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與杜如晦見了一麵,杜如晦繼續回長安做那尚書右仆射。
李泰推測應該在秋收後,杜如晦便會開始動手對整個大運河執行《漕運計劃》。
因為到了那時候,京杭運河上下大量種植粟米的百姓到了農閑,是執行的最好勞役。
至於李泰則繼續北上,一路順著永濟渠而行,差不多半個月左右,便到達了幽州。
李淳風帶著盧承基、劉仁軌、王玄策,以及原本幽州的都督衛孝傑等文武官吏出城相迎。
沒什麽本地人甩自己臉色,更沒有誰表露出要掣肘自己的意思,幾乎每一個人所表露出來的,都是和和氣氣的樣子。
就算衛孝傑這種軍人,頂多說話橫了一點,但隻要李泰提出的吩咐,衛孝傑也沒要阻止的意思,讓李泰很是滿意。
李泰也沒什麽遲疑,來到幽州,便先讓高季輔和蘇烈兩人順利任職,並第一時間對高馮道,“先生乃阿耶選拔給我的朝廷大才,我現在便把幽州政務托付給先生。
還請先生體恤百姓,秉公處理,尤其民族矛盾,更要慎之又慎。”
高季輔沒想到,李泰來到幽州的第一時間便把幽州刺史的印信交給他,托付他整個行政之權,這讓高季輔相當感動,對李泰道,“馮定然不負燕王所托,治理好幽州民生。”
李泰點頭滿意。
說實話,自己才剛來到幽州,很多事情都不了解,與其自己坐在這個位置上胡亂的發號施令,還不如交給高季輔。
雖然李泰並不知道高季輔是不是所謂的能吏,但無可否認高季輔說話做事條理清晰,按照當初的規章製度執行,想來不會出什麽大亂。
至於蘇烈則帶著一部分願意跟隨自己的親衛去做幽州司馬,開始重新訓練幽州的軍隊。
隨著這兩人離開,李泰帶上了白鶴與盧安壽來到幽州的農業學府。
李泰非常明白,在幽州這裏才是自己的根基,更是自己的基本盤。
李淳風見到李泰親自過來,連忙過來對李泰行禮。
不過李泰揮手阻止,李淳風便帶著李泰一路向著自己的辦公室裏麵而去。
一直到了房間裏麵,李淳風把房門關上,這才對李泰行禮道,
“見過燕王,本來燕王昨日才舟車勞頓來到幽州,我原本準備午後再去尋您。沒想到,您這般早便過來了!”李淳風對李泰道。
“有盧師傅盯著,每天可少不了晨練,原本這時間應該是顏先生教書的,不過這不是來幽州了,顏老師可沒跟過來,到底算偷得浮生半日閑啊!”李泰笑了笑。
李淳風對李泰行禮,因為李淳風知道,哪怕李泰真的很閑,也能在房間裏睡覺。
但現在李泰既然找了過來,那李淳風便明白李泰找自己是有正事的。
“燕王來此,想來是有正事相尋,淳風定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李淳風果斷表態。
李泰點頭道,“的確有很多東西需要詢問你,先問問農業學府吧。
今年七八月份應該是畢業的時間,有多少的學員畢業了”
“第一批一百三十一人今年考核之後便是會畢業。”李淳風道,
“不過其中三十多人,已被李德謇將軍定下來,作為補充渤海水師的兵力,至於其他的人倒是沒有影響。
不過,有一部分需要留校培種育種,以及教師助手。
另外一部分則是會去周圍的部落推廣牧草,從而讓朝廷的《牧草計劃》得以實現。
所以真剩下來的人數,想來不會超過三十人!”
“剩下來的人數,我全要了!”李泰歎了一口氣,幽州學府的人數到底是太少了。
當然,李泰也明白,這是沒辦法的事,因為製約幽州學府招生的,第一就李淳風的錢糧。
如果李淳風錢糧足夠,那麽自然一切都好說,但錢糧不足,所以才這麽一點人。
甚至就算是自己想分,也不過隻是分到三十個人而已。
“可以,我這就去安排!”李淳風聽到李泰的話,答應了下來,然後李淳風繼續的道,
“幽州學府因為地處邊緣,加上資金單薄,財力不夠豐厚。
所以我並沒完全仿照高陵學府把六科全部齊全,除了農文兩科以外,隻選擇了數墨牧三科。
另有一部分學生被渤海水師看中,我安排他們學習海洋氣候,辨別海洋方位,以及遵守軍紀之類的知識。為了管理方便,便是設立了水師科!”
“醫科與樂科需要補上,我不久之後會寫信給長安學府,讓他們支援醫科與樂科的老師,以及一部分能夠在幽州落腳的學生過來!”
李泰對李淳風道,“另外,你也見到我帶來的財帛了,你安排人讓幽州學府進行擴建。
我希望三年後,幽州學府每年畢業學生能達五百人以上,區區百多人根本就不夠用啊!”
李淳風聽到這話倒有幾分激動,正準備感謝李泰,但李泰卻伸出手,對李淳風繼續道,
“至於第二點,幽州學府你找個人來替代你的山長職務吧!”
“啊”李淳風聽到李泰這命令倒是有幾分的愕然,不知道怎麽回答。
他倒是沒有想到,李泰來到這邊第一件事情,居然就是把自己的職務給免了。
“嗯!”李泰點點頭說道,“我在幽州這地方一抹黑的什麽都不知道。
你在幽州這裏已經待了三年,比我更了解幽州,遇到什麽事相信你能夠幫我解決一二。
所以你願意的話,我馬上便上書阿耶,任命你為燕王府諮議參軍事。
你除了負責為我預謀左右,參議庶事,每日早晨還需要給我授課一個時辰。
不知道淳風可否答應!”
燕王府諮議參軍事是正五品的官職,這官職李泰隻有提名的權利,沒有直接任命的權利。
但現在都到幽州了,自己讓李世民給李淳風這麽個官職,來協助自己在幽州站穩腳跟,李泰相信李世民肯定是同意的。
李淳風原本都還在驚訝自己莫名其妙被李泰撤職了,但沒有想到,一轉眼時間,李泰便是提議給了自己正五品的官職。
要知道馬周現在雖說半隻腳踏進了從四品,但說到底到底隻是正五品的官職。
很顯然,李淳風能感受得出來,李泰雖說讓自己在他身邊出謀劃策,但實際上的目的到底是為了補償自己啊,自己這一步,怎麽都算得上是一步登天了。
“謝燕王,淳風感激不盡!”李淳風此刻聽到李泰的話,對李泰行禮感謝。
“這是我應該做的!”李泰道,“幽州學府是我們在幽州之地的根基。
你覺得在你之後,由誰接替這幽州學府的山長之職比較好。
我對幽州學府並不熟悉,一切由你而定!”
“幽州學府在我之下有盧承基、劉仁軌、以及王玄策三人。
若是可以的話,我覺得選擇王玄策比較的好!”
李淳風思索了一下對李泰回答。
“為何”李泰聽到李淳風的話,倒帶著幾分疑惑。
李淳風說道:“首先是盧承基,他在輔助幽州學府的建設過程中,因為是範陽盧氏所以幫了學府不少的忙,為人也幹練。
本來也是一個合適的人選,但他對盧家的私心重了幾分。
如果實在沒人的話,倒是一個人選,但有劉仁軌與王玄策在,還是交給他們兩個吧!”
“原來如此,那為何選擇王玄策,而不是選擇劉仁軌”李泰聽到李淳風的話又問道。
“實際上兩人理由都差不多,他們本來就是準備接手農業學府的人才。
隻不過劉仁軌好像對渤海水師更有興趣,若讓他接手,我怕以後幽州學府的大量學生都會進入渤海水師中。
與之對比,王玄策做事沉穩低調,又果敢擅斷,倒是一位不錯人選!”
李淳風倒詳細解釋自己選擇了王玄策,而不是劉仁軌的原因。
李泰理解的點點頭,說實話,現在農業學府的分校已經是屬於有朝廷編製的學監了。
雖然李泰願意的話,給李世民上奏,一般上李世民都會同意李泰建立新的分校。
但即使如此,因為有正式品級編製,對朝堂尤其對喜歡精簡官吏的房玄齡來說,如果不是非常有必要,那肯定不會通過李泰的分校建設。
王玄策與劉仁軌兩人是朝廷為了分薄李泰農業學府的掌控力而派出來的。
現在李淳風退出幽州的農業學府,然後把幽州農業學府的位置交給王玄策來。
不論李世民,還是對房玄齡來說,都會覺得李泰識大體。
這樣的情況下,讓李淳風直接提拔到越王府的燕王府諮議參軍事也會輕鬆許多。
某種程度上來說,既算是政治交易,也算是政治平衡,而事實上不僅這麽簡單而已。
李泰第一時間把李淳風提升到自己的身邊作為燕王府諮議參軍事,也是為了動搖李淳風一手建立起來的幽州學府分校,為避免自己將來在幽州行事反而成為自己的掣肘。
說到底,這是自己作為基本盤的地方,但幽州分校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李淳風一手建立起來的,這是李泰的基本盤,但更是李淳風的基本盤。
李泰不可能允許李淳風繼續在幽州分校待著,影響幽州分校,甚至比自己的影響力都大。
所以,李泰用正五品的燕王府諮議參軍事把李淳風拉倒自己的身邊。
同時又準備開設醫科與樂科,這既是對幽州分校的強力補充,同時也是自己對幽州分校一次掌控力的加強。
說實話,李泰也不想要用這些政治手段的。
因為李泰喜歡的是自己賺到錢,然後砸錢就好,但自己在幽州這邊連立足都還算不上立足,除了用政治手腕進行調控自己又有什麽其他的辦法。
李泰想到這裏不由暗歎一口氣,自己果然被這時代汙染了節操,都開始用手段了。
李泰雖然憐惜自己的節操,但更重要的還是要幹活。
畢竟自己掉了的節操,不能掉得沒有價值啊。
李泰說道,“既然已經幽州分校有了計較,你盡快處理了便是,等你處理好後,接下來要進行我們真正的工作了!”
“還請燕王指教!”聽到李泰這般的言語,李淳風倒是神色鄭重。
作為李泰身邊最初的幾人之一,李淳風非常清楚,李泰最擅長的與其說是斂財賺錢,還不如說是規劃。
正因為李泰有著匪夷所思的長遠規劃,所以大量財富與其說是李泰撈的,還不如說是這些財富一頭撞入到了李泰懷中。
“我做事的習慣你清楚,一般上要先解決財資,才會真正的執行計劃。
所以我們第一步便是解決財資問題,唯有手中有錢,那不論想做什麽事,都是無往不利。
當初高陵如此,現在的幽州也是如此!”
李泰看著李淳風從容道。
“當初與農業學府的最初資本是來自燕王您當初養的鴨,那現在我們從哪裏找這鴨呢!”李淳風看著李泰道,“還請越王您明示!”
“幽州這地方,想要養鴨可不容易!”李泰搖頭笑著道,“不過因地製宜,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們便是吃這海裏之物!”
“嗯”李淳風聽到李泰的話,倒帶著幾分愕然,有些不知道怎麽回答。
李泰開口道,“我來時,向朝廷要來了鹽鐵之權,我們的第一桶金,便在食鹽上!”
“如今食鹽並非官府專賣,幽州民間食鹽每鬥大約九文左右。哪怕朝廷許了燕王鹽鐵之權,但想要短時間內獲得豐厚的利潤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吧!”李淳風疑惑開口。
因為這是貞觀時期,雖然製作食鹽需要到朝廷報備,但朝廷還真沒有向食鹽收稅。
所以流通的食鹽價格倒也真的不高,整個大唐的平均鹽價差不多每鬥十文錢。
而幽州這地方靠近海鹽的產地,所以每鬥隻有九文。
所以,李淳風見李泰想靠食鹽賺一筆,自然開始勸說起來。
說到底李泰想插手這食鹽行業,不是說不賺錢,而想要短時間賺到大錢,那是真不容易!
“沒事,我見幽州之鹽多是以煮鹽為主,我有其他之法,可得大量粗鹽,隻需要淳風你辛苦一二了!”李泰對李淳風道,“所以,還是請淳風你快點處理了幽州學府之事過來協助我,一同賺取我們在幽州大展宏圖的第一桶金!”
李泰比劃著手指,仿佛在李淳風麵前劃出了一個月亮似的明亮大餅。
李泰推測應該在秋收後,杜如晦便會開始動手對整個大運河執行《漕運計劃》。
因為到了那時候,京杭運河上下大量種植粟米的百姓到了農閑,是執行的最好勞役。
至於李泰則繼續北上,一路順著永濟渠而行,差不多半個月左右,便到達了幽州。
李淳風帶著盧承基、劉仁軌、王玄策,以及原本幽州的都督衛孝傑等文武官吏出城相迎。
沒什麽本地人甩自己臉色,更沒有誰表露出要掣肘自己的意思,幾乎每一個人所表露出來的,都是和和氣氣的樣子。
就算衛孝傑這種軍人,頂多說話橫了一點,但隻要李泰提出的吩咐,衛孝傑也沒要阻止的意思,讓李泰很是滿意。
李泰也沒什麽遲疑,來到幽州,便先讓高季輔和蘇烈兩人順利任職,並第一時間對高馮道,“先生乃阿耶選拔給我的朝廷大才,我現在便把幽州政務托付給先生。
還請先生體恤百姓,秉公處理,尤其民族矛盾,更要慎之又慎。”
高季輔沒想到,李泰來到幽州的第一時間便把幽州刺史的印信交給他,托付他整個行政之權,這讓高季輔相當感動,對李泰道,“馮定然不負燕王所托,治理好幽州民生。”
李泰點頭滿意。
說實話,自己才剛來到幽州,很多事情都不了解,與其自己坐在這個位置上胡亂的發號施令,還不如交給高季輔。
雖然李泰並不知道高季輔是不是所謂的能吏,但無可否認高季輔說話做事條理清晰,按照當初的規章製度執行,想來不會出什麽大亂。
至於蘇烈則帶著一部分願意跟隨自己的親衛去做幽州司馬,開始重新訓練幽州的軍隊。
隨著這兩人離開,李泰帶上了白鶴與盧安壽來到幽州的農業學府。
李泰非常明白,在幽州這裏才是自己的根基,更是自己的基本盤。
李淳風見到李泰親自過來,連忙過來對李泰行禮。
不過李泰揮手阻止,李淳風便帶著李泰一路向著自己的辦公室裏麵而去。
一直到了房間裏麵,李淳風把房門關上,這才對李泰行禮道,
“見過燕王,本來燕王昨日才舟車勞頓來到幽州,我原本準備午後再去尋您。沒想到,您這般早便過來了!”李淳風對李泰道。
“有盧師傅盯著,每天可少不了晨練,原本這時間應該是顏先生教書的,不過這不是來幽州了,顏老師可沒跟過來,到底算偷得浮生半日閑啊!”李泰笑了笑。
李淳風對李泰行禮,因為李淳風知道,哪怕李泰真的很閑,也能在房間裏睡覺。
但現在李泰既然找了過來,那李淳風便明白李泰找自己是有正事的。
“燕王來此,想來是有正事相尋,淳風定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李淳風果斷表態。
李泰點頭道,“的確有很多東西需要詢問你,先問問農業學府吧。
今年七八月份應該是畢業的時間,有多少的學員畢業了”
“第一批一百三十一人今年考核之後便是會畢業。”李淳風道,
“不過其中三十多人,已被李德謇將軍定下來,作為補充渤海水師的兵力,至於其他的人倒是沒有影響。
不過,有一部分需要留校培種育種,以及教師助手。
另外一部分則是會去周圍的部落推廣牧草,從而讓朝廷的《牧草計劃》得以實現。
所以真剩下來的人數,想來不會超過三十人!”
“剩下來的人數,我全要了!”李泰歎了一口氣,幽州學府的人數到底是太少了。
當然,李泰也明白,這是沒辦法的事,因為製約幽州學府招生的,第一就李淳風的錢糧。
如果李淳風錢糧足夠,那麽自然一切都好說,但錢糧不足,所以才這麽一點人。
甚至就算是自己想分,也不過隻是分到三十個人而已。
“可以,我這就去安排!”李淳風聽到李泰的話,答應了下來,然後李淳風繼續的道,
“幽州學府因為地處邊緣,加上資金單薄,財力不夠豐厚。
所以我並沒完全仿照高陵學府把六科全部齊全,除了農文兩科以外,隻選擇了數墨牧三科。
另有一部分學生被渤海水師看中,我安排他們學習海洋氣候,辨別海洋方位,以及遵守軍紀之類的知識。為了管理方便,便是設立了水師科!”
“醫科與樂科需要補上,我不久之後會寫信給長安學府,讓他們支援醫科與樂科的老師,以及一部分能夠在幽州落腳的學生過來!”
李泰對李淳風道,“另外,你也見到我帶來的財帛了,你安排人讓幽州學府進行擴建。
我希望三年後,幽州學府每年畢業學生能達五百人以上,區區百多人根本就不夠用啊!”
李淳風聽到這話倒有幾分激動,正準備感謝李泰,但李泰卻伸出手,對李淳風繼續道,
“至於第二點,幽州學府你找個人來替代你的山長職務吧!”
“啊”李淳風聽到李泰這命令倒是有幾分的愕然,不知道怎麽回答。
他倒是沒有想到,李泰來到這邊第一件事情,居然就是把自己的職務給免了。
“嗯!”李泰點點頭說道,“我在幽州這地方一抹黑的什麽都不知道。
你在幽州這裏已經待了三年,比我更了解幽州,遇到什麽事相信你能夠幫我解決一二。
所以你願意的話,我馬上便上書阿耶,任命你為燕王府諮議參軍事。
你除了負責為我預謀左右,參議庶事,每日早晨還需要給我授課一個時辰。
不知道淳風可否答應!”
燕王府諮議參軍事是正五品的官職,這官職李泰隻有提名的權利,沒有直接任命的權利。
但現在都到幽州了,自己讓李世民給李淳風這麽個官職,來協助自己在幽州站穩腳跟,李泰相信李世民肯定是同意的。
李淳風原本都還在驚訝自己莫名其妙被李泰撤職了,但沒有想到,一轉眼時間,李泰便是提議給了自己正五品的官職。
要知道馬周現在雖說半隻腳踏進了從四品,但說到底到底隻是正五品的官職。
很顯然,李淳風能感受得出來,李泰雖說讓自己在他身邊出謀劃策,但實際上的目的到底是為了補償自己啊,自己這一步,怎麽都算得上是一步登天了。
“謝燕王,淳風感激不盡!”李淳風此刻聽到李泰的話,對李泰行禮感謝。
“這是我應該做的!”李泰道,“幽州學府是我們在幽州之地的根基。
你覺得在你之後,由誰接替這幽州學府的山長之職比較好。
我對幽州學府並不熟悉,一切由你而定!”
“幽州學府在我之下有盧承基、劉仁軌、以及王玄策三人。
若是可以的話,我覺得選擇王玄策比較的好!”
李淳風思索了一下對李泰回答。
“為何”李泰聽到李淳風的話,倒帶著幾分疑惑。
李淳風說道:“首先是盧承基,他在輔助幽州學府的建設過程中,因為是範陽盧氏所以幫了學府不少的忙,為人也幹練。
本來也是一個合適的人選,但他對盧家的私心重了幾分。
如果實在沒人的話,倒是一個人選,但有劉仁軌與王玄策在,還是交給他們兩個吧!”
“原來如此,那為何選擇王玄策,而不是選擇劉仁軌”李泰聽到李淳風的話又問道。
“實際上兩人理由都差不多,他們本來就是準備接手農業學府的人才。
隻不過劉仁軌好像對渤海水師更有興趣,若讓他接手,我怕以後幽州學府的大量學生都會進入渤海水師中。
與之對比,王玄策做事沉穩低調,又果敢擅斷,倒是一位不錯人選!”
李淳風倒詳細解釋自己選擇了王玄策,而不是劉仁軌的原因。
李泰理解的點點頭,說實話,現在農業學府的分校已經是屬於有朝廷編製的學監了。
雖然李泰願意的話,給李世民上奏,一般上李世民都會同意李泰建立新的分校。
但即使如此,因為有正式品級編製,對朝堂尤其對喜歡精簡官吏的房玄齡來說,如果不是非常有必要,那肯定不會通過李泰的分校建設。
王玄策與劉仁軌兩人是朝廷為了分薄李泰農業學府的掌控力而派出來的。
現在李淳風退出幽州的農業學府,然後把幽州農業學府的位置交給王玄策來。
不論李世民,還是對房玄齡來說,都會覺得李泰識大體。
這樣的情況下,讓李淳風直接提拔到越王府的燕王府諮議參軍事也會輕鬆許多。
某種程度上來說,既算是政治交易,也算是政治平衡,而事實上不僅這麽簡單而已。
李泰第一時間把李淳風提升到自己的身邊作為燕王府諮議參軍事,也是為了動搖李淳風一手建立起來的幽州學府分校,為避免自己將來在幽州行事反而成為自己的掣肘。
說到底,這是自己作為基本盤的地方,但幽州分校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李淳風一手建立起來的,這是李泰的基本盤,但更是李淳風的基本盤。
李泰不可能允許李淳風繼續在幽州分校待著,影響幽州分校,甚至比自己的影響力都大。
所以,李泰用正五品的燕王府諮議參軍事把李淳風拉倒自己的身邊。
同時又準備開設醫科與樂科,這既是對幽州分校的強力補充,同時也是自己對幽州分校一次掌控力的加強。
說實話,李泰也不想要用這些政治手段的。
因為李泰喜歡的是自己賺到錢,然後砸錢就好,但自己在幽州這邊連立足都還算不上立足,除了用政治手腕進行調控自己又有什麽其他的辦法。
李泰想到這裏不由暗歎一口氣,自己果然被這時代汙染了節操,都開始用手段了。
李泰雖然憐惜自己的節操,但更重要的還是要幹活。
畢竟自己掉了的節操,不能掉得沒有價值啊。
李泰說道,“既然已經幽州分校有了計較,你盡快處理了便是,等你處理好後,接下來要進行我們真正的工作了!”
“還請燕王指教!”聽到李泰這般的言語,李淳風倒是神色鄭重。
作為李泰身邊最初的幾人之一,李淳風非常清楚,李泰最擅長的與其說是斂財賺錢,還不如說是規劃。
正因為李泰有著匪夷所思的長遠規劃,所以大量財富與其說是李泰撈的,還不如說是這些財富一頭撞入到了李泰懷中。
“我做事的習慣你清楚,一般上要先解決財資,才會真正的執行計劃。
所以我們第一步便是解決財資問題,唯有手中有錢,那不論想做什麽事,都是無往不利。
當初高陵如此,現在的幽州也是如此!”
李泰看著李淳風從容道。
“當初與農業學府的最初資本是來自燕王您當初養的鴨,那現在我們從哪裏找這鴨呢!”李淳風看著李泰道,“還請越王您明示!”
“幽州這地方,想要養鴨可不容易!”李泰搖頭笑著道,“不過因地製宜,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們便是吃這海裏之物!”
“嗯”李淳風聽到李泰的話,倒帶著幾分愕然,有些不知道怎麽回答。
李泰開口道,“我來時,向朝廷要來了鹽鐵之權,我們的第一桶金,便在食鹽上!”
“如今食鹽並非官府專賣,幽州民間食鹽每鬥大約九文左右。哪怕朝廷許了燕王鹽鐵之權,但想要短時間內獲得豐厚的利潤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吧!”李淳風疑惑開口。
因為這是貞觀時期,雖然製作食鹽需要到朝廷報備,但朝廷還真沒有向食鹽收稅。
所以流通的食鹽價格倒也真的不高,整個大唐的平均鹽價差不多每鬥十文錢。
而幽州這地方靠近海鹽的產地,所以每鬥隻有九文。
所以,李淳風見李泰想靠食鹽賺一筆,自然開始勸說起來。
說到底李泰想插手這食鹽行業,不是說不賺錢,而想要短時間賺到大錢,那是真不容易!
“沒事,我見幽州之鹽多是以煮鹽為主,我有其他之法,可得大量粗鹽,隻需要淳風你辛苦一二了!”李泰對李淳風道,“所以,還是請淳風你快點處理了幽州學府之事過來協助我,一同賺取我們在幽州大展宏圖的第一桶金!”
李泰比劃著手指,仿佛在李淳風麵前劃出了一個月亮似的明亮大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