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早朝的日子,但是今天的早朝,和往日裏不同。


    天子禦武英殿,說明這次早朝要商討的政務和兵事有關,具體的情況,大臣們也都心中有數。


    雖然說,這段時間發生了種種大事,但是,這些事情多數時候影響的都是高層動蕩。


    對於大多數的朝廷衙門來說,波及不大,朝廷政務始終處於正常運轉當中。


    迎回太上皇固然重要,但是偌大的朝廷,不可能天天盯著這一件事情。


    落回到這次的早朝上。


    這次過完年,卸去了京營提督大臣的差事之後,兵部的於少保仿佛終於放開了手腳,開始和五軍都督府的都督範廣一起,嚐試製定邊境防線的改革。


    就在數日之前,據說方案終於成熟,兩人聯名上奏,呈遞了名為《請設九邊重鎮疏》的奏本。


    事關重大,天子下了詔命,要在今日早朝上廷議討論。


    早朝開始,見禮過後,天子也沒多廢話,直接就點了於謙的名,道。


    “今日廷議於少保所上請設九邊疏,於少保,你先來跟諸位朝臣,說一下你的想法。”


    於謙大步出列,走到殿中站定,拱手領命後,轉身麵向群臣,道。


    “諸位同僚,自大明立國之時起,蒙古各部始終是我心腹大患,太祖,太宗,仁宗,宣宗諸位先帝,皆以威臨各部,王師征伐,平定不臣。”


    “然所謂戰者,非長久之計,至仁宣,正統之時,我邊防漏洞已逐步凸顯,前番也先大舉攻襲,一路長驅直入,險些破紫荊而犯我京城,實乃警鍾也。”


    “故此,本官與範都督一同商議,幾經討論之後,以仿太祖設十三塞王之舉,奏請陛下增設邊境重鎮,以固邊防,安軍民百姓。”


    關於九邊軍鎮的事情,其實朝廷早有傳言。


    畢竟,這麽大的事情,想瞞也瞞不住。


    事實上,於謙所說的道理,朝臣們基本上也都是認可的。


    當然,雖然於謙的這番話說的漂亮,但是實際上就一句話。


    大明現在的邊防線,等同於沒有邊防線。


    當初,太祖立國之後,在治國上一條很重要的原則,就是分封諸王以固藩屏。


    對於如何對抗邊境的蒙古部族,也是遵循這條原則。


    因此,在驅逐北元之後,太祖便逐步分封了十三塞王,封地分布於邊境各處。


    相對於內地的諸王,十三塞王的權力更大,不僅手握重兵,而且遇到戰時,可以全攬封地內的一切軍政大權。


    與此同時,十三塞王遙相呼應,共同築成一條堅固的防線,防止蒙古部族內侵。


    但是,這種做法,顯然是有缺陷的。


    太祖威壓四海,懿文太子也德高望重,但是,其後繼位的建文皇帝,卻因諸王的重權而坐臥不安,因而厲行削藩。


    靖難之役後,本就身為塞王之一的太宗皇帝,同樣擔心其他的塞王效仿靖難,於是同樣延續了削藩的政策。


    隨著諸王的軍權被徹底剝奪,怎樣繼續維持邊境的安寧,就成了太宗首要考慮的問題。


    因此,大明的邊境政策開始轉變為以攻代守,太宗皇帝五度北征,宣宗皇帝三次北巡,皆是這種政策的延續。


    應該說,這種政策,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大明宗主國的地位,徹底瓦解了殘餘的北元勢力。


    在太宗兵鋒之下,包括韃靼,瓦剌,兀良哈等在內的諸多蒙古部落,紛紛宣告臣服,成為大明的藩屬國。


    但是這種政策,注定是不長久的。


    頻繁的戰爭,對於國力的消耗是十分嚴重的。


    到了宣宗時,大明就已經有意識的開始收縮防線,轉向休養生息。


    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講,土木之役的發生,其實是必然的。


    大明不可能持續的保持戰爭的狀態,一旦怠惰鬆懈,難以維持進攻的勢頭,那麽邊境防守上的短板,就會彰顯無疑。


    所以,建立新的,完善的邊境防線,是必然要做的事情,在這一點上,諸多大臣,是有著一致的看法的。


    有爭議的是具體的方案。


    說完了理由,於謙拿出奏本,重新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所謂九邊重鎮,其實很容易理解,就是仿照太祖設塞王的思路,將現今邊境各處關隘的雜亂兵力,化零為整,聚集起來。


    然後,以長城為依托,集中兵力,增設像大同,宣府這樣的邊境軍鎮,使之遙相呼應,建立起一條堅固的防線。


    看似簡單,但是實際上,在實行當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最尖銳,也是最明顯的,就是財政問題。


    於謙話音剛落,頭一個站出來反對的,就是戶部尚書沈翼。


    “陛下,關於重立邊境防線,臣並無異議,但是於少保所提之九邊重鎮,臣以為靡費太廣。”


    說著,沈尚書就開始算。


    “按照於少保所說,設立九邊重鎮,首先要做的,就是裁撤邊境零星散落,不成體係的諸多關隘,匯聚於重鎮之中。”


    “那麽,朝廷首要麵對的,就是這些關隘之中的百姓該如何安置,若留於原地,則軍隊調離,安危難以保證,且重鎮之中,有兵無民,難以長久。”


    “若遷移至重鎮之中,則如此大批量的遷移百姓,朝廷必定要給予撫恤,且操作不當,會產生大批流民。”


    “此其一也。”


    雖然說,在私下裏,沈翼和於謙的交情不錯,但是涉及到政務上麵,他說話也是絲毫的不客氣。


    上朝的時候死掐,下朝的時候一塊小酌,公私分明,秋毫無犯,這算是大明士大夫的一個鮮明特色。


    何況,沈翼雖然執掌戶部,但是他也不是對兵事完全沒有了解,對於邊境的局麵,雖然比不上於謙,但也清楚的很。


    “其二,如於尚書所說,我大明如今所設重鎮,皆依托於長城,但是若按照於尚書的構想,建城能夠遙想呼應之九邊,則寧夏,陝西,甘肅等多處,需要加建長城,聯通各處。”


    “戶部初步核算,需增設邊牆數百餘力,由此征發的徭役,銀兩從何而來?”


    “朝廷在宣大之外,增設遼東鎮,所需修建的遼河長城,至今尚未完工。”


    “若在此之外,同時增設數座軍鎮,朝廷財政如何支撐?”


    事實上,九邊重鎮的提議,對於戶部來說,壓力是最大的,至於原因,當然是戶部永恒不變的話題。


    沒有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兄何故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麒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麒麟並收藏皇兄何故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