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奸賊,殺奸賊,殺奸賊!”


    第二天中午,密密麻麻的百姓把公審會場全擠滿了,當一眾東林黨大佬被如狼似虎的士兵押出來的時候,有人振臂高吼,跟著有人響應,隨後是越來越多的百姓跟著高聲呼吼,萬千聲音匯集,響徹雲霄。


    錢謙益等東林黨大佬全傻眼了,這……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混雜在百姓群中的一些東林黨小人物和東林粉很想衝上去,告訴大佬們這幾天發生的情況,奈何有心卻無力,他們擠不開密密麻麻的百姓,更無法衝破由荷槍實彈的官兵組成的三道人牆,即便大聲呼喊也沒用,都被萬千百姓憤怒的震天呼吼聲給淹沒了。


    “你等可知罪?”


    阮大铖看著被士兵強摁跪倒的一眾東林黨大佬,扳著臉沉聲喝問,天子昨天回宮後突感身子不舒服,今天的公審大會就由他負責主持,讓他有種當背鍋俠的不舒爽感覺,但事已至此,他也隻能硬著頭皮撐下去了,這是他當內閣首輔必須付出的代價。


    “我等無罪。”


    “我呸……”


    一眾東林黨大佬還暈乎乎的,一時半會還沒弄清楚現在的狀況,但打死也不會承認他們有罪,他們要求進宮麵聖,要求讓他們信服的證據。


    阮大铖丫根就不想給他們任何機會,完全無視了他們的抗議、要求與咒罵,自顧宣告他們的罪行,在一眾東林黨大佬被震驚得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喝令馬上執行處決,連時辰都不管了。


    “阮大铖,你個王八蛋,你敢殺我們試試?”


    “姓阮的混帳,你敢殺我們?”


    一眾東林黨大佬到死都不相信天子敢砍他們的腦袋,直至如狼似虎的官兵一擁而上,把他們一個個押至臨時搭建的斷頭台上,這會,他們才真的嚇傻了,皇上真的是要砍他們的腦袋啊。


    劊子手手起刀落,血光迸現,一顆人頭落地,然後是下一個……


    “殺得好,禍國殃民的奸賊就該殺。”


    圍觀的百姓紛紛鼓掌叫好,這種貪汙腐敗,吸光百姓血汗的賣國賊就該殺。


    “阮大铖,你等著,遲早有一天必殺你報仇血恨!”


    混在百姓群裏的東林黨小官員和東林粉反應不一,有的默默的垂淚,有的茫然,有的恐懼,不少有野心有上進心的已悄然離去,找門路去了,隻有極少數死忠則咬牙切齒的問候阮大铖的n代祖宗,發誓要為大佬們報仇血恨。他們不可能也不敢找天子報仇,隻能把所有的帳全算到阮大铖和江南派的頭上。


    該砍腦袋的砍腦袋,該發配去挖礦的發配,該關押的關押,那些無辜的丫環下人奴仆什麽的該釋放的釋放,八大家之一的黃家家主黃雲發因舉報有功,功過相抵,免了斷頭一刀,全家被發配邊遠的蠻荒之地。


    不過,據小道消息,在某地有一個叫王雲發的商人,長得跟黃雲發很相似,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朝廷此次抄家,抄沒了大量的資產與田地,天子下旨,抄沒的田地,一部份留作軍田,一部份留作官田,一部份分發給新近移民來京師居住的流民,此舉贏得了百姓的擁戴,沒分到田地的原住民也同羨慕與高興,至少他們原有的田地不被均分出去。


    轟動京師,甚至是整個大明的大事件就這麽結束了,但這件事一直雄居京師八卦榜榜首長達半年之久。


    朝堂內,這事並沒有結束,或者說,隻是一個開始,這事牽連太廣,不少東林係的官員牽扯其中,不是被錦衣衛拘捕入獄就是被擼掉官職,所缺崗位由其他人頂上,各官署衙門雖受影響,但還是能夠保持正常運轉。


    天下的讀書人太多了,等待安排入仕的候補官員同樣不少,而官職崗位就那麽一點點,都搶得頭破血流呢,還怕沒人?


    此次大洗牌,收獲最大的當數江南派領袖阮大铖了,理順成章的升任內閣首輔,算是達到了人生的巔峰了,原工部尚書李精白升任內閣次輔,也是讓人眼紅羨慕妒忌恨的晉升了,象徐光啟、宋應星等能臣名臣都得到晉升,宋應星還是太年青,且入仕時間太短,還是一個七品縣令,升得太高難以服眾,也讓大臣不滿,朱健隻給他弄了個工部郎中的官職,但在官場上,這已是火箭式的晉升了。


    六科道的東林黨官員基本被清洗掉,換成帝黨係和江南派的人,帝黨係的官員占了三分之二,還能留下的原東林黨官員都是思想進步,有上進心,改換了門庭的,要麽加入帝黨一係,要麽投入阮大铖的門下,還有一些是沒有任何派係的,但官聲不錯,能力也過得去,這種官員,朱健一個都沒動。


    真正閃耀登場,亮瞎所有人鈦金眼的是新任吏部郎中宋獻策,這廝簡直就是憑空冒出來的,沒幾個知道他的底細,不過,稍後一打聽就知道了,帝黨派的頭號元老,天子的禦用軍師,有時候直接代表天子,牛筆得不行。


    六部中,吏部排首位,負責考核任免四品以下的官員,朱健當然要在吏部安插自已的親信,宋獻策就是這麽的給他硬塞進去,先臨時占一個官位再說。


    不過,讓朱健尷尬的是滿肚子奇謀詭計的宋大軍師連秀才的功名都沒有,更別說考中進士,安排外任,取得一定政績神馬的仕途資曆了,簡直就是全無官員,直接空降吏部郎中肯定難以服眾,不得已,他不得不幫宋大軍師設計了一整套的人生資曆,書香背景的門第、出生、入蒙學,考童生……一直到在某個偏遠得讓人記不住地名的小地方任縣令,加上內閣大佬阮大铖的配合,這才算忽悠過去。


    這次的蛋糕非常巨大,相關人員都得到提拔晉升,帝黨係、江南派,甚至無派官員都皆大歡喜,雖然還有各種餘波,但基本上不會再有什麽大的變化了,至少各官署衙門都保持正常運轉,即便有些工作拉下,加加班,趕個十天半月的也能補上,都提拔了,這工作的幹勁還是蠻大的。


    朱健依舊忙得焦頭爛額,把最重要的朝堂事情處理完後,還得忙後續的收尾工作,這些收尾的都是小事,但相當繁瑣,都得處理好了,為日後的革新鋪好路。


    阮大铖升任內閣首輔,前往道賀的官員門生多如過江之鯽,據說光宴席就擺了幾十桌。


    宋獻策帶了一份重禮也去道賀,酒足飯飽,阮大铖親自送出大門,宋獻策臨上車前,笑眯眯的說了幾句道賀的話,這才登上馬車離去。


    阮大铖臉上的笑容僵住了,眼神極複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小昏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狼五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狼五叔並收藏大明小昏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