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更天,皇城好象突然活過來了。
一頂頂轎子,從各種不同裝飾的院子大門裏出來。每一頂轎子,至少得有仨人侍侯著,倆抬轎的,一提燈的,這是清流。還有坐八抬大轎的,那是勳貴。
“哈!我知道,這是上朝路上!”雷電兄弟有著本尊看清宮劇的記憶。
“因果啊,你說明朝的皇帝,是不是都有點毛病?弄個早朝,要三點鍾就開始等候。真正需要工作的時候,反而哈欠連連。難怪大明朝會被自己玩完!不用多了,僅僅起床氣一項,就能讓大夥兒上堂就想吵架!哪會有工作效率?”
陳因果也有同感:“據老大的記憶,大明朝的早朝會,是朱元璋定下的規矩。朱元璋最恨的就是當官的!可國家管理不用官還不行,隻能捏著鼻子用啦!但是皇帝有怨氣,總得發泄不是?這不,讓當官的每天睡眠不足,早早地累趴下!”
五更天一到,皇宮邊門開啟,等候朝會的官員,魚貫而入。
“噯!一入大殿,俺就能知道官大官小了!凡是能夠站到大殿裏頭的,估計都是大官!凡是站在大殿外的,估計都是小官。”太和殿屋沿下,一群小麻雀,躲在椽子裏頭,正好奇地看著底下交頭結耳的大明官員。
“其實,從官服顏色、胸口補子上的圖案,以及官帽、腰帶的形式,就能分別官屬幾品、文職還是武職、流官還是勳貴。隻是我們不認識其中的內涵,所以分不出來。”麻聯想回複麻雀雷。
“你這麽一說,我倒是明白了。我還納悶了,真有穿綠衣服的還!還好,那帽子還是黑色的。要是戴一綠帽子,那也太恐怖了。”麻雀雷開始歪樓。
“還別說,關公關雲長,就是一身綠!這可是俺親眼瞅見的!”麻雀金也跟著歪。
“你在哪裏瞅見的?俺咋沒發現?”麻雀雨也來湊熱鬧。
“就是老大帶咱看真人三國那回。曹操收編了青州黃巾,趕到虎牢關前會盟的時候。俺瞅到公孫讚的隨從裏,有個麵如重棗的家夥,穿一身綠!估計就是關雲長了。”麻雀金解釋道。
“那你有沒有看到張飛?”麻聯想也被帶歪了。
“俺也找啦!俺想關羽張飛,應當在一起滴!可就是找不到豹臉環眼的黑人!”麻雀金回道。
“劉關張應當經常在一起的。陳金,你有沒有發現,跟劉備關羽老在一塊的人,有木有?”麻因果也摻合進來了。
“有一個,瘦瘦的,穿白衣服。小白臉吔!哪有半點張飛的味道!要說他是趙雲,我還信。要說他是張飛,我肯定不信。”麻雀金不認為自己看到的小白臉,會是張飛。
“說不定就是真實的張飛。三國演義裏的人物描述,有時候是故意臉譜化的。”麻因果也沒有結論。
正歪樓呢!隻聽大殿裏音樂響起。皇帝出場啦!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整齊的山呼聲,一時間充滿了大殿內外。
“聖上有旨,今天是初一大朝會。許六品以上官員入殿旁聽!欽此!”一個公鴨嗓子,高聲宣告皇帝的旨意。
“謝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跪在殿外的低品官員,趕緊謝恩。然後,在執事太監的引領下,進入大殿指定位置。
“原來是初一大朝會吔!怪不得人多!估計有大事!”麻雀金又開始嘀咕。當然,用的是神識傳音。
這時,公鴨嗓子又響起來了:“弘治六年,十月初一朝會,現在開始!有事,出班啟奏!無事,靜立當場!”
“啟秉聖上,臣有本奏!”一個身穿朱色朝服的文官,從皇帝右手邊的官員隊列中,邁步趨中,手捧奏折,躬身說道。
“準!”皇帝開金口了。
“謝聖上!”那官員直起身來,開始奏報:“西安知府嚴永浚疏諫織彩絨。西安雜造局,招匠人十七,織造彩絨四十九匹。已征二十五匹。共支銀二千三百兩。
然,不知為何,又拘鹹.陽、長安、涇.陽、三原等四縣匠人三百餘,以為織造。匠人離家,日夜勞作,苦不堪言!
臣不知,如此多的彩絨有何用?若是宮中所需,照往年用量,二十五匹足矣!若為臣下所用,因其明黃、朱紫色,何人敢用?故,臣請停造!停止浪費!臣李子剛代奏!”
話音一落,大殿裏一片安靜。皇帝坐在龍椅上,也是一言不發。氣氛十分地壓抑!
“噯?聯想,這是咋了?”麻雀金看不明白。
“應當是那個李子剛,把高層的權力鬥爭,放到明麵上了。估計西.安知府跟西.安雜造局的主官,不是一條線上的。接著看吧!”麻聯想也弄不明白。
這時,又一個大臣站出來了:“臣,有本奏!”
那皇帝正發愁呢!你說那西.安知府上了那麽一道奏折,這不是讓內官跟外官直接撕逼開打嗎?
若是有需要重新平衡太監、大臣的力量對比,那麽,嚴西.安的奏折,正好可以當導火線用。
可現在正是雙方勢力平衡性較好的時候,皇帝正感覺輕鬆的時侯,他可下願意改變力量對比!
正在考慮對策呢,見到兵都尚書馬文升救場,自然心中一鬆。隨即臉上生出一絲笑意:“哦!馬愛卿啊!所上何事啊?”
“聯想,這馬文升是啥人物?皇帝咋態度那麽好捏?”麻因果沒整明白呢,就問麻聯想。
麻聯想:“俺也納悶呢!估計是皇帝不願繼續剛才那個話題,這不,有人遞梯子了。說不定皇上心裏正高興呐!”
那出班的馬文升,心中一陣狂喜:這一寶壓對了!果然皇帝不願責怪閹宦集團!這下,咱又是得了皇帝的好感,又是賣了太監們的人情,嗯,值!
“啟秉聖上,兵士月糧出於屯田。洪武時,每軍得田百畝。朝庭無須支糧,反而可征每軍六石。………故,臣請聖上頒文,禁軍中兌田,以複國初之每軍百畝!”
嘚啵嘚啵一大堆,馬文升講了很多,除了開始的文理還算清晰,後來,反正是越講越不知所雲。所幸,馬尚書還算聰明,到未了,又回歸主題啦!
一頂頂轎子,從各種不同裝飾的院子大門裏出來。每一頂轎子,至少得有仨人侍侯著,倆抬轎的,一提燈的,這是清流。還有坐八抬大轎的,那是勳貴。
“哈!我知道,這是上朝路上!”雷電兄弟有著本尊看清宮劇的記憶。
“因果啊,你說明朝的皇帝,是不是都有點毛病?弄個早朝,要三點鍾就開始等候。真正需要工作的時候,反而哈欠連連。難怪大明朝會被自己玩完!不用多了,僅僅起床氣一項,就能讓大夥兒上堂就想吵架!哪會有工作效率?”
陳因果也有同感:“據老大的記憶,大明朝的早朝會,是朱元璋定下的規矩。朱元璋最恨的就是當官的!可國家管理不用官還不行,隻能捏著鼻子用啦!但是皇帝有怨氣,總得發泄不是?這不,讓當官的每天睡眠不足,早早地累趴下!”
五更天一到,皇宮邊門開啟,等候朝會的官員,魚貫而入。
“噯!一入大殿,俺就能知道官大官小了!凡是能夠站到大殿裏頭的,估計都是大官!凡是站在大殿外的,估計都是小官。”太和殿屋沿下,一群小麻雀,躲在椽子裏頭,正好奇地看著底下交頭結耳的大明官員。
“其實,從官服顏色、胸口補子上的圖案,以及官帽、腰帶的形式,就能分別官屬幾品、文職還是武職、流官還是勳貴。隻是我們不認識其中的內涵,所以分不出來。”麻聯想回複麻雀雷。
“你這麽一說,我倒是明白了。我還納悶了,真有穿綠衣服的還!還好,那帽子還是黑色的。要是戴一綠帽子,那也太恐怖了。”麻雀雷開始歪樓。
“還別說,關公關雲長,就是一身綠!這可是俺親眼瞅見的!”麻雀金也跟著歪。
“你在哪裏瞅見的?俺咋沒發現?”麻雀雨也來湊熱鬧。
“就是老大帶咱看真人三國那回。曹操收編了青州黃巾,趕到虎牢關前會盟的時候。俺瞅到公孫讚的隨從裏,有個麵如重棗的家夥,穿一身綠!估計就是關雲長了。”麻雀金解釋道。
“那你有沒有看到張飛?”麻聯想也被帶歪了。
“俺也找啦!俺想關羽張飛,應當在一起滴!可就是找不到豹臉環眼的黑人!”麻雀金回道。
“劉關張應當經常在一起的。陳金,你有沒有發現,跟劉備關羽老在一塊的人,有木有?”麻因果也摻合進來了。
“有一個,瘦瘦的,穿白衣服。小白臉吔!哪有半點張飛的味道!要說他是趙雲,我還信。要說他是張飛,我肯定不信。”麻雀金不認為自己看到的小白臉,會是張飛。
“說不定就是真實的張飛。三國演義裏的人物描述,有時候是故意臉譜化的。”麻因果也沒有結論。
正歪樓呢!隻聽大殿裏音樂響起。皇帝出場啦!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整齊的山呼聲,一時間充滿了大殿內外。
“聖上有旨,今天是初一大朝會。許六品以上官員入殿旁聽!欽此!”一個公鴨嗓子,高聲宣告皇帝的旨意。
“謝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跪在殿外的低品官員,趕緊謝恩。然後,在執事太監的引領下,進入大殿指定位置。
“原來是初一大朝會吔!怪不得人多!估計有大事!”麻雀金又開始嘀咕。當然,用的是神識傳音。
這時,公鴨嗓子又響起來了:“弘治六年,十月初一朝會,現在開始!有事,出班啟奏!無事,靜立當場!”
“啟秉聖上,臣有本奏!”一個身穿朱色朝服的文官,從皇帝右手邊的官員隊列中,邁步趨中,手捧奏折,躬身說道。
“準!”皇帝開金口了。
“謝聖上!”那官員直起身來,開始奏報:“西安知府嚴永浚疏諫織彩絨。西安雜造局,招匠人十七,織造彩絨四十九匹。已征二十五匹。共支銀二千三百兩。
然,不知為何,又拘鹹.陽、長安、涇.陽、三原等四縣匠人三百餘,以為織造。匠人離家,日夜勞作,苦不堪言!
臣不知,如此多的彩絨有何用?若是宮中所需,照往年用量,二十五匹足矣!若為臣下所用,因其明黃、朱紫色,何人敢用?故,臣請停造!停止浪費!臣李子剛代奏!”
話音一落,大殿裏一片安靜。皇帝坐在龍椅上,也是一言不發。氣氛十分地壓抑!
“噯?聯想,這是咋了?”麻雀金看不明白。
“應當是那個李子剛,把高層的權力鬥爭,放到明麵上了。估計西.安知府跟西.安雜造局的主官,不是一條線上的。接著看吧!”麻聯想也弄不明白。
這時,又一個大臣站出來了:“臣,有本奏!”
那皇帝正發愁呢!你說那西.安知府上了那麽一道奏折,這不是讓內官跟外官直接撕逼開打嗎?
若是有需要重新平衡太監、大臣的力量對比,那麽,嚴西.安的奏折,正好可以當導火線用。
可現在正是雙方勢力平衡性較好的時候,皇帝正感覺輕鬆的時侯,他可下願意改變力量對比!
正在考慮對策呢,見到兵都尚書馬文升救場,自然心中一鬆。隨即臉上生出一絲笑意:“哦!馬愛卿啊!所上何事啊?”
“聯想,這馬文升是啥人物?皇帝咋態度那麽好捏?”麻因果沒整明白呢,就問麻聯想。
麻聯想:“俺也納悶呢!估計是皇帝不願繼續剛才那個話題,這不,有人遞梯子了。說不定皇上心裏正高興呐!”
那出班的馬文升,心中一陣狂喜:這一寶壓對了!果然皇帝不願責怪閹宦集團!這下,咱又是得了皇帝的好感,又是賣了太監們的人情,嗯,值!
“啟秉聖上,兵士月糧出於屯田。洪武時,每軍得田百畝。朝庭無須支糧,反而可征每軍六石。………故,臣請聖上頒文,禁軍中兌田,以複國初之每軍百畝!”
嘚啵嘚啵一大堆,馬文升講了很多,除了開始的文理還算清晰,後來,反正是越講越不知所雲。所幸,馬尚書還算聰明,到未了,又回歸主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