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河入海,風帆林立,戰船和商船往來穿梭,一艘艘的商船停靠在匆匆修建好的簡易碼頭,民夫把船上的貨物一箱箱一袋袋的搬運下船,再裝車運往義州城,路上全是往來穿梭的車隊和人潮。
這些長龍一般的車隊運載的是大量的水泥,糧草等軍用物資,其中一支車隊有大量的遠征軍士兵押運,車裏邊裝運拉載的是精良火槍和佛郎機炮,還有大量的鉛彈和定裝紙彈藥。
鮮帝國使團出使大明,除了忽悠拉讚助,彈劾李信等遠征軍將官,最主要就是火槍火炮的購買生意了,為了讓鮮帝國使者相信火槍火炮打造的繁瑣和成本,軍需後勤處的高官還帶著鮮使團的官員去兵工廠參觀,創造機會讓他們偷偷詢問造槍的技師和工人,一杆火槍的成本造價是多少。
兵工廠的所有工人技師早得通知,統一口徑,隨便你挑任何一個工人詢問,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支糧良火槍的成本價大約在二十兩銀子左右,三至五天才能造出一支,製作過程非常繁瑣,佛郎機炮更不用說了,成本價貴得讓人肉痛。
雙方經過一番艱難的討價還價,最終大明本著關照和優惠的小弟的政策,一支精良火槍的價格最終敲定在二十二兩銀子,包含運輸費用,外送五十枚鉛彈和定裝紙彈藥,鮮帝國購買了一百支短銃,四千支精良火槍和二十門佛郎機炮,實心鐵彈和開花炮彈若幹。
親兄弟也要算明帳,下訂單是要交一筆訂金滴,而且交貨時必須銀貨兩訖,不能贖帳,李國主為了打造一支強軍,咬牙切齒的湊了一大筆軍火費,鮮帝國雖然物資匱乏,民窮國弱,但當官的搜刮民脂民膏,還是蠻有錢的,何況是一國國王的李國主。
再者,就算真的缺錢,李國主也得咬牙切齒的湊,被金軍入侵,差點滅國,讓他受了極大的刺激,再窮也要咬牙湊出一支強軍,四千支精良火槍,二十門佛郎機炮,他至少要留一半守衛漢陽王城,剩下的一半,就由各地的軍閥瓜分了。
鮮帝國設有七道州府,每道州官所掌兵力不同,視情況而定,正常情況下的常備軍為三千至五千不等,戰時才動員,擴充兵力,這二千支精良火槍和十門佛郎機炮根本不夠瓜分。
狼多肉少,七道州府的州官們心裏很不爽,這年頭,手裏握有軍隊才是大哥,擔心被政敵壓倒,他們咬牙湊錢,私下和遠征軍司令官李信聯絡購買槍支彈藥。
李信以各種委拒,但架不住各道州官的熱情和死皮賴臉糾纏,免為其難收下人家送來的重禮和一些年青漂亮的鮮妹,以高於李國主所購軍火一兩銀子的價格成交。
或許是受了什麽刺激,整個鮮帝國現在狂興火槍,就連一些財力雄厚的世族和巨商都悄悄的跑來找李信聯絡感情,各種重禮和美女砸下,李信都不好意思拒絕了,產過,因為不是正規渠道,加之前麵有各位大佬下的軍火訂單,急著收貨的話,就得多付一些銀子,在七道州官所定價格的基礎上,每一杆火槍多收一兩銀子,短槍則不增加。
現如今,不管是走在大街上,還是到別人家裏作客,腰裏不捌一支短槍,都不好意思說是你高品秩的朝廷大員或有錢的富商土豪,短槍不僅是防身的武器,更是身份的象征,成為了一種高逼格的時尚。
各種軍火訂單讓遼東等地的兵工廠忙得人仰馬翻,加班加點,二十四小時連軸轉,不過,工人們的幹勁很足,臉上帶著開心的笑容,對他們來說,活兒越多,拿到的工錢也越多,日子越過越好,還巴不得天天都有這麽多的活兒做呢,哪會有什麽怨言。
專門生產供應給鮮帝國的精良火槍全是各軍使用過的舊貨,大多已接近使用壽命,有炸膛的風險,後勤維護兵隻需要稍作維護,刷過油,就差不多變成了新槍,就算是生產出來的新槍,質量也介於精良和劣質之間,沒有達標,但也不算太壞,馬馬虎虎能使用一陣,節省了很多成本。
朱健樂得嘴巴都合不攏,他啥都缺,但最缺的就是錢,有鮮帝國幫著輸血,帝國科技、軍工等都暫時不用擔心沒有經費投入研發生產,財政那邊也有一部份收入,文官武將也都跟著樂嗬,皆大歡喜,這時候,他們才發覺皇上是搞生意賺錢的高手呐,不免慶幸都抱上了皇上的粗龍腿,跟著皇上一起發財。
遼河入海口兩岸碼頭人山人海,熱鬧紛呈,山海關城外同樣熱鬧非凡,裝載石塊的馬車穿梭往來,傾倒在山海關城下,然後空車回返,繼續拉載石塊。
在山海關城背後的空地上,已經堆滿了一堆堆小山一般的石頭,有大理石的,有鵝卵石等等,這些都是主要的建築材料,隻等明年征伐科爾沁草原勝利後,就會動用這些建築材料,在遼闊的大草原上建築二至三座混凝土城,一步步的壓縮金帝國的生存空間。
在廣西征召的三個新兵師,四川征召的兩個新兵師也先後抵達山海關,進入早就搭建好的新軍營,開始接受正規係統的軍事訓練,新兵的體能訓練就是砍伐附近的森林,再以小隊模式把樹木合力扛回來集中堆放,如此周而複始,一直到新兵的體能訓練期結束。
五個新兵師訓練周期短,加之火槍生產效率低,無法全軍裝備,不能投入來年的科爾沁草原戰役,隻能充當預備梯隊,補充其他一線部隊的戰損兵員,因此,呂紅娘隻是按照朱健的要求,抽調一些軍事教官和少量的政工軍官入駐五個新兵師,負責各項軍事科目的訓練,沒有給他們配備基層軍官。
隨著五個新兵師的到來,李信率遠征軍一部撤回,山海關城內城外軍營連綿上百裏,戰旗飄揚如海,士兵訓練的呐喊聲響徹雲霄,整個山海關到處都是著裝整齊,精神麵貌不錯的士兵。
其實,不止是山海關,整個九邊重鎮的駐軍都在進行熱火朝天的訓練,大整編之後的舊軍隨著政工軍官和憲兵隊的入駐,從精神麵貌到軍紀已跟以前大不一樣,在遼東總司令官洪承疇的命令下,全軍展開了軍事訓練和各種軍演,為明年的科爾沁大草原戰役做好各種準備。
皇太極派關內派了大量的細作密諜,雖然大部份暴露被捕殺,但仍有一些細作密諜成功的潛伏下來,及時把關內明軍異動的情報傳送出去。
這些長龍一般的車隊運載的是大量的水泥,糧草等軍用物資,其中一支車隊有大量的遠征軍士兵押運,車裏邊裝運拉載的是精良火槍和佛郎機炮,還有大量的鉛彈和定裝紙彈藥。
鮮帝國使團出使大明,除了忽悠拉讚助,彈劾李信等遠征軍將官,最主要就是火槍火炮的購買生意了,為了讓鮮帝國使者相信火槍火炮打造的繁瑣和成本,軍需後勤處的高官還帶著鮮使團的官員去兵工廠參觀,創造機會讓他們偷偷詢問造槍的技師和工人,一杆火槍的成本造價是多少。
兵工廠的所有工人技師早得通知,統一口徑,隨便你挑任何一個工人詢問,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支糧良火槍的成本價大約在二十兩銀子左右,三至五天才能造出一支,製作過程非常繁瑣,佛郎機炮更不用說了,成本價貴得讓人肉痛。
雙方經過一番艱難的討價還價,最終大明本著關照和優惠的小弟的政策,一支精良火槍的價格最終敲定在二十二兩銀子,包含運輸費用,外送五十枚鉛彈和定裝紙彈藥,鮮帝國購買了一百支短銃,四千支精良火槍和二十門佛郎機炮,實心鐵彈和開花炮彈若幹。
親兄弟也要算明帳,下訂單是要交一筆訂金滴,而且交貨時必須銀貨兩訖,不能贖帳,李國主為了打造一支強軍,咬牙切齒的湊了一大筆軍火費,鮮帝國雖然物資匱乏,民窮國弱,但當官的搜刮民脂民膏,還是蠻有錢的,何況是一國國王的李國主。
再者,就算真的缺錢,李國主也得咬牙切齒的湊,被金軍入侵,差點滅國,讓他受了極大的刺激,再窮也要咬牙湊出一支強軍,四千支精良火槍,二十門佛郎機炮,他至少要留一半守衛漢陽王城,剩下的一半,就由各地的軍閥瓜分了。
鮮帝國設有七道州府,每道州官所掌兵力不同,視情況而定,正常情況下的常備軍為三千至五千不等,戰時才動員,擴充兵力,這二千支精良火槍和十門佛郎機炮根本不夠瓜分。
狼多肉少,七道州府的州官們心裏很不爽,這年頭,手裏握有軍隊才是大哥,擔心被政敵壓倒,他們咬牙湊錢,私下和遠征軍司令官李信聯絡購買槍支彈藥。
李信以各種委拒,但架不住各道州官的熱情和死皮賴臉糾纏,免為其難收下人家送來的重禮和一些年青漂亮的鮮妹,以高於李國主所購軍火一兩銀子的價格成交。
或許是受了什麽刺激,整個鮮帝國現在狂興火槍,就連一些財力雄厚的世族和巨商都悄悄的跑來找李信聯絡感情,各種重禮和美女砸下,李信都不好意思拒絕了,產過,因為不是正規渠道,加之前麵有各位大佬下的軍火訂單,急著收貨的話,就得多付一些銀子,在七道州官所定價格的基礎上,每一杆火槍多收一兩銀子,短槍則不增加。
現如今,不管是走在大街上,還是到別人家裏作客,腰裏不捌一支短槍,都不好意思說是你高品秩的朝廷大員或有錢的富商土豪,短槍不僅是防身的武器,更是身份的象征,成為了一種高逼格的時尚。
各種軍火訂單讓遼東等地的兵工廠忙得人仰馬翻,加班加點,二十四小時連軸轉,不過,工人們的幹勁很足,臉上帶著開心的笑容,對他們來說,活兒越多,拿到的工錢也越多,日子越過越好,還巴不得天天都有這麽多的活兒做呢,哪會有什麽怨言。
專門生產供應給鮮帝國的精良火槍全是各軍使用過的舊貨,大多已接近使用壽命,有炸膛的風險,後勤維護兵隻需要稍作維護,刷過油,就差不多變成了新槍,就算是生產出來的新槍,質量也介於精良和劣質之間,沒有達標,但也不算太壞,馬馬虎虎能使用一陣,節省了很多成本。
朱健樂得嘴巴都合不攏,他啥都缺,但最缺的就是錢,有鮮帝國幫著輸血,帝國科技、軍工等都暫時不用擔心沒有經費投入研發生產,財政那邊也有一部份收入,文官武將也都跟著樂嗬,皆大歡喜,這時候,他們才發覺皇上是搞生意賺錢的高手呐,不免慶幸都抱上了皇上的粗龍腿,跟著皇上一起發財。
遼河入海口兩岸碼頭人山人海,熱鬧紛呈,山海關城外同樣熱鬧非凡,裝載石塊的馬車穿梭往來,傾倒在山海關城下,然後空車回返,繼續拉載石塊。
在山海關城背後的空地上,已經堆滿了一堆堆小山一般的石頭,有大理石的,有鵝卵石等等,這些都是主要的建築材料,隻等明年征伐科爾沁草原勝利後,就會動用這些建築材料,在遼闊的大草原上建築二至三座混凝土城,一步步的壓縮金帝國的生存空間。
在廣西征召的三個新兵師,四川征召的兩個新兵師也先後抵達山海關,進入早就搭建好的新軍營,開始接受正規係統的軍事訓練,新兵的體能訓練就是砍伐附近的森林,再以小隊模式把樹木合力扛回來集中堆放,如此周而複始,一直到新兵的體能訓練期結束。
五個新兵師訓練周期短,加之火槍生產效率低,無法全軍裝備,不能投入來年的科爾沁草原戰役,隻能充當預備梯隊,補充其他一線部隊的戰損兵員,因此,呂紅娘隻是按照朱健的要求,抽調一些軍事教官和少量的政工軍官入駐五個新兵師,負責各項軍事科目的訓練,沒有給他們配備基層軍官。
隨著五個新兵師的到來,李信率遠征軍一部撤回,山海關城內城外軍營連綿上百裏,戰旗飄揚如海,士兵訓練的呐喊聲響徹雲霄,整個山海關到處都是著裝整齊,精神麵貌不錯的士兵。
其實,不止是山海關,整個九邊重鎮的駐軍都在進行熱火朝天的訓練,大整編之後的舊軍隨著政工軍官和憲兵隊的入駐,從精神麵貌到軍紀已跟以前大不一樣,在遼東總司令官洪承疇的命令下,全軍展開了軍事訓練和各種軍演,為明年的科爾沁大草原戰役做好各種準備。
皇太極派關內派了大量的細作密諜,雖然大部份暴露被捕殺,但仍有一些細作密諜成功的潛伏下來,及時把關內明軍異動的情報傳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