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寒梅落雪,瑞兆豐年。
京城最特色的建築特征莫過於胡同,各式各樣的胡同,依坊築巷,橫七豎八的聚集在一起,成為印烙在幾代人心中的記憶。
胡同多,門道也多,早兩年的時候,京城流行東富西貴,南貧北賤的說法,但是到了這兩年,在東城購置宅院的貴人們,也多了起來。
當然,主要是文臣居多,像是真正的貴人,世代傳承的勳貴外戚之家,當然還是住在西城。
至於原因,其實也簡單。
因為土木堡一役,朝廷新晉提拔上來的,都是相對比較年輕的官員,還有不少是從地方拔擢的,他們年資沒有那麽久,剛到京城也不敢出風頭,於是,隻能購置一些小一點的宅院。
但是老大人們舒服久了,小門小戶的感覺拘束的緊,再加上,東城雖然沒有真正的貴人,但是卻有一尊大神,提督東廠的舒良公公的外宅。
這位雖是宦官,地位卻不可小覷,哪怕有王振的殷鑒在前,趨炎附勢者也總是有的,哪怕不走的太***素照麵打聲招呼,日後萬一跟東廠打交道,也能有幾分薄麵。
於是,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原本稠密但狹小的東城胡同,開始漸漸出現了官宦之家。
剛開始是七八品的小官,等到了後來,慢慢的也多了五六品,甚至是三四品的大員,最顯著的代表人物,就是內閣的李實大人和禮部的李賢大人。
這二位擢升的速度都很快,未發跡的時候就住在東城,後來成了朝廷重臣,東城也不似往常一樣隻有商賈之輩。
於是,兩位老大人就幹脆沒有挪動,隻是將左右的連房購置下來,翻修後拓寬了不少,作為宅邸。
此刻,上書“李府”的宅子上,掛著幾個大紅的燈籠,映照著地上的白雪,煞是好看。
一頂暖轎悠悠的停了下來,隨後,一個身著錦袍的老者下了轎子,抬頭望著李府的牌子,輕輕的歎了口氣。
李府的門前,早有管家在迎候著,見到轎子在門前停下,立刻迎了上來,道。
“見過老大人,我家老爺已在府中等候,請老大人隨小的進府。”
錦袍老者點了點頭,安步當車的走進了府門。
過了外堂,隔著遠遠的,便見到李賢迎了出來,於是,二人同時加快腳步,在院中站定,相互拱手一禮。
李賢道:“明日便是廷議太子府屬官之事,當此緊要之際,用明兄何必分神來老夫府中,實在讓老夫心中不安啊。”
朱鑒,字用明,號簡齋。
不錯,趁著夜色輕車簡從來到李府的,正是最近風頭最盛的內閣大學士朱鑒。
此刻的朱鑒,少了幾分在朝廷上的剛硬,多了幾分溫潤,再度拱了拱手,歎道。
“原德有此心,老夫卻不能不來,今日之事,委屈原德了。”
李賢苦笑一聲,卻也未在多言,隻道:“外間寒涼,還請用明兄隨老夫入廳中一敘。”
於是,二人進了花廳當中,各自落座,一盞香茗擺在麵前,淡淡的茶香繚繞,二人皆是有些沉默。
片刻之後,朱鑒率先開口,道:“原德,今日之事,是老夫對你不起,原本,隻想讓你以冬至大節的儀注為引子,順勢提起東宮之事,可誰料到,俞仕朝那個老家夥突然冒了出來,結果……唉……”
自從那天晚上,和焦敬,任禮等人不歡而散之後,朱鑒雖然不想承認,但還是不得不說,任禮說的是對的。
隨著時間一天天的推移,局勢越來越朝著對於他們不利的方向發展。
內閣當中,俞士悅不再一味的持激烈的對抗態度,朝中的輿論風向開始隱約發生轉變,宮中皇後誕下的是皇女而非皇子,他們最後的期盼,襄王也被岷王給兩杖打回了府邸養傷。
除了宮中皇女的事情,非人力可以控製外,諸多跡象,都顯示出,天子已經起了疑心,並且還是著手開始反製。
別的不說,襄王事件,十有八九便是天子的手筆。
這顯然是個壞消息!
對於朱鑒等人來說,想要推動太子府備置屬官,天子是繞不過去的坎,一旦奏疏遞上去,就得有把握讓天子不會否決,不然的話,再多的努力,也會付諸東流。
而他們能夠想到的唯一辦法,就是讓天子抗拒薄待太上皇的態度,在朝堂上展露出來。
如此一來,禮法便會成為他們的武器,讓天子在太子一事上必須讓步以顯示自己對太上皇的尊重。
但是,遺憾的是,這個機會,太難找了。
原本襄王是最合適的,但是,岷王一出麵,襄王別說上奏了,到現在傷還沒養好。
所以,朱鑒隻能找到了李賢。
說來,這件事情還得感謝成國公府的小公爺朱儀,太上皇不在京中的這段時間,若非是他四處奔走,朱鑒就算是想要找人幫忙,一時也難打開局麵。
李賢曾受太上皇重用,如今又是禮部侍郎,讓他出麵,正好合適。
何況,冬至大節的儀注,禮部之所以拖到現在,也是因為對該如何對待太上皇而爭論不休。
大宗伯胡濙不管事,王一寧偏向保守,既不想違反禮法,又不敢得罪天子,猶猶豫豫的一直拖著。
於是,在朱儀的牽線下,通過袁彬征得了太上皇的同意之後,朱鑒便找上了李賢。
按照最開始的打算,李賢要做的,隻是以禮部的名義,呈上冬至大節的儀注,這樣一來,無論天子同不同意,其實都有能夠應對的辦法。
天子若是不情願,那麽便可搬出禮法,借此事讓群臣明白,天子對太上皇的抗拒之心,進而爭取東宮屬官。
如果天子答應下來,也不是壞事。
一則之後朝拜太上皇更加名正言順,二則,天子既然做出了讓步,那麽再提出東宮屬官之事,天子否決的話,朝堂輿論也勢必會有所不利。
當然,理論上來說,前者是最佳狀態,因為冬至大節,的確有禮法儀典可以辯一辯。
但是後者的話,天子若是豁出去麵子不要定要否決,那麽朱鑒等人也隻能接受。
畢竟,太子出閣前番已經過了朝議,天子若搬出這個理由,也難反駁。
不過,終歸是有希望的。
真的走到了那一步,哪怕是最壞的結果,也可為下次重提東宮屬官做好鋪墊。
在這種盤算之下,李賢所要承擔的風險,其實並不算大。
畢竟,冬至大節的儀注雖然有冒犯天子的風險,但畢竟是禮部部議出來的,得了大宗伯胡濙首肯的。
所以,李賢哪怕當這個呈遞的人,也不會太被苛責,相反的,他主動擔下了這個苦差事,還能得一番勇於擔當的讚譽。
若天子否了,他更是能因為勸諫天子,而博得一個好名聲。
至於之後,李賢就可以功成身退,真正提起東宮之事的風險,由朱鑒自己來擔。
可誰曾想,計劃趕不上變化。
前麵雖然有些許的意外,但是總歸都還在預料之內,直到俞士悅站了出來。
想起這件事情,朱鑒就恨得牙癢癢。
這麽段日子下來,他們倆各種政務上的對峙,再怎麽沒矛盾也鬧出矛盾來了,本就相互看不順眼的情況下,俞士悅又在這種關鍵時候鬧幺蛾子,而且提出來的還是他們恰巧要說的太子之事。
原本,李賢將冬至大節的儀注上呈完了之後,無論結果如何,朱鑒都可順勢借尊太上皇之勢,提出為東宮備置屬官。
但是,被俞士悅這麽一打斷,朝臣的關注點就變成了禮部拖延太子出閣儀注了。
內閣次輔親自出麵彈劾,而且是在早朝上,禮部就算再倨傲,也勢必要給予回應。
朝堂之上,能夠直接代表禮部的,毋庸置疑就是禮部尚書胡濙。
但是這位老大人,向來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與世無爭的,照他的性格,就算受了彈劾,也不會太過在意,頂多應承幾句就過去了。
這對於朝臣來說,不算什麽。
可對於籌謀著要趁機備置太子屬官的朱鑒等人來說,就是大問題了。
備置太子屬官,最重要的依據有三個,一是尊敬太上皇,示天家親密,皇位有序,二是為培養儲君,提早接觸政務,三就是禮法和儀典的需要。
這三條裏麵,第一條原本是最有力的,但是,被天子連消帶打,尤其是在幹脆利落的同意了冬至大節的儀注之後,作用已經有限。
至於第二,這條要是足夠有說服力的話,當初朝議就不會通過出閣而不備府,說到底,太子殿下的年紀在那擺著,再過兩年接觸政務完全來得及。
所以到最後,禮法和儀典反而是這三條裏頭,最能拿得出手的。
但是,一旦作為禮部尚書的胡濙,在朝臣麵前表了態,哪怕是敷衍虛應的表態,也代表著禮部在儀典上沒有問題,再想在這方麵做文章,就十分困難了。
所以,局麵才會發展到這種不可收拾的地步。
當時的局麵,禮部必須要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見!
但是,朱鑒不得不說,他也沒有想到,李賢會有這種魄力。
還是那句話,俞士悅彈劾的是禮部,所以代表禮部做出回應的,理所應當是,也隻能是胡濙。
李賢一個禮部侍郎,直接站出來代表禮部表態,是十分逾矩的。
說白了,這是在打胡濙的臉!
不知道的,還以為禮部沒有尚書,全憑李賢一個侍郎做主呢……
身為佐貳官,竊正堂官之權之勢,是官場大忌。
所以,當時的朱鑒,其實沒抱著希望,李賢能有這個魄力。
但是,不得不說,小公爺推薦的人,太上皇信任的人,是值得托付的。
李賢明知後果,但還是毅然站了出來。
於是,胡濙這位五朝老臣,果然怒不可遏,當場表示要將李賢調離禮部,而滿朝上下,無一人為李賢說話。
這就是後果!
堂堂正三品的大員,而且是六部的郎官,僅僅三言兩句,便定下了去向,這在朝中,是絕無僅有的事情。
畢竟,到了這等地步,哪個沒有幾個故交門生,同鄉好友,就算最後改變不了結果,但是拉扯一段肯定是避免不了的。
但是這一次,滿朝上下,盡皆沉默。
因為,李賢觸犯了官場上的禁忌,沒有人願意有這樣一個下屬,也沒有人,願意下屬有樣學樣,將上官絲毫都不放在眼中。
所以,李賢必須離開朝堂。
然而,麵對這樣的結果,出乎朱鑒意料的是,李賢並沒有太過的沮喪或者不甘,相反的,他顯得十分平靜,道。
“閣老不必擔心老夫,東宮正脈,國之儲本,能為太子殿下盡一份綿薄之力,是老夫之幸事也,吾輩讀書人,習讀聖人經義,自當謹守本心,仕途本是過眼雲煙,無論在朝廷或是地方,皆是為大明效力,並無差別。”
這話一說,朱鑒反而覺得心中更加不是滋味。
原本,這件事情就是他找上李賢的,結果現在,他還在內閣當中(盡管明天之後,也不知道還在不在),但是李賢卻先被驅逐出了朝堂。
而且可想而知的是,背上這麽一個不知輕重的名聲,李賢至少未來十年之內,很難再獲得提拔了。
或許,隻有等到朝臣們慢慢將這件事情給淡忘了,他才有重回中樞的機會。
一個原本前途光明的禮部侍郎,因為幫了他的忙,就這麽沉淪在雲貴之地,著實讓朱鑒心中愧疚不已。
歎了口氣,朱鑒起身,端正一禮,道。
“原德品行高潔,為國不避斧鉞,請受老夫一拜。”
見此狀況,李賢猶豫了一下,下意識的想要躲避,但是,最終還是沒有動,隻是坐在原處,坦然受之。
如今的內閣還沒有之後那般勢大,朱鑒這個次輔,在朝中的地位,實際上也就比六部侍郎要高半階左右,何況,這件事情,的確是他做出了犧牲。
所以,李賢倒也不算托大。
隻不過,在朱鑒躬身之時,李賢的眼中忽然便掠過一絲複雜難明的神色,轉瞬即逝,待朱鑒直起身子時,便已消散無蹤。
旋即,李賢亦起身回禮,道。
“今日朝上,老夫雖盡力而為,但卻是未能助殿下備置東宮,故而,閣老此禮,老夫受之有愧,如今,朝堂之事我已無能為力,惟願閣老明日一切順利,早正本源,定儲本之安,若得如此,原德雖遭貶斥,亦甘願爾。”
朱鑒點了點頭,臉上浮起堅毅之色,道。
“原德且放心,明日老夫必定竭盡全力,何況,原德也不必妄自菲薄,此次東宮備置屬官,若無你出麵阻止,早被掐死在萌芽之中,如此功勞,老夫必會稟明太上皇,原德且先在地方曆練一番,待數年之後,太子殿下勢成,必會召回原德,重回朝廷。”
這話說的不算隱晦,但是,也恰是如此,才說明了朱鑒此刻的心緒。
李賢倒也沒有扭捏作態,拱手謝道:“如此,便多謝用明兄了。”
…………
朱鑒走了,如李賢所說,明天便是廷議,今晚,他要忙的事情很多,能夠抽出時間來李府一趟,已經是十分不容易了,自然不能過多耽擱。
但是,待他離開之後,李賢坐在遠處,神色卻十分複雜,望著搖動的燭火,陷入了沉思當中。
片刻後,廳中沉寂下來,不知何時,李賢的身邊多了一個四十出頭,著一身儒服的官員模樣的人。
他明顯和李賢的關係很好,從後廳中走出來,便自顧自的坐在了李賢的對麵。
想了想,他從桌子上拿了個杯子,給自己倒了杯茶,抿了一口,然後開口問道。
“剛才,你為什麽不將我引薦給朱閣老?”
京城最特色的建築特征莫過於胡同,各式各樣的胡同,依坊築巷,橫七豎八的聚集在一起,成為印烙在幾代人心中的記憶。
胡同多,門道也多,早兩年的時候,京城流行東富西貴,南貧北賤的說法,但是到了這兩年,在東城購置宅院的貴人們,也多了起來。
當然,主要是文臣居多,像是真正的貴人,世代傳承的勳貴外戚之家,當然還是住在西城。
至於原因,其實也簡單。
因為土木堡一役,朝廷新晉提拔上來的,都是相對比較年輕的官員,還有不少是從地方拔擢的,他們年資沒有那麽久,剛到京城也不敢出風頭,於是,隻能購置一些小一點的宅院。
但是老大人們舒服久了,小門小戶的感覺拘束的緊,再加上,東城雖然沒有真正的貴人,但是卻有一尊大神,提督東廠的舒良公公的外宅。
這位雖是宦官,地位卻不可小覷,哪怕有王振的殷鑒在前,趨炎附勢者也總是有的,哪怕不走的太***素照麵打聲招呼,日後萬一跟東廠打交道,也能有幾分薄麵。
於是,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原本稠密但狹小的東城胡同,開始漸漸出現了官宦之家。
剛開始是七八品的小官,等到了後來,慢慢的也多了五六品,甚至是三四品的大員,最顯著的代表人物,就是內閣的李實大人和禮部的李賢大人。
這二位擢升的速度都很快,未發跡的時候就住在東城,後來成了朝廷重臣,東城也不似往常一樣隻有商賈之輩。
於是,兩位老大人就幹脆沒有挪動,隻是將左右的連房購置下來,翻修後拓寬了不少,作為宅邸。
此刻,上書“李府”的宅子上,掛著幾個大紅的燈籠,映照著地上的白雪,煞是好看。
一頂暖轎悠悠的停了下來,隨後,一個身著錦袍的老者下了轎子,抬頭望著李府的牌子,輕輕的歎了口氣。
李府的門前,早有管家在迎候著,見到轎子在門前停下,立刻迎了上來,道。
“見過老大人,我家老爺已在府中等候,請老大人隨小的進府。”
錦袍老者點了點頭,安步當車的走進了府門。
過了外堂,隔著遠遠的,便見到李賢迎了出來,於是,二人同時加快腳步,在院中站定,相互拱手一禮。
李賢道:“明日便是廷議太子府屬官之事,當此緊要之際,用明兄何必分神來老夫府中,實在讓老夫心中不安啊。”
朱鑒,字用明,號簡齋。
不錯,趁著夜色輕車簡從來到李府的,正是最近風頭最盛的內閣大學士朱鑒。
此刻的朱鑒,少了幾分在朝廷上的剛硬,多了幾分溫潤,再度拱了拱手,歎道。
“原德有此心,老夫卻不能不來,今日之事,委屈原德了。”
李賢苦笑一聲,卻也未在多言,隻道:“外間寒涼,還請用明兄隨老夫入廳中一敘。”
於是,二人進了花廳當中,各自落座,一盞香茗擺在麵前,淡淡的茶香繚繞,二人皆是有些沉默。
片刻之後,朱鑒率先開口,道:“原德,今日之事,是老夫對你不起,原本,隻想讓你以冬至大節的儀注為引子,順勢提起東宮之事,可誰料到,俞仕朝那個老家夥突然冒了出來,結果……唉……”
自從那天晚上,和焦敬,任禮等人不歡而散之後,朱鑒雖然不想承認,但還是不得不說,任禮說的是對的。
隨著時間一天天的推移,局勢越來越朝著對於他們不利的方向發展。
內閣當中,俞士悅不再一味的持激烈的對抗態度,朝中的輿論風向開始隱約發生轉變,宮中皇後誕下的是皇女而非皇子,他們最後的期盼,襄王也被岷王給兩杖打回了府邸養傷。
除了宮中皇女的事情,非人力可以控製外,諸多跡象,都顯示出,天子已經起了疑心,並且還是著手開始反製。
別的不說,襄王事件,十有八九便是天子的手筆。
這顯然是個壞消息!
對於朱鑒等人來說,想要推動太子府備置屬官,天子是繞不過去的坎,一旦奏疏遞上去,就得有把握讓天子不會否決,不然的話,再多的努力,也會付諸東流。
而他們能夠想到的唯一辦法,就是讓天子抗拒薄待太上皇的態度,在朝堂上展露出來。
如此一來,禮法便會成為他們的武器,讓天子在太子一事上必須讓步以顯示自己對太上皇的尊重。
但是,遺憾的是,這個機會,太難找了。
原本襄王是最合適的,但是,岷王一出麵,襄王別說上奏了,到現在傷還沒養好。
所以,朱鑒隻能找到了李賢。
說來,這件事情還得感謝成國公府的小公爺朱儀,太上皇不在京中的這段時間,若非是他四處奔走,朱鑒就算是想要找人幫忙,一時也難打開局麵。
李賢曾受太上皇重用,如今又是禮部侍郎,讓他出麵,正好合適。
何況,冬至大節的儀注,禮部之所以拖到現在,也是因為對該如何對待太上皇而爭論不休。
大宗伯胡濙不管事,王一寧偏向保守,既不想違反禮法,又不敢得罪天子,猶猶豫豫的一直拖著。
於是,在朱儀的牽線下,通過袁彬征得了太上皇的同意之後,朱鑒便找上了李賢。
按照最開始的打算,李賢要做的,隻是以禮部的名義,呈上冬至大節的儀注,這樣一來,無論天子同不同意,其實都有能夠應對的辦法。
天子若是不情願,那麽便可搬出禮法,借此事讓群臣明白,天子對太上皇的抗拒之心,進而爭取東宮屬官。
如果天子答應下來,也不是壞事。
一則之後朝拜太上皇更加名正言順,二則,天子既然做出了讓步,那麽再提出東宮屬官之事,天子否決的話,朝堂輿論也勢必會有所不利。
當然,理論上來說,前者是最佳狀態,因為冬至大節,的確有禮法儀典可以辯一辯。
但是後者的話,天子若是豁出去麵子不要定要否決,那麽朱鑒等人也隻能接受。
畢竟,太子出閣前番已經過了朝議,天子若搬出這個理由,也難反駁。
不過,終歸是有希望的。
真的走到了那一步,哪怕是最壞的結果,也可為下次重提東宮屬官做好鋪墊。
在這種盤算之下,李賢所要承擔的風險,其實並不算大。
畢竟,冬至大節的儀注雖然有冒犯天子的風險,但畢竟是禮部部議出來的,得了大宗伯胡濙首肯的。
所以,李賢哪怕當這個呈遞的人,也不會太被苛責,相反的,他主動擔下了這個苦差事,還能得一番勇於擔當的讚譽。
若天子否了,他更是能因為勸諫天子,而博得一個好名聲。
至於之後,李賢就可以功成身退,真正提起東宮之事的風險,由朱鑒自己來擔。
可誰曾想,計劃趕不上變化。
前麵雖然有些許的意外,但是總歸都還在預料之內,直到俞士悅站了出來。
想起這件事情,朱鑒就恨得牙癢癢。
這麽段日子下來,他們倆各種政務上的對峙,再怎麽沒矛盾也鬧出矛盾來了,本就相互看不順眼的情況下,俞士悅又在這種關鍵時候鬧幺蛾子,而且提出來的還是他們恰巧要說的太子之事。
原本,李賢將冬至大節的儀注上呈完了之後,無論結果如何,朱鑒都可順勢借尊太上皇之勢,提出為東宮備置屬官。
但是,被俞士悅這麽一打斷,朝臣的關注點就變成了禮部拖延太子出閣儀注了。
內閣次輔親自出麵彈劾,而且是在早朝上,禮部就算再倨傲,也勢必要給予回應。
朝堂之上,能夠直接代表禮部的,毋庸置疑就是禮部尚書胡濙。
但是這位老大人,向來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與世無爭的,照他的性格,就算受了彈劾,也不會太過在意,頂多應承幾句就過去了。
這對於朝臣來說,不算什麽。
可對於籌謀著要趁機備置太子屬官的朱鑒等人來說,就是大問題了。
備置太子屬官,最重要的依據有三個,一是尊敬太上皇,示天家親密,皇位有序,二是為培養儲君,提早接觸政務,三就是禮法和儀典的需要。
這三條裏麵,第一條原本是最有力的,但是,被天子連消帶打,尤其是在幹脆利落的同意了冬至大節的儀注之後,作用已經有限。
至於第二,這條要是足夠有說服力的話,當初朝議就不會通過出閣而不備府,說到底,太子殿下的年紀在那擺著,再過兩年接觸政務完全來得及。
所以到最後,禮法和儀典反而是這三條裏頭,最能拿得出手的。
但是,一旦作為禮部尚書的胡濙,在朝臣麵前表了態,哪怕是敷衍虛應的表態,也代表著禮部在儀典上沒有問題,再想在這方麵做文章,就十分困難了。
所以,局麵才會發展到這種不可收拾的地步。
當時的局麵,禮部必須要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見!
但是,朱鑒不得不說,他也沒有想到,李賢會有這種魄力。
還是那句話,俞士悅彈劾的是禮部,所以代表禮部做出回應的,理所應當是,也隻能是胡濙。
李賢一個禮部侍郎,直接站出來代表禮部表態,是十分逾矩的。
說白了,這是在打胡濙的臉!
不知道的,還以為禮部沒有尚書,全憑李賢一個侍郎做主呢……
身為佐貳官,竊正堂官之權之勢,是官場大忌。
所以,當時的朱鑒,其實沒抱著希望,李賢能有這個魄力。
但是,不得不說,小公爺推薦的人,太上皇信任的人,是值得托付的。
李賢明知後果,但還是毅然站了出來。
於是,胡濙這位五朝老臣,果然怒不可遏,當場表示要將李賢調離禮部,而滿朝上下,無一人為李賢說話。
這就是後果!
堂堂正三品的大員,而且是六部的郎官,僅僅三言兩句,便定下了去向,這在朝中,是絕無僅有的事情。
畢竟,到了這等地步,哪個沒有幾個故交門生,同鄉好友,就算最後改變不了結果,但是拉扯一段肯定是避免不了的。
但是這一次,滿朝上下,盡皆沉默。
因為,李賢觸犯了官場上的禁忌,沒有人願意有這樣一個下屬,也沒有人,願意下屬有樣學樣,將上官絲毫都不放在眼中。
所以,李賢必須離開朝堂。
然而,麵對這樣的結果,出乎朱鑒意料的是,李賢並沒有太過的沮喪或者不甘,相反的,他顯得十分平靜,道。
“閣老不必擔心老夫,東宮正脈,國之儲本,能為太子殿下盡一份綿薄之力,是老夫之幸事也,吾輩讀書人,習讀聖人經義,自當謹守本心,仕途本是過眼雲煙,無論在朝廷或是地方,皆是為大明效力,並無差別。”
這話一說,朱鑒反而覺得心中更加不是滋味。
原本,這件事情就是他找上李賢的,結果現在,他還在內閣當中(盡管明天之後,也不知道還在不在),但是李賢卻先被驅逐出了朝堂。
而且可想而知的是,背上這麽一個不知輕重的名聲,李賢至少未來十年之內,很難再獲得提拔了。
或許,隻有等到朝臣們慢慢將這件事情給淡忘了,他才有重回中樞的機會。
一個原本前途光明的禮部侍郎,因為幫了他的忙,就這麽沉淪在雲貴之地,著實讓朱鑒心中愧疚不已。
歎了口氣,朱鑒起身,端正一禮,道。
“原德品行高潔,為國不避斧鉞,請受老夫一拜。”
見此狀況,李賢猶豫了一下,下意識的想要躲避,但是,最終還是沒有動,隻是坐在原處,坦然受之。
如今的內閣還沒有之後那般勢大,朱鑒這個次輔,在朝中的地位,實際上也就比六部侍郎要高半階左右,何況,這件事情,的確是他做出了犧牲。
所以,李賢倒也不算托大。
隻不過,在朱鑒躬身之時,李賢的眼中忽然便掠過一絲複雜難明的神色,轉瞬即逝,待朱鑒直起身子時,便已消散無蹤。
旋即,李賢亦起身回禮,道。
“今日朝上,老夫雖盡力而為,但卻是未能助殿下備置東宮,故而,閣老此禮,老夫受之有愧,如今,朝堂之事我已無能為力,惟願閣老明日一切順利,早正本源,定儲本之安,若得如此,原德雖遭貶斥,亦甘願爾。”
朱鑒點了點頭,臉上浮起堅毅之色,道。
“原德且放心,明日老夫必定竭盡全力,何況,原德也不必妄自菲薄,此次東宮備置屬官,若無你出麵阻止,早被掐死在萌芽之中,如此功勞,老夫必會稟明太上皇,原德且先在地方曆練一番,待數年之後,太子殿下勢成,必會召回原德,重回朝廷。”
這話說的不算隱晦,但是,也恰是如此,才說明了朱鑒此刻的心緒。
李賢倒也沒有扭捏作態,拱手謝道:“如此,便多謝用明兄了。”
…………
朱鑒走了,如李賢所說,明天便是廷議,今晚,他要忙的事情很多,能夠抽出時間來李府一趟,已經是十分不容易了,自然不能過多耽擱。
但是,待他離開之後,李賢坐在遠處,神色卻十分複雜,望著搖動的燭火,陷入了沉思當中。
片刻後,廳中沉寂下來,不知何時,李賢的身邊多了一個四十出頭,著一身儒服的官員模樣的人。
他明顯和李賢的關係很好,從後廳中走出來,便自顧自的坐在了李賢的對麵。
想了想,他從桌子上拿了個杯子,給自己倒了杯茶,抿了一口,然後開口問道。
“剛才,你為什麽不將我引薦給朱閣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