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址的爭論,主要聚集在南北兩方上。
現在已經是秋季,關外開始飄雪,環境平均溫度降低到零度,喪屍的活性大為減弱,都不用預判,在停止供暖的北方,隻要溫度徹底降到零度以下,這些在夏季喪屍化的屍體必定凍成人形冰棍,任人宰割,所以北方派的觀點是趁著北方有最長達到六個月的冬季無喪屍活動期,應該抓緊機會移民,清理建築物內的凍屍,建設一個新的北方,同時等到來年春暖花開,再一鼓作氣解決恢複活動的殘餘喪屍。
聽起來很美,但是不能忽視北方氣候對喪屍也起到了‘保鮮’作用,誠然,冰凍會破壞細胞組織導致喪屍即便解凍,行動力也會受到影響,那隻是極北地區才會出現的情況,北方為了禦寒所大量使用的保溫封閉門窗會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喪屍最好的‘冬眠’地點,所以喪屍的存活期會大幅度延長,可能三五年後還會有零星喪屍滿血複活般出現並且繼續傳播疫情,這個風險,沒人承擔的起。
南方派的觀點也很明確,如果溫度始終保持在零度以上,喪屍活性不會降低,其腐敗速度卻也不會降低,空曠地區架設個高音喇叭,可以非常有效地吸引喪屍聚集,方便清理工作,被關在室內的喪屍也不用太過擔心,隻要不去管它,有個兩三年時間,爛都爛光了,形成幹屍也不怕,隻要不沾水,解決起來同樣容易。所以說,建設南方在短期的時效性上可能不如北方,但是從長遠看,確實是更好的選擇。
當然了,南北之爭的背後,自然是出身不同地域的高層之爭,誰都清楚,相比美國那種各州顧各州,聯邦警衛隊效忠州長的分散製度,隻要南北之爭得出結果,舉全國殘存之力建設半個,甚至幾分之一個國家的話,這個區域在未來數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會成為亞洲真正的政治經濟中心,具有當地工作經曆或者正在當地工作的中高層幹部自然有著天然留任升職機會。
相比換屆選舉長達數月甚至整年的政局動蕩,這次政爭的時間十分短,全球性疫情爆發到屠鴻業宣布防疫取得階段性成果隻過了七天,政爭從屠鴻業宣布的消息得到二次確認後不過二十四小時已經結束,外界根本一無所知。
最終確定的開發地點很出人意料。
八百裏秦川。
是的,南北派都沒有獲得最終勝利,反而是少數派推崇的八百裏秦川計劃,得到了最高層的首肯,歸根到底,這片可以說誕生了中華最古老帝國的土地,東至潼關西達寶雞,麵積廣闊水源豐富山巒環繞易守難攻,從地勢上來講,隻要把住幾條高速、鐵路出入口,陸路上幾乎是無懈可擊,那幫喪屍總不能有攀爬秦嶺走古道的能耐吧?相比南方漫長的海岸線隨時都可能飄個活性喪屍,北方極寒的天氣與相對落後的輕重工業,從氣候條件、地理優勢到輕重工業、能源資源都相對平均的關中平原,真的是再明確不過的選擇。
在這種舉國傾覆的大災難麵前,領導者必須拋卻一切世俗牽絆,作出最明智最冷酷的選擇,必須承認,現今的高層,確實做到了。
政策既定,震蕩自然就免不了,很顯然熊曉寧屬於這次政爭中比較失敗,靠山再也沒辦法借力的一方,是的,他必然有派係以及靠山,即便在疫情爆發之前的中基層派係之爭已經勢微,更多的是靠能力上位,但是在中高層,這樣的情況必然還要延續數年甚至十數年,等新一代領導人徹底成長起來才可能終結。不然的話,以熊曉寧一個不懂技術的轉業軍人坐到京畿基地大主任的位子上,哪怕他本身根正苗紅,標準紅三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現在,不懂技術就成了已經失勢的熊曉寧最大的致命點,如果他不識時務,眷戀權位,那下場必定好不到哪裏去,如果他主動退避,多數會有善終,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幾乎是官場默認的潛規則了。
所以說,麵對短短幾日急轉直下的官場局勢,熊曉寧對外自然要擺出虎死不倒架的模樣,到了真需要他求助的人麵前,就是屠鴻業看到的死樣子。
裝可憐麽,對精通厚黑學的熊曉寧來講,不難。
一點通處處明,屠鴻業甚至可以確定,此次熊曉寧親自來視察工作,其實是要跟自己結個善緣,聰明人不用廢話,熊曉寧不可能將自己推上基地主任的位置上,讓一個曾經在精神病院裏住了四年的學者出任京畿基地的正職,除非大領導瘋了才會同意,所以熊曉寧此次來,多半是替陳漢新鋪路,希望屠鴻業可以輔助陳漢新爭一爭京畿基地領導的位子,最不濟也得坐穩基地副主任的位子。很顯然熊曉寧知道,單靠那個連開口求人都不會的陳漢新,恐怕副主任的位置都沒坐熱,就會被架空。可是讓他就這麽將京畿基地的位子拱手讓給其他派係空降來的幹部,熊曉寧又不甘心,別的不說,那些站在自己這邊支持自己的部屬該怎麽辦?改換門庭也要空降幹部同意接收才成。熊曉寧固然有野心甚至是野望,可此一時彼一時,既然國家構架崩潰的可能性開始降低,他也犯不著人走還要落埋怨,怎麽也得在自身安排好退路之後,安撫住屬下,留個好名聲。
退一步講,熊曉寧正值壯年,這時候走了也是逼不得已,留個好人緣,萬一哪天有了複起的機會,相對也容易一些。
麵對一個即將過氣的官,屠鴻業自然不會把話說滿,正好一壺茶喝盡,屠鴻業邊順手清壺邊輕描淡寫地回答道:“我會仔細考慮這件事。”
熊曉寧心知屠鴻業對被迫接任前進基地主任一職還有怨氣,他索性在屠鴻業回京的天平上又加了個砝碼,“如希懷孕了。”
屠鴻業的手僵在半空,隨後放下茶壺,一雙眼睛冷冷盯著熊曉寧,沒有說話。
好大的煞氣,熊曉寧心中翻湧,他還是頭一次切切實實感受到什麽叫煞氣逼人,嘴上盡量保持平靜,解釋道:“她自己還不知道,是基地的衛生健康數據采集係統自動檢測上報的。”
京畿基地作為國內頂尖的生化武器基地,細處體現在什麽地方?氣壓滑動門?三維激光投影?那都是電影裏給觀眾看著爽的,現實中當然是牛叉到每個座便都安置了生物數據采集係統,在基地裏上個廁所,沒兩分鍾計算機就會分析出昨晚上喝了什麽吃了什麽體脂含量多少。
心知自己是關心則亂,思緒竟然出了這麽大的漏洞,屠鴻業自嘲地笑了笑,“明天我跟你的飛機一起回去,這段時間我多回去幾趟,盡量讓陳院士在新的工作崗位上發揮好。”
“好,那麽,一切拜托了。”
現在已經是秋季,關外開始飄雪,環境平均溫度降低到零度,喪屍的活性大為減弱,都不用預判,在停止供暖的北方,隻要溫度徹底降到零度以下,這些在夏季喪屍化的屍體必定凍成人形冰棍,任人宰割,所以北方派的觀點是趁著北方有最長達到六個月的冬季無喪屍活動期,應該抓緊機會移民,清理建築物內的凍屍,建設一個新的北方,同時等到來年春暖花開,再一鼓作氣解決恢複活動的殘餘喪屍。
聽起來很美,但是不能忽視北方氣候對喪屍也起到了‘保鮮’作用,誠然,冰凍會破壞細胞組織導致喪屍即便解凍,行動力也會受到影響,那隻是極北地區才會出現的情況,北方為了禦寒所大量使用的保溫封閉門窗會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喪屍最好的‘冬眠’地點,所以喪屍的存活期會大幅度延長,可能三五年後還會有零星喪屍滿血複活般出現並且繼續傳播疫情,這個風險,沒人承擔的起。
南方派的觀點也很明確,如果溫度始終保持在零度以上,喪屍活性不會降低,其腐敗速度卻也不會降低,空曠地區架設個高音喇叭,可以非常有效地吸引喪屍聚集,方便清理工作,被關在室內的喪屍也不用太過擔心,隻要不去管它,有個兩三年時間,爛都爛光了,形成幹屍也不怕,隻要不沾水,解決起來同樣容易。所以說,建設南方在短期的時效性上可能不如北方,但是從長遠看,確實是更好的選擇。
當然了,南北之爭的背後,自然是出身不同地域的高層之爭,誰都清楚,相比美國那種各州顧各州,聯邦警衛隊效忠州長的分散製度,隻要南北之爭得出結果,舉全國殘存之力建設半個,甚至幾分之一個國家的話,這個區域在未來數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會成為亞洲真正的政治經濟中心,具有當地工作經曆或者正在當地工作的中高層幹部自然有著天然留任升職機會。
相比換屆選舉長達數月甚至整年的政局動蕩,這次政爭的時間十分短,全球性疫情爆發到屠鴻業宣布防疫取得階段性成果隻過了七天,政爭從屠鴻業宣布的消息得到二次確認後不過二十四小時已經結束,外界根本一無所知。
最終確定的開發地點很出人意料。
八百裏秦川。
是的,南北派都沒有獲得最終勝利,反而是少數派推崇的八百裏秦川計劃,得到了最高層的首肯,歸根到底,這片可以說誕生了中華最古老帝國的土地,東至潼關西達寶雞,麵積廣闊水源豐富山巒環繞易守難攻,從地勢上來講,隻要把住幾條高速、鐵路出入口,陸路上幾乎是無懈可擊,那幫喪屍總不能有攀爬秦嶺走古道的能耐吧?相比南方漫長的海岸線隨時都可能飄個活性喪屍,北方極寒的天氣與相對落後的輕重工業,從氣候條件、地理優勢到輕重工業、能源資源都相對平均的關中平原,真的是再明確不過的選擇。
在這種舉國傾覆的大災難麵前,領導者必須拋卻一切世俗牽絆,作出最明智最冷酷的選擇,必須承認,現今的高層,確實做到了。
政策既定,震蕩自然就免不了,很顯然熊曉寧屬於這次政爭中比較失敗,靠山再也沒辦法借力的一方,是的,他必然有派係以及靠山,即便在疫情爆發之前的中基層派係之爭已經勢微,更多的是靠能力上位,但是在中高層,這樣的情況必然還要延續數年甚至十數年,等新一代領導人徹底成長起來才可能終結。不然的話,以熊曉寧一個不懂技術的轉業軍人坐到京畿基地大主任的位子上,哪怕他本身根正苗紅,標準紅三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現在,不懂技術就成了已經失勢的熊曉寧最大的致命點,如果他不識時務,眷戀權位,那下場必定好不到哪裏去,如果他主動退避,多數會有善終,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幾乎是官場默認的潛規則了。
所以說,麵對短短幾日急轉直下的官場局勢,熊曉寧對外自然要擺出虎死不倒架的模樣,到了真需要他求助的人麵前,就是屠鴻業看到的死樣子。
裝可憐麽,對精通厚黑學的熊曉寧來講,不難。
一點通處處明,屠鴻業甚至可以確定,此次熊曉寧親自來視察工作,其實是要跟自己結個善緣,聰明人不用廢話,熊曉寧不可能將自己推上基地主任的位置上,讓一個曾經在精神病院裏住了四年的學者出任京畿基地的正職,除非大領導瘋了才會同意,所以熊曉寧此次來,多半是替陳漢新鋪路,希望屠鴻業可以輔助陳漢新爭一爭京畿基地領導的位子,最不濟也得坐穩基地副主任的位子。很顯然熊曉寧知道,單靠那個連開口求人都不會的陳漢新,恐怕副主任的位置都沒坐熱,就會被架空。可是讓他就這麽將京畿基地的位子拱手讓給其他派係空降來的幹部,熊曉寧又不甘心,別的不說,那些站在自己這邊支持自己的部屬該怎麽辦?改換門庭也要空降幹部同意接收才成。熊曉寧固然有野心甚至是野望,可此一時彼一時,既然國家構架崩潰的可能性開始降低,他也犯不著人走還要落埋怨,怎麽也得在自身安排好退路之後,安撫住屬下,留個好名聲。
退一步講,熊曉寧正值壯年,這時候走了也是逼不得已,留個好人緣,萬一哪天有了複起的機會,相對也容易一些。
麵對一個即將過氣的官,屠鴻業自然不會把話說滿,正好一壺茶喝盡,屠鴻業邊順手清壺邊輕描淡寫地回答道:“我會仔細考慮這件事。”
熊曉寧心知屠鴻業對被迫接任前進基地主任一職還有怨氣,他索性在屠鴻業回京的天平上又加了個砝碼,“如希懷孕了。”
屠鴻業的手僵在半空,隨後放下茶壺,一雙眼睛冷冷盯著熊曉寧,沒有說話。
好大的煞氣,熊曉寧心中翻湧,他還是頭一次切切實實感受到什麽叫煞氣逼人,嘴上盡量保持平靜,解釋道:“她自己還不知道,是基地的衛生健康數據采集係統自動檢測上報的。”
京畿基地作為國內頂尖的生化武器基地,細處體現在什麽地方?氣壓滑動門?三維激光投影?那都是電影裏給觀眾看著爽的,現實中當然是牛叉到每個座便都安置了生物數據采集係統,在基地裏上個廁所,沒兩分鍾計算機就會分析出昨晚上喝了什麽吃了什麽體脂含量多少。
心知自己是關心則亂,思緒竟然出了這麽大的漏洞,屠鴻業自嘲地笑了笑,“明天我跟你的飛機一起回去,這段時間我多回去幾趟,盡量讓陳院士在新的工作崗位上發揮好。”
“好,那麽,一切拜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