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求長生
我家後院通向武俠世界 作者:山德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石龍凝神戒備,這邊宇文化及淡淡說道:“若是石兄知情識趣,交出你手中的寶典,我宇文化及自可當一切未發生過。”
石龍灑然道:“石某人雖然不才,但從不懂何為奉迎之道,若是宇文兄欲出手搶奪,說不定石某一時情急,會出手將長生訣毀去,拚個玉石俱焚,那宇文兄豈非注定要空手而歸?”
高旻寺悠然傳來一陣鍾聲,已至戌時,此時正是高旻寺僧人做晚課的時間。
宇文化及默然不語,盯了石龍半晌,冷冷的道:“石兄是欺我宇文化及無知麽?廣成子的《長生訣》水火不浸,刀劍難傷,若你能輕易毀去長生訣,那便肯定是贗本了,依我看,石兄這種態度,對貴道場的諸學子有害無益。說不定還會禍及他們的父母子女,道佛兩家不都是講求積德行善嗎?石兄所為,似乎與道佛兩家的宗旨背道而馳啊。”
石龍臉色一變,宇文化及這句話無疑是抓住了他的軟肋,他正要開口,然而就在這心神略分的剎那,宇文化及長笑一聲,突然一拳擊了過來。
這一拳如颯遝流星,隻在眨眼間便攻至石龍身前。
此刻正是雨後微涼之時,空氣本就冷冽,宇文化及一出手,廳內的空氣立即變得奇寒無比,仿若要凝結成冰塊似的,石龍麵沉如水,仍是安坐椅上,用右腳往地上一踩,一張桌子憑空飛起,迎向宇文化及的拳風。
隻聽一聲脆響,這張黃楠木製的桌子頃刻間被凍成冰塊,炸裂開來。
一陣寒風吹過來,石龍的渾身出現了一層紅色的護體真氣,衣衫鼓漲,便連須發都被吹拂了起來,掛上了晶瑩的冰棱。幸而他的內功精純無比,隻在刹那間有如冬日暖陽,將全身的冰棱消融殆盡。
呼呼呼呼……
宇文化及的身影化做一道殘影,飛掠而至,如影隨形的攻擊而至。
“蓬!”
兩人一白一紅兩道真氣相互碰撞,發出轟然巨響,進而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冰凍龍卷風,以石龍為中心四處鼓蕩,附近的家俱桌椅都被卷進其中,如風掃落葉般翻騰破裂,滾往四方,飄落漫天碎屑,最後隻剩石龍一人一椅,獨坐在廳心。
宇文化及臉上露出訝然的神情,收起拳頭,他無堅不摧的拳頭上,赫然出現了一道紅印。
石龍臉上泛起一絲青意,旋又斂去。就在剛才,他感受到了冰玄勁的可怖之處,那是一種奇異無比的回旋勁,比之一般直來直去的勁氣,要來的難測難防多了。唯有以靜製動,硬吃一擊。
宇文化及哈哈一笑,道:“石兄無愧是外五品的高手,竟能僅憑護體真氣,便能擋住我的冰玄勁。看在武林同道的份上,若是石兄能交出長生訣,我便親自做主,放石兄一馬,石兄武館上下數百口人的生死榮辱,全憑石兄一言而決。”
石龍心中直往下沉,或許是天生愚鈍,自從偶然在山間得到這道家瑰寶《長生訣》後,閉關了五年之久,仍是一無所得。現在竟又為此書開罪了當今皇帝,甚至還可能連累弟子家人,這是否就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呢?
他當然不會蠢得相信宇文化及會因他肯交出《長生訣》而放他一馬,以楊廣的暴戾,無論自己交不交出長生訣,都是死路一條。
咬緊牙關,下定決心,就算是死,亦不肯讓寶書落到楊廣手上。
否則以楊廣下麵的濟濟人材,說不定真能破譯書內所有甲骨文,掌握了長生的訣要,變成了永遠不死的暴君,那他石龍就萬死不足辭其咎了。
石龍淡淡的道:“內九如何,外九又如何?還不是由你們世家一言而定?強若李沉舟,亦是不入內九,嗬,宇文兄果然是好口才,石某差點便要不戰而降了。此書有緣者方能居之,宇文兄和皇上若是有緣人,自能從石某身上得到這寶典,不過莫怪在下言之不預,石某人亦非是好惹的。”
話音剛落,全身罡氣猛然爆發,腳不沽地的掠過丈許,雙掌前推,一股暴烈的罡氣如山如嶽,驟然狂壓向對手。
宇文化及雙目精芒電射,叫一聲來得好。亦是不得不凝神麵對敵招。
這就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推山手!
高手過招,勝敗隻係於一線之間。他雖然是堂堂的內六品高手,自信可穩壓石龍一籌,但若是失去先機,要反敗為勝,仍是非常困難,還動輒有落敗身亡之險。哪敢遲疑,猶如斷了線的風箏一般往後飄退,雙拳蓄滿冰玄勁之後,再如離弦之箭般彈出,兩拳分別擊在石龍掌心處。
“轟!”
兩人一白一紅兩道真氣再次交會,猶如風卷殘雲,登時衝得屋頂瓦片激飛,開了個大洞。
兩人的身影彈射上屋頂,直衝蒼穹。
在半空中拳**擊,不時的發出響亮的音爆聲。
旁邊高旻寺的僧侶們大都不懂武功,何時見過這樣的打鬥,或好奇,或驚恐,一時四處奔逃。
兩人的身影如同孤鴻之影,掠向高旻寺的鍾樓,宇文化及的雙腳在高旻寺的大鍾上微微一點,發出一聲無比嘹亮的鍾鳴,倏又加速,待到石龍的身影上升到鍾樓頂端淩空虛拍。
……
此刻文會已至尾聲。
王謝世家喜襲古風,按照以往止園文會的規矩,眾位才子按照秩序安坐於謝橋之側,在潺潺流波之曲水邊,一人置盛滿酒的杯子於上流使其順流而下,酒杯止於某人麵前即取而飲之,乘著微醉,作出詩來。
這便是魏晉時頗有古韻的流觴曲水。
謝安的麵子果實能力著實了得,尚秀芳這小妞亦是甚賣謝安的麵子,坐在曲水上遊,靜靜的彈起了瑤琴,為眾人助興。
此刻丹楓遍野,竹影闌珊,置身於潺潺流水之側,聆聽動人的瑤琴聲,別有一番閑逸的野趣。
周寧自是無可無不可,坐於一株修竹之側,微微的閉起眼睛。
忽然,他被一聲無比宏亮的鍾聲所驚醒,眾人齊齊抬眼望去,隻見不遠處的高旻寺上空,兩道人影正在高高的鍾樓上倏忽來去,鬥得正酣。
方才那一聲響亮的鍾聲,便是其中一人用腳點在大鍾上發出的聲音。
石龍灑然道:“石某人雖然不才,但從不懂何為奉迎之道,若是宇文兄欲出手搶奪,說不定石某一時情急,會出手將長生訣毀去,拚個玉石俱焚,那宇文兄豈非注定要空手而歸?”
高旻寺悠然傳來一陣鍾聲,已至戌時,此時正是高旻寺僧人做晚課的時間。
宇文化及默然不語,盯了石龍半晌,冷冷的道:“石兄是欺我宇文化及無知麽?廣成子的《長生訣》水火不浸,刀劍難傷,若你能輕易毀去長生訣,那便肯定是贗本了,依我看,石兄這種態度,對貴道場的諸學子有害無益。說不定還會禍及他們的父母子女,道佛兩家不都是講求積德行善嗎?石兄所為,似乎與道佛兩家的宗旨背道而馳啊。”
石龍臉色一變,宇文化及這句話無疑是抓住了他的軟肋,他正要開口,然而就在這心神略分的剎那,宇文化及長笑一聲,突然一拳擊了過來。
這一拳如颯遝流星,隻在眨眼間便攻至石龍身前。
此刻正是雨後微涼之時,空氣本就冷冽,宇文化及一出手,廳內的空氣立即變得奇寒無比,仿若要凝結成冰塊似的,石龍麵沉如水,仍是安坐椅上,用右腳往地上一踩,一張桌子憑空飛起,迎向宇文化及的拳風。
隻聽一聲脆響,這張黃楠木製的桌子頃刻間被凍成冰塊,炸裂開來。
一陣寒風吹過來,石龍的渾身出現了一層紅色的護體真氣,衣衫鼓漲,便連須發都被吹拂了起來,掛上了晶瑩的冰棱。幸而他的內功精純無比,隻在刹那間有如冬日暖陽,將全身的冰棱消融殆盡。
呼呼呼呼……
宇文化及的身影化做一道殘影,飛掠而至,如影隨形的攻擊而至。
“蓬!”
兩人一白一紅兩道真氣相互碰撞,發出轟然巨響,進而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冰凍龍卷風,以石龍為中心四處鼓蕩,附近的家俱桌椅都被卷進其中,如風掃落葉般翻騰破裂,滾往四方,飄落漫天碎屑,最後隻剩石龍一人一椅,獨坐在廳心。
宇文化及臉上露出訝然的神情,收起拳頭,他無堅不摧的拳頭上,赫然出現了一道紅印。
石龍臉上泛起一絲青意,旋又斂去。就在剛才,他感受到了冰玄勁的可怖之處,那是一種奇異無比的回旋勁,比之一般直來直去的勁氣,要來的難測難防多了。唯有以靜製動,硬吃一擊。
宇文化及哈哈一笑,道:“石兄無愧是外五品的高手,竟能僅憑護體真氣,便能擋住我的冰玄勁。看在武林同道的份上,若是石兄能交出長生訣,我便親自做主,放石兄一馬,石兄武館上下數百口人的生死榮辱,全憑石兄一言而決。”
石龍心中直往下沉,或許是天生愚鈍,自從偶然在山間得到這道家瑰寶《長生訣》後,閉關了五年之久,仍是一無所得。現在竟又為此書開罪了當今皇帝,甚至還可能連累弟子家人,這是否就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呢?
他當然不會蠢得相信宇文化及會因他肯交出《長生訣》而放他一馬,以楊廣的暴戾,無論自己交不交出長生訣,都是死路一條。
咬緊牙關,下定決心,就算是死,亦不肯讓寶書落到楊廣手上。
否則以楊廣下麵的濟濟人材,說不定真能破譯書內所有甲骨文,掌握了長生的訣要,變成了永遠不死的暴君,那他石龍就萬死不足辭其咎了。
石龍淡淡的道:“內九如何,外九又如何?還不是由你們世家一言而定?強若李沉舟,亦是不入內九,嗬,宇文兄果然是好口才,石某差點便要不戰而降了。此書有緣者方能居之,宇文兄和皇上若是有緣人,自能從石某身上得到這寶典,不過莫怪在下言之不預,石某人亦非是好惹的。”
話音剛落,全身罡氣猛然爆發,腳不沽地的掠過丈許,雙掌前推,一股暴烈的罡氣如山如嶽,驟然狂壓向對手。
宇文化及雙目精芒電射,叫一聲來得好。亦是不得不凝神麵對敵招。
這就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推山手!
高手過招,勝敗隻係於一線之間。他雖然是堂堂的內六品高手,自信可穩壓石龍一籌,但若是失去先機,要反敗為勝,仍是非常困難,還動輒有落敗身亡之險。哪敢遲疑,猶如斷了線的風箏一般往後飄退,雙拳蓄滿冰玄勁之後,再如離弦之箭般彈出,兩拳分別擊在石龍掌心處。
“轟!”
兩人一白一紅兩道真氣再次交會,猶如風卷殘雲,登時衝得屋頂瓦片激飛,開了個大洞。
兩人的身影彈射上屋頂,直衝蒼穹。
在半空中拳**擊,不時的發出響亮的音爆聲。
旁邊高旻寺的僧侶們大都不懂武功,何時見過這樣的打鬥,或好奇,或驚恐,一時四處奔逃。
兩人的身影如同孤鴻之影,掠向高旻寺的鍾樓,宇文化及的雙腳在高旻寺的大鍾上微微一點,發出一聲無比嘹亮的鍾鳴,倏又加速,待到石龍的身影上升到鍾樓頂端淩空虛拍。
……
此刻文會已至尾聲。
王謝世家喜襲古風,按照以往止園文會的規矩,眾位才子按照秩序安坐於謝橋之側,在潺潺流波之曲水邊,一人置盛滿酒的杯子於上流使其順流而下,酒杯止於某人麵前即取而飲之,乘著微醉,作出詩來。
這便是魏晉時頗有古韻的流觴曲水。
謝安的麵子果實能力著實了得,尚秀芳這小妞亦是甚賣謝安的麵子,坐在曲水上遊,靜靜的彈起了瑤琴,為眾人助興。
此刻丹楓遍野,竹影闌珊,置身於潺潺流水之側,聆聽動人的瑤琴聲,別有一番閑逸的野趣。
周寧自是無可無不可,坐於一株修竹之側,微微的閉起眼睛。
忽然,他被一聲無比宏亮的鍾聲所驚醒,眾人齊齊抬眼望去,隻見不遠處的高旻寺上空,兩道人影正在高高的鍾樓上倏忽來去,鬥得正酣。
方才那一聲響亮的鍾聲,便是其中一人用腳點在大鍾上發出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