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1章:實行科舉取士,各國跟風裁軍


    郭嘉越說越激動,但他也有分寸,就及時打住,並沒有過度黑大漢,什麽都當眾往外噴。


    語言的藝術就在於此,一定要適可而止,若是用力過度的話,反倒會適得其反。


    “前漢就是亡於暴政,亡於貪腐,而那些貪官汙吏,大多皆是由察舉製選而出,這不正說明了察舉製已不合實時嘛。”


    劉曄被郭嘉的氣勢所震懾,一時間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王羲之見此趕緊站了出來,反駁道:“郭大人此言差矣……”


    剛說完,狄仁傑就站出反駁:“王大人此言差……”


    狄仁傑話音一落,屈原又站出反駁:“狄大人此言差矣……”


    屈原的話還沒說完,王猛卻將其打斷,並進行了嚴厲的反駁。


    對此,屈原雖極為不滿,但王猛是丞相,是他的頂頭上司,他自然不敢打斷王猛,隻能強行壓下心中的不滿。


    漸漸的,這場關於察舉製場是否適合大秦的爭論,竟演變成了世家官員和寒門官員之間的辯論。


    嬴昊靜靜的聽著文官的言論,腦海中卻不斷傳來係統提示。


    【叮咚,郭嘉技能‘鬼才’發動……】


    【叮咚,戲誌才技能……發動……】


    【叮咚,劉曄技能……發動……】


    【叮咚,王猛技能……發動……】


    ……


    寒門官員和世家官員分屬一派,並且各執一詞,雙方你來我,不斷反駁著對方的觀點,技能也接連不斷的爆發,看的一邊的武將們目瞪口呆。


    嬴昊自己就是大族出身,故深知世家的尿性,為了防止世家做大成為國家蛀蟲,自起兵之初就對世家多有防備,並在用人方麵著重於提拔寒門子弟,以此來和世家抗衡,而王猛郭嘉狄仁傑等大臣都是寒門出身。


    總體而言,在大秦的官場上,寒門官員的數量並不比世家官員少,並且不少人都占據著極為重要位置。


    眼看著這場辯論的優勢,正在一點點的倒向寒門一方,劉曄心中不由大急,並給一邊一直默不作聲的荀彧使眼色。


    劉曄希望希望可以站在世家的立場來為世家發聲,畢竟在世家出身的官員之中,身為副相的荀彧職位最高。


    荀彧此時卻很矛盾,他是世家大族出身,理應維護世家的利益,但他卻清楚的知道,科舉製確實比察舉製優越。


    荀彧想要國家的人才選拔製度完善,可又不想損害世家的利益,在這種矛盾的心理之下,他幹脆一言不發,假裝沒看到劉曄的眼色。


    荀彧不但是戶部尚書,而且還是副相,他都不發言,世家官員們失去主心骨,自然難以招架王猛郭嘉等人又窮追猛打。


    在寒門官員們的吐沫星子之下,世家官員們有一個算一個,紛紛被罵了個狗血淋頭,毫無任何懸念的輸掉了這場辯論。


    以王猛戲誌才為首寒門官員們,見沒有世家官員們敢站出來了,先是一愣,隨即都陷入狂喜之中。


    多少年了,寒門一直都是世家按在地上摩擦的對象,而如今寒門子弟終於站了起來,好好的揚眉吐氣的一回。


    關於這場大秦寒門與世家之間的首次交鋒,作為皇帝的嬴昊全程都在旁觀,沒有發表任何意見,結束後才明知故問的問了一句:


    “既然戲尚書和王丞相都說,察舉製已經不符合時宜,那又該用何種製度來取代而之?”


    此言一出,也表明了嬴昊的態度,他也是支持寒門的。


    “科舉製。”


    王猛和戲誌才異口同聲的說道。


    世家官員們聞言,心中道了聲果然,卻無一人再敢出言反對,寒門官員已經獲得大勢,科舉取代差距也是大勢所趨,已非他們所能阻止,所以臉上的灰敗之色更甚。


    科舉製早就已經出現,是由隋王楊廣第一個提出,並且已推行了數年之久,為地處涼州的苦寒隋國,爭取到了不少寒門出生的有才之士,解決了隋國官員數量質量皆不足的窘境。


    曹操見科舉製效果這麽好,於是也效仿隋國,在本國推行了科舉製,同樣大獲成功。


    有了隋魏這兩個成功案例,按理來說,各國應該紛紛效仿才對,采用更加先進的科舉製度才是,可現實卻是至今也隻有三個國家在實施科舉。


    隻有朱棣的明國成了第三個成功實施科舉製的勢力。


    難道包括嬴昊在內的各國君主集體眼瞎,都看不到科舉製所帶來的好處嗎?


    自然不是,而是推行科舉的阻力太大了。


    科舉製一旦推行,也就意味著世家大族,將失去官員選拔的主導地位,這等於是挖世家大族的根。


    世家大族們絕不會接受,於是紛紛處力阻撓,一旦強行推行隻會讓國家陷入動蕩。


    隋魏明能都成功推行科舉製,是因為本國的世家力量,已經虛弱到近乎沒有的地步。


    沒有阻力,推行起科舉製度來,自然也就容易了。


    但秦唐蜀楚吳吳國不一樣,尤其是大秦。


    大秦雖重用寒門子弟,但也用世家子弟,世家的數量也是最多的一國。


    哪怕嬴昊已經推行了土地改革,並且剝奪了世家私兵,先後數次狠狠的削弱了世家,可秦國世家也依舊擁有著不小的能量,起碼還未成長起來的寒門無法抵擋。


    這些世家不會也不敢造嬴昊反,可他們也沒有違法,隻是全力反對科舉製而已。


    嬴昊總不能因為他們反對,就把這些人全都殺光吧?


    那不成了暴君了嘛。


    也正是因為如此,嬴昊才拖到了現在,沒有強行推行科舉製。


    他在等待,等待著在大秦的朝堂之上,寒門的力量超越世家的那一天,在順水推舟,沒有絲毫波瀾的將科舉製推行下去。


    治大國如烹小鮮,當如是也,而如今這一天也終於到來了。


    大秦的寒門力量終於超越了世家,並用自己的力量擊敗世家,打贏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為天下寒門子弟爭取到了出仕為官的機會。


    嬴昊親眼見證了這一全過程,並發自內心的為寒門官員們自豪,對於他來說推行科舉製不過是一句話的事,但若是由寒門來主導的話,那意義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堪稱劃時代也毫不為過。


    寒門如今已取得了大勢,用口水罵服了世家官員,之後自然沒有任何波瀾了。


    在戲誌才講述了科舉製選拔官員的好處後,嬴昊當著百官的麵直接拍板,宣布即日起大秦將廢除察舉實施科舉。


    大秦擁有著最大的領地,以及最多的人口,雖不是第一個實施科舉的國家,可一旦實施定是獲利最大的一國。


    自此,大秦也進入轟轟烈烈的大發展時代,修法、裁軍、推行科舉等等重大要政策同步進行。


    “號外,號外,帝國將推行科舉製,寒門弟子同樣可以報名參加。”


    報紙業的興起後,誕生了報童這個職業。


    當報童將一紛紛印有帝國最新政策的報紙賣出後,大秦即將采取科舉考試的消息,也如同颶風一般飛速傳遍了天下。


    大秦各州郡的寒門子弟,得知帝國終於要實施科舉製了,紛紛喜極而泣,激動的出門當街高呼陛下萬歲,並爭相奔走將這個好消息告訴同窗。


    隋魏明三國雖實施了科舉製,給了寒門子弟一個新的出仕渠道,但並不是所有寒門子弟都有勇氣舍棄一切,豁出命來前往這三國參加科考。


    戰亂、距離、盤纏等等,都是阻礙寒門弟子前去科考的因素。


    另外隋魏明三國的科考內容還都不一樣,他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考上,萬一考不上的話怎麽?


    難道要乞討回家嗎?


    可是真這麽幹的話,可能還沒回到家,就在半路上餓死了,或是被土匪流寇給殺了。


    若有選擇的話,寒門弟子自然都想在本國參加科考,可是身為諸侯霸主的大秦,卻一拖再拖,遲遲沒有開科取士,這自然會讓大秦的寒門子弟,對朝廷和嬴昊都失望不已。


    嬴昊為推行科舉做出了那些努力,大多數的寒門子弟可不會管,他們隻知道隋魏明都實施了科舉,可是實力最強的大秦卻沒有。


    隻有少部分理智的寒門子弟,知道科舉取士的障礙不在於國君,而在於本國的世家大族,而大秦的世家力量依舊強大,於是呼籲同僚們要理智要克製,要給國君和朝中的大臣們一些時間。


    這種說法也獲得了寒門弟子們的認可,可是等了一年又一年,大秦卻以及沒有實施科舉,心中的失望可見一斑,甚至已經化為了怨念。


    可是當大秦即將實施科舉,公開科取士的消息傳出之後,寒門弟子心中所有的怨氣,都在這一刻煙消雲散。


    這一刻他們心中隻有一個想法,那就是:陛下聖明。並且一定要參加今年的科考,爭取正成為大秦立國後的第一位狀元,名留青史。


    不同於寒門弟子的狂喜,世家子弟得知大秦將科舉取士,則是一片哀嚎。


    世家子弟雖擁有更多的教育資源,更好的教育環境,但也不是所有世家子弟都有才華,也有著不少混吃等死紈絝子弟。


    如今見將們和寒門子弟放在同一起跑線上,通過科舉考試來公平進行選拔,有真才實學的世家子自然不在意,但那些沒有才華的世家子弟,可沒把握能夠贏過寒門弟子,這也等於是徹底斷掉了他們的仕途。


    這讓這心比天高的世家子弟如何能接受的了?紛紛和家族中在朝裏為官的長輩們去鬧,希望可以借助家族的力量阻止大秦實施科舉取士,可得到了卻是一頓臭罵。


    如今大秦官場已由寒門官員主導,再也不再是世家官員的天下,況且開科取士已是大勢所趨,讓他們去阻止不如說是讓他們去找死。


    世家子弟們挨了頓臭罵,心中雖委屈,但也沒有別的辦法,連長輩們都無能為力,他們也隻是認命了。


    還想要出仕為官的人,隻能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爭取科考榜上有名。


    有自知之明,自認為不是那塊料的,不入趁早改行,接手家族生意,同樣能夠享有榮華富貴。


    從這也可以看出世家子弟的選擇,遠比寒門子弟要大得多。


    寒門子弟唯有科考這一條路,但世家子弟哪怕科考走不通,也依舊還有很多選擇。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不公平,但這世上又哪有絕對的公平?投胎也是一門技術活。


    大秦這邊大刀闊斧的推行科舉,而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各國,可是各國對此卻並不上心,反而對大秦裁軍一事極為重視。


    在大秦強盛的軍威之下,接壤的鄰居們可是擔驚受怕,哪怕是為了救亡圖存,也必須跟緊腳步進行擴軍。


    如今大秦竟然會主動裁軍,各國國君也都不是傻,子一眼就看出大秦裁軍的真正目的。


    那必定是為了解放財政,從而大力發展內政,等消化戰果,徹底恢複之後,大秦也將會變得更為強大。


    想到這時,各國都感受到了一股沉甸甸的壓力,畢竟大秦裁軍對各國來說短期內是好消息,可長久還看可就不是了。


    他們若是沉迷於現有的成就,繼續原地踏步的話,那和大秦的差距隻會越來越大。


    若想不被大秦拉大差距,那他們隻有兩條路可走:


    1,對外進行擴張,吞並他國壯大自己。


    2,大力發展內政,努力發展和挖掘出本國更大的國力。


    新戰國時代發展至今,小國都已經被吞並殆盡,大國都已經沒有了繼續擴張的方向,所以也唯有發展內政這一條路可走。


    可是龐大的軍費開支,卻製約了各國的發展,使得他們就算想要發展國力,也沒有的資金,投入到本國的內政發展當中去。


    現在大秦主動裁軍了,各國的軍事壓力小了,自然也就不需要維持那麽多的常規軍。


    各國同樣也可以跟著大秦一起進行裁軍,在將解放出來的財富投入到發展當中,努力發展本國的國力,也隻有如此才能不被時代所拋棄。


    所以,在得知大秦將要裁軍消息後不久,魏、明、宋、楚、吳、蜀六國國,都先後跟著傳出了要裁軍的消息。


    尤其是曹魏國,全國總兵力不過三十萬,可曹操竟要一次性裁去一半的兵力,隻保留戰力最強的十五萬精銳,而所解放出來的軍費,全部投入到本國的發展當中。


    可以說是下了血本了。


    為書友【鬥破蒼穹之光】以及【團團大佬】的打賞而加更,多謝支持。


    另外今天作者雙更,更新了八千字,相當於之前的四章,小夥伴們投個月票、推薦票,鼓勵一下行不行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巔峰召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香千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香千古並收藏三國之巔峰召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