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流亡貴族(始)災星崛起
神的遊戲之我是星球的遠大意誌 作者:虛無行者北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三期英靈遊戲的時候,烏爾奇陣營的英靈遭遇了一件悲傷的故事,他們本人明明沒做什麽,可是他們的家族卻一個成了貴族中的二等人,一個幹脆變成賣國賊,不得不流亡波特盧。
烏爾奇陣營英靈的遭遇讓其他英靈一方麵心有戚戚,一方麵偷偷竊笑,雖然第三期中哈迪斯過得也比較慘,但是悲慘總是對比出來的嘛,每當哈迪斯覺得自己第三期好慘的時候,看看烏爾奇陣營英靈的遭遇,哈迪斯心裏就平衡多了。
可是讓哈迪斯萬萬沒料到的事情是,在第四期英靈遊戲時,自己所在的家族居然也步了烏爾奇陣營英靈家族的遭遇,連帶著連累了自己。
哈迪斯連續四世所轉世的家族都是同一個家族,即博萊斯家族。博萊斯家族是波裏斯中曆史悠久的大貴族之一,可以稱得上是與國同休的古老家族。
博萊斯家族是老航道貴族的分支,在六百年前被本支安排到南部航道,五百年前正式分出本支作為獨立的分支,成為本支在南部航道的代言人。
然而四百年時光以後,博萊斯家族在老航道的本支已經泯然眾人矣,在波旁慘烈的二十四執政長之年的混亂中絕嗣,而哈迪斯的博萊斯家族卻比昔日的本支更加輝煌。博萊斯家族的本支在老航道中不過是二等大貴族,博萊斯家族在如今的波裏斯,可是頂級貴族。
在波裏斯獨立戰爭的時候,博萊斯家族就在哈迪斯第一世的參與下,堅定地站在波旁派(即獨立派)這一方打擊榮光派,因此在波裏斯獨立以後,博萊斯家族的地位也隨之水漲船高。
更不用提哈迪斯在第一世時,於1442年成為波裏斯第3任執政長,這可是了不得的榮譽。也因此,波裏斯在山寨波旁的米斯廣場與大會宮的時候,就有用了哈迪斯的名字,即哈迪斯廣場與那波利卡宮。
除此之外,哈迪斯留給後世最大的遺產,就是“鳩”,這個被冷弈譽為世界上第一個正規特務組織的官方機構。
“鳩”最早是哈迪斯第一世在學院時代組建,明麵上是以推行波旁派主張糾集起來的學生組織,逐漸被哈迪斯發展為情報組織,為那波利卡造勢做了很大工作。
而“鳩”也隨著哈迪斯身份地位的提高,從學生組織成了半官方的高級傭兵組織,最終在1425年那波利卡就任波裏斯執政長以後,以執政長的地位將“鳩”確立為官方秘密組織,完成了“鳩”的洗白。
“鳩”被譽為波裏斯影子下的密探,保護在黑夜中的波裏斯,起碼在早期,這種中二度爆表的口號吸引了不少人的好感,哈迪斯因為做了這麽多工作,也被推選為第3任波裏斯執政長。
“鳩”工作的輝煌,應該是哈迪斯第二世時的埃多楠戰場,可以說第二次埃多楠戰爭的勝利,離不開“鳩”千辛萬苦的運作。
不過再怎麽美化“鳩”,“鳩”也是波裏斯的特務組織,還是由博萊斯家族掌控的特務組織,所以波裏斯逐漸形成了一個潛規則,當任過“鳩”高官的人,不得當任執政長,因此博萊斯家族自哈迪斯一世之後,再也沒有出任過執政長。
如果隻是這樣,那也沒什麽,反正那波利卡又沒有參與過“鳩”,可是在哈迪斯第三世中,發現他在第二世所察覺到的隱患,已經生根發芽了,那就是“鳩”的腐化。
第三世中,哈迪斯身為博萊斯家族嫡係族員,“鳩”的高管之一,即使是這種身份,當想對走私動手時,居然也被“鳩”給刺殺了,還連累了那波利卡,這種結局讓哈迪斯幾乎無話可說。
而厄運並沒有就此結束,等到第四世的時候,哈迪斯發現博萊斯家族所麵臨的處境,比第三世更加惡劣。
博萊斯家族的命運,與當時波旁的海情勢密切相關。
早在第三期清算的時候冷弈就有所預測,第二次波旁島戰爭即將爆發,而冷弈的預測一語成讖(冷弈發誓自己沒開掛),第二次波旁島戰爭於1755年爆發。
前麵說過,在第三期清算之前,波利與波康組成的北方同盟就已經對波裏斯霸業進行了兩次試探,第一次是1713年至1723年的都末廖戰爭,北方同盟派遣誌願軍幹涉波裏斯的內戰;第二次是1725年至1738年的第四次埃多楠戰爭,是一次代理人戰爭。
第四次埃多楠戰爭的背景,是北方同盟支持的埃多楠對波裏斯支持的南波烏圖進行的戰爭,以1738年簽署《第三次加拉本和約》作為戰爭的結束,就和約內容來看,是南波烏圖弱於下風,所以這一次試探是波裏斯敗北。
《第三次加拉本和約》中,南波烏圖需要賠償埃多楠不少的金錢,來免除被割讓土地,這讓南波烏圖一些有識之士非常憤怒,認為波裏斯沒有盡到保護的義務,再加上波裏斯對南波烏圖的敲詐越來越過火,南波烏圖於1750年爆發了“反抗戰爭”,親波裏斯派與反波裏斯派發動了血腥的內戰。
麵對“反抗戰爭”,波裏斯的表現很不盡人意。從波裏斯拉著波旁組建與北方軍事同盟相對的“南方軍事同盟”來看,波裏斯對於“反抗戰爭”導致波旁島戰爭的可能性有所預測,但是在麵對“反抗戰爭”時,波裏斯顯得極其令人失望。
身為波旁的海目前最強大的兩個國家之一,麵對南波烏圖中親波裏斯派的求援,波裏斯想的居然不是穩住南波烏圖局勢,而是借用他們的內戰,囤積居奇,威脅南波烏圖讓出更多的利益給波裏斯,比如全心全意的加入波裏斯的南方同盟陣營。
波裏斯這種趁火打劫的行為,傷害了許多南波烏圖人的心,讓南波烏圖中對波裏斯的惡感越發明顯,許多貴族離開了親波裏斯派的陣營,所以到了1754年的時候,親波裏斯派就隻剩下一群投機者,這群投機者為了奪權,把波裏斯能賣的都賣了,賣給波裏斯。
所以等到這個時候,波裏斯才下場插手,而等到波裏斯正式調軍入侵南波烏圖的時候,北方同盟對南方同盟宣戰,第二次波旁島戰爭於1755年爆發。次年,埃多楠宣布加入北方同盟,因此1756年之後的戰爭也被稱之為第五次埃多楠戰爭。
這次戰爭打的非常糟糕,過於衰弱的波旁早就焉了,在南方同盟中就是湊數用;南波烏圖雖然也加入南方同盟,但是真正有理想的南波烏圖貴族早就被波裏斯那雞賊的行為傷透了心,還在政府中的全是投機者,因此南波烏圖可信的軍隊沒多少。
這就等同於,在這場戰爭中,波裏斯需要以自己一個國家的力量,帶著一個弱雞與一個隨時可能跳反的反骨仔,同時對付北方同盟的三國。
而在進行戰爭的時候,波裏斯國內的矛盾也又一次激化,期間充斥著不少外行指揮內行、友軍有難不動如山這樣勾心鬥角的鬧劇,結果波裏斯在度過順風順水的初期以後,戰局很快開始惡化。
就當冷弈都以為,“未嚐一敗”的波裏斯終於要迎來慘敗的時候,一個傳奇的男人出現了,他打破了冷弈以為的,英靈遊戲開始以後,波旁的海再無能與英靈們匹敵的豪傑的猜想,他就是卡多許·費爾馬。
大曆1772年,拉格文玖戰役以波裏斯慘敗、南波烏圖仆從軍叛逃作為落幕,消息傳來以後,在憤怒(且急於推鍋)的貴族們圍攻下,現任元帥府倒台,且全體下獄被追究責任。他們下獄倒是少了煩惱,那麽新的冤大頭,阿不,新的元帥,應該是誰?
那波利卡宮就這麽商量了半年都沒商量出結果,於是埃多楠半島的波裏斯軍隊就度過了全無軍事計劃的半年時光,也算是軍事史上的一件趣事。
眼看著首都民眾的不滿越來越大,那波利卡宮也開始慌了,有元帥府就能把鍋全推給元帥,這沒元帥府的話鍋不是全是自己接了?於是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任執政長石樂誌,居然發出“讓前線將領們自行選舉元帥”的命令。
這則命令被波利知道以後,真是要笑掉大牙,波利執政長當時就笑著對自己的隨從說,恐怕再過個五六年,就可以讓波裏斯低下他那高傲的頭顱。
兩個月後,前線推選出了自己心儀的元帥,卡多許·費爾馬。這個名字一被報告到那波利卡宮,就讓宮中大部分議員們眉頭一跳,因為這個名字的主人讓許多議員相當的討厭,非常的討厭,不少人反對這個任命。
不過反對意見最終被執政長壓下了,雖然執政長也討厭這個卡多許,但現在是找人背鍋,找背鍋俠還去計較那麽多幹什麽?“誰反對卡多許,我就叫誰去代替卡多許”,執政長成功用這道命令壓製住反對意見。
因此在大曆1773年,33歲的卡多許·費爾馬在埃多楠半島接到自己被任命為元帥的消息,而第二次波旁島戰爭的力挽狂瀾,乃至後來哈迪斯的博萊斯家族的受難之旅,也由此開始。
烏爾奇陣營英靈的遭遇讓其他英靈一方麵心有戚戚,一方麵偷偷竊笑,雖然第三期中哈迪斯過得也比較慘,但是悲慘總是對比出來的嘛,每當哈迪斯覺得自己第三期好慘的時候,看看烏爾奇陣營英靈的遭遇,哈迪斯心裏就平衡多了。
可是讓哈迪斯萬萬沒料到的事情是,在第四期英靈遊戲時,自己所在的家族居然也步了烏爾奇陣營英靈家族的遭遇,連帶著連累了自己。
哈迪斯連續四世所轉世的家族都是同一個家族,即博萊斯家族。博萊斯家族是波裏斯中曆史悠久的大貴族之一,可以稱得上是與國同休的古老家族。
博萊斯家族是老航道貴族的分支,在六百年前被本支安排到南部航道,五百年前正式分出本支作為獨立的分支,成為本支在南部航道的代言人。
然而四百年時光以後,博萊斯家族在老航道的本支已經泯然眾人矣,在波旁慘烈的二十四執政長之年的混亂中絕嗣,而哈迪斯的博萊斯家族卻比昔日的本支更加輝煌。博萊斯家族的本支在老航道中不過是二等大貴族,博萊斯家族在如今的波裏斯,可是頂級貴族。
在波裏斯獨立戰爭的時候,博萊斯家族就在哈迪斯第一世的參與下,堅定地站在波旁派(即獨立派)這一方打擊榮光派,因此在波裏斯獨立以後,博萊斯家族的地位也隨之水漲船高。
更不用提哈迪斯在第一世時,於1442年成為波裏斯第3任執政長,這可是了不得的榮譽。也因此,波裏斯在山寨波旁的米斯廣場與大會宮的時候,就有用了哈迪斯的名字,即哈迪斯廣場與那波利卡宮。
除此之外,哈迪斯留給後世最大的遺產,就是“鳩”,這個被冷弈譽為世界上第一個正規特務組織的官方機構。
“鳩”最早是哈迪斯第一世在學院時代組建,明麵上是以推行波旁派主張糾集起來的學生組織,逐漸被哈迪斯發展為情報組織,為那波利卡造勢做了很大工作。
而“鳩”也隨著哈迪斯身份地位的提高,從學生組織成了半官方的高級傭兵組織,最終在1425年那波利卡就任波裏斯執政長以後,以執政長的地位將“鳩”確立為官方秘密組織,完成了“鳩”的洗白。
“鳩”被譽為波裏斯影子下的密探,保護在黑夜中的波裏斯,起碼在早期,這種中二度爆表的口號吸引了不少人的好感,哈迪斯因為做了這麽多工作,也被推選為第3任波裏斯執政長。
“鳩”工作的輝煌,應該是哈迪斯第二世時的埃多楠戰場,可以說第二次埃多楠戰爭的勝利,離不開“鳩”千辛萬苦的運作。
不過再怎麽美化“鳩”,“鳩”也是波裏斯的特務組織,還是由博萊斯家族掌控的特務組織,所以波裏斯逐漸形成了一個潛規則,當任過“鳩”高官的人,不得當任執政長,因此博萊斯家族自哈迪斯一世之後,再也沒有出任過執政長。
如果隻是這樣,那也沒什麽,反正那波利卡又沒有參與過“鳩”,可是在哈迪斯第三世中,發現他在第二世所察覺到的隱患,已經生根發芽了,那就是“鳩”的腐化。
第三世中,哈迪斯身為博萊斯家族嫡係族員,“鳩”的高管之一,即使是這種身份,當想對走私動手時,居然也被“鳩”給刺殺了,還連累了那波利卡,這種結局讓哈迪斯幾乎無話可說。
而厄運並沒有就此結束,等到第四世的時候,哈迪斯發現博萊斯家族所麵臨的處境,比第三世更加惡劣。
博萊斯家族的命運,與當時波旁的海情勢密切相關。
早在第三期清算的時候冷弈就有所預測,第二次波旁島戰爭即將爆發,而冷弈的預測一語成讖(冷弈發誓自己沒開掛),第二次波旁島戰爭於1755年爆發。
前麵說過,在第三期清算之前,波利與波康組成的北方同盟就已經對波裏斯霸業進行了兩次試探,第一次是1713年至1723年的都末廖戰爭,北方同盟派遣誌願軍幹涉波裏斯的內戰;第二次是1725年至1738年的第四次埃多楠戰爭,是一次代理人戰爭。
第四次埃多楠戰爭的背景,是北方同盟支持的埃多楠對波裏斯支持的南波烏圖進行的戰爭,以1738年簽署《第三次加拉本和約》作為戰爭的結束,就和約內容來看,是南波烏圖弱於下風,所以這一次試探是波裏斯敗北。
《第三次加拉本和約》中,南波烏圖需要賠償埃多楠不少的金錢,來免除被割讓土地,這讓南波烏圖一些有識之士非常憤怒,認為波裏斯沒有盡到保護的義務,再加上波裏斯對南波烏圖的敲詐越來越過火,南波烏圖於1750年爆發了“反抗戰爭”,親波裏斯派與反波裏斯派發動了血腥的內戰。
麵對“反抗戰爭”,波裏斯的表現很不盡人意。從波裏斯拉著波旁組建與北方軍事同盟相對的“南方軍事同盟”來看,波裏斯對於“反抗戰爭”導致波旁島戰爭的可能性有所預測,但是在麵對“反抗戰爭”時,波裏斯顯得極其令人失望。
身為波旁的海目前最強大的兩個國家之一,麵對南波烏圖中親波裏斯派的求援,波裏斯想的居然不是穩住南波烏圖局勢,而是借用他們的內戰,囤積居奇,威脅南波烏圖讓出更多的利益給波裏斯,比如全心全意的加入波裏斯的南方同盟陣營。
波裏斯這種趁火打劫的行為,傷害了許多南波烏圖人的心,讓南波烏圖中對波裏斯的惡感越發明顯,許多貴族離開了親波裏斯派的陣營,所以到了1754年的時候,親波裏斯派就隻剩下一群投機者,這群投機者為了奪權,把波裏斯能賣的都賣了,賣給波裏斯。
所以等到這個時候,波裏斯才下場插手,而等到波裏斯正式調軍入侵南波烏圖的時候,北方同盟對南方同盟宣戰,第二次波旁島戰爭於1755年爆發。次年,埃多楠宣布加入北方同盟,因此1756年之後的戰爭也被稱之為第五次埃多楠戰爭。
這次戰爭打的非常糟糕,過於衰弱的波旁早就焉了,在南方同盟中就是湊數用;南波烏圖雖然也加入南方同盟,但是真正有理想的南波烏圖貴族早就被波裏斯那雞賊的行為傷透了心,還在政府中的全是投機者,因此南波烏圖可信的軍隊沒多少。
這就等同於,在這場戰爭中,波裏斯需要以自己一個國家的力量,帶著一個弱雞與一個隨時可能跳反的反骨仔,同時對付北方同盟的三國。
而在進行戰爭的時候,波裏斯國內的矛盾也又一次激化,期間充斥著不少外行指揮內行、友軍有難不動如山這樣勾心鬥角的鬧劇,結果波裏斯在度過順風順水的初期以後,戰局很快開始惡化。
就當冷弈都以為,“未嚐一敗”的波裏斯終於要迎來慘敗的時候,一個傳奇的男人出現了,他打破了冷弈以為的,英靈遊戲開始以後,波旁的海再無能與英靈們匹敵的豪傑的猜想,他就是卡多許·費爾馬。
大曆1772年,拉格文玖戰役以波裏斯慘敗、南波烏圖仆從軍叛逃作為落幕,消息傳來以後,在憤怒(且急於推鍋)的貴族們圍攻下,現任元帥府倒台,且全體下獄被追究責任。他們下獄倒是少了煩惱,那麽新的冤大頭,阿不,新的元帥,應該是誰?
那波利卡宮就這麽商量了半年都沒商量出結果,於是埃多楠半島的波裏斯軍隊就度過了全無軍事計劃的半年時光,也算是軍事史上的一件趣事。
眼看著首都民眾的不滿越來越大,那波利卡宮也開始慌了,有元帥府就能把鍋全推給元帥,這沒元帥府的話鍋不是全是自己接了?於是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任執政長石樂誌,居然發出“讓前線將領們自行選舉元帥”的命令。
這則命令被波利知道以後,真是要笑掉大牙,波利執政長當時就笑著對自己的隨從說,恐怕再過個五六年,就可以讓波裏斯低下他那高傲的頭顱。
兩個月後,前線推選出了自己心儀的元帥,卡多許·費爾馬。這個名字一被報告到那波利卡宮,就讓宮中大部分議員們眉頭一跳,因為這個名字的主人讓許多議員相當的討厭,非常的討厭,不少人反對這個任命。
不過反對意見最終被執政長壓下了,雖然執政長也討厭這個卡多許,但現在是找人背鍋,找背鍋俠還去計較那麽多幹什麽?“誰反對卡多許,我就叫誰去代替卡多許”,執政長成功用這道命令壓製住反對意見。
因此在大曆1773年,33歲的卡多許·費爾馬在埃多楠半島接到自己被任命為元帥的消息,而第二次波旁島戰爭的力挽狂瀾,乃至後來哈迪斯的博萊斯家族的受難之旅,也由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