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場逼搶’的防守打法,聽起來似乎有些高大上,實際上,采用‘全場逼搶’的目的,是限製對方的配合,同時讓己方更容易發動反攻。
一般的防守是在後場樹立防線,搶斷下來再進攻也需要時間。
‘全場逼搶’則有可能在中前場完成防守,從而更快速的發動反攻,己方更容易創造出有效的破門良機。
不少球隊和米爾沃爾的比賽,都會采用全場逼搶的打法,但大部分球隊使用的效果都不怎麽好,原因在於米爾沃爾的戰術沒有針對性,遇到強隊會踢的十分被動,對方能夠完全掌控局勢,自然就沒有必要犧牲體能去做限製。
米爾沃爾簡單直接的打法,也讓全場逼搶失去大部分作用。
米爾沃爾的整體戰術很清晰,手段就是傳統的防守反擊、高吊傳中再加上遠射,反而球員和球員之間的配合並不緊密,對方做人盯人的全場防守,付出和收獲並不成正比。
米爾沃爾和擅長全場逼搶的強隊比賽,比如溫格率領的阿森納,快速流暢的攻勢就是阿森納的風格,而他們防守就是從前場攔截開始的,但阿森納和米爾沃爾比賽時,不會太多的利用全場逼搶,主要是因為米爾沃爾的防守很靠後,並沒有和阿森納去爭中場控製權,阿森納在防守時,也更多采用陣型後撤的方式來加大限製。
張揚也沒有想到,穆裏尼奧會加大‘全場逼搶’,來限製米爾沃爾球員發揮,從而讓切爾西發揮出陣容實力優勢。
這是個出奇的思路!
‘全場逼搶’會讓切爾西和米爾沃爾球員直接碰在一起的機會更多,切爾西球員實力更強,他們就能夠搶到更多的球,以限製米爾沃爾單個球員的發揮,當單個球員發揮被限製住,就打破了米爾沃爾的‘戰術基礎’,整體的發揮更不用多說。
可不管怎麽說,‘全場逼搶’還是‘全場逼搶’,對米爾沃爾采用這樣的策略,付出和收益不可能成正比,切爾西要付出大量的體能,就是為了限製米爾沃爾有限次數的進攻,來達到讓切爾西想掌控全場,不出現‘一點意外’的目的。
這實在是有點欺負人啊!
張揚倒是理解穆裏尼奧如此做的原因,那都是因為米爾沃爾的進攻效率太高了。
米爾沃爾和強隊比賽,每一場都踢的十分被動,可大部分比賽都贏了下來,關鍵就在於他們的效率跟高,有限的進攻次數能進球,本沒什麽出奇的,可連續都是如此,就十分讓人驚歎了。
米爾沃爾是怎麽做到的?
媒體喜歡把原因歸結為,米爾沃爾球員發揮的更好,可穆裏尼奧不會這樣想,一次、兩次這樣,三次、四次都如此就不對了。
穆裏尼奧當然找不到原因。
其他英超的主帥們也找不到原因,他們隻能理解為米爾沃爾的戰術帶來的效果,現在穆裏尼奧也必須‘謹防’這一點,用盡全力限製住米爾沃爾的每一次進攻,讓切爾西和米爾沃爾真正去拚,消磨他們的體能和狀態,為了這個目的,即便多付出一些也值得了。
其他人自然不知道,張揚有著‘神通能力’,能夠小幅度的改變比賽。
但切爾西的戰術無疑很有效果。
切爾西是全陣型壓上,幾個前場都不返回,就一直呆在米爾沃爾半場裏,他們的逼搶也是全陣型壓上,單個球員逼搶沒有成功,後續的球員馬上就會補上,一次又一次的逼搶,讓米爾沃爾在自家半場都不敢控球,配合也完全打不出來。
這種戰術非常纏人。
場上就隻有一個足球,當足球到某個位置時,上前逼搶的球員不會超過兩個,切爾西全陣型壓上,前場到處都是人,陣線的重疊也讓他們可以放心的上前,因為後麵還有隊友在穩固防守。
這種打法漏洞也是很明顯的,那就是後場的防守不足。
如果突然間遇到大腳開球,米爾沃爾一個跑的快的球員,就可以攻破切爾西所有防線。
穆裏尼奧不是為了賭一把,而是他對切爾西的效率有信心,如此緊密的逼搶,自然會有後場防守問題,可米爾沃爾也要抓住機會,別說是短時間,即便延長到整場比賽,米爾沃爾又能有幾次機會?而切爾西可以圍著米爾沃爾半場進攻九十分鍾,進球數量上肯定會超過米爾沃爾。
這才是關鍵!
————
比賽前十五分鍾,切爾西的戰術發揮了作用,米爾沃爾被壓製在半場,根本就攻不出來,所謂的‘大腳開球’隻存在於理論中,最前麵的達倫-本特到目前,就隻有一次觸球,還在對方的逼搶下,一腳把球踢出了界外。
米爾沃爾被完全限製住了。
切爾西則可以肆意的發起進攻,他們圍著米爾沃爾球門進行狂轟濫炸,僅僅一場開場,十五分鍾的時間,他們就有了五次射門,其中兩次打在了門框範圍內。
比賽局麵讓米爾沃爾支持者們感到憂心。
“米爾沃爾竟然被動到這種地步!”
“到目前,切爾西控球率達到了百分之七十九,比米爾沃爾多了近四倍!”
“米爾沃爾幾乎沒有進攻,比賽完全淪為半場攻防戰!”
“從局麵上來看,米爾沃爾的機會太小了,他們肯定無法守住球門,要談進球就更加不可能……”
“雙方的差距太大了!”
“……”
各個足球評論員開始對過去的比賽進行點評,他們一致的看法就是,認為米爾沃爾沒什麽機會,那或許也是所有觀看比賽球迷的看法,因為米爾沃爾太過於被動,連半場都攻不出來,又怎麽能指望勝利呢?
場上。
雙方的對抗十分激烈。
米爾沃爾的比賽局麵確實非常被動,比賽就像是攻防演練,但其中還是有一些看點的,就比如喬迪-莫裏斯和弗蘭克-蘭帕德的對抗。
兩人是老對手了。
三年以前,莫裏斯和蘭帕德是競爭對手,蘭帕德來到切爾西以後,就快速的成為了主隊,莫裏斯則淪為了替補,甚至是輪不到出場的替補。
兩人真正作為比賽對手,是從本賽季米爾沃爾升入英超開始的。
莫裏斯對蘭帕德的能力感到敬佩,回想起以前的競爭,他清楚自己確實比不上蘭帕德,而不是因為教練‘偏心’之類的原因,可即便知道蘭帕德很出色,他心裏還是很不服氣,尤其成為米爾沃爾的核心,跟隨米爾沃爾打入英超聯賽,並且到現在力壓切爾西成為聯賽第一以後,莫裏斯就更是不服氣了。
蘭帕德?
蘭帕德是切爾西的中場大將,是英格蘭國家隊的大將,可自己也是米爾沃爾的中場的大將,甚至說中場核心都不為過。
兩人同樣是中場大將,一個效力切爾西,一個效力米爾沃爾,為什麽自己會比蘭帕德差?現在回到斯坦福橋球場,在幾萬名切爾西球迷麵前,就是證明最好的機會。
莫裏斯是帶著這種想法比賽的,他也主動去纏住蘭帕德。
蘭帕德是米爾沃爾重點防守的對象,他不僅僅是和隊友配合出色,外圍的遠射就更是驚人,莫裏斯防守蘭帕德,限製他的隊友的配合,也時刻注意不能讓他起腳。
比賽中兩人碰在一起的次數就比較多了。
由於米爾沃爾整體的劣勢,莫裏斯進攻端沒什麽表現可言,防守表現還算不錯,給蘭帕德帶來了很大麻煩。
到目前,蘭帕德還沒有外圍射門機會。
事實上,兩人是雙方隊伍的焦點人員,早在比賽開始之前,媒體就對兩人進行對比,bbc首播的《今夜足球》欄目,邀請四個足壇有影響力的評論員和名宿,給兩人的實力進行了打分,蘭帕德的綜合實力拿到了八點五分,莫裏斯則隻有七點五分。
雖然整體的個人能力上,莫裏斯是要差一些,不過他和蘭帕德不是一個類型的球員。
莫裏斯是屬於‘技術型’的中場,比賽裏很少去和對方拚身體,而是利用出色的大局觀,來帶動整個球隊的配合和節奏。
蘭帕德則偏重於身體。
雖然蘭帕德是切爾西的核心,可隻是表麵上的核心,切爾西進攻發起多出自兩個邊路,中路也有馬克萊萊組織,蘭帕德組織進攻的次數並不多,他更多是依靠個人能力來做防守和進攻。
腳下技術方麵,莫裏斯也有優勢,他偶爾會上演過人好戲,可蘭帕德就很少過人,一場比賽也很難見到蘭帕德獨自帶球。
在單對單防守方麵,蘭帕德更具優勢,或許因為他更強壯一些,英超的比賽經驗也更豐富。
不過比賽場上,大多是莫裏斯在防守蘭帕德,是防守對進攻,蘭帕德的防守能力也體現不出來,而莫裏斯的大局觀,讓他能夠多次封鎖住蘭帕德的傳接球路線。
這一點是很關鍵的。
蘭帕德受到了很大影響,他沒辦法輕鬆和隊友做配合,每一次接球不僅僅要努力跑動,還要費勁腦細胞爭取能甩開莫裏斯,或者找到其他的空當。
蘭帕德的表現受到影響,也讓切爾西整體的攻勢受限製,比賽進行了二十五分鍾,切爾西依舊沒有完成進球。
這或許要歸功於切爾西的兩個球員:埃辛和馬尼切。
埃辛,不用多說。
法國人一直以來的表現都不好,但卻得到穆裏尼奧不斷的信任,大概葡萄牙人的耐心也快消耗光了,本場埃辛依舊沒什麽表現,他都快成了中後衛,一直呆在後場,上前參與進攻也很少拿到球。
馬尼切才剛進入切爾西,穆裏尼奧希望馬尼切能增加球隊中場的靈活性,就像是媒體批評的:“切爾西的中場都快成為了後衛線!”
馬克萊萊、蘭帕德、埃辛,一個個頂尖的防守後腰,讓切爾西中場防守穩健的同時,也讓中場失去了靈活性。
這也是切爾西進攻依仗邊路的原因之一。
馬尼切是前波爾圖球員,也是穆裏尼奧帶隊波爾圖奪得‘三冠王’的功臣,穆裏尼奧自認為對馬尼切十分了解,他希望作為葡萄牙球員,技術實力相當出色的馬尼切,能讓中場更就有靈活性,才著手讓他加入到切爾西。
或許和之前許多大手筆的轉會一樣,葡超聯賽出身的球員要適應英超聯賽並不容易,馬尼切上場的比賽表現隻能說‘很一般’,出色絕對是談不上的,本場也是一樣,馬尼切似乎不適應過多的身體碰撞,他在前場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對切爾西的進攻貢獻幾乎沒有。
這一次,或許有了。
當蘭帕德受到嚴密防守的時候,切爾西隊友們終於想起了還有個馬尼切,克雷斯波就是這樣一個有頭腦的球星,他想把球回傳交給蘭帕德,發現中間被阻斷後,就踢給了另一邊的馬尼切。
克雷斯波是打算讓馬尼切幫助他完成‘二過一’,迎著球再挑傳回來,可馬尼切並沒有那種意識,或者說他和克雷斯波不具默契,當拿到球以後,馬尼切就往前趟了一步。
這一步是迎著球趟的,力道就有些不好控製了,結果球被躺的有些大了。
利弗摩爾就在禁區前端,正迎著馬尼切跑過去,他沒想到馬尼切會把球‘傳給’自己,一時間腦子也有點發懵,身體動作卻沒有受到絲毫影響,他下意識掃了一眼前場,一腳就把球會踢過去。
“嘭!”
足球被一腳踢過了中線!
達倫-本特一直注意著後場,本來是切爾西的進攻機會,他並沒有太在意,沒想到利弗摩爾完成了搶斷,他掃了一眼足球方向,立刻轉身往前衝管。
之前約翰-特裏就站在達倫-本特身邊,可切爾西不斷的攻勢,讓他的精神有些鬆懈了,等達倫-本特衝起來,特裏才反應過來,緊跟著跑了起來,一邊跑著還一邊觀察球的位置,沒想到的是,他距離達倫-本特越來越遠。
跑出了有二十米,達倫-本特朝後掃了一眼,後腳一墊,足球恰好被墊到了身前。
這個精彩的停球,讓現場發出了驚呼!
“太漂亮了!經典的控球!”
“達倫-本特!他成功接到了傳球!用一個教科書般標準的動作……”
“精彩!太精彩了!”
“光是這一個接球動作,就不是一般球員能完成的!”
“……”
在不少人的驚訝中,切爾西球迷已經驚慌了,因為達倫-本特前方空無一人,約翰-特裏和他也有五米的距離,其他人更是不可能趕回來。
“反擊!看這次進攻……”
達倫-本特強忍著激動帶球向前,快要禁區線時,門將切赫已經衝了出來,但達倫-本特的帶球太順暢了,到禁區線時,他從容的起腳,來了一腳高高的吊射。
切赫隻能聽起來,目送足球飛過頭頂,旋即--
墜入球門!
斯坦福橋球場頓時沉默了。
一般的防守是在後場樹立防線,搶斷下來再進攻也需要時間。
‘全場逼搶’則有可能在中前場完成防守,從而更快速的發動反攻,己方更容易創造出有效的破門良機。
不少球隊和米爾沃爾的比賽,都會采用全場逼搶的打法,但大部分球隊使用的效果都不怎麽好,原因在於米爾沃爾的戰術沒有針對性,遇到強隊會踢的十分被動,對方能夠完全掌控局勢,自然就沒有必要犧牲體能去做限製。
米爾沃爾簡單直接的打法,也讓全場逼搶失去大部分作用。
米爾沃爾的整體戰術很清晰,手段就是傳統的防守反擊、高吊傳中再加上遠射,反而球員和球員之間的配合並不緊密,對方做人盯人的全場防守,付出和收獲並不成正比。
米爾沃爾和擅長全場逼搶的強隊比賽,比如溫格率領的阿森納,快速流暢的攻勢就是阿森納的風格,而他們防守就是從前場攔截開始的,但阿森納和米爾沃爾比賽時,不會太多的利用全場逼搶,主要是因為米爾沃爾的防守很靠後,並沒有和阿森納去爭中場控製權,阿森納在防守時,也更多采用陣型後撤的方式來加大限製。
張揚也沒有想到,穆裏尼奧會加大‘全場逼搶’,來限製米爾沃爾球員發揮,從而讓切爾西發揮出陣容實力優勢。
這是個出奇的思路!
‘全場逼搶’會讓切爾西和米爾沃爾球員直接碰在一起的機會更多,切爾西球員實力更強,他們就能夠搶到更多的球,以限製米爾沃爾單個球員的發揮,當單個球員發揮被限製住,就打破了米爾沃爾的‘戰術基礎’,整體的發揮更不用多說。
可不管怎麽說,‘全場逼搶’還是‘全場逼搶’,對米爾沃爾采用這樣的策略,付出和收益不可能成正比,切爾西要付出大量的體能,就是為了限製米爾沃爾有限次數的進攻,來達到讓切爾西想掌控全場,不出現‘一點意外’的目的。
這實在是有點欺負人啊!
張揚倒是理解穆裏尼奧如此做的原因,那都是因為米爾沃爾的進攻效率太高了。
米爾沃爾和強隊比賽,每一場都踢的十分被動,可大部分比賽都贏了下來,關鍵就在於他們的效率跟高,有限的進攻次數能進球,本沒什麽出奇的,可連續都是如此,就十分讓人驚歎了。
米爾沃爾是怎麽做到的?
媒體喜歡把原因歸結為,米爾沃爾球員發揮的更好,可穆裏尼奧不會這樣想,一次、兩次這樣,三次、四次都如此就不對了。
穆裏尼奧當然找不到原因。
其他英超的主帥們也找不到原因,他們隻能理解為米爾沃爾的戰術帶來的效果,現在穆裏尼奧也必須‘謹防’這一點,用盡全力限製住米爾沃爾的每一次進攻,讓切爾西和米爾沃爾真正去拚,消磨他們的體能和狀態,為了這個目的,即便多付出一些也值得了。
其他人自然不知道,張揚有著‘神通能力’,能夠小幅度的改變比賽。
但切爾西的戰術無疑很有效果。
切爾西是全陣型壓上,幾個前場都不返回,就一直呆在米爾沃爾半場裏,他們的逼搶也是全陣型壓上,單個球員逼搶沒有成功,後續的球員馬上就會補上,一次又一次的逼搶,讓米爾沃爾在自家半場都不敢控球,配合也完全打不出來。
這種戰術非常纏人。
場上就隻有一個足球,當足球到某個位置時,上前逼搶的球員不會超過兩個,切爾西全陣型壓上,前場到處都是人,陣線的重疊也讓他們可以放心的上前,因為後麵還有隊友在穩固防守。
這種打法漏洞也是很明顯的,那就是後場的防守不足。
如果突然間遇到大腳開球,米爾沃爾一個跑的快的球員,就可以攻破切爾西所有防線。
穆裏尼奧不是為了賭一把,而是他對切爾西的效率有信心,如此緊密的逼搶,自然會有後場防守問題,可米爾沃爾也要抓住機會,別說是短時間,即便延長到整場比賽,米爾沃爾又能有幾次機會?而切爾西可以圍著米爾沃爾半場進攻九十分鍾,進球數量上肯定會超過米爾沃爾。
這才是關鍵!
————
比賽前十五分鍾,切爾西的戰術發揮了作用,米爾沃爾被壓製在半場,根本就攻不出來,所謂的‘大腳開球’隻存在於理論中,最前麵的達倫-本特到目前,就隻有一次觸球,還在對方的逼搶下,一腳把球踢出了界外。
米爾沃爾被完全限製住了。
切爾西則可以肆意的發起進攻,他們圍著米爾沃爾球門進行狂轟濫炸,僅僅一場開場,十五分鍾的時間,他們就有了五次射門,其中兩次打在了門框範圍內。
比賽局麵讓米爾沃爾支持者們感到憂心。
“米爾沃爾竟然被動到這種地步!”
“到目前,切爾西控球率達到了百分之七十九,比米爾沃爾多了近四倍!”
“米爾沃爾幾乎沒有進攻,比賽完全淪為半場攻防戰!”
“從局麵上來看,米爾沃爾的機會太小了,他們肯定無法守住球門,要談進球就更加不可能……”
“雙方的差距太大了!”
“……”
各個足球評論員開始對過去的比賽進行點評,他們一致的看法就是,認為米爾沃爾沒什麽機會,那或許也是所有觀看比賽球迷的看法,因為米爾沃爾太過於被動,連半場都攻不出來,又怎麽能指望勝利呢?
場上。
雙方的對抗十分激烈。
米爾沃爾的比賽局麵確實非常被動,比賽就像是攻防演練,但其中還是有一些看點的,就比如喬迪-莫裏斯和弗蘭克-蘭帕德的對抗。
兩人是老對手了。
三年以前,莫裏斯和蘭帕德是競爭對手,蘭帕德來到切爾西以後,就快速的成為了主隊,莫裏斯則淪為了替補,甚至是輪不到出場的替補。
兩人真正作為比賽對手,是從本賽季米爾沃爾升入英超開始的。
莫裏斯對蘭帕德的能力感到敬佩,回想起以前的競爭,他清楚自己確實比不上蘭帕德,而不是因為教練‘偏心’之類的原因,可即便知道蘭帕德很出色,他心裏還是很不服氣,尤其成為米爾沃爾的核心,跟隨米爾沃爾打入英超聯賽,並且到現在力壓切爾西成為聯賽第一以後,莫裏斯就更是不服氣了。
蘭帕德?
蘭帕德是切爾西的中場大將,是英格蘭國家隊的大將,可自己也是米爾沃爾的中場的大將,甚至說中場核心都不為過。
兩人同樣是中場大將,一個效力切爾西,一個效力米爾沃爾,為什麽自己會比蘭帕德差?現在回到斯坦福橋球場,在幾萬名切爾西球迷麵前,就是證明最好的機會。
莫裏斯是帶著這種想法比賽的,他也主動去纏住蘭帕德。
蘭帕德是米爾沃爾重點防守的對象,他不僅僅是和隊友配合出色,外圍的遠射就更是驚人,莫裏斯防守蘭帕德,限製他的隊友的配合,也時刻注意不能讓他起腳。
比賽中兩人碰在一起的次數就比較多了。
由於米爾沃爾整體的劣勢,莫裏斯進攻端沒什麽表現可言,防守表現還算不錯,給蘭帕德帶來了很大麻煩。
到目前,蘭帕德還沒有外圍射門機會。
事實上,兩人是雙方隊伍的焦點人員,早在比賽開始之前,媒體就對兩人進行對比,bbc首播的《今夜足球》欄目,邀請四個足壇有影響力的評論員和名宿,給兩人的實力進行了打分,蘭帕德的綜合實力拿到了八點五分,莫裏斯則隻有七點五分。
雖然整體的個人能力上,莫裏斯是要差一些,不過他和蘭帕德不是一個類型的球員。
莫裏斯是屬於‘技術型’的中場,比賽裏很少去和對方拚身體,而是利用出色的大局觀,來帶動整個球隊的配合和節奏。
蘭帕德則偏重於身體。
雖然蘭帕德是切爾西的核心,可隻是表麵上的核心,切爾西進攻發起多出自兩個邊路,中路也有馬克萊萊組織,蘭帕德組織進攻的次數並不多,他更多是依靠個人能力來做防守和進攻。
腳下技術方麵,莫裏斯也有優勢,他偶爾會上演過人好戲,可蘭帕德就很少過人,一場比賽也很難見到蘭帕德獨自帶球。
在單對單防守方麵,蘭帕德更具優勢,或許因為他更強壯一些,英超的比賽經驗也更豐富。
不過比賽場上,大多是莫裏斯在防守蘭帕德,是防守對進攻,蘭帕德的防守能力也體現不出來,而莫裏斯的大局觀,讓他能夠多次封鎖住蘭帕德的傳接球路線。
這一點是很關鍵的。
蘭帕德受到了很大影響,他沒辦法輕鬆和隊友做配合,每一次接球不僅僅要努力跑動,還要費勁腦細胞爭取能甩開莫裏斯,或者找到其他的空當。
蘭帕德的表現受到影響,也讓切爾西整體的攻勢受限製,比賽進行了二十五分鍾,切爾西依舊沒有完成進球。
這或許要歸功於切爾西的兩個球員:埃辛和馬尼切。
埃辛,不用多說。
法國人一直以來的表現都不好,但卻得到穆裏尼奧不斷的信任,大概葡萄牙人的耐心也快消耗光了,本場埃辛依舊沒什麽表現,他都快成了中後衛,一直呆在後場,上前參與進攻也很少拿到球。
馬尼切才剛進入切爾西,穆裏尼奧希望馬尼切能增加球隊中場的靈活性,就像是媒體批評的:“切爾西的中場都快成為了後衛線!”
馬克萊萊、蘭帕德、埃辛,一個個頂尖的防守後腰,讓切爾西中場防守穩健的同時,也讓中場失去了靈活性。
這也是切爾西進攻依仗邊路的原因之一。
馬尼切是前波爾圖球員,也是穆裏尼奧帶隊波爾圖奪得‘三冠王’的功臣,穆裏尼奧自認為對馬尼切十分了解,他希望作為葡萄牙球員,技術實力相當出色的馬尼切,能讓中場更就有靈活性,才著手讓他加入到切爾西。
或許和之前許多大手筆的轉會一樣,葡超聯賽出身的球員要適應英超聯賽並不容易,馬尼切上場的比賽表現隻能說‘很一般’,出色絕對是談不上的,本場也是一樣,馬尼切似乎不適應過多的身體碰撞,他在前場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對切爾西的進攻貢獻幾乎沒有。
這一次,或許有了。
當蘭帕德受到嚴密防守的時候,切爾西隊友們終於想起了還有個馬尼切,克雷斯波就是這樣一個有頭腦的球星,他想把球回傳交給蘭帕德,發現中間被阻斷後,就踢給了另一邊的馬尼切。
克雷斯波是打算讓馬尼切幫助他完成‘二過一’,迎著球再挑傳回來,可馬尼切並沒有那種意識,或者說他和克雷斯波不具默契,當拿到球以後,馬尼切就往前趟了一步。
這一步是迎著球趟的,力道就有些不好控製了,結果球被躺的有些大了。
利弗摩爾就在禁區前端,正迎著馬尼切跑過去,他沒想到馬尼切會把球‘傳給’自己,一時間腦子也有點發懵,身體動作卻沒有受到絲毫影響,他下意識掃了一眼前場,一腳就把球會踢過去。
“嘭!”
足球被一腳踢過了中線!
達倫-本特一直注意著後場,本來是切爾西的進攻機會,他並沒有太在意,沒想到利弗摩爾完成了搶斷,他掃了一眼足球方向,立刻轉身往前衝管。
之前約翰-特裏就站在達倫-本特身邊,可切爾西不斷的攻勢,讓他的精神有些鬆懈了,等達倫-本特衝起來,特裏才反應過來,緊跟著跑了起來,一邊跑著還一邊觀察球的位置,沒想到的是,他距離達倫-本特越來越遠。
跑出了有二十米,達倫-本特朝後掃了一眼,後腳一墊,足球恰好被墊到了身前。
這個精彩的停球,讓現場發出了驚呼!
“太漂亮了!經典的控球!”
“達倫-本特!他成功接到了傳球!用一個教科書般標準的動作……”
“精彩!太精彩了!”
“光是這一個接球動作,就不是一般球員能完成的!”
“……”
在不少人的驚訝中,切爾西球迷已經驚慌了,因為達倫-本特前方空無一人,約翰-特裏和他也有五米的距離,其他人更是不可能趕回來。
“反擊!看這次進攻……”
達倫-本特強忍著激動帶球向前,快要禁區線時,門將切赫已經衝了出來,但達倫-本特的帶球太順暢了,到禁區線時,他從容的起腳,來了一腳高高的吊射。
切赫隻能聽起來,目送足球飛過頭頂,旋即--
墜入球門!
斯坦福橋球場頓時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