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波旁的海最終一戰(二十六)哈迪斯慘敗
神的遊戲之我是星球的遠大意誌 作者:虛無行者北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波旁的海戰爭史·第十二章·疲憊時代》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以後,哈迪斯(波旁島戰線主將)決定進軍巴布提斯,在給卡多許宮的文書中,哈迪斯是這麽說的:“今天我們的軍隊已經進入康波,離巴布提斯僅有幾步之遙卻止步不前,難以堵住悠悠眾口。”】
【哈迪斯的文書送到卡多許宮以後,卡多許宮認為哈迪斯說的很有道理,於是便允許了哈迪斯進軍巴布提斯,以圖平定波康叛亂。於是哈迪斯立刻進軍巴布提斯,然後在巴布提斯擁立了一位新的波康王,作為波裏斯的傀儡。】
【在再次征服巴布提斯以後,哈迪斯預定的出征日期,是在確保巴布提斯灣製海權之後,而出征所需軍糧必須從後方運輸過來,因為蘇裏維爾率領的波康叛軍不斷襲擾巴布提斯,尤其是郊區地區,波裏斯基本無法在當地組織生產。】
【哈迪斯在對海權的爭奪上,是處於不利地位,波利以多洛米為海軍基地,不斷地與波裏斯爆發激烈的爭奪與交戰,而巴布提斯的海港位於衛星城,天然的就要比多洛米遲緩一些。】
【既然沒有取得製海權,哈迪斯就沒有全軍出動,而是派出了精銳部隊,進軍到巴布提斯周邊一些險要的堡壘上,對波康叛軍進行監視與預防,因此在巴布提斯灣海權歸屬之前,雙方的交戰是發生在圍繞巴布提斯周邊地帶上的野戰。】
【當雙方在巴布提斯郊外發生野戰時,蘇裏維爾五世並不在東線與巴布提斯交戰,而是作為自動放棄巴布提斯的賠罪,接受波利的調遣,率領他聞名天下的騎兵團,越過波旁島內陸,於2089年開春時到達波旁島西線,參與西線的作戰。】
【2089年秋收以後,蘇裏維爾五世指揮著西線波利與波康叛軍聯軍所有的騎兵團,對波裏斯侵占的領土發動了狂風暴雨般的攻擊,迅速切斷了埃爾姆與巴提斯的聯係,讓這兩座城彼此孤立。】
【波利在陸上切斷埃爾姆與巴提斯聯係的同時,也在海上開始幹擾波裏斯,從本土內新征召了一批海軍,調遣至西線海上與波裏斯爭奪製海權,雖然暫時未分勝負,但是對於離波裏斯本土更遠的埃爾姆來說,補給變得時有時無,士氣大跌。】
【等到2090年時,補給經常斷絕的埃爾姆開始支撐不下去,甚至城內還出現過一次本地居民嘩變,使當地關係十分緊張,埃爾姆守將被迫向波裏斯發出文書,請求從埃爾姆撤退,即使是撤到巴提斯也可以。】
【為了避免埃爾姆的波裏斯軍隊全軍覆沒,盡管很是不甘,洛塔斯四世還是同意了從埃爾姆撤軍的請求,而為了策應埃爾姆軍隊撤退,波裏斯在其他戰線發出猛攻,以防止波利與波康叛軍利用埃爾姆軍隊撤退時襲殺。】
【策應的軍隊,一路是巴提斯守軍,他們從巴提斯出發,前往內陸波利控製的城鎮劫掠;另一路是哈迪斯控製的東線軍,他從巴布提斯向多洛米進軍,做出要圍攻多洛米的架勢。依靠著其他兩路的策應,埃爾姆軍隊最後成功撤退到巴提斯城內。】
【當埃爾姆撤軍成功的消息傳到東線以後,哈迪斯也撤銷對多洛米的圍城,從多洛米撤軍返回巴布提斯。而在結束了對波利的承諾以後,蘇裏維爾率軍回到東線,於同年冬末正式到達多洛米。】
【2091年夏末,無法承受在巴布提斯灣繼續損失力量的波利終於從多洛米撤退,這宣告著波裏斯掌控了製海權。按理說哈迪斯應該繼續啟動他收複波康的計劃,然而到東線作戰6年多的哈迪斯已經不再是初來時的年輕氣盛,試圖建立自己的功勳。】
【對於這一點,在哈迪斯在給友人的信中體現的非常清楚:我們在波康衛所進行著徒勞無功的戰爭,領土上都是對我們仇視的當地人,我們步履維艱,全靠著後方的支援,我不懂如果繼續向前進軍的話會發生什麽事,我想那波利卡說的確實有些道理。】
【哈迪斯的停駐不前,引起洛塔斯四世非常不快,因此對哈迪斯下達了叱責的文書,並督促他盡快進軍:】
【“難道哈迪斯將軍聽信了那波利卡的謠言嗎?難道哈迪斯將軍你已經忘記出征前對我們信誓旦旦的保證了嗎?哈迪斯將軍你知不知道,你在前線的每一刻,我們後方要給你運過去多少軍糧補給?如果你不盡快進軍,一是辜負了我對你的期待,二是辜負了出征前的諾言,三是辜負了將士們對你的信任,這樣的話,你不就成為後世戲劇中的大惡人了嗎?”】
【除了督促以外,洛塔斯四世還開始進行許諾:“國事艱難,我們正希望快點結束這場漫長的戰爭,隻要我們勝利,我們將成為波旁的海唯一的主宰,而帶領波裏斯勝利的你,也將在卡多許宮樹立起雕像,與卡多許一世一樣永垂不朽!”】
【哈迪斯瀏覽了這封信以後,既羞愧又焦躁,歎息的說“我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啊”,然後開始準備在2092年秋收之後進行遠征,結果真的即將到秋收之後,計劃已經敲定,糧草已經到位時,卡多許宮又傳來洛塔斯四世的文書,緊急叫停了哈迪斯的出征。】
【洛塔斯四世在這篇文書中聲稱,他已經撤換掉在安羅拉航道懦弱的指揮官,新任主將萊恩斯也和哈迪斯一樣有著偉大的抱負和非凡的勇氣,但是新到任的萊恩斯至少要明年秋收之後還能遠征,所以洛塔斯四世以卡多許宮的名義命令哈迪斯停止今年的遠征計劃,在明年時與萊恩斯同時發動對波利的遠征,給波利打了個措手不及。】
【可惜的是這一計劃並未給波利一個措手不及,因為當蘇裏維爾五世聽說哈迪斯準備出征時卻又緊急停止,立刻警覺了起來,要知道箭在弦上的出征被叫停,是要浪費掉非常多的糧草,沒有更大的利益和更高的命令者,哈迪斯是不可能這麽做的。】
【於是蘇裏維爾五世就猜到了波裏斯的大致計劃,並將自己的猜測通知給波利。佛科多八世盡管非常厭惡蘇裏維爾五世,但是對於蘇裏維爾五世的戰略目光卻是非常信任,於是提前開始在埃多楠半島戰場準備對波裏斯的反製,這也是後來萊恩斯慘敗的原因之一。】
【等到了2093年秋收之後,萊恩斯在格拉文玖出征,哈迪斯在巴布提斯出征,對於騰龍大陸也派遣了一批規模不小的遠征軍,可以說這是疲憊時代中波裏斯規模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
【萊恩斯的事跡已經在全文說過,僅僅到2094年就在塔尼丁幾乎全軍覆沒了,而哈迪斯的戰果也隻比萊恩斯好一點。】
【借助著對巴布提斯灣製海權的掌控,哈迪斯大軍兵分兩路,一路作為疑兵牽製作用,往西南進軍前往鐵礦山,任務並非深入內陸而是隻要求占據鐵礦山,這也是上次“鐵礦山戰役”帶來的經驗教訓;另一路則是要一路北上,一直打到餘庫才算結束戰略目標。】
【客觀的來講,哈迪斯的指揮頗為得力,也沒有什麽可以指責的地方,我認為哈迪斯之所以會戰敗,主要是因為受到萊恩斯戰敗的拖累。】
【在萊恩斯完全失敗之前,哈迪斯的進展較為順利,初春時作為疑兵的一路軍已經攻下鐵礦山,並且在當地設立防禦,夏末時另一路軍攻下多洛米,將波康叛軍驅除到更北方的卡達拉,然後準備修正一段時間就繼續進軍。】
【結果就是在多洛米修整的時候,萊恩斯兵敗潰逃的消息傳到多洛米,引發士兵軍心混亂,哈迪斯不得不放縱士兵在多洛米大掠全城來刺激士氣,然後又多修整了一段時間,一直到2095年開春時才繼續進軍。】
【可是此時已經在埃多楠半島沒有對手的波利,將自己大部分海軍全部調遣到東線來,結果波裏斯以非常快的速度失去了對巴布提斯灣的製海權,而此時波裏斯已經湊不出更多的海軍來支援東線。】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新任海王那波利卡七世命令哈迪斯撤軍的命令才傳到多洛米,可是在哈迪斯派出斥候探路時,卻發現波利效仿波裏斯的故智,借用對巴布提斯灣的製海權於多洛米與巴布提斯之間的海路上修建了堡壘,來阻攔哈迪斯的撤軍。】
【緊接著,波利在多年之後,再次親自派出軍隊來到波康衛所,其意圖不言而喻,就是要利用這一次機會吃下哈迪斯的這支軍隊。】
【當聽聞波利軍隊到達波康衛所時,其他將領都惴惴不安,但是隻有哈迪斯仍然鎮定自諾,他對其他將領說道:“我早有先見之明,派遣軍隊到鐵礦山確保後路,憑借那波利卡七世的智慧,必定不會命令駐守鐵礦山軍隊撤退,這樣我們就仍然有撤退的後路。”】
【那波利卡七世確實沒有命令鐵礦山軍隊撤退,因為他知道鐵礦山軍隊是確保哈迪斯遠征軍不全軍覆沒的保證,而蘇裏維爾五世也看到了這一點,於是他率領大軍包圍鐵礦山,準備截斷哈迪斯的後路。】
【蘇裏維爾五世在圍城時派手下用傳音魔法鼓噪,說那波利卡七世命令哈迪斯撤退卻不讓鐵礦山守軍撤退,是要讓這些守軍作為犧牲品,讓身份高貴的哈迪斯可以撤退,如果守軍現在能自動退走的話,蘇裏維爾五世向海神承諾絕不追擊。】
【蘇裏維爾五世的鬼話極大的動搖了鐵礦山守軍的士氣,盡管將領們極力鼓勵守軍,但是潰逃的士兵卻接二連三的發生,這讓蘇裏維爾五世隻用了半個月就攻下鐵礦山。】
【攻下鐵礦山以後,蘇裏維爾五世隻讓軍隊稍微修整以後,就直撲巴布提斯並將其包圍,確保巴布提斯軍隊無法出征去威脅阻礙哈迪斯撤軍的堡壘,這樣哈迪斯撤軍的道路就徹底被截斷了。】
【當得知鐵礦山淪陷以後,哈迪斯非常絕望,據說在營中破口大罵鐵礦山的守軍,然後因為恐懼,做出一個失當的決策,命令軍隊立刻放棄多洛米,全軍向巴布提斯撤退。】
【結果這場匆忙的撤退由於受到追擊與堡壘的阻攔,毫無意外的從撤退變成潰退,最後演變成一場大屠殺,波裏斯的軍隊屍橫遍野,死傷慘重,哈迪斯僅帶著三十多個親兵狼狽的逃回巴布提斯。】
【在遭遇這次慘敗以後,直到停戰日到達之時,波裏斯的軍隊始終龜縮在巴布提斯中不敢出擊,這就是疲憊期中東線的戰場經曆。】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以後,哈迪斯(波旁島戰線主將)決定進軍巴布提斯,在給卡多許宮的文書中,哈迪斯是這麽說的:“今天我們的軍隊已經進入康波,離巴布提斯僅有幾步之遙卻止步不前,難以堵住悠悠眾口。”】
【哈迪斯的文書送到卡多許宮以後,卡多許宮認為哈迪斯說的很有道理,於是便允許了哈迪斯進軍巴布提斯,以圖平定波康叛亂。於是哈迪斯立刻進軍巴布提斯,然後在巴布提斯擁立了一位新的波康王,作為波裏斯的傀儡。】
【在再次征服巴布提斯以後,哈迪斯預定的出征日期,是在確保巴布提斯灣製海權之後,而出征所需軍糧必須從後方運輸過來,因為蘇裏維爾率領的波康叛軍不斷襲擾巴布提斯,尤其是郊區地區,波裏斯基本無法在當地組織生產。】
【哈迪斯在對海權的爭奪上,是處於不利地位,波利以多洛米為海軍基地,不斷地與波裏斯爆發激烈的爭奪與交戰,而巴布提斯的海港位於衛星城,天然的就要比多洛米遲緩一些。】
【既然沒有取得製海權,哈迪斯就沒有全軍出動,而是派出了精銳部隊,進軍到巴布提斯周邊一些險要的堡壘上,對波康叛軍進行監視與預防,因此在巴布提斯灣海權歸屬之前,雙方的交戰是發生在圍繞巴布提斯周邊地帶上的野戰。】
【當雙方在巴布提斯郊外發生野戰時,蘇裏維爾五世並不在東線與巴布提斯交戰,而是作為自動放棄巴布提斯的賠罪,接受波利的調遣,率領他聞名天下的騎兵團,越過波旁島內陸,於2089年開春時到達波旁島西線,參與西線的作戰。】
【2089年秋收以後,蘇裏維爾五世指揮著西線波利與波康叛軍聯軍所有的騎兵團,對波裏斯侵占的領土發動了狂風暴雨般的攻擊,迅速切斷了埃爾姆與巴提斯的聯係,讓這兩座城彼此孤立。】
【波利在陸上切斷埃爾姆與巴提斯聯係的同時,也在海上開始幹擾波裏斯,從本土內新征召了一批海軍,調遣至西線海上與波裏斯爭奪製海權,雖然暫時未分勝負,但是對於離波裏斯本土更遠的埃爾姆來說,補給變得時有時無,士氣大跌。】
【等到2090年時,補給經常斷絕的埃爾姆開始支撐不下去,甚至城內還出現過一次本地居民嘩變,使當地關係十分緊張,埃爾姆守將被迫向波裏斯發出文書,請求從埃爾姆撤退,即使是撤到巴提斯也可以。】
【為了避免埃爾姆的波裏斯軍隊全軍覆沒,盡管很是不甘,洛塔斯四世還是同意了從埃爾姆撤軍的請求,而為了策應埃爾姆軍隊撤退,波裏斯在其他戰線發出猛攻,以防止波利與波康叛軍利用埃爾姆軍隊撤退時襲殺。】
【策應的軍隊,一路是巴提斯守軍,他們從巴提斯出發,前往內陸波利控製的城鎮劫掠;另一路是哈迪斯控製的東線軍,他從巴布提斯向多洛米進軍,做出要圍攻多洛米的架勢。依靠著其他兩路的策應,埃爾姆軍隊最後成功撤退到巴提斯城內。】
【當埃爾姆撤軍成功的消息傳到東線以後,哈迪斯也撤銷對多洛米的圍城,從多洛米撤軍返回巴布提斯。而在結束了對波利的承諾以後,蘇裏維爾率軍回到東線,於同年冬末正式到達多洛米。】
【2091年夏末,無法承受在巴布提斯灣繼續損失力量的波利終於從多洛米撤退,這宣告著波裏斯掌控了製海權。按理說哈迪斯應該繼續啟動他收複波康的計劃,然而到東線作戰6年多的哈迪斯已經不再是初來時的年輕氣盛,試圖建立自己的功勳。】
【對於這一點,在哈迪斯在給友人的信中體現的非常清楚:我們在波康衛所進行著徒勞無功的戰爭,領土上都是對我們仇視的當地人,我們步履維艱,全靠著後方的支援,我不懂如果繼續向前進軍的話會發生什麽事,我想那波利卡說的確實有些道理。】
【哈迪斯的停駐不前,引起洛塔斯四世非常不快,因此對哈迪斯下達了叱責的文書,並督促他盡快進軍:】
【“難道哈迪斯將軍聽信了那波利卡的謠言嗎?難道哈迪斯將軍你已經忘記出征前對我們信誓旦旦的保證了嗎?哈迪斯將軍你知不知道,你在前線的每一刻,我們後方要給你運過去多少軍糧補給?如果你不盡快進軍,一是辜負了我對你的期待,二是辜負了出征前的諾言,三是辜負了將士們對你的信任,這樣的話,你不就成為後世戲劇中的大惡人了嗎?”】
【除了督促以外,洛塔斯四世還開始進行許諾:“國事艱難,我們正希望快點結束這場漫長的戰爭,隻要我們勝利,我們將成為波旁的海唯一的主宰,而帶領波裏斯勝利的你,也將在卡多許宮樹立起雕像,與卡多許一世一樣永垂不朽!”】
【哈迪斯瀏覽了這封信以後,既羞愧又焦躁,歎息的說“我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啊”,然後開始準備在2092年秋收之後進行遠征,結果真的即將到秋收之後,計劃已經敲定,糧草已經到位時,卡多許宮又傳來洛塔斯四世的文書,緊急叫停了哈迪斯的出征。】
【洛塔斯四世在這篇文書中聲稱,他已經撤換掉在安羅拉航道懦弱的指揮官,新任主將萊恩斯也和哈迪斯一樣有著偉大的抱負和非凡的勇氣,但是新到任的萊恩斯至少要明年秋收之後還能遠征,所以洛塔斯四世以卡多許宮的名義命令哈迪斯停止今年的遠征計劃,在明年時與萊恩斯同時發動對波利的遠征,給波利打了個措手不及。】
【可惜的是這一計劃並未給波利一個措手不及,因為當蘇裏維爾五世聽說哈迪斯準備出征時卻又緊急停止,立刻警覺了起來,要知道箭在弦上的出征被叫停,是要浪費掉非常多的糧草,沒有更大的利益和更高的命令者,哈迪斯是不可能這麽做的。】
【於是蘇裏維爾五世就猜到了波裏斯的大致計劃,並將自己的猜測通知給波利。佛科多八世盡管非常厭惡蘇裏維爾五世,但是對於蘇裏維爾五世的戰略目光卻是非常信任,於是提前開始在埃多楠半島戰場準備對波裏斯的反製,這也是後來萊恩斯慘敗的原因之一。】
【等到了2093年秋收之後,萊恩斯在格拉文玖出征,哈迪斯在巴布提斯出征,對於騰龍大陸也派遣了一批規模不小的遠征軍,可以說這是疲憊時代中波裏斯規模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
【萊恩斯的事跡已經在全文說過,僅僅到2094年就在塔尼丁幾乎全軍覆沒了,而哈迪斯的戰果也隻比萊恩斯好一點。】
【借助著對巴布提斯灣製海權的掌控,哈迪斯大軍兵分兩路,一路作為疑兵牽製作用,往西南進軍前往鐵礦山,任務並非深入內陸而是隻要求占據鐵礦山,這也是上次“鐵礦山戰役”帶來的經驗教訓;另一路則是要一路北上,一直打到餘庫才算結束戰略目標。】
【客觀的來講,哈迪斯的指揮頗為得力,也沒有什麽可以指責的地方,我認為哈迪斯之所以會戰敗,主要是因為受到萊恩斯戰敗的拖累。】
【在萊恩斯完全失敗之前,哈迪斯的進展較為順利,初春時作為疑兵的一路軍已經攻下鐵礦山,並且在當地設立防禦,夏末時另一路軍攻下多洛米,將波康叛軍驅除到更北方的卡達拉,然後準備修正一段時間就繼續進軍。】
【結果就是在多洛米修整的時候,萊恩斯兵敗潰逃的消息傳到多洛米,引發士兵軍心混亂,哈迪斯不得不放縱士兵在多洛米大掠全城來刺激士氣,然後又多修整了一段時間,一直到2095年開春時才繼續進軍。】
【可是此時已經在埃多楠半島沒有對手的波利,將自己大部分海軍全部調遣到東線來,結果波裏斯以非常快的速度失去了對巴布提斯灣的製海權,而此時波裏斯已經湊不出更多的海軍來支援東線。】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新任海王那波利卡七世命令哈迪斯撤軍的命令才傳到多洛米,可是在哈迪斯派出斥候探路時,卻發現波利效仿波裏斯的故智,借用對巴布提斯灣的製海權於多洛米與巴布提斯之間的海路上修建了堡壘,來阻攔哈迪斯的撤軍。】
【緊接著,波利在多年之後,再次親自派出軍隊來到波康衛所,其意圖不言而喻,就是要利用這一次機會吃下哈迪斯的這支軍隊。】
【當聽聞波利軍隊到達波康衛所時,其他將領都惴惴不安,但是隻有哈迪斯仍然鎮定自諾,他對其他將領說道:“我早有先見之明,派遣軍隊到鐵礦山確保後路,憑借那波利卡七世的智慧,必定不會命令駐守鐵礦山軍隊撤退,這樣我們就仍然有撤退的後路。”】
【那波利卡七世確實沒有命令鐵礦山軍隊撤退,因為他知道鐵礦山軍隊是確保哈迪斯遠征軍不全軍覆沒的保證,而蘇裏維爾五世也看到了這一點,於是他率領大軍包圍鐵礦山,準備截斷哈迪斯的後路。】
【蘇裏維爾五世在圍城時派手下用傳音魔法鼓噪,說那波利卡七世命令哈迪斯撤退卻不讓鐵礦山守軍撤退,是要讓這些守軍作為犧牲品,讓身份高貴的哈迪斯可以撤退,如果守軍現在能自動退走的話,蘇裏維爾五世向海神承諾絕不追擊。】
【蘇裏維爾五世的鬼話極大的動搖了鐵礦山守軍的士氣,盡管將領們極力鼓勵守軍,但是潰逃的士兵卻接二連三的發生,這讓蘇裏維爾五世隻用了半個月就攻下鐵礦山。】
【攻下鐵礦山以後,蘇裏維爾五世隻讓軍隊稍微修整以後,就直撲巴布提斯並將其包圍,確保巴布提斯軍隊無法出征去威脅阻礙哈迪斯撤軍的堡壘,這樣哈迪斯撤軍的道路就徹底被截斷了。】
【當得知鐵礦山淪陷以後,哈迪斯非常絕望,據說在營中破口大罵鐵礦山的守軍,然後因為恐懼,做出一個失當的決策,命令軍隊立刻放棄多洛米,全軍向巴布提斯撤退。】
【結果這場匆忙的撤退由於受到追擊與堡壘的阻攔,毫無意外的從撤退變成潰退,最後演變成一場大屠殺,波裏斯的軍隊屍橫遍野,死傷慘重,哈迪斯僅帶著三十多個親兵狼狽的逃回巴布提斯。】
【在遭遇這次慘敗以後,直到停戰日到達之時,波裏斯的軍隊始終龜縮在巴布提斯中不敢出擊,這就是疲憊期中東線的戰場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