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東擴西吞(完)龐然大物
神的遊戲之我是星球的遠大意誌 作者:虛無行者北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大曆2544年之時,如今55歲的迪文王子可謂是春風得意,作為在菲尼與悉伯交換生中年紀最大的王子,迪文王子在政治事業上燃發了第二春。
統治菲尼的奧英貝奇王朝原本還在幾年前因為菲氬與法爾達的夾擊而岌岌可危,但是隨著悉伯的加入戰爭,轉瞬間便廢掉了菲氬進攻的能力。
菲氬的十萬大軍在2542年的“巴塞那戰役”中被打擊的土崩瓦解,餘下的殘黨隻能龜縮在各個堅固的城市中,利用高昂的城市防禦魔法勉強抵禦住悉伯的進攻,這樣一來自然沒有精力繼續進攻菲尼。
失去菲氬在北方壓線以後,奧英貝奇王朝可以將更多的軍隊調往南方與法爾達作戰,算是挽回了一些敗局,可是奧英貝奇王朝已經在之前的戰爭中失血過多,如果真的想要得到一個體麵的和平條約的話,唯有祈求悉伯更多的幫助。
這時候,迪文王子的地位就開始被無限拔高,即便以前已經夠高了,雖然說由於迪文王子超過了50歲沒法再成為炎牧尊,但是卻被菲尼高層貴族一致同意,將其加封為“親王”職位,即迪文親王。
親王職位在迪文之前隻有過六次冊封案例,一次是奧英貝奇家族推翻比伯家族的時候冊封了4個親王,剩下2次是入主菲尼時冊封的兩位親王,都是奧英貝奇家族中鼎鼎有名的人物,如今將親王職位授予迪文,由此可見對迪文的期待。
而迪文親王也不負眾望,前往悉伯以後在2544年談妥了條約,春風得意的回到菲尼,給菲尼貴族們,不論是菲尼人貴族還是比伯邊區貴族,都帶來了信心。
“我已經與悉伯和菲氬簽署了《菲尼問題密約》,悉伯會派出教官來訓練我們的新式悉伯軍隊,此外還和菲氬達成協議,他們販賣給我們的靈繩槍和靈能炮都由菲氬運輸,作為交換,一方麵悉伯會放緩進攻菲氬的步驟,另一方麵菲氬也能獲得些許靈繩槍。”
聽到悉伯居然一邊和菲氬打仗,一邊將靈繩槍賣給菲氬,場上頓時是一陣抽氣,這就是強國(此時眾人已經忽略悉伯隻有兩省之地的現實了)的自信嗎?
“那對於我們與菲氬的和平,密約中有沒有談到呢?”菲尼炎牧尊問出這個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迪文親王點頭說道:“有的,菲氬承諾不會再在這場戰爭中主動挑釁我們,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全力對付南方的法爾達,完成複仇了!”
場上傳出轟鳴的掌聲,這是對迪文親王這次出行交出一份圓滿答案的慶祝,可以說迪文親王無可爭議的捍衛了他的親王榮譽。
當悉伯就菲尼問題與菲氬達成妥協之時,也通過外交談判桌上的外交訛詐,讓菲氬同意放棄莫亞行省,隻是為了掩人耳目,主要是欺瞞莫亞行省的悉耐克人貴族,菲氬放棄莫亞行省的步驟,是每隔幾年自動從一座城市撤軍,避免雙方發生太大的衝突。
以上則是2544年《菲尼問題密約》的大致規定,菲氬議長回到納蘇貝議會的時候,興高采烈的揮舞著密約的卷軸:
“諸位,我給各位,給菲氬帶來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和平!除了能實際上結束戰爭以外,每給菲尼運輸5門靈能炮、3發炮彈、10把靈繩槍、6發靈力衝擊彈,我們就能得到1個!所以我不但給菲氬帶來了和平,還給菲氬帶來了力量!”
聽聞議長的吹噓以後,在場的不論認不認同,都拚命的鼓掌而傳出轟鳴的掌聲,仿佛和平真的已經到來,至於被菲氬所拋棄的悉耐克人?啊,那就算了吧,國難臨頭了,菲氬已經不想繼續打下去。
然而這些可憐又可鄙的菲氬議員似乎忘了一句話,永遠不要相信帝國主義的承諾,即便是一個半帝國主義,或是正在形成的帝國主義。
在與菲氬協商的時候,悉伯還另外派遣使節去了蘭欣卡,蘭欣卡是嵐朔行省如今的首府,在菲氬境內割據自治、控製嵐朔行省和瓦雷行省的嵐朔家族,便有限的控製這一片土地。
嵐朔家族曾經淪為菲氬的傀儡附庸,名義上替菲氬看守嵐朔行省,實際上其統治範圍不超過當時的嵐朔行省首府恩茨,直到“第三次悉伯戰爭”之後,嵐朔家族才利用菲氬的慘敗與奧英貝奇家族一同發動叛亂,最後割據自立。
可是在自立之後,嵐朔家族便陷入了混亂之中,這是來自思想的混亂,即嵐朔家族的下一步要怎麽走?
縱然嵐朔家族通過跳反而割據一省之地,可是東有菲尼,西有菲氬,哪個都是不好惹的,自己幾乎是要成了受氣的雙甲板。
結果菲氬通過嵐朔家族的混亂,在其傑出使節米特諾的口燦蓮花之下,居然說服嵐朔家族部分歸還權力給菲氬,之後菲氬又通過謹慎的經營,使得嵐朔家族成為昔日吉利拉西家族那樣的菲氬盟友,盡管隻是外交環境所構築的臨時盟友。
之後爆發了“吉利拉西戰爭”,但是由於菲氬始終處於上風,很快戰火就燒出嵐朔行省,於是嵐朔家族也變跟著菲氬打下去。
畢竟嵐朔行省可是處於菲氬與菲尼的交界處,這讓嵐朔家族深感憂慮,政局一變動自己不就成雙甲板了嗎?還是讓自己不要成為邊境為好,再加上菲氬承諾均分利益,所以嵐朔家族也在姑且跟著菲氬打下去。
“巴塞那戰役”中,嵐朔家族也貢獻了不少精銳軍隊,結果回來的很少,這極大的動搖了嵐朔家族對菲氬的忠誠。
而在這時候悉伯又悄然湊了上來,表示願意幫助嵐朔家族和菲尼聯絡,解決嵐朔家族的後顧之憂:你嵐朔家族不是擔心跳反之後不是被菲氬消滅,就是被菲尼吞並嗎?沒關係,我悉伯為你做外交擔保,你嵐朔家族盡管跳反。
除了勸告以外還有警告:你要知道複仇邊區是菲尼的失地而不是奧英貝奇王朝的失地,他們更願意收複的是同文同種的嵐朔行省,而不是繼續增強菲尼貴族的力量,所以一旦菲尼將法爾達驅除出國界以後,下一個目標肯定是入侵嵐朔行省而不是複仇邊區。
所以啊,你要知道,你現在跳反的話,我們給你作保讓菲尼無法取消你們的自治,可是你們要是不跳反的話,菲尼肯定會寧可失去複仇邊區也要收複嵐朔行省,那時候你們嵐朔家族的自治性就無法保證了啊。
經過悉伯的煽動,嵐朔家族最終下定決心,帶著嵐朔邊區倒戈菲尼,而奧英貝奇王朝也由於悉伯的聯絡與保證,同意讓嵐朔家族繼續在嵐朔邊區持有自治權,於是菲氬瞬間就慌了,戰火居然開始逼近首都納蘇貝。
這時候菲氬又跳出來做外交訛詐,聲稱居然連嵐朔家族都倒戈了,這說明菲氬亡國指日可待啊,那自己為何還要遵守可以被撕毀的密約,看著菲氬被菲尼一口吞下呢?再加上悉耐克人貴族對悉伯的抵抗相當嚴重,讓悉伯非常不滿,所以悉伯國內反對密約的聲音非常大。
其實菲氬隱約聽到風聲,嵐朔家族的倒戈背後就是悉伯的教唆,可是這種事情說出來,除了徹底得罪悉伯還有什麽用呢?
那菲氬就問悉伯該怎麽繼續履行密約,於是悉伯就暴露出自己帝國主義列強的醜陋麵目,悉伯要求菲氬再將阿拉羅行省也放棄給自己,並同意嵐朔行省貴族自己的抉擇,這樣悉伯就能遵守密約並再次協調菲氬與菲尼的關係。
聽了悉伯的回答以後,菲氬瞬間了日了poi了,莫亞行省已經被割讓,嵐朔行省又倒戈了,再把阿拉羅行省割讓給悉伯,那菲氬隻剩下歡火行省和吉利拉西行省了啊!以前一直嘲笑悉伯不過兩省之地的撮爾小國,難道菲氬也要淪落到這個地步了嗎?
絕望之中菲氬試圖尋求瑞英麥邱的幫助,讓瑞英麥邱在西邊發動新的攻勢牽製悉伯,這樣悉伯的語氣就不會如此妥妥逼人,而瑞英麥邱的回複——是沒有回複,將腦袋埋到沙堆裏當做沒聽見,死道友不死貧道,憑什麽自己為菲氬犧牲?
最後的希望已然失去,而菲氬炎牧尊麵對悉伯的外交訛詐,最後又慫了,在2555年簽署了《菲尼問題密約的新意見》,同意阿拉羅行省割讓給悉伯,同意嵐朔行省的倒戈,以換取悉伯不會對菲氬發動攻勢。
說到底,賣國這種事情開了一道口子,那顯然就會有第二次,菲氬未必不明白,悉伯讓自己與菲尼快速和平,是要菲尼可以南下進攻法爾達,可是也說了,死道友不死貧道,瑞英麥邱不肯為菲氬犧牲,而菲氬何嚐肯為千裏之外的法爾達犧牲?
結束與菲氬戰爭後,菲尼南下與法爾達進行決戰,迪文親王利用悉伯的新式軍隊通過4年的血戰,將法爾達驅除出釋迦行省,接著在2561年入侵法爾達的複仇邊區,誓要奪回恥辱之城沙安狄亞恩。
最後到了2569年暨悉伯建國501年,持續49年的“吉利拉西戰爭”、持續47年的“琳娜戰爭”和持續29年的“悉耐克戰爭”隨著在迪馬簽署《迪馬和約》而一同結束,這也是迪馬首次承擔簽署和約的榮譽。
而根據《迪馬和約》的規定,悉伯與瑞英麥邱的“琳娜戰爭”在《琳娜戰爭和平條約初步意見》的基礎上和平,即瑞英麥邱與悉伯承認此時領土狀態,悉伯擁有治外法權、關稅協調的特權。
悉伯、菲氬與菲尼的“悉耐克戰爭”在《菲尼問題密約》《菲尼問題密約的新意見》的基礎上和平,即菲氬割讓莫亞行省與阿拉羅行省給悉伯,嵐朔行省倒戈到菲尼;此外法爾達割讓複仇軍鎮給菲尼。
至此,悉伯結束了25世紀的東擴西吞,讓原本隻有2個行省14個主城的撮爾小國,一躍成為擁有6個行省(原有的悉伯行省、南悉伯行省,從“琳娜戰爭”獲得的琳娜行省、諾蘭莎行省,從“悉耐克戰爭”獲得的莫亞行省、阿拉羅行省)47座主城的龐然大物。
這一年,整個南疆大陸都因為悉伯而震撼,南疆有史兩千五百餘年,從未有過擴張如此迅猛的國度,即便是遙遠的多利安也聽聞了強國悉伯的威名,他們也會捫心自問道:這是悉伯擴張的終點了嗎?悉伯會就此停止他擴張的腳步了嗎?
。m.
統治菲尼的奧英貝奇王朝原本還在幾年前因為菲氬與法爾達的夾擊而岌岌可危,但是隨著悉伯的加入戰爭,轉瞬間便廢掉了菲氬進攻的能力。
菲氬的十萬大軍在2542年的“巴塞那戰役”中被打擊的土崩瓦解,餘下的殘黨隻能龜縮在各個堅固的城市中,利用高昂的城市防禦魔法勉強抵禦住悉伯的進攻,這樣一來自然沒有精力繼續進攻菲尼。
失去菲氬在北方壓線以後,奧英貝奇王朝可以將更多的軍隊調往南方與法爾達作戰,算是挽回了一些敗局,可是奧英貝奇王朝已經在之前的戰爭中失血過多,如果真的想要得到一個體麵的和平條約的話,唯有祈求悉伯更多的幫助。
這時候,迪文王子的地位就開始被無限拔高,即便以前已經夠高了,雖然說由於迪文王子超過了50歲沒法再成為炎牧尊,但是卻被菲尼高層貴族一致同意,將其加封為“親王”職位,即迪文親王。
親王職位在迪文之前隻有過六次冊封案例,一次是奧英貝奇家族推翻比伯家族的時候冊封了4個親王,剩下2次是入主菲尼時冊封的兩位親王,都是奧英貝奇家族中鼎鼎有名的人物,如今將親王職位授予迪文,由此可見對迪文的期待。
而迪文親王也不負眾望,前往悉伯以後在2544年談妥了條約,春風得意的回到菲尼,給菲尼貴族們,不論是菲尼人貴族還是比伯邊區貴族,都帶來了信心。
“我已經與悉伯和菲氬簽署了《菲尼問題密約》,悉伯會派出教官來訓練我們的新式悉伯軍隊,此外還和菲氬達成協議,他們販賣給我們的靈繩槍和靈能炮都由菲氬運輸,作為交換,一方麵悉伯會放緩進攻菲氬的步驟,另一方麵菲氬也能獲得些許靈繩槍。”
聽到悉伯居然一邊和菲氬打仗,一邊將靈繩槍賣給菲氬,場上頓時是一陣抽氣,這就是強國(此時眾人已經忽略悉伯隻有兩省之地的現實了)的自信嗎?
“那對於我們與菲氬的和平,密約中有沒有談到呢?”菲尼炎牧尊問出這個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迪文親王點頭說道:“有的,菲氬承諾不會再在這場戰爭中主動挑釁我們,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全力對付南方的法爾達,完成複仇了!”
場上傳出轟鳴的掌聲,這是對迪文親王這次出行交出一份圓滿答案的慶祝,可以說迪文親王無可爭議的捍衛了他的親王榮譽。
當悉伯就菲尼問題與菲氬達成妥協之時,也通過外交談判桌上的外交訛詐,讓菲氬同意放棄莫亞行省,隻是為了掩人耳目,主要是欺瞞莫亞行省的悉耐克人貴族,菲氬放棄莫亞行省的步驟,是每隔幾年自動從一座城市撤軍,避免雙方發生太大的衝突。
以上則是2544年《菲尼問題密約》的大致規定,菲氬議長回到納蘇貝議會的時候,興高采烈的揮舞著密約的卷軸:
“諸位,我給各位,給菲氬帶來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和平!除了能實際上結束戰爭以外,每給菲尼運輸5門靈能炮、3發炮彈、10把靈繩槍、6發靈力衝擊彈,我們就能得到1個!所以我不但給菲氬帶來了和平,還給菲氬帶來了力量!”
聽聞議長的吹噓以後,在場的不論認不認同,都拚命的鼓掌而傳出轟鳴的掌聲,仿佛和平真的已經到來,至於被菲氬所拋棄的悉耐克人?啊,那就算了吧,國難臨頭了,菲氬已經不想繼續打下去。
然而這些可憐又可鄙的菲氬議員似乎忘了一句話,永遠不要相信帝國主義的承諾,即便是一個半帝國主義,或是正在形成的帝國主義。
在與菲氬協商的時候,悉伯還另外派遣使節去了蘭欣卡,蘭欣卡是嵐朔行省如今的首府,在菲氬境內割據自治、控製嵐朔行省和瓦雷行省的嵐朔家族,便有限的控製這一片土地。
嵐朔家族曾經淪為菲氬的傀儡附庸,名義上替菲氬看守嵐朔行省,實際上其統治範圍不超過當時的嵐朔行省首府恩茨,直到“第三次悉伯戰爭”之後,嵐朔家族才利用菲氬的慘敗與奧英貝奇家族一同發動叛亂,最後割據自立。
可是在自立之後,嵐朔家族便陷入了混亂之中,這是來自思想的混亂,即嵐朔家族的下一步要怎麽走?
縱然嵐朔家族通過跳反而割據一省之地,可是東有菲尼,西有菲氬,哪個都是不好惹的,自己幾乎是要成了受氣的雙甲板。
結果菲氬通過嵐朔家族的混亂,在其傑出使節米特諾的口燦蓮花之下,居然說服嵐朔家族部分歸還權力給菲氬,之後菲氬又通過謹慎的經營,使得嵐朔家族成為昔日吉利拉西家族那樣的菲氬盟友,盡管隻是外交環境所構築的臨時盟友。
之後爆發了“吉利拉西戰爭”,但是由於菲氬始終處於上風,很快戰火就燒出嵐朔行省,於是嵐朔家族也變跟著菲氬打下去。
畢竟嵐朔行省可是處於菲氬與菲尼的交界處,這讓嵐朔家族深感憂慮,政局一變動自己不就成雙甲板了嗎?還是讓自己不要成為邊境為好,再加上菲氬承諾均分利益,所以嵐朔家族也在姑且跟著菲氬打下去。
“巴塞那戰役”中,嵐朔家族也貢獻了不少精銳軍隊,結果回來的很少,這極大的動搖了嵐朔家族對菲氬的忠誠。
而在這時候悉伯又悄然湊了上來,表示願意幫助嵐朔家族和菲尼聯絡,解決嵐朔家族的後顧之憂:你嵐朔家族不是擔心跳反之後不是被菲氬消滅,就是被菲尼吞並嗎?沒關係,我悉伯為你做外交擔保,你嵐朔家族盡管跳反。
除了勸告以外還有警告:你要知道複仇邊區是菲尼的失地而不是奧英貝奇王朝的失地,他們更願意收複的是同文同種的嵐朔行省,而不是繼續增強菲尼貴族的力量,所以一旦菲尼將法爾達驅除出國界以後,下一個目標肯定是入侵嵐朔行省而不是複仇邊區。
所以啊,你要知道,你現在跳反的話,我們給你作保讓菲尼無法取消你們的自治,可是你們要是不跳反的話,菲尼肯定會寧可失去複仇邊區也要收複嵐朔行省,那時候你們嵐朔家族的自治性就無法保證了啊。
經過悉伯的煽動,嵐朔家族最終下定決心,帶著嵐朔邊區倒戈菲尼,而奧英貝奇王朝也由於悉伯的聯絡與保證,同意讓嵐朔家族繼續在嵐朔邊區持有自治權,於是菲氬瞬間就慌了,戰火居然開始逼近首都納蘇貝。
這時候菲氬又跳出來做外交訛詐,聲稱居然連嵐朔家族都倒戈了,這說明菲氬亡國指日可待啊,那自己為何還要遵守可以被撕毀的密約,看著菲氬被菲尼一口吞下呢?再加上悉耐克人貴族對悉伯的抵抗相當嚴重,讓悉伯非常不滿,所以悉伯國內反對密約的聲音非常大。
其實菲氬隱約聽到風聲,嵐朔家族的倒戈背後就是悉伯的教唆,可是這種事情說出來,除了徹底得罪悉伯還有什麽用呢?
那菲氬就問悉伯該怎麽繼續履行密約,於是悉伯就暴露出自己帝國主義列強的醜陋麵目,悉伯要求菲氬再將阿拉羅行省也放棄給自己,並同意嵐朔行省貴族自己的抉擇,這樣悉伯就能遵守密約並再次協調菲氬與菲尼的關係。
聽了悉伯的回答以後,菲氬瞬間了日了poi了,莫亞行省已經被割讓,嵐朔行省又倒戈了,再把阿拉羅行省割讓給悉伯,那菲氬隻剩下歡火行省和吉利拉西行省了啊!以前一直嘲笑悉伯不過兩省之地的撮爾小國,難道菲氬也要淪落到這個地步了嗎?
絕望之中菲氬試圖尋求瑞英麥邱的幫助,讓瑞英麥邱在西邊發動新的攻勢牽製悉伯,這樣悉伯的語氣就不會如此妥妥逼人,而瑞英麥邱的回複——是沒有回複,將腦袋埋到沙堆裏當做沒聽見,死道友不死貧道,憑什麽自己為菲氬犧牲?
最後的希望已然失去,而菲氬炎牧尊麵對悉伯的外交訛詐,最後又慫了,在2555年簽署了《菲尼問題密約的新意見》,同意阿拉羅行省割讓給悉伯,同意嵐朔行省的倒戈,以換取悉伯不會對菲氬發動攻勢。
說到底,賣國這種事情開了一道口子,那顯然就會有第二次,菲氬未必不明白,悉伯讓自己與菲尼快速和平,是要菲尼可以南下進攻法爾達,可是也說了,死道友不死貧道,瑞英麥邱不肯為菲氬犧牲,而菲氬何嚐肯為千裏之外的法爾達犧牲?
結束與菲氬戰爭後,菲尼南下與法爾達進行決戰,迪文親王利用悉伯的新式軍隊通過4年的血戰,將法爾達驅除出釋迦行省,接著在2561年入侵法爾達的複仇邊區,誓要奪回恥辱之城沙安狄亞恩。
最後到了2569年暨悉伯建國501年,持續49年的“吉利拉西戰爭”、持續47年的“琳娜戰爭”和持續29年的“悉耐克戰爭”隨著在迪馬簽署《迪馬和約》而一同結束,這也是迪馬首次承擔簽署和約的榮譽。
而根據《迪馬和約》的規定,悉伯與瑞英麥邱的“琳娜戰爭”在《琳娜戰爭和平條約初步意見》的基礎上和平,即瑞英麥邱與悉伯承認此時領土狀態,悉伯擁有治外法權、關稅協調的特權。
悉伯、菲氬與菲尼的“悉耐克戰爭”在《菲尼問題密約》《菲尼問題密約的新意見》的基礎上和平,即菲氬割讓莫亞行省與阿拉羅行省給悉伯,嵐朔行省倒戈到菲尼;此外法爾達割讓複仇軍鎮給菲尼。
至此,悉伯結束了25世紀的東擴西吞,讓原本隻有2個行省14個主城的撮爾小國,一躍成為擁有6個行省(原有的悉伯行省、南悉伯行省,從“琳娜戰爭”獲得的琳娜行省、諾蘭莎行省,從“悉耐克戰爭”獲得的莫亞行省、阿拉羅行省)47座主城的龐然大物。
這一年,整個南疆大陸都因為悉伯而震撼,南疆有史兩千五百餘年,從未有過擴張如此迅猛的國度,即便是遙遠的多利安也聽聞了強國悉伯的威名,他們也會捫心自問道:這是悉伯擴張的終點了嗎?悉伯會就此停止他擴張的腳步了嗎?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