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項莊舞劍
我家後院通向武俠世界 作者:山德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視野前方,是有些幽靜的後院,幾幢建築延綿成片,顯得頗為雄偉,幾點燈火從前宅透過來,更增添了幾分幽深之美。
前行之中。前方的長廊曲徑折轉,光芒大放,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大花園,前後宅相連的廊橋中不時有女子領著客人過去的身影,空氣中絲竹聲隱隱傳來,再過去幾步遠,前方花燈處處,光如白晝,擠滿了婢仆和賓客。一幅飲宴圖逐漸出現在了夜色當中。
周寧整了整衣冠,輕而易舉的混入了人群裏麵。
在場的大部分是一些穿著儒衫的書生,大抵都是一些沒有什麽名氣的人,也有幾個穿著單薄的書生在花園一角吟哦詩句,周寧過去聽了下,大都沒什麽新意。
微微笑了笑,倒也沒有說什麽。
而在花園的另一端,唐伯虎正在一張石桌旁坐下,提起畫筆在那作畫,他的對麵還坐著兩個人,同為蘇州四大才子的祝枝山,文征明。
這三人當才最高;祝枝山則擅詩文,尤工書法,名動海內;那個說起話來謙和耿介的文征明,則是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
這時候唐伯虎做完了一張《墨竹圖》,把筆擲回筆筒內,和其他二人聊起了天。
“你們覺得我這幅畫畫的如何?”
“似乎尚比不過當日的周仲道啊。”
“嗬,周仲道倒是可惜了,本可以成為一代詩書畫大家的,假以時日,和吳大家比肩亦不是不無可能,據說……還是死在了揚州城。”
說起周寧,幾人的臉上神色都顯得有些複雜,那日在止園文會,他們蘇州才子可是全都被此人壓了下去,雖然文人相輕,但他們心裏,對這人還是佩服的。
交談之中,有幾個婢女端來幾乎酒,風拂過院落時,這花園的一角倒是頗為陰涼,文征明見聞廣博,於是就說些各處的逸聞趣事。倒多是圍繞如今大隋的文壇局勢,三人皆是淵博之人,各個話題說起來便頗為有趣,唐伯虎則是有一搭沒一搭的應著。
如果那家夥還活著,自己或許也會跟他成為朋友,大概吧……
這時候,坐在花園的一角,和兩個好友聊著的時候,唐伯虎是這樣想的。
片刻後,文征明的聲音變得有些結結巴巴的,“那不是……周仲道嗎?”
“怎麽可能……”
唐伯虎想也不想的就說道。
時間是晚上,四周燈火通明,唐伯虎順著文征明的目光望過去,見到一個穿著青衫的身影正站在人群裏聽人吟詩,吟詩的人他倒也認識,是彭城裏很有名氣的才子王士禎,在喧鬧中隱約傳來他吟詩的聲音:“吳頭楚尾路如何?煙雨秋深暗自波。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還真的是周仲道?”
…………
潔白的月光自樹隙間落下來。夾雜著陣陣幽深的蟲鳴聲,周寧看了王士禎一眼,這人他曾經聽過,還曾經摹過他的書法,是明末清初的人,能鑒別書、畫、鼎彝之屬,精金石篆刻,詩為一代宗匠,與朱彝尊並稱。書法高秀似晉人。沒想到這時候在這裏能見到他。
正要朝著宴會主廳走去的時候,身後傳來了叫他名字的聲音,聲音很熟悉。
“周仲道,你怎會在這裏?”
沒想到在這裏還能遇到故人,周寧微笑著回過頭,望向了唐伯虎:“原來是唐兄,一別許久,別來無恙?”
和之前的傲嬌相比,唐伯虎這時候倒是頗為熱情,拉住周寧的手,喜道:“原來你未死,來來來,我帶你見一見劉公,為你引薦引薦。”
周寧本就想見一見這文壇大宗師,沒有拒絕唐伯虎的好意,跟他擠過人群,走向主廳。就在這時候,一名長相儒雅,頗為英俊的儒生從人群中走出來,目光在周寧身上停留片刻,隨後問道:“誰是周仲道?”
周寧看了他一眼,拱手道:“在下就是。”
“在下錢謙益,久仰周兄大名。”來人拱拱手,滿臉的笑意。
這人的名字稍微通一點清史其實都知道,他是清初詩壇的盟主之一。在明末他作為東林黨領,已頗具影響。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擁立福王,錢謙益依附之,為禮部尚書。後降清,仍擔任禮部侍郎。拋去人品不說,此人學問淵博,泛覽史學、佛學,單以詩論,其實是個很了不起的人物。
周寧看了他一眼,一時間沒弄清楚狀況。隻聽那錢謙益便道:“久聞周兄五步一詩的美名,便連謝公也說,周兄和李太白共享人間詩才,在下實在佩服的很,我們這有一個詩會正要舉行,不知周兄可否撥冗前往一聚。”
周寧眨著眼睛。在現在的情況下,他自是不打算去的。
“抱歉抱歉……在下才疏學淺,還是不去叨嘮了。”
“周兄才華橫溢,當日在止園詩會兩定場詩驚豔四座,今日是劉公的壽誕,周兄何不再留下一大作,日後後人談起,亦成一段佳話,周兄……莫不是看不起我等,還是,隻是徒有虛名……”
周寧微微皺眉:“錢兄見諒,在下今日真的無心作詩。”
回過頭,對唐伯虎說道:“麻煩唐兄引路。”
聽周寧拒絕得幹脆,錢謙益微微愣了愣,仍沒有放棄的意思,卻也沒有繼續糾纏,一路跟著周寧,幾個人就這麽說著,走進了主廳。
走進的主廳內時,氣氛比外麵要熾烈得多,在場的人大多數是一些衣著華麗的文人,亦或是一些門閥子弟。
廳內靠牆一列十多張台子,擺滿了佳肴美點,任人享用。
唐伯虎低聲說道:“那邊那兩女子是王世充的侄女董淑妮,以及李閥的千金李秀寧,都是名花有主了的,周兄看看就好。”
“李秀寧……那麽說,李世民可能也在這裏?”
周寧望向那邊,隻見到六七個貴介公子,在男女紛遝的賓客群中,正團團圍著兩個美麗的少女在說話,相當惹人注目。
從二女身上移開目光後,周寧一眼就看到了堂側的一組酸枝椅中,坐了三個人,其它人都隻能立在一旁,更突顯了這三個人的身分地位。
左邊一人年約六十上下,須皓白,衣衫襤褸,腰間垮著一個酒葫蘆,身後還背著一根晶瑩剔透的碧玉棒子。
另一人身穿長衫,星霜兩鬢,但相貌隻是中年模樣,且一派儒雅風流,意態飄逸,予人一種凡脫俗的感覺。想必這人便是劉禹錫了。
周寧心中微微一凜,劉禹錫倒也罷了,以他此刻的功力,尚還捉摸不透這老頭的深淺,這人究竟是誰?
陪這兩人坐著說話的是個身材高大武將,皮膚黝黑,雙目之間神光隱隱,顯然內外兼修,功力不淺。
就在此時,那三個人,都像察覺到周寧在注視他們般,眼神不約而同向周寧射來。
周寧心中一驚,定了定神。
就在這時候,他在賓客中看到了一個本不該在這裏出現的人,腰間挎著一把長劍,瞎了一隻眼睛的項莊,正有些意外的望向了他,眼中充滿了難以置信的神情。
“周寧?”
這家夥怎麽也在這裏?
就在這時候,唐伯虎朗聲道:“劉公,這位便是揚州第一才子,鼎鼎大名的周寧周仲道。”
在這一刹那,周寧感覺到好幾股不同的氣息瞬間鎖定了他,有幾股氣息中充滿了殺機。
座位當中的劉禹錫微微一愣,有些驚喜的說道:“可是做飲中八仙歌的周寧周仲道?”8
前行之中。前方的長廊曲徑折轉,光芒大放,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大花園,前後宅相連的廊橋中不時有女子領著客人過去的身影,空氣中絲竹聲隱隱傳來,再過去幾步遠,前方花燈處處,光如白晝,擠滿了婢仆和賓客。一幅飲宴圖逐漸出現在了夜色當中。
周寧整了整衣冠,輕而易舉的混入了人群裏麵。
在場的大部分是一些穿著儒衫的書生,大抵都是一些沒有什麽名氣的人,也有幾個穿著單薄的書生在花園一角吟哦詩句,周寧過去聽了下,大都沒什麽新意。
微微笑了笑,倒也沒有說什麽。
而在花園的另一端,唐伯虎正在一張石桌旁坐下,提起畫筆在那作畫,他的對麵還坐著兩個人,同為蘇州四大才子的祝枝山,文征明。
這三人當才最高;祝枝山則擅詩文,尤工書法,名動海內;那個說起話來謙和耿介的文征明,則是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
這時候唐伯虎做完了一張《墨竹圖》,把筆擲回筆筒內,和其他二人聊起了天。
“你們覺得我這幅畫畫的如何?”
“似乎尚比不過當日的周仲道啊。”
“嗬,周仲道倒是可惜了,本可以成為一代詩書畫大家的,假以時日,和吳大家比肩亦不是不無可能,據說……還是死在了揚州城。”
說起周寧,幾人的臉上神色都顯得有些複雜,那日在止園文會,他們蘇州才子可是全都被此人壓了下去,雖然文人相輕,但他們心裏,對這人還是佩服的。
交談之中,有幾個婢女端來幾乎酒,風拂過院落時,這花園的一角倒是頗為陰涼,文征明見聞廣博,於是就說些各處的逸聞趣事。倒多是圍繞如今大隋的文壇局勢,三人皆是淵博之人,各個話題說起來便頗為有趣,唐伯虎則是有一搭沒一搭的應著。
如果那家夥還活著,自己或許也會跟他成為朋友,大概吧……
這時候,坐在花園的一角,和兩個好友聊著的時候,唐伯虎是這樣想的。
片刻後,文征明的聲音變得有些結結巴巴的,“那不是……周仲道嗎?”
“怎麽可能……”
唐伯虎想也不想的就說道。
時間是晚上,四周燈火通明,唐伯虎順著文征明的目光望過去,見到一個穿著青衫的身影正站在人群裏聽人吟詩,吟詩的人他倒也認識,是彭城裏很有名氣的才子王士禎,在喧鬧中隱約傳來他吟詩的聲音:“吳頭楚尾路如何?煙雨秋深暗自波。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還真的是周仲道?”
…………
潔白的月光自樹隙間落下來。夾雜著陣陣幽深的蟲鳴聲,周寧看了王士禎一眼,這人他曾經聽過,還曾經摹過他的書法,是明末清初的人,能鑒別書、畫、鼎彝之屬,精金石篆刻,詩為一代宗匠,與朱彝尊並稱。書法高秀似晉人。沒想到這時候在這裏能見到他。
正要朝著宴會主廳走去的時候,身後傳來了叫他名字的聲音,聲音很熟悉。
“周仲道,你怎會在這裏?”
沒想到在這裏還能遇到故人,周寧微笑著回過頭,望向了唐伯虎:“原來是唐兄,一別許久,別來無恙?”
和之前的傲嬌相比,唐伯虎這時候倒是頗為熱情,拉住周寧的手,喜道:“原來你未死,來來來,我帶你見一見劉公,為你引薦引薦。”
周寧本就想見一見這文壇大宗師,沒有拒絕唐伯虎的好意,跟他擠過人群,走向主廳。就在這時候,一名長相儒雅,頗為英俊的儒生從人群中走出來,目光在周寧身上停留片刻,隨後問道:“誰是周仲道?”
周寧看了他一眼,拱手道:“在下就是。”
“在下錢謙益,久仰周兄大名。”來人拱拱手,滿臉的笑意。
這人的名字稍微通一點清史其實都知道,他是清初詩壇的盟主之一。在明末他作為東林黨領,已頗具影響。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擁立福王,錢謙益依附之,為禮部尚書。後降清,仍擔任禮部侍郎。拋去人品不說,此人學問淵博,泛覽史學、佛學,單以詩論,其實是個很了不起的人物。
周寧看了他一眼,一時間沒弄清楚狀況。隻聽那錢謙益便道:“久聞周兄五步一詩的美名,便連謝公也說,周兄和李太白共享人間詩才,在下實在佩服的很,我們這有一個詩會正要舉行,不知周兄可否撥冗前往一聚。”
周寧眨著眼睛。在現在的情況下,他自是不打算去的。
“抱歉抱歉……在下才疏學淺,還是不去叨嘮了。”
“周兄才華橫溢,當日在止園詩會兩定場詩驚豔四座,今日是劉公的壽誕,周兄何不再留下一大作,日後後人談起,亦成一段佳話,周兄……莫不是看不起我等,還是,隻是徒有虛名……”
周寧微微皺眉:“錢兄見諒,在下今日真的無心作詩。”
回過頭,對唐伯虎說道:“麻煩唐兄引路。”
聽周寧拒絕得幹脆,錢謙益微微愣了愣,仍沒有放棄的意思,卻也沒有繼續糾纏,一路跟著周寧,幾個人就這麽說著,走進了主廳。
走進的主廳內時,氣氛比外麵要熾烈得多,在場的人大多數是一些衣著華麗的文人,亦或是一些門閥子弟。
廳內靠牆一列十多張台子,擺滿了佳肴美點,任人享用。
唐伯虎低聲說道:“那邊那兩女子是王世充的侄女董淑妮,以及李閥的千金李秀寧,都是名花有主了的,周兄看看就好。”
“李秀寧……那麽說,李世民可能也在這裏?”
周寧望向那邊,隻見到六七個貴介公子,在男女紛遝的賓客群中,正團團圍著兩個美麗的少女在說話,相當惹人注目。
從二女身上移開目光後,周寧一眼就看到了堂側的一組酸枝椅中,坐了三個人,其它人都隻能立在一旁,更突顯了這三個人的身分地位。
左邊一人年約六十上下,須皓白,衣衫襤褸,腰間垮著一個酒葫蘆,身後還背著一根晶瑩剔透的碧玉棒子。
另一人身穿長衫,星霜兩鬢,但相貌隻是中年模樣,且一派儒雅風流,意態飄逸,予人一種凡脫俗的感覺。想必這人便是劉禹錫了。
周寧心中微微一凜,劉禹錫倒也罷了,以他此刻的功力,尚還捉摸不透這老頭的深淺,這人究竟是誰?
陪這兩人坐著說話的是個身材高大武將,皮膚黝黑,雙目之間神光隱隱,顯然內外兼修,功力不淺。
就在此時,那三個人,都像察覺到周寧在注視他們般,眼神不約而同向周寧射來。
周寧心中一驚,定了定神。
就在這時候,他在賓客中看到了一個本不該在這裏出現的人,腰間挎著一把長劍,瞎了一隻眼睛的項莊,正有些意外的望向了他,眼中充滿了難以置信的神情。
“周寧?”
這家夥怎麽也在這裏?
就在這時候,唐伯虎朗聲道:“劉公,這位便是揚州第一才子,鼎鼎大名的周寧周仲道。”
在這一刹那,周寧感覺到好幾股不同的氣息瞬間鎖定了他,有幾股氣息中充滿了殺機。
座位當中的劉禹錫微微一愣,有些驚喜的說道:“可是做飲中八仙歌的周寧周仲道?”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