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共有三條出名的山脈,將整個王朝圍繞在中間,好像盆地一樣,其中連山是三座山脈中最小的,也是知名度最低的。


    距離京城後麵不遠處,有一條好似無邊無際的山脈,至今仍沒人知道那後麵是什麽,因其好像世界的起源與邊界一般,遂取名天元山。


    那山裏麵多有猛獸,豺狼虎豹都時常可見,於是山底下自然出現許多以狩獵而生的獵戶,他們代代傳承,其中又以獵人王“趙喆”為首。


    “趙喆”即是一個名字,又代表一種傳承。


    傳說四百年前,天元山中走出一個青年,生得十分粗壯魁梧,可徒手力搏虎熊,在山外西樵鎮住下,四處去周圍村中尋找有經驗的老獵戶拜師,學習捕獵技巧。


    可是狩獵手藝是獵戶人家吃飯的家夥,嚴苛些的連女兒都不傳,又怎會無緣無故傳給一個外人。青年求學之路四處碰壁,學到手的卻隻是皮毛。


    有明眼人見他求知心誠,便指了條明路,叫他去緊貼天元山下的某處小村,那裏有個年輕時曾聞名百裏的獵人,可惜某年冬天凍壞了身體,再也無法進山了,膝下又隻有一個女兒,一身本領可能會教給外人。


    青年得知消息如獲至寶,急忙趕到小村,可是老獵人和女兒都看不上他,本領隻教給村中另外一個俊朗青年,對他隻是刁難。


    青年心中卻有股韌勁,認準某個事物不撞南牆不回頭,這種性格可能叫堅持,亦或是傻。他見老獵人真的有本事,幹脆在村子裏住下,每日任憑戲耍辱罵,仍然上門去磨,就這樣一晃過了兩年。


    當時天元山外圍的灰狼群每逢冬天少食,便會出山襲擊周圍村落,食人無數。那年又逢十年不見一次的大雪,山裏灰狼群餓得發慌,在狼王統領下,照例踩點之後,去襲擊青年所在的邊緣小村。


    被後世周圍獵戶津津樂道百年的事情發生了,正在村中學習製作陷阱的青年挺身而出,擊退狼群後,雪夜中追出十數裏,砍斷三把獵刀。


    第二日清晨,小村外每隔不遠,就能看到潔白大雪中灰色的狼屍與大片殷虹的鮮血,青年滿身傷痕,扛著被拳頭重擊而死的狼王屍體,口中冒著血腥味的白氣站在小村門口。


    經此一役,損失了包括狼王在內近二十頭灰狼的狼群一蹶不振,再也沒有襲擾過山下的村子。


    老獵戶十分感動,收他為義子,村裏人還湊錢請鎮上的讀書人給青年取個名字,那半吊子書生以吉祥的名義寫下兩個“吉”,這就是第一代的“趙喆”。


    後來老獵戶去世,趙喆娶了他的女兒,繼承了獵弓與鐵夾子。之後入山狩獵更是青出於藍更勝於藍,每次從不空手而歸,而且與他人隻抓到野雞、山兔、麋鹿不同,趙喆每次都能獵到凶猛的野獸,聲名越傳越遠。


    這樣過了多年,趙喆一直並無子嗣,成為外人看來的缺憾。在妻子某夜突然暴病身亡後,已經被奉為獵人王的趙喆突然公開宣布,他的壽命已經差不多走到了盡頭,想要收個義子,將自己的本領和神力通過祖傳秘術傳承下去。


    很多年輕人聞名來到小村,最後趙喆選中一個麵貌體態與自己相似的青年,在父老的見證下收為義子,帶進了山裏。


    一年後,一個與當年趙喆有幾分神似的青年,背上扛著死去的猛虎,從山裏走了出來。


    在村裏老人的辨認下,這正是趙喆去年收下的義子。


    據他所言,趙喆去年帶著他入山,走到很深處的地方,挑選了一座十分陡峭的山峰,當作曆代獵人王的墓地,之後用秘法傳給他神力與經驗後,便去世了。


    至於肩上的猛虎,則是趙喆的考驗,能從天元山深處走出來,並獵取一隻猛獸的人,才不會讓獵人王的名頭蒙羞。


    人們都有些將信將疑,但幾經狩獵,這青年實力相比當年的趙喆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大家也就默認下他新一代獵人王的名號。


    因為村裏人幾十年養成的習慣,經常把相貌有幾分類似的青年喚作趙喆,之後,青年幹脆拋棄了原來數字的名字,就以趙喆的名字存於世,這也就是第二代“趙喆”。


    第二代趙喆一生未娶,到了六十歲的時候,也公開招收義子,帶其入山,就這樣“獵人王——趙喆”這個名號代代相傳,直到今日。


    這些趙喆相貌都有些相似之處,卻又不盡相同,但習慣十分類似,隱隱中總好像代代如同一人。特別是痛恨山裏野獸這點,每代趙喆都以虐殺野獸為趣,其中又以熊為首。


    二百年前,村裏人漸漸產生了不好的猜測,有些質疑與害怕顯得詭異的趙喆,再也沒有孩子肯去他家當義子。


    當年冬天,山裏發生雪崩,小村中除了出去遠遊的趙喆,無一人生還。年後,趙喆帶著一個長相類似自己的孩子歸來,在廢墟上蓋了幾間小屋,從此與人世間關聯似有似無,漸漸傳說大於實際。


    直到狐妖禍亂朝綱,聖上大怒廣招天下獵人,有人提起留下幾百年傳說的獵人王趙喆,並指出曆代趙喆都獵殺過體型遠超普通動物的野獸,現在想來那些很可能就是妖物。


    皇帝十分感興趣,派出欽差發下聖旨與尚方寶劍,命其去連山盡量翦除狐妖,並未後續的大軍指引道路。


    直到欽差領著一個年輕人快馬進京,世人們才知,這代獵人王趙喆收了五個義子,每人具有神異,進京複命的就是他五子,也是最疼愛的一個,至於獵人王和其餘四子已經領旨出發,追獵從京城逃走的三隻狐狸去了。


    ……


    村頭小廟中,白澤放下這封長長的信。


    似乎是昨晚展露手腕起了效果,疙瘩臉已經完全站在他的這邊,明確答應說服郭生的同時,還把獵人王的底給扒了個幹淨,其中結合天元山附近鄉民的情報,對他們的長相,所擅長的東西,到連山附近的時間,還有後續官兵的進程都有介紹,賣的是相當徹底。


    “不過這些情報大都依附於“傳說”、“猜測”,隻能作為參考,卻不可盡信。”白澤將信交給一旁焦急等待的小狐狸,透過窗子,看向連山深處陰沉的天氣。


    “小狐狸昨日親眼目睹他們入山,結合信上所說,趙喆可能根本不隻是想抓住三隻逃亡狐狸而已,而是想以一己之力將整個連山狐妖一網打盡!”


    遠處的連山雖然看不出任何的異常,可在他的眼中,獵人與獵物的戰爭,已經開始了。


    ps:書友們,我是六個銅板,推薦一款免費app,支持下載、聽書、零廣告、多種閱讀模式。請您關注()書友們快關注起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聊齋畫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個銅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個銅板並收藏我的聊齋畫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