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青運隊與梯隊u17的比賽,華國u17與德國u17的比賽就困難得多。
結束了在科隆的比賽後全隊又趕到了法蘭克福,準備這次集訓唯一的熱身賽。
比賽使用的是法蘭克福的主場商業銀行球場,有江夏體育頻道對國內直播,這場直播的100萬歐轉播版權收入讓德國足協喜出望外。而且他們也沒想到能吸引到近3萬球迷到場觀戰。
其中有一萬多的華裔和華國留學生,還有近200專門從國內趕來的球迷團體。還有不少法蘭克福球迷,高喜地、周勃在這裏打下的基礎不錯。
這些意外收入讓德國足協喜出望外,大有將這種友誼賽固定下來每年一次的意思,甚至和魏宏江討論起來國家隊友誼賽的可行性。
這也是林文雷和體育頻道溝通後,有意促成的局麵。華國u17有足夠的轉播市場,付出一百萬歐又不會虧損,這樣一來再聯係熱身賽對手就容易得多,甚至可以挑選一番了。
就在這種熱烈的氣氛中比賽開了場,華國u17出場的是前鋒孫格。中場由蘇午突前,左邊王傑右邊樊盛,後腰周勃、鄭直。後衛是甘榮、周兆麟、謝赫、桂陽。守門員是魯一鳴。
球員們大多還在德國踢球,要麽有過德國青訓經曆,與場上對手不少做過隊友,都比較熟悉,一開場很快就進入了節奏。
與孫格、蘇午、周勃、周兆麟這些熟悉對手,甚至還能踢得遊刃有餘不同,王傑遇到了德國u17中最強的右前衛帕斯拉克,速度、節奏還跟得上,身體對抗就吃了虧。連續兩次被突破後,德國u17就把王傑所在的左路當成了突破口,一時有些忙亂。
德國u17比以往他們踢過的俱樂部梯隊更講究整體,這也是華國u17的特點。華國u17踢的更細膩些,而德國u17則更強調身體與動作的結合,這一點是華國隊員天然比不過的,即使常年在德國踢球的周勃他們,也是依靠技術和傳接來避免身體對抗。
王傑還是吃了在國內踢球的虧,即拚不過身體也不會揚長避短,他的位置很快就成了德國u17的突破口。
而且德國u17踢得很聰明,左後衛甘榮頂上來協助王傑時,就會打甘榮的身後。12分鍾時華國隊的第一個丟球就是這樣,當帕斯拉克頂開王傑繼續沿華國u17左路往上突破時,甘榮頂了上來。想阻止帕斯拉克的突破,卻被他直接挑傳打了身後。
而德國u17的艾格斯坦在甘榮前頂時,斜插到甘榮身後,正好接到帕斯拉克的挑傳。
艾格斯坦得球後立刻內切,剛進禁區不等周兆麟補防到位,直接小角度大力轟門。
魯一鳴反應算快了,也隻能飛身單手將球向打出來。跟上的帕斯拉克迎球又是一腳直接抽射,這次魯一鳴也無計可施,隻能目進足球入網。
“他們這種快速傳遞、直接射門,體能分配根本不成問題,我們的防守得換個辦法。”
對失球榮宇也沒多沮喪,隻是對防守提出了建議。
“依據體能分配理論的防守,隻能在先限製對手的有效配合才行。那場是寧子正先限製了羅傑,可這場王傑防不住帕斯拉克,所以沒有這樣防守的基礎。隻能說怪我晚放王傑他們一年,沒能適應這種對抗,隻有在比賽中花學費了…”
榮宇見林文雷有些自責,就安慰起了他:163txt
“他們技術和意識方麵還是增漲了不少,隻能說魚與熊掌難以兼得吧…”
場上重新開球的隊員們做了調整,讓鄭直移到左路,樊盛內收些,打起了三後腰,減輕王傑這邊防守壓力。
有了鄭直在身後,王傑突破就大膽了許多,接蘇午分球利用速度和變線過了帕斯拉克。接著就在對手右後衛封堵前內切,然後回傳中路蘇午。
蘇午直接迎球一推,又把球從兩個個德國後衛隊員之間塞進禁區。
王傑將球回傳後並沒停止,而是向防線身後插去,即將越位時蘇午已經將球傳了出來,王傑再一加速就把德國隊防線甩在身後。
王傑在底線處先做了個將球掃向門前的假動作,在跟在的中衛享裏克倒地封堵時,將球一扣又拉了回來,身體轉過來麵向場內,推出了個地麵弧線球,正好繞過被孫格帶著衝向門前的後衛,送到了跟進的蘇午腳下。
蘇午在小禁區線上中間位置直接推射遠角,在14分鍾時就追平了比分。
接下來在左路王傑隻負責騷擾和協防,由鄭直來防守右路的帕斯拉克,即使突破,甘榮也有足夠的能力防住。
沒有明顯的漏洞後,局麵緩和下來,兩隊開始了激烈的中場爭奪。
華國u17場上的應變能力得到了比賽解說的盛讚,同時也以王傑的例子說明到歐洲鍛煉的必要性。
兩個球隊見沒有明顯的機會,不約而同的都開始加快節奏,希望用快節奏打亂對手陣腳。場麵缺少個人突破,但傳球速度很快,看起來極為過癮。
華國u17的高速穩定性讓人眼前一亮,即使在壓迫下的一腳傳遞也失誤很少,傳球頻率很快而且視野開闊,把場地空間全麵利用起來,大範圍的扯動德國國少。
德國國少的快集中於進攻,得球後利用華國u17拉開的陣型間距,快速向前傳遞,三傳倆倒就拉到華國u17的30米區域,造成了兩次威脅。
在30分鍾,見德國國少的進攻越來越有威脅,華國u17在周勃控製下主動放緩節奏,同時收縮了防守陣型,壓縮德國隊的進攻空間。
這種突然的節奏變化讓德國國少很不適應,特別是華國u17獨特的割裂式節奏,就是在中後場踢的很穩很慢,一旦打到前場,就突然加快節奏,尤其讓德國國少同時參與攻防的中場隊員難受,不停的快慢變化讓他們的狀態和體能消耗很快。
直到上半場結束,德國國少隊也沒適應,比分依然是1:1。
在更衣室裏,林文雷狠狠的把隊員們表揚了一番,誇得他們都有些臉紅。
“…我並沒誇張,這個辦法我都沒想到,即然這樣做這麽有效,那麽我們可以再多添加些變化,在節奏上。”
結束了在科隆的比賽後全隊又趕到了法蘭克福,準備這次集訓唯一的熱身賽。
比賽使用的是法蘭克福的主場商業銀行球場,有江夏體育頻道對國內直播,這場直播的100萬歐轉播版權收入讓德國足協喜出望外。而且他們也沒想到能吸引到近3萬球迷到場觀戰。
其中有一萬多的華裔和華國留學生,還有近200專門從國內趕來的球迷團體。還有不少法蘭克福球迷,高喜地、周勃在這裏打下的基礎不錯。
這些意外收入讓德國足協喜出望外,大有將這種友誼賽固定下來每年一次的意思,甚至和魏宏江討論起來國家隊友誼賽的可行性。
這也是林文雷和體育頻道溝通後,有意促成的局麵。華國u17有足夠的轉播市場,付出一百萬歐又不會虧損,這樣一來再聯係熱身賽對手就容易得多,甚至可以挑選一番了。
就在這種熱烈的氣氛中比賽開了場,華國u17出場的是前鋒孫格。中場由蘇午突前,左邊王傑右邊樊盛,後腰周勃、鄭直。後衛是甘榮、周兆麟、謝赫、桂陽。守門員是魯一鳴。
球員們大多還在德國踢球,要麽有過德國青訓經曆,與場上對手不少做過隊友,都比較熟悉,一開場很快就進入了節奏。
與孫格、蘇午、周勃、周兆麟這些熟悉對手,甚至還能踢得遊刃有餘不同,王傑遇到了德國u17中最強的右前衛帕斯拉克,速度、節奏還跟得上,身體對抗就吃了虧。連續兩次被突破後,德國u17就把王傑所在的左路當成了突破口,一時有些忙亂。
德國u17比以往他們踢過的俱樂部梯隊更講究整體,這也是華國u17的特點。華國u17踢的更細膩些,而德國u17則更強調身體與動作的結合,這一點是華國隊員天然比不過的,即使常年在德國踢球的周勃他們,也是依靠技術和傳接來避免身體對抗。
王傑還是吃了在國內踢球的虧,即拚不過身體也不會揚長避短,他的位置很快就成了德國u17的突破口。
而且德國u17踢得很聰明,左後衛甘榮頂上來協助王傑時,就會打甘榮的身後。12分鍾時華國隊的第一個丟球就是這樣,當帕斯拉克頂開王傑繼續沿華國u17左路往上突破時,甘榮頂了上來。想阻止帕斯拉克的突破,卻被他直接挑傳打了身後。
而德國u17的艾格斯坦在甘榮前頂時,斜插到甘榮身後,正好接到帕斯拉克的挑傳。
艾格斯坦得球後立刻內切,剛進禁區不等周兆麟補防到位,直接小角度大力轟門。
魯一鳴反應算快了,也隻能飛身單手將球向打出來。跟上的帕斯拉克迎球又是一腳直接抽射,這次魯一鳴也無計可施,隻能目進足球入網。
“他們這種快速傳遞、直接射門,體能分配根本不成問題,我們的防守得換個辦法。”
對失球榮宇也沒多沮喪,隻是對防守提出了建議。
“依據體能分配理論的防守,隻能在先限製對手的有效配合才行。那場是寧子正先限製了羅傑,可這場王傑防不住帕斯拉克,所以沒有這樣防守的基礎。隻能說怪我晚放王傑他們一年,沒能適應這種對抗,隻有在比賽中花學費了…”
榮宇見林文雷有些自責,就安慰起了他:163txt
“他們技術和意識方麵還是增漲了不少,隻能說魚與熊掌難以兼得吧…”
場上重新開球的隊員們做了調整,讓鄭直移到左路,樊盛內收些,打起了三後腰,減輕王傑這邊防守壓力。
有了鄭直在身後,王傑突破就大膽了許多,接蘇午分球利用速度和變線過了帕斯拉克。接著就在對手右後衛封堵前內切,然後回傳中路蘇午。
蘇午直接迎球一推,又把球從兩個個德國後衛隊員之間塞進禁區。
王傑將球回傳後並沒停止,而是向防線身後插去,即將越位時蘇午已經將球傳了出來,王傑再一加速就把德國隊防線甩在身後。
王傑在底線處先做了個將球掃向門前的假動作,在跟在的中衛享裏克倒地封堵時,將球一扣又拉了回來,身體轉過來麵向場內,推出了個地麵弧線球,正好繞過被孫格帶著衝向門前的後衛,送到了跟進的蘇午腳下。
蘇午在小禁區線上中間位置直接推射遠角,在14分鍾時就追平了比分。
接下來在左路王傑隻負責騷擾和協防,由鄭直來防守右路的帕斯拉克,即使突破,甘榮也有足夠的能力防住。
沒有明顯的漏洞後,局麵緩和下來,兩隊開始了激烈的中場爭奪。
華國u17場上的應變能力得到了比賽解說的盛讚,同時也以王傑的例子說明到歐洲鍛煉的必要性。
兩個球隊見沒有明顯的機會,不約而同的都開始加快節奏,希望用快節奏打亂對手陣腳。場麵缺少個人突破,但傳球速度很快,看起來極為過癮。
華國u17的高速穩定性讓人眼前一亮,即使在壓迫下的一腳傳遞也失誤很少,傳球頻率很快而且視野開闊,把場地空間全麵利用起來,大範圍的扯動德國國少。
德國國少的快集中於進攻,得球後利用華國u17拉開的陣型間距,快速向前傳遞,三傳倆倒就拉到華國u17的30米區域,造成了兩次威脅。
在30分鍾,見德國國少的進攻越來越有威脅,華國u17在周勃控製下主動放緩節奏,同時收縮了防守陣型,壓縮德國隊的進攻空間。
這種突然的節奏變化讓德國國少很不適應,特別是華國u17獨特的割裂式節奏,就是在中後場踢的很穩很慢,一旦打到前場,就突然加快節奏,尤其讓德國國少同時參與攻防的中場隊員難受,不停的快慢變化讓他們的狀態和體能消耗很快。
直到上半場結束,德國國少隊也沒適應,比分依然是1:1。
在更衣室裏,林文雷狠狠的把隊員們表揚了一番,誇得他們都有些臉紅。
“…我並沒誇張,這個辦法我都沒想到,即然這樣做這麽有效,那麽我們可以再多添加些變化,在節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