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帝國的崩潰(二十三)大貴族盧爾·割地與加稅
神的遊戲之我是星球的遠大意誌 作者:虛無行者北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很明顯,狡詐的‘南方的’希望波旁能保持一定的強勢,讓波康不能趁機吞下更多的領土,但同時南方的也不希望我們能打贏北部航道叛軍,所以在可預見的將來,隻要波旁仍然對北部航道保持優勢,即使這一次南部區叛亂失敗的話,南方區也會孜孜不倦的煽動起其他地區的叛亂。”
【注:因為南部航道的國名簡稱和波旁的首都名稱相同,所以波旁人在對話中通常不願將其稱為波裏斯,而用“南方的”來代替。但是我在第三方描述時,仍然會用波裏斯對南部航道進行描述】
看著這一份文書呈送上來的討論結果,我感到了一陣憂慮。
波裏斯要遏製波旁,放在三十年前自然是癡人說夢,然而波旁如今已經是千瘡百孔,內部早已堆滿了幹柴,就差一把烈火,而波裏斯就可以充當這一把烈火,隻要他想。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也是昔日波旁平定波裏斯時的不幸,波裏斯與波旁陸路並不相連,而忙於搶奪波旁貿易市場的波裏斯,暫時沒有奪取波旁本土領土的想法,因為這會讓波裏斯失去超然的地位,卷入需要鮮血流淌之後才能拿到土地的戰爭中,那時候哪像現在可以兩邊通吃大發戰爭財。
是的,大發戰爭財,且不說波裏斯偷偷摸摸援助北方的戰爭物資,在去年的時候,波裏斯正式和我們簽署了《波旁與波裏斯36年貿易協定》,來自波裏斯的許多物質開始大規模進入波旁,而物質逐漸匱乏的波旁隻能咬著牙接受了。
在簽署這個條約的時候,最讓我們感到羞恥的是,我們在波裏斯的身上逐漸看到了過去波旁的影子。
要知道1436年這個時候,波裏斯一邊在援助北部航道反抗我們,一邊在幫助我們遏製波康,一邊在聯絡烏爾奇獲取貿易,一邊在結好邁席卡拔掉我們在邁拉米半島的據點,一邊還正式加入了印哥納的統一戰爭,援助印哥納的西部核心和西部邊境同盟反抗中央的統一努力嚐試。
尤其是對印哥納統一戰爭的幹涉,要知道當西部邊境同盟和西部核心被印哥納進攻的時候,他們最先尋求的是我們的援助,然而已經屬於多事之秋的我們無奈拒絕了他們的請求,結果他們很快被波裏斯接手,波裏斯開始幹涉印哥納。
這不就是昔日的波旁嗎?
並且,隨著印哥納插手援助兩西,大會宮許多人都悲觀的認為,兩西即將倒向波裏斯,不再是波旁的親密盟友。
“海神啊,波旁該何去何從啊……”最近這些日子,我換上了失眠症,時常大半夜睡不著,然後被胃痛折磨一宿,痛苦不堪。昔日被稱為美男子的我,如今的容貌已經以可見的速度枯萎下去。
是的,不能用衰老,而是用枯萎來形容,這是何等可怕的形容詞啊。而最近越發糟糕的局勢,更加刺激了我逐漸惡化的身體。
“什麽!南部區的叛軍正在朝著北方挺近!不應該啊!正常來說他們不是應該先穩定南部區在來圖謀北方嗎!”在又了不知多少次聽到可怕的消息以後,我又了不知多少次驚愕的張大了嘴巴。
文書低著頭不敢直視我那通紅的眼睛:“如果他們是正常的叛軍應該是這麽個行動,但是根據參謀部的分析,叛軍很可能是受到波裏斯的施壓,所以才不不按常理,徑直向波裏斯(波旁首都)挺近。”
“所以,執政長大人,必須將北方的軍隊抽掉部分回來了,不然就憑波旁首都現在的空虛狀態,恐怕真的會被叛軍打下來。”
“可是……可是我們即將平定北部航道的叛亂,叛軍隻剩下一個尤特大拿在哪裏支撐了啊,就差一點了啊!隻要在圍上幾個月……不甘心,我不甘心啊……”
在召開緊急會議以前,許久未聯係的安盧居然給我送來一封信,在信中他建議我進行戰時遷都,不惜一切代價先將北部航道叛軍平定,然後在徐徐對付南部區的叛軍。
可是議會那些議員們,幾乎沒有一個願意搬離首都,聲稱那些可鄙的南部區鄉巴佬要是進了波裏斯,肯定會大肆搶劫的,所以波旁必須堅守首都,哪怕將北部航道軍隊撤回來也在所不惜。
沒辦法,大會宮的意見如此統一,我隻能順從他們的意思,將部分軍隊撤了回來拱衛老航道。
在軍事壓力減輕以後,北部航道瞬間嘚瑟起來,明明被壓著打了幾年,情況比我們糟糕,但是此時突然就獲得了大筆的軍事裝備和“自願雇傭軍”,迅速的恢複了大部分被我們占據的土地。
不用說,這些物質肯定是來自波裏斯。
【其實還有好多軍隊來自波康的援助,不單純是波裏斯的】
1438年,南部區的第二次叛亂總算被鎮壓下去了,但是已經打了這麽長時間戰爭的老兵紛紛要求修整。想起上一次強迫老兵出征結果爆發騷亂的悲慘往事,心有戚戚的我們同意了老兵的請求,讓他們暫時休整——當然仍然是無薪修整。
然而,在進行了這麽多年戰爭以後的波旁百業凋零,還要維持著龐大的軍隊,再加上財政收入斷崖式下跌,盡管關是我在任上就加了四次稅還沒解除,但是無法緩解惡劣至極的財政情況,我們已經欠了一屁股債務了。
為了防止政府破產,沒辦法,隻好繼續委屈各位公民們相忍為國了。
於是在幾個星期以後,我頒布了《盧爾八世第五次加稅令兼第二次財政令》。
在這一次加稅令中,我對波旁殘餘的管轄地域重新加了一次稅——尤其是屢屢叛亂的南部區,除了軍隊以外從上到下連貴族都沒放過被加了稅收。
此外,我們第一次將目標瞄準了老航道的貴族,我宣布除了波裏斯主城以外的,老航道其他地方的小貴族,從今天以後也需要繳納“微小”的稅收了。
然後是財政令內容。
如今戰爭頻發,自然是軍隊為先,在這一次財政令中,我大大提升了軍人的待遇和地位——接下來就是裁軍了,畢竟如今波旁的領土大幅度縮水,軍隊也沒有必要維持那麽多,可以砍掉一些。
由於大多數軍官都有顯赫的家世讓我不好下手,那麽就把下層的軍隊給稍微砍掉一些吧,此外,其他所有的公共設施也都可以停了,將全部的經費投入維持戰爭中。
38年過去了,39年過去了,這兩年我們隻在北部航道維持著少量的駐軍,隻求保住幾個重要的港口,為下一次收複做準備。另外邁席卡戰場也一切平安(有時候太忙了會忘記這個南方的小國),保持著烈度不大的小衝突,為這場持續了15年的衝突繼續延長時間。
1440年的開頭,埃多楠就又給我們送上了一份驚喜,他們在送上的信中,大言不慚的要求結束埃多楠作為波旁保護國的地位,成為一個正常屬性的國家,並且承認埃多楠對中土殖民衛所與中土林間殖民衛所的占領。
盡管答應這個要求顯得如此的恥辱,但是如今這個局麵,波旁真的沒有再發動一場懲戒的實力,隻能捏著鼻子接受了——另外,埃多楠你不是沒打下中土林間殖民衛所嗎?怎麽就在這裏承認了?
不管如何,隨著承認埃多楠解除仆從關係的條約簽署以後,整個埃多楠半島就不再有任何一寸土地是波旁的領土了。
以前聽到這個消息,或許我會氣的吐血,然而如今居然感覺到,似乎不過如此的樣子,難道厄運接受多了,就會變得習慣成自然嗎?
埃多楠這一件事情還算好解決,隻不過是將早就不屬於波旁的土地丟出去而已,然而下麵兩件事情才是要人命的,北部航道和邁席卡似乎聯手算準了時間,同時對他們能夠著的波旁領土發動了猛攻!
在不知多少次的緊急會議以後,我們做出主力防禦邁拉米戰場的舉措,畢竟邁拉米戰場還關係著騰龍殖民衛所剩下的最後兩座主城,然而在失去中土大陸的殖民地以後,北部航道已經變得可有可無了。
就在我剛剛忙完這一件事的時候,另一件恐怖的事情又發生了,該死的和僑民聯盟的十年和約期已經滿了,所以僑民聯盟在召回位於印哥納戰場的雇傭兵以後,再一次對波旁發動了叛亂!可惡的鄉巴佬!可恥的海外叛徒!
更重要的是,僑民聯盟叛亂以後,稅收又斷了,並且騰龍殖民衛所的稅收也必須截留了,波旁今年的財政怎麽辦!
就在我不知所措的時候,波裏斯的使節笑嘻嘻的找上門來,不是要來援助波旁——確切的說不是要來直接援助波旁,而是願意提供資金。
而資金也不是白來的,準確的說,波裏斯要求波旁用都末廖中轉道來交換。
這個……先拖著吧,暫且租借出去,至於是否真正的賣出,還是等日後再談吧。幸運的是,波裏斯出奇的好說話,這方麵很快愉快的同意了我們的要求。
此外,也是時候和北部航道和談了,畢竟波旁已經實在打不下去了。
大曆1441年,精疲力盡的波旁與北部航道和談,同意北部航道獨立建國,於是北部航道也有了自己的國名簡稱,波利。
不過在和談會議上,北部航道出乎意料的,要求波旁將中土殖民衛所與中土林間殖民衛所割讓給波旁……
等等,這倆衛所不是已經割給埃多楠一次了嗎?啊算了,既然波利要,那我們就給你宣稱,你自己去和埃多楠拿去吧,正好這倆個帝國的敵人來一場狗咬狗,不管誰死了我會很開心。
在結束和波利的戰爭以後,我急忙命令抽掉出那裏剩下的所有軍隊,命令他們趕緊填到邁拉米海灣的戰場,不管是教化區還是騰龍殖民衛所,他們都快撐不住了。
這,是我以執政長的身份,發布出的最後一道軍事命令。
【注:因為南部航道的國名簡稱和波旁的首都名稱相同,所以波旁人在對話中通常不願將其稱為波裏斯,而用“南方的”來代替。但是我在第三方描述時,仍然會用波裏斯對南部航道進行描述】
看著這一份文書呈送上來的討論結果,我感到了一陣憂慮。
波裏斯要遏製波旁,放在三十年前自然是癡人說夢,然而波旁如今已經是千瘡百孔,內部早已堆滿了幹柴,就差一把烈火,而波裏斯就可以充當這一把烈火,隻要他想。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也是昔日波旁平定波裏斯時的不幸,波裏斯與波旁陸路並不相連,而忙於搶奪波旁貿易市場的波裏斯,暫時沒有奪取波旁本土領土的想法,因為這會讓波裏斯失去超然的地位,卷入需要鮮血流淌之後才能拿到土地的戰爭中,那時候哪像現在可以兩邊通吃大發戰爭財。
是的,大發戰爭財,且不說波裏斯偷偷摸摸援助北方的戰爭物資,在去年的時候,波裏斯正式和我們簽署了《波旁與波裏斯36年貿易協定》,來自波裏斯的許多物質開始大規模進入波旁,而物質逐漸匱乏的波旁隻能咬著牙接受了。
在簽署這個條約的時候,最讓我們感到羞恥的是,我們在波裏斯的身上逐漸看到了過去波旁的影子。
要知道1436年這個時候,波裏斯一邊在援助北部航道反抗我們,一邊在幫助我們遏製波康,一邊在聯絡烏爾奇獲取貿易,一邊在結好邁席卡拔掉我們在邁拉米半島的據點,一邊還正式加入了印哥納的統一戰爭,援助印哥納的西部核心和西部邊境同盟反抗中央的統一努力嚐試。
尤其是對印哥納統一戰爭的幹涉,要知道當西部邊境同盟和西部核心被印哥納進攻的時候,他們最先尋求的是我們的援助,然而已經屬於多事之秋的我們無奈拒絕了他們的請求,結果他們很快被波裏斯接手,波裏斯開始幹涉印哥納。
這不就是昔日的波旁嗎?
並且,隨著印哥納插手援助兩西,大會宮許多人都悲觀的認為,兩西即將倒向波裏斯,不再是波旁的親密盟友。
“海神啊,波旁該何去何從啊……”最近這些日子,我換上了失眠症,時常大半夜睡不著,然後被胃痛折磨一宿,痛苦不堪。昔日被稱為美男子的我,如今的容貌已經以可見的速度枯萎下去。
是的,不能用衰老,而是用枯萎來形容,這是何等可怕的形容詞啊。而最近越發糟糕的局勢,更加刺激了我逐漸惡化的身體。
“什麽!南部區的叛軍正在朝著北方挺近!不應該啊!正常來說他們不是應該先穩定南部區在來圖謀北方嗎!”在又了不知多少次聽到可怕的消息以後,我又了不知多少次驚愕的張大了嘴巴。
文書低著頭不敢直視我那通紅的眼睛:“如果他們是正常的叛軍應該是這麽個行動,但是根據參謀部的分析,叛軍很可能是受到波裏斯的施壓,所以才不不按常理,徑直向波裏斯(波旁首都)挺近。”
“所以,執政長大人,必須將北方的軍隊抽掉部分回來了,不然就憑波旁首都現在的空虛狀態,恐怕真的會被叛軍打下來。”
“可是……可是我們即將平定北部航道的叛亂,叛軍隻剩下一個尤特大拿在哪裏支撐了啊,就差一點了啊!隻要在圍上幾個月……不甘心,我不甘心啊……”
在召開緊急會議以前,許久未聯係的安盧居然給我送來一封信,在信中他建議我進行戰時遷都,不惜一切代價先將北部航道叛軍平定,然後在徐徐對付南部區的叛軍。
可是議會那些議員們,幾乎沒有一個願意搬離首都,聲稱那些可鄙的南部區鄉巴佬要是進了波裏斯,肯定會大肆搶劫的,所以波旁必須堅守首都,哪怕將北部航道軍隊撤回來也在所不惜。
沒辦法,大會宮的意見如此統一,我隻能順從他們的意思,將部分軍隊撤了回來拱衛老航道。
在軍事壓力減輕以後,北部航道瞬間嘚瑟起來,明明被壓著打了幾年,情況比我們糟糕,但是此時突然就獲得了大筆的軍事裝備和“自願雇傭軍”,迅速的恢複了大部分被我們占據的土地。
不用說,這些物質肯定是來自波裏斯。
【其實還有好多軍隊來自波康的援助,不單純是波裏斯的】
1438年,南部區的第二次叛亂總算被鎮壓下去了,但是已經打了這麽長時間戰爭的老兵紛紛要求修整。想起上一次強迫老兵出征結果爆發騷亂的悲慘往事,心有戚戚的我們同意了老兵的請求,讓他們暫時休整——當然仍然是無薪修整。
然而,在進行了這麽多年戰爭以後的波旁百業凋零,還要維持著龐大的軍隊,再加上財政收入斷崖式下跌,盡管關是我在任上就加了四次稅還沒解除,但是無法緩解惡劣至極的財政情況,我們已經欠了一屁股債務了。
為了防止政府破產,沒辦法,隻好繼續委屈各位公民們相忍為國了。
於是在幾個星期以後,我頒布了《盧爾八世第五次加稅令兼第二次財政令》。
在這一次加稅令中,我對波旁殘餘的管轄地域重新加了一次稅——尤其是屢屢叛亂的南部區,除了軍隊以外從上到下連貴族都沒放過被加了稅收。
此外,我們第一次將目標瞄準了老航道的貴族,我宣布除了波裏斯主城以外的,老航道其他地方的小貴族,從今天以後也需要繳納“微小”的稅收了。
然後是財政令內容。
如今戰爭頻發,自然是軍隊為先,在這一次財政令中,我大大提升了軍人的待遇和地位——接下來就是裁軍了,畢竟如今波旁的領土大幅度縮水,軍隊也沒有必要維持那麽多,可以砍掉一些。
由於大多數軍官都有顯赫的家世讓我不好下手,那麽就把下層的軍隊給稍微砍掉一些吧,此外,其他所有的公共設施也都可以停了,將全部的經費投入維持戰爭中。
38年過去了,39年過去了,這兩年我們隻在北部航道維持著少量的駐軍,隻求保住幾個重要的港口,為下一次收複做準備。另外邁席卡戰場也一切平安(有時候太忙了會忘記這個南方的小國),保持著烈度不大的小衝突,為這場持續了15年的衝突繼續延長時間。
1440年的開頭,埃多楠就又給我們送上了一份驚喜,他們在送上的信中,大言不慚的要求結束埃多楠作為波旁保護國的地位,成為一個正常屬性的國家,並且承認埃多楠對中土殖民衛所與中土林間殖民衛所的占領。
盡管答應這個要求顯得如此的恥辱,但是如今這個局麵,波旁真的沒有再發動一場懲戒的實力,隻能捏著鼻子接受了——另外,埃多楠你不是沒打下中土林間殖民衛所嗎?怎麽就在這裏承認了?
不管如何,隨著承認埃多楠解除仆從關係的條約簽署以後,整個埃多楠半島就不再有任何一寸土地是波旁的領土了。
以前聽到這個消息,或許我會氣的吐血,然而如今居然感覺到,似乎不過如此的樣子,難道厄運接受多了,就會變得習慣成自然嗎?
埃多楠這一件事情還算好解決,隻不過是將早就不屬於波旁的土地丟出去而已,然而下麵兩件事情才是要人命的,北部航道和邁席卡似乎聯手算準了時間,同時對他們能夠著的波旁領土發動了猛攻!
在不知多少次的緊急會議以後,我們做出主力防禦邁拉米戰場的舉措,畢竟邁拉米戰場還關係著騰龍殖民衛所剩下的最後兩座主城,然而在失去中土大陸的殖民地以後,北部航道已經變得可有可無了。
就在我剛剛忙完這一件事的時候,另一件恐怖的事情又發生了,該死的和僑民聯盟的十年和約期已經滿了,所以僑民聯盟在召回位於印哥納戰場的雇傭兵以後,再一次對波旁發動了叛亂!可惡的鄉巴佬!可恥的海外叛徒!
更重要的是,僑民聯盟叛亂以後,稅收又斷了,並且騰龍殖民衛所的稅收也必須截留了,波旁今年的財政怎麽辦!
就在我不知所措的時候,波裏斯的使節笑嘻嘻的找上門來,不是要來援助波旁——確切的說不是要來直接援助波旁,而是願意提供資金。
而資金也不是白來的,準確的說,波裏斯要求波旁用都末廖中轉道來交換。
這個……先拖著吧,暫且租借出去,至於是否真正的賣出,還是等日後再談吧。幸運的是,波裏斯出奇的好說話,這方麵很快愉快的同意了我們的要求。
此外,也是時候和北部航道和談了,畢竟波旁已經實在打不下去了。
大曆1441年,精疲力盡的波旁與北部航道和談,同意北部航道獨立建國,於是北部航道也有了自己的國名簡稱,波利。
不過在和談會議上,北部航道出乎意料的,要求波旁將中土殖民衛所與中土林間殖民衛所割讓給波旁……
等等,這倆衛所不是已經割給埃多楠一次了嗎?啊算了,既然波利要,那我們就給你宣稱,你自己去和埃多楠拿去吧,正好這倆個帝國的敵人來一場狗咬狗,不管誰死了我會很開心。
在結束和波利的戰爭以後,我急忙命令抽掉出那裏剩下的所有軍隊,命令他們趕緊填到邁拉米海灣的戰場,不管是教化區還是騰龍殖民衛所,他們都快撐不住了。
這,是我以執政長的身份,發布出的最後一道軍事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