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風水輪流轉,今年到你家,五百年前漢瑪多爾內戰時,北方叛軍招募沙伐維人雇傭兵(即沙羅人的前身)當炮灰參戰,結果對方反客為主,蠶食了漢瑪多爾的北方領土以後建立沙羅,然而當年費爾南多家族或許不會想到,這段劇情原封不動的出現在沙羅身上。


    在兩個麥洛邱家族支係內戰時,拱衛大公由於不信任與新麥洛邱大公有千絲萬縷關係的公國內貴族,因此特地從邊境地帶招募戈瑪納人部落,作為自己的蠻族雇傭兵。在拱衛大公看來,蠻族雇傭兵沒有根底,用的放心,是最好的炮灰。


    然而蠻族雇傭兵固然沒有根底,可是他們也是有著自己的利益抉擇,因此當新麥洛邱大公願意出更高的價格雇傭他們的時候,他們立刻拋棄了拱衛大公,轉投新麥洛邱大公。


    戈瑪納人雇傭兵狡詐無信的特點被阿拉貢王室發現,他們利用這個特點,謹慎的拉攏了戈瑪納人雇傭兵,接著在與新麥洛邱大公兵刃相向時,讓蠻族雇傭兵瞬間反水,給新麥洛邱大公造成很大的傷害,也為戰爭在4年內結束奠定基礎。


    戰爭結束以後,這些雇傭兵就沒什麽用處了,於是被阿拉貢王朝扔到了北部邊界,讓他們去對付他們的蠻族老鄉,保衛沙羅的邊疆。而隨著頭一代人逝去,新一代人崛起,這群戈瑪納人雇傭兵,也開始有了戈沙摩人這個專門稱呼。


    戈沙摩人在度過早期的日子以後,生活變得越來越不好,因為邊境的官員將戈沙摩人看做外來的可鄙蠻族,可以欺負的對象,對他們征稅異常苛刻。


    麵對沙羅的苛責,一些戈沙摩人進行了徒勞的叛亂,然後失敗被殺,還連累了沒有叛亂的戈沙摩人,另一些戈沙摩人對沙羅徹底失望,回歸了野外。


    但是戈沙摩人中最大的部落之一,薩摩部落,在這種環境下堅持下來,這是因為他們得到了資助,卡薩格公國、新麥洛邱公國以及漢瑪多爾的資助,薩摩部落知道,有人希望自己成為一把刀,現在是磨刀時間。


    那麽這把刀什麽時候出鞘呢?各位還記得《天空友好協約》嗎?第八期《天空友好協約》是1370年簽署的,有效期為40年。


    於是在大曆1406年,對沙羅素來心懷不忿的戈沙摩人,以薩摩部落為領導,在北方貴族的支持下對沙羅發動叛亂,“戈沙摩多戰爭”就此爆發。


    當薩摩部落發動叛亂以後,其他的戈沙摩人,包過那些出走到野外的戈沙摩人也紛紛歸來,加入對沙羅的戰爭。


    薩摩部落沒有在《天空友好協約》結束時才發動叛亂,這是因為第一資助者需要證明自己的投資沒有白費,第二為王前驅不正是自己這種人應該做的事情嗎?


    所以在大曆1410年,《天空友好協約》第八期到期時,薩摩部落領導的叛亂雖然落入下風,但是還仍然在繼續抗爭,這證明了投資是有效的。


    因此漢瑪多爾拒絕續約《天空友好協約》,並與戈沙摩多簽署《反沙羅同盟條約》,締結為反沙羅同盟,對沙羅宣戰,加入了這一場戰爭(在麥洛邱家族內戰以後,雖然沒有被撤藩,但部分領地被收回,使得漢瑪多爾已經與沙羅接壤)。


    卡薩格公國,即昔日於佩王朝時代的東三城,也宣布自立,停止上貢;而新麥洛邱公國則再次進攻拱衛公國。


    三板斧輪番下來,沙羅實在招架不住,必須有所取舍,而阿拉貢王朝選擇盯準麥洛邱家族往死裏打。


    大曆1421年,“戈沙摩多戰爭”結束,戈沙摩人如同五百年前的沙羅人一樣,在北方建立了自己的國度;而漢瑪多爾的投資也不賴,借助這一次戰爭,終於奪回了底斯徳這一片地區,讓漢瑪多爾人崛起的地域重新回到自己的手上。


    沙羅內部呢?阿拉貢王朝采取盯死麥洛邱家族往死裏打的戰術,在這一點上獲得了成功,拱衛公國與新麥洛邱公國皆被撤銷,麥洛邱家族被流放到戈沙摩多西邊那片荒涼的地域,讓他們在這裏建立麥洛邱公國,繼續替沙羅守邊疆。


    而為了解決麥洛邱家族,阿拉貢王朝采取對卡薩格公國妥協的策略,這導致1434年的“卡薩格易地”,新卡薩格公國的建立,使得卡薩格公國擁有了被確認的自治地位。


    這一次戰爭以後,由於漢瑪多爾國內再生爭端,阿拉貢王室又慫逼的不敢主動進攻漢瑪多爾,戈沙摩多也不敢在沒漢瑪多爾的幫助下進攻沙羅,由於這一種製衡關係,東岸地域安靜了近百年。


    而到1537年時,戰端再開,終於解決了新漢瑪多爾區自治問題的漢瑪多爾有能力主動進攻,因此反沙羅同盟二國,漢瑪多爾與戈沙摩多對沙羅宣戰,這一次戰爭被後世稱之為“東岸戰爭”。


    “東岸戰爭”的結局,開戰三國都沒有預料到,因為這一次戰爭出現了一個意料之外的來客,拉文蒂卡。


    拉文蒂卡經過千百年的擴張,統治疆域從拉文蒂卡地域蔓延到東岸地域,麵對東岸三國爆發戰爭,拉文蒂卡躍躍欲試,試圖以此繼續擴張自己的領土。


    位於東岸地域最南端、和拉文蒂卡接壤的漢瑪多爾成為第一個犧牲品。


    漢瑪多爾首都所在的勞斯倫特,位於抵禦沙羅核心區,是漢瑪多爾的當局,起碼他們是這麽認為的,而新漢瑪多爾區對此有不同的意見。有意見是好事,我們用刀子來商量怎麽樣?經過不斷的商量,抵禦沙羅核心區終於幹挺了新漢瑪多爾區。


    然而這一種幹挺是暴力之下的局麵,隨著拉文蒂卡一挑撥,新漢瑪多爾區就立刻炸毛,趁著拉文蒂卡發動“東岸戰爭”時,於1542年發起獨立戰爭。


    打了8年之後,漢瑪多爾也覺得煩了,覺得對方自治就自治吧,反正因為對方自治導致的損失可以從沙羅身上吸回來。


    於是漢瑪多爾與新漢瑪多爾區就開始和談,進程還非常順利,然後煽動幹新漢瑪多爾叛亂的拉文蒂卡就懵了,你們就這麽議和了,我怎麽辦?於是就幹涉議和進程,乃至提出要求新漢瑪多爾區並入拉文蒂卡的提議。


    漢瑪多爾經過一番爭吵以後,還是同意了沙羅的妥妥逼人的勒索,原因還是上麵那一句話,失去的可以從沙羅拿回來,畢竟新漢瑪多爾區一直保持這種自治度,本來就沒給當局帶來多少賦稅,丟了也不虧。


    但是丟是丟,道理還是要說清楚的,那就是新漢瑪多爾區即使並入拉文蒂卡,也得保持高自治度,這樣新漢瑪多爾區就能成為防止拉文蒂卡擴張的一道屏障,所以這一項提議兩方都同意,隻有拉文蒂卡不同意。


    見到自己的詭計被看破,拉文蒂卡也幹脆撕下了所謂的調停麵紗,老子就是要吞掉新漢瑪多爾區還不給自治權怎麽著了!不爽你們打我啊!於是拉文蒂卡於1550年與沙羅結為戰時同盟,對漢瑪多爾宣戰。


    “東岸戰爭”到1570年結束,拉文蒂卡與沙羅大獲全勝,拉文蒂卡吞並了漢瑪多爾的新漢瑪多爾區,而沙羅不但吞並漢瑪多爾的抵禦沙羅核心區,還讓戈沙摩多強製成為自己的附庸。


    作為東岸地域的新玩家,拉文蒂卡粗暴的出現在東岸三國麵前,很快就挑起了腥風血雨,“東岸戰爭”隻是拉文蒂卡的首秀,“第二次東岸戰爭”才是拉文蒂卡的巔峰操作。


    “東岸戰爭”結束以後,誌得意滿的沙羅日益驕橫,看不起已經衰弱的漢瑪多爾和淪為附庸的戈沙摩多,對內加強當局的集權,對外與拉文蒂卡在東岸地域爭霸。


    麵對驕橫的沙羅,拉文蒂卡聯絡起麥洛邱公國、新卡薩格公國與戈沙摩多,將三股勢力擰成一股反沙羅集權的地方力量,三股勢力在1597年時對沙羅發起挑戰,率先發動戰爭的追求結束附庸國關係的戈沙摩多。


    看到沙羅發生內戰了,正在猶豫要不要對沙羅宣戰分一杯羹的漢瑪多爾,意外的從拉文蒂卡處得到通告,拉文蒂卡宣稱是漢瑪多爾這個“無恥敗類”煽動戈沙摩多發起叛亂,打破東岸地域的平靜,為了懲戒無恥敗類,拉文蒂卡對漢瑪多爾宣戰。


    這特麽就日了狗了,漢瑪多爾不得不放棄對沙羅的妄想,將全國的力量調準為反抗拉文蒂卡入侵。


    “第二次東岸戰爭”在1638年,也就是亞瑟出生的10年前結束,這一場戰爭的得利者是戈沙摩多與拉文蒂卡。


    漢瑪多爾遭到重創,抵禦沙羅核心區被沙羅吞並,在這裏設立了屬於沙羅的漢瑪多爾公國,而阿紗卡區則被拉文蒂卡吞並,自身也成了拉文蒂卡的附庸國。


    對於漢瑪多爾來說,抵禦沙羅核心區和阿紗卡區被吞並意味著漢瑪多爾餘下的兩個區,光複區與萊斯歐區根本不接壤,這種情況下就別想說什麽有效的整合剩下的兩個區,隻能是隨著時間推移,這兩個區越發疏離。


    對於沙羅來說,雖然吞並了抵禦沙羅核心區、收複了昔日的新麥洛邱公國,算是一個可喜的收獲,可是這不能掩蓋的是,新卡薩格公國在這一次戰爭中做大,已經越發脫離沙羅的控製,沙羅的阿拉貢王朝有效控製區已經變成可憐的長條形。


    為什麽變成長條形?西邊的麥洛邱公國呢?想想亞瑟的籍貫你們就應該明白了吧?“第二次東岸戰爭”中,戈沙摩多不但結束了是沙羅附庸國的悲慘曆史,還在獨立的時候拐跑了沙羅的麥洛邱公國。


    是的,沙羅的麥洛邱家族所控製的麥洛邱公國跟著戈沙摩多跑了,成為戈沙摩多治下的麥洛邱公國,這也是亞瑟出生地是戈沙摩多的原因。


    而麥洛邱公國原本都是沙羅人,在投奔戈沙摩多以後,越發的受到戈沙摩多文化的影響,形成了嶄新的族群,戈邱沙人,也就是亞瑟的族群。


    冷弈到達麥洛邱公國首府馬德拉的時間,是1656年,距離北波烏圖人盧爾·沙特斯發現拉文蒂卡已經過去26年,距離“第二次東岸戰爭”已經結束18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的遊戲之我是星球的遠大意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虛無行者北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虛無行者北冥並收藏神的遊戲之我是星球的遠大意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