狠狠地盯著海利加。
“你到底在玩什麽鬼把戲?”
此外,便是由於卡爾瓦德王國在百年前爆發的革命——盡管帝國方麵對於革命的思想可以說是嚴防死守,避免其衝擊帝國核心的貴族製度,但所謂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革命的新思想乃是民心所向;因此許多從卡爾瓦德革命誕生的思想也逐漸傳到了帝國。在想通了“堵不如疏”這個道理之後,當時的埃雷波尼亞帝國皇帝,尤肯特二世便主持了皇室領導下的上層變革,把一些被民眾們公認的“舊時代垃圾”從帝國的政治製度當中給摒棄掉;其中就包括帝國的皇帝將不會嚴格執行此前相當龐大規模的侍妾製度——不過,似乎也有因為吸取伯流斯五世皇帝教訓的意味在裏麵。當然,那些更加激烈的革命思想,諸如「卡爾瓦德無需天佑」之類的,依然處於被帝國嚴加警惕的狀態,無論是學術著作還是各種公眾出版物,都收到了來自政府的嚴加警告,做出了諸多嚴格的限製。
因此,盡管帝國的改革緩慢且不徹底,但是在一個貴族製度和傳統思想如此根深蒂固的國家,僅僅是這種程度的變化和革新,也引起了相當激烈的反彈。為了對抗那些在帝國內部幾乎相當於各地區土皇帝的超級貴族們,尤肯特二世皇帝采取的辦法是,把一些原本地位並不高的中下層貴族晉升和提拔,利用他們來牽製這些大貴族們。不過,對於帝國而言,能夠被所有人廣泛接受和認可的上升渠道,有且僅有在軍事上建功立業這一條路——那些湧入軍隊的中下層貴族們很快就成為了被稱作「****」思想的最大接受者。他們和那些保守的老貴族不同,在樂意接受新思想的同時,也具備了更強的侵略性和攻擊性,這也不能不說是一種改革的代價。
為了握緊這股力量,曆代皇帝都會通過各種方式拉攏這一龐大的群體,以保證他們能夠被一定程度地控製住。在這個過程當中,形成的其中一個潛規則就是,在繼承帝位之前,幾乎每一位在那之後的皇子,都要被送進軍中服役或是加入士官學校學習,以此作為一種象征性的宣傳。無論是奧利巴特還是尤肯特皇帝,年輕時都盡然如此。
“所以說,尤肯特皇帝這樣做,看起來是在給我找麻煩,但實際上也算得上是在幫我呢。”海利加悠然道,“表麵上看,似乎會引起我和軍中那些少壯派軍人的矛盾,但是事實是,現在掌握著整個正規軍的人,實際上是奧斯本宰相,而他正致力於把貴族勢力從軍隊當中清理出去呢。這相當於是給了我一麵旗幟,我可以借此把那些失意的貴族軍官給重新聚攏在一起。”
“可是……這不就相當於,皇帝在有意地促進國內軍方勢力的分裂麽?”約修亞不明白,這樣做到底有什麽好處。
“我想陛下在這方麵也有顧慮。”海利加說道,“那些年輕的貴族士官們,對於當年推動改革的尤肯特二世皇帝來說隻不過是工具,是他用以拉攏來對付那些老舊貴族的工具。他們渴望建功立業,也更加富有衝勁,但是這不意味著皇帝會放任他們去亂來。因此,在尤肯特二世皇帝統治期間,帝國雖然侵略性強,但是卻保持著冷靜和克製,會避免大規模的戰爭,並且在達成戰略目的後立刻收手。但是在他之後的皇帝們,卻沒有那種魄力去這麽做。”
“嗯……因為戰爭能夠帶來軍功,能夠帶來他們自己的成就。”萊維在一旁補充,“雖然在那之前,是由尤肯特二世皇帝來支配和調遣他們……但是在兼具了威望和能力的尤肯特二世皇帝去世之後,新繼任的小皇帝卻不具備能力牽製他們。此時他們便開始主動地四處挑事,意圖把整個國家綁在他們的戰車上。這就是這股力量發展到今天,卻逐漸不受控製的原因。”
“正是。當年「哈梅爾」事件,雖有幕後黑手在背後悄然作祟,但是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必然。若是這幫人再這麽繼續無組織無紀律地胡鬧下去,這種悲劇的發生也是必然……因此自那之後,陛下也心存對他們進行製約的心思。奧斯本宰相的做法恐怕正和他的心意,但是隻是單純地把這些人清出軍隊,他們恐怕還勢必會在別的層麵上給國家製造混亂。”
“所以……他打算讓你接手來控製他們?”艾絲蒂爾也聽明白了這背後是怎麽回事了,“可是……既然連帝國的皇族都經常沒辦法控製他們,那你要怎麽做?”
“有塞德裏克皇太子這麵正統的旗幟,還有我這被塑造和炒作出來的「英雄」身份。至少短時間足夠製約他們了。”海利加摸了摸自己胸前的一顆小小金星,“奧利巴特當年從利貝爾回歸帝都時用於引起轟動的辦法,我也可以用一次。總之,這種表麵上的功夫雖然對實際形式沒有任何幫助,但是一場沒有任何意義的作秀原本就是許多人趨之若鶩的。你看,帝國古早時期的那些外出征戰的名將們,在得勝歸來時寧肯舍棄掉金銀財寶和高官厚祿,也都想要在帝都來一場盛大的凱旋儀式呢。”
“至於之後我有什麽打算——”
海利加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大門猛地被推開的聲音打斷了。眾人循聲望去,發現金茶發色的少年正滿頭大汗,狼狽不堪地惡狠狠地盯著海利加。
“你到底在玩什麽鬼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