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吃過早點,便往奇貨居在東林市的各大珠寶店出發,最近的一家門店就在麻湧路口,開車五分鍾就到了。
因為沒有提前打招呼,店裏工作人員並不知道老板突然視察,所以可以預見,劉希走進店裏,那些懶散工作人員驚慌失措的樣子。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可能是因為還太早的緣故,店裏沒什麽客人,工作人員哈欠連天,以一種影響公司形象的姿勢趴在櫃台上。
劉希臉色不好看,帶著股東熟悉公司業務,迎接他們的竟是工作人員的怠慢懶散,哪裏有一點職業精神,非但如此,身為一店之長的管理人員,不以身作則就算了,上班期間竟是看不到人影。
陳景文今天的目的是碰運氣找靈玉,是以他心思沒有放在公司管理上麵,在劉希板著臉讓工作人員給店長打電話的時候,他沉神感應各大櫃台是否有靈氣波動。
約莫一個小時左右,陳景文與劉希走出麻湧門店,繼續前往下個門店,奇貨居在東林市,共有五家珠寶店,每個主城區都分布一家。
時間就在陳景文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流逝,他運氣沒有碰著,五家珠寶店都沒有蘊含靈氣的珠寶玉佩,靈玉本來就稀少,形成條件苛刻,有錢不一定能買到,得需要一定的機緣,若是機緣好,沒準去爬個山都能撿到一塊靈玉。
至於能不能認出來就不好說了,因為普通人感應不到靈玉本身所蘊含的靈氣。
陳景文倒也不是沒有收獲,五家門店逛下來,對公司珠寶業務有了基礎性了解,劉希每帶他到一家門店就要詳細介紹一番,其中包括門店負責人以及主打產品、每個季度的營業額、近半年盈虧等等。
陳景文雖然目的在於靈玉,但也沒有心不在焉,劉希認真介紹,他就認真聽,這麽一番功夫下來,就從早上到下午了,時間不可謂不快。
從林城區門店走出,陳景文抬頭望了一眼西斜的太陽,苦笑道:“世界上哪有那麽好的事,靈玉又豈是尋常之物。”
站在他身旁的劉希耳朵靈光,愣了愣道:“靈玉?”
陳景文一本正經胡扯道:“突然想起一位珠寶愛好者說的一番話,他談及最好的玉石不是翡翠玉、也不是瑪瑙玉,而是靈玉。我本以為公司店裏會有靈玉打造的玉佩,還想著買一塊看看到底好在哪,和其他玉有什麽區別。”
劉希輕笑道:“我對玉石不是很懂,隻了解些常識,你說的靈玉我還是頭一次聽說過。”
陳景文漫不經心道:“可能那珠寶愛好者也是在書上看到過靈玉的介紹,並沒有見過。”
頓了頓,陳景文突然想起了什麽,輕聲問道:“我要記得沒錯的話,成興街也有公司的分店?”
劉希點頭:“奇貨居集團前身就是成興街的奇貨居古玩店,不過現在奇貨居古玩店由我爺爺打理,公司不參與具體的運營。”
陳景文朗聲笑道:“時常聽到周圍朋友說成興街是古玩愛好者的淘園,可惜來東林一年了也沒去漲漲見識,有沒有興趣一起去逛逛?沒準能淘到好玩的物件。”
既然珠寶店都逛了,索性古玩街也去碰碰運氣,也不耽誤這點時間了,陳景文還打算明天再花一天時間,將東林市其他珠寶店都逛一遍,雖然淘到靈玉的幾率微乎其微,但隻要有存在靈玉的可能性,就沒有理由放過。
劉希打趣道:“你這位股東真是敬業。”
陳景文微微一笑:“主要是成興街離我們很近,時間還不算太晚,正好借這個機會去看看,我估摸著我們去逛一圈,差不多就吃晚飯了。”
劉希輕笑道:“我也挺長時間沒怎麽逛過成興街了,希望今天運氣好,能淘到寶貝。”
兩人相視一笑。
成興街在東林市非常有名,極其有名,它還有一個別名叫淘園,藏友淘寶的樂園,每天來這裏淘寶的客流量高達三四萬,其中不妨有各國國際友人,但凡來東林遊玩,來成興街遊覽購物似乎成了必行項目之一了。
作為大型古玩藝術品市場,在這裏隻有你想不到,經營物品之多絕對超過你的想象,仿古家具,文房四寶、古籍字畫、舊書刊、瑪瑙玉翠、陶瓷、中外錢幣、竹木骨雕、皮影臉譜、佛教信物、民族服裝服飾、文革遺物等應有盡有。
成興街共分為六大經營區域,其中石刻石雕區,現代收藏區是人氣最高的兩大區域,也是競爭最激烈的兩大戰場,經常有店家為了搶生意而鬧矛盾的事件時常發生,故而在這兩片區域做生意的店家多半都是非常彪悍的。
凡事都有例外,奇貨居古玩店是諸多彪悍店家的一股清流,因為它底蘊深厚,通常淘友都是慕名而來,無需喊年輕漂亮導購員撓首弄姿到處吆喝。
說到奇貨居,可能絕大多數人會想到奇貨居集團,殊不知奇貨居集團前身就是成興街這家小小的古玩店。
說來奇貨居的發展史還蠻具有讓人津津樂道的傳奇色彩:它是由一個姓劉名武的古玩收藏家創建於清朝道光年間,在封建王朝統治時期一直不聲不響沒發展出什麽名氣,後來到了近代年間,更是運氣不佳,經營了長達百年的基業毀於戰火之中。
當時劉武的後輩子孫沒有重建基業的想法,國難當頭,匹夫有責,義不容辭參軍殺鬼子去了。一直到了中越自由反擊戰結束後,受父輩影響成為戰士的劉近軍在中越戰場受傷複原才重操祖業,繼續做起了古玩生意。
經過三十餘年的發展,現今的奇貨居已經發展成一家集珠寶、古玩、開采、投資等多元化集團。可惜因為錯誤的發展戰略,奇貨居集團而今陷入了資金緊張的困局。
成興街的奇貨居不歸奇貨居集團管理,但它卻是能適當調用集團資源,隻因為負責這家古玩店的是創始人劉近軍劉老爺子。
現今已花甲之年的劉老爺子蝸居於一家小店鋪,當然不是為了掙錢,到了他這個年紀,錢這種身外之物夠花就好,三十年前或許老爺子還要倚靠奇貨居養家,但現在圖的是一個興趣愛好,掙多少錢不重要,能不能掙也無所謂。
今天劉老爺子不在店裏,店裏的生意由鑒定師楊元林打理,這是一位不惑之年的中年男子,中等身高,略顯清瘦,一眼看上去如同古代的說書先生。
大概是因為五一節假日的緣故,店裏客人比較多,工作人員忙前忙後,便是負責鑒定工作的楊元林都親自在招待客人。
劉希領著陳景文走了進來,舉目環顧店裏四周,看到楊元林在忙,便沒有去打招呼了,她轉身對著陳景文說道:“你隨便逛逛,看看店裏有什麽喜歡的物件。”
陳景文笑著點頭,隨後走向各大展櫃台。
作為民間文化傳播的古玩店,陳景文在此之前從未接觸過,因為沒有興趣,但他現在看到擺放在展櫃上五花八門的物品,倒是覺得挺新奇的,用大開眼界來形容也不為過,目光所過之處,有煙壺、年畫、繡品、木雕、皮影、瓷器、水晶飾品、紫砂、青銅器等等以前在電視上看到的‘道具’。
陳景文目光掃過各式各樣的物件,當看到某櫃台處一顆珠子,他目光一凝,激動得喃喃自語道:“這是……?!”
帶著激動和振奮的兩個字表達了陳景文當下的心情,此時他眼中隻有那顆珠子,看上去希拉平常,和普通珠子差不多,沒有絲毫亮點,甚至還有瑕疵,但珠子卻是蘊含著充裕的靈氣!
能蘊含靈氣的珠子,陳景文叫不出名字,腦海裏的武學知識也沒有相關的介紹,但毋庸置疑必定是奇珍異物。
陳景文壓下內心深處振奮的情緒,本想喊導購員,但他還沒開口,楊元林看他這位客人盯著那櫃台發呆,心裏了然客人是有需求。
楊元林來到陳景文身側,笑問道:“先生是看重哪件物品了?我給您拿出來看看。”
陳景文用手點了點玻璃櫃台珠子的位置,直截了當道:“那珠子多少錢?把它拿給我。”
楊元林正要讚歎客人好眼力,劉希卻走了過來,微笑道:“楊叔,忙著呢。”
楊元林訝異道:“小希,你怎麽來了。”
劉希視線看向陳景文,“帶朋友來光顧林叔的生意。楊叔,我來給你介紹下:陳景文,我們公司的副總經理,也是公司股東。”
股東?
楊元林愣了愣,他跟隨劉老爺子有些年頭,對奇貨居集團的股權結構多少了解,什麽時候多了一位如此年輕的股東?
不過楊元林也沒詢問,伸出手笑道:“陳先生您好,我是楊元林,負責奇貨居古玩店的鑒定工作。”
陳景文笑著和他握了握手,“叫我景文就好。”
劉希笑著插了一句話,“楊叔從事古玩行業多年,對玉石瓷器的文化傳承有深入的研究積累,景文你有什麽需求可以跟楊叔說說,興許他可以給你建議。”
楊元林爽朗笑道:“談不上研究,混口飯吃。”
說著話的同時,楊元林將櫃台的珠子拿出遞給陳景文。
劉希視線看向珠子,好奇問道:“這是什麽?”
楊元林溫和道:“具體是什麽我也不大清楚,珠子是我前段時間回洛陽帶回來的,聽我朋友說:這顆珠子是當地的盜墓賊從某座墓穴挖出,但遺憾的是這珠子沒什麽特別之處,以至於盜墓賊想出手都沒人要,最後以低價賣給了我朋友。我當時覺得能作為陪葬品,應該不是普通珠子,便從我那朋友買回來了。”
楊元林口中的朋友也是從事古玩行業,當時楊元林去朋友的古玩店串門,看到這顆希拉平常的珠子,隨口問了一句,這才知道珠子來自何處。
楊元林又補充道:“我回到東林,翻閱資料研究了幾天,也沒鑒定出珠子出自哪個朝代,有什麽特別意義,可能隻是一顆普通珠子,也有可能是我沒查到有關珠子的資料。”
說到這裏,楊元林好奇問陳景文:“陳先生知道這珠子的來曆?”
陳景文結果珠子,不假思索道:“可能是有眼緣。”
劉希打趣道:“我以為這珠子就是你說的靈玉呢。”
陳景文一笑置之,心裏卻道:“以珠子蘊含的靈氣,比起靈玉有過之而無不及,真是意外的收獲,這趟古玩街沒白來。”
“珠子擺放在櫃台也有些時日了,除了陳先生,其他客人都沒注意到這顆珠子。”楊元林開口,爽朗道:“陳先生一眼就看中它,想來是有緣分,珠子我做主送給陳先生。”
陳景文真誠地說了聲謝謝。
因為沒有提前打招呼,店裏工作人員並不知道老板突然視察,所以可以預見,劉希走進店裏,那些懶散工作人員驚慌失措的樣子。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可能是因為還太早的緣故,店裏沒什麽客人,工作人員哈欠連天,以一種影響公司形象的姿勢趴在櫃台上。
劉希臉色不好看,帶著股東熟悉公司業務,迎接他們的竟是工作人員的怠慢懶散,哪裏有一點職業精神,非但如此,身為一店之長的管理人員,不以身作則就算了,上班期間竟是看不到人影。
陳景文今天的目的是碰運氣找靈玉,是以他心思沒有放在公司管理上麵,在劉希板著臉讓工作人員給店長打電話的時候,他沉神感應各大櫃台是否有靈氣波動。
約莫一個小時左右,陳景文與劉希走出麻湧門店,繼續前往下個門店,奇貨居在東林市,共有五家珠寶店,每個主城區都分布一家。
時間就在陳景文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流逝,他運氣沒有碰著,五家珠寶店都沒有蘊含靈氣的珠寶玉佩,靈玉本來就稀少,形成條件苛刻,有錢不一定能買到,得需要一定的機緣,若是機緣好,沒準去爬個山都能撿到一塊靈玉。
至於能不能認出來就不好說了,因為普通人感應不到靈玉本身所蘊含的靈氣。
陳景文倒也不是沒有收獲,五家門店逛下來,對公司珠寶業務有了基礎性了解,劉希每帶他到一家門店就要詳細介紹一番,其中包括門店負責人以及主打產品、每個季度的營業額、近半年盈虧等等。
陳景文雖然目的在於靈玉,但也沒有心不在焉,劉希認真介紹,他就認真聽,這麽一番功夫下來,就從早上到下午了,時間不可謂不快。
從林城區門店走出,陳景文抬頭望了一眼西斜的太陽,苦笑道:“世界上哪有那麽好的事,靈玉又豈是尋常之物。”
站在他身旁的劉希耳朵靈光,愣了愣道:“靈玉?”
陳景文一本正經胡扯道:“突然想起一位珠寶愛好者說的一番話,他談及最好的玉石不是翡翠玉、也不是瑪瑙玉,而是靈玉。我本以為公司店裏會有靈玉打造的玉佩,還想著買一塊看看到底好在哪,和其他玉有什麽區別。”
劉希輕笑道:“我對玉石不是很懂,隻了解些常識,你說的靈玉我還是頭一次聽說過。”
陳景文漫不經心道:“可能那珠寶愛好者也是在書上看到過靈玉的介紹,並沒有見過。”
頓了頓,陳景文突然想起了什麽,輕聲問道:“我要記得沒錯的話,成興街也有公司的分店?”
劉希點頭:“奇貨居集團前身就是成興街的奇貨居古玩店,不過現在奇貨居古玩店由我爺爺打理,公司不參與具體的運營。”
陳景文朗聲笑道:“時常聽到周圍朋友說成興街是古玩愛好者的淘園,可惜來東林一年了也沒去漲漲見識,有沒有興趣一起去逛逛?沒準能淘到好玩的物件。”
既然珠寶店都逛了,索性古玩街也去碰碰運氣,也不耽誤這點時間了,陳景文還打算明天再花一天時間,將東林市其他珠寶店都逛一遍,雖然淘到靈玉的幾率微乎其微,但隻要有存在靈玉的可能性,就沒有理由放過。
劉希打趣道:“你這位股東真是敬業。”
陳景文微微一笑:“主要是成興街離我們很近,時間還不算太晚,正好借這個機會去看看,我估摸著我們去逛一圈,差不多就吃晚飯了。”
劉希輕笑道:“我也挺長時間沒怎麽逛過成興街了,希望今天運氣好,能淘到寶貝。”
兩人相視一笑。
成興街在東林市非常有名,極其有名,它還有一個別名叫淘園,藏友淘寶的樂園,每天來這裏淘寶的客流量高達三四萬,其中不妨有各國國際友人,但凡來東林遊玩,來成興街遊覽購物似乎成了必行項目之一了。
作為大型古玩藝術品市場,在這裏隻有你想不到,經營物品之多絕對超過你的想象,仿古家具,文房四寶、古籍字畫、舊書刊、瑪瑙玉翠、陶瓷、中外錢幣、竹木骨雕、皮影臉譜、佛教信物、民族服裝服飾、文革遺物等應有盡有。
成興街共分為六大經營區域,其中石刻石雕區,現代收藏區是人氣最高的兩大區域,也是競爭最激烈的兩大戰場,經常有店家為了搶生意而鬧矛盾的事件時常發生,故而在這兩片區域做生意的店家多半都是非常彪悍的。
凡事都有例外,奇貨居古玩店是諸多彪悍店家的一股清流,因為它底蘊深厚,通常淘友都是慕名而來,無需喊年輕漂亮導購員撓首弄姿到處吆喝。
說到奇貨居,可能絕大多數人會想到奇貨居集團,殊不知奇貨居集團前身就是成興街這家小小的古玩店。
說來奇貨居的發展史還蠻具有讓人津津樂道的傳奇色彩:它是由一個姓劉名武的古玩收藏家創建於清朝道光年間,在封建王朝統治時期一直不聲不響沒發展出什麽名氣,後來到了近代年間,更是運氣不佳,經營了長達百年的基業毀於戰火之中。
當時劉武的後輩子孫沒有重建基業的想法,國難當頭,匹夫有責,義不容辭參軍殺鬼子去了。一直到了中越自由反擊戰結束後,受父輩影響成為戰士的劉近軍在中越戰場受傷複原才重操祖業,繼續做起了古玩生意。
經過三十餘年的發展,現今的奇貨居已經發展成一家集珠寶、古玩、開采、投資等多元化集團。可惜因為錯誤的發展戰略,奇貨居集團而今陷入了資金緊張的困局。
成興街的奇貨居不歸奇貨居集團管理,但它卻是能適當調用集團資源,隻因為負責這家古玩店的是創始人劉近軍劉老爺子。
現今已花甲之年的劉老爺子蝸居於一家小店鋪,當然不是為了掙錢,到了他這個年紀,錢這種身外之物夠花就好,三十年前或許老爺子還要倚靠奇貨居養家,但現在圖的是一個興趣愛好,掙多少錢不重要,能不能掙也無所謂。
今天劉老爺子不在店裏,店裏的生意由鑒定師楊元林打理,這是一位不惑之年的中年男子,中等身高,略顯清瘦,一眼看上去如同古代的說書先生。
大概是因為五一節假日的緣故,店裏客人比較多,工作人員忙前忙後,便是負責鑒定工作的楊元林都親自在招待客人。
劉希領著陳景文走了進來,舉目環顧店裏四周,看到楊元林在忙,便沒有去打招呼了,她轉身對著陳景文說道:“你隨便逛逛,看看店裏有什麽喜歡的物件。”
陳景文笑著點頭,隨後走向各大展櫃台。
作為民間文化傳播的古玩店,陳景文在此之前從未接觸過,因為沒有興趣,但他現在看到擺放在展櫃上五花八門的物品,倒是覺得挺新奇的,用大開眼界來形容也不為過,目光所過之處,有煙壺、年畫、繡品、木雕、皮影、瓷器、水晶飾品、紫砂、青銅器等等以前在電視上看到的‘道具’。
陳景文目光掃過各式各樣的物件,當看到某櫃台處一顆珠子,他目光一凝,激動得喃喃自語道:“這是……?!”
帶著激動和振奮的兩個字表達了陳景文當下的心情,此時他眼中隻有那顆珠子,看上去希拉平常,和普通珠子差不多,沒有絲毫亮點,甚至還有瑕疵,但珠子卻是蘊含著充裕的靈氣!
能蘊含靈氣的珠子,陳景文叫不出名字,腦海裏的武學知識也沒有相關的介紹,但毋庸置疑必定是奇珍異物。
陳景文壓下內心深處振奮的情緒,本想喊導購員,但他還沒開口,楊元林看他這位客人盯著那櫃台發呆,心裏了然客人是有需求。
楊元林來到陳景文身側,笑問道:“先生是看重哪件物品了?我給您拿出來看看。”
陳景文用手點了點玻璃櫃台珠子的位置,直截了當道:“那珠子多少錢?把它拿給我。”
楊元林正要讚歎客人好眼力,劉希卻走了過來,微笑道:“楊叔,忙著呢。”
楊元林訝異道:“小希,你怎麽來了。”
劉希視線看向陳景文,“帶朋友來光顧林叔的生意。楊叔,我來給你介紹下:陳景文,我們公司的副總經理,也是公司股東。”
股東?
楊元林愣了愣,他跟隨劉老爺子有些年頭,對奇貨居集團的股權結構多少了解,什麽時候多了一位如此年輕的股東?
不過楊元林也沒詢問,伸出手笑道:“陳先生您好,我是楊元林,負責奇貨居古玩店的鑒定工作。”
陳景文笑著和他握了握手,“叫我景文就好。”
劉希笑著插了一句話,“楊叔從事古玩行業多年,對玉石瓷器的文化傳承有深入的研究積累,景文你有什麽需求可以跟楊叔說說,興許他可以給你建議。”
楊元林爽朗笑道:“談不上研究,混口飯吃。”
說著話的同時,楊元林將櫃台的珠子拿出遞給陳景文。
劉希視線看向珠子,好奇問道:“這是什麽?”
楊元林溫和道:“具體是什麽我也不大清楚,珠子是我前段時間回洛陽帶回來的,聽我朋友說:這顆珠子是當地的盜墓賊從某座墓穴挖出,但遺憾的是這珠子沒什麽特別之處,以至於盜墓賊想出手都沒人要,最後以低價賣給了我朋友。我當時覺得能作為陪葬品,應該不是普通珠子,便從我那朋友買回來了。”
楊元林口中的朋友也是從事古玩行業,當時楊元林去朋友的古玩店串門,看到這顆希拉平常的珠子,隨口問了一句,這才知道珠子來自何處。
楊元林又補充道:“我回到東林,翻閱資料研究了幾天,也沒鑒定出珠子出自哪個朝代,有什麽特別意義,可能隻是一顆普通珠子,也有可能是我沒查到有關珠子的資料。”
說到這裏,楊元林好奇問陳景文:“陳先生知道這珠子的來曆?”
陳景文結果珠子,不假思索道:“可能是有眼緣。”
劉希打趣道:“我以為這珠子就是你說的靈玉呢。”
陳景文一笑置之,心裏卻道:“以珠子蘊含的靈氣,比起靈玉有過之而無不及,真是意外的收獲,這趟古玩街沒白來。”
“珠子擺放在櫃台也有些時日了,除了陳先生,其他客人都沒注意到這顆珠子。”楊元林開口,爽朗道:“陳先生一眼就看中它,想來是有緣分,珠子我做主送給陳先生。”
陳景文真誠地說了聲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