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州,上午,營州總督府衙。
今日天氣很好,陽光明媚,氣候溫暖,倒像是秋天,感覺非常舒適。
桌上擺著朝廷下達的製書,屋內是五品以上軍官和主要幕僚。
“蔣判官,請你把這製書給諸位讀一讀!”武炎之說道。
齊瑄走了之後,蔣士鵬已經被提任為銅鐵使判官。武炎之在範陽,聘請了一位進士盧宏擔任掌書記。
這盧家是範陽望族,唐代五姓七望之一,勢力非同小可。
那蔣士鵬答應一聲,便接過武炎之遞過來的製書,將對主要官員的提拔和獎賞講了出來。
這裏麵好幾位都擔任都督,主政一方,他們當然非常高興。
“多謝東萊王提拔!”
“卑職感激東萊王不盡……”
“願終身在東萊王座下效力!”
感激的言語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武炎之笑一笑,輕聲說道:“在此處各位就不要客氣了,所有官員的功勞,鄙人已經及時上報朝廷。這是第一批受獎賞和提拔的官員;
第二批官員,將由天官和夏官商定後下製,估計很快就會到,諸位不要心慌,鄙人從來不會吝嗇獎賞!
今後我要暫時與諸位分別,專職辦理銅鐵事宜,邢州是我大周主要的鋼鐵生產基地之一,應該說主要是生產鐵,鋼很少……”
武炎之把自己的打算說了,眾人都是有些依依不舍。這裏麵很多的人都要回京城任職,那李全義將軍卻有些怏怏不樂:“諸位都回京城享福啦,卻留鄙人在這苦寒之地!”
那姚寬笑道:“李將軍還不好?你都當上三品將軍了,如今又是安東都護,附近這七八個直屬州和幾十個羈縻州,可得歸你管,相當於半個土王爺勒!卑職要是能當上此職,做夢都要笑醒了!”
這裏麵李全義是職務提升最快的,他也是武炎之重點推薦的兩個人之一,另外一個當然是楊思勖。
“誰不想當京官呀!姚參謀,你若想留在此處,我向聖上上一道奏表,讓你來這安東都護府當司馬如何?”李全義搖搖頭。
“當司馬?這麽大的官我可幹不了,你知道我又沒讀過多少書,李將軍還是找別人吧!我和玉飛還是跟著東萊王,辦理銅鐵吧!”姚寬猛地搖頭。
眾人都大笑起來!
姚寬與玉飛二人都被授予了從五品下階的遊擊將軍散階,擔任了右羽林衛校尉員外同正(雷騎營校尉,編製外)。武炎之讓他二人以辦理火器之務為名,跟著自己當差。
二人跟著他辦事不久,立了大功,當上了五品將軍,自然願意繼續跟著武炎之。哪裏會留在什麽營州,當什麽司馬!
這時武炎之又說道:“李將軍不要氣餒,你是武將,為皇帝戍邊那職責之所在!就是我等文官,還不是一樣四處宦遊?
我還兼著河北道觀察使,到時候我再來看看你就是!你可不要貪贓枉法喲,要不然我查到你,你可就倒黴了!”
武炎之說著說著就笑了起來!
眾人都知道他是開玩笑,也都跟著笑了起來!屋裏氣氛很不錯!那李全義將軍起身行禮道:
“卑職豈敢?不過話說回來,還望武將軍今後在神都,替卑職說幾句好話,讓我早日回都城任職!”
“李將軍此言差矣!本朝有出將入相之傳統!王孝傑將軍、婁師德將軍不都是因軍功拜相的嗎?
要是李將軍再立大功,沒準你都當上宰相了,別人還在當這監呢!這是聖上在培養李將軍,李將軍何苦著急回都城呢?”武炎之表情變得嚴肅了。
眾人一聽,都覺得武炎之說的很有道理。這邊將有功勞,入朝拜相,的確是大唐和大周的傳統。要說起來,倒是比文人拜相還要容易一些,似乎競爭的力度要小一些。那文官拜相,可不容易,多少人爭那麽一兩個位置!
李全義一聽,看到武炎之臉色有些不好,便不再說話,恭敬的坐下。
這是楊思勖起身說道:“沒有東萊王關照和提拔,就沒有屬下的今日。請受屬下一拜!”
那楊思勖也是耿直,立刻就一揖到地!行了最高禮節!楊將軍免禮!楊將軍作戰勇敢,足智多謀,今後怕是要再立新功的!
我還要回神都,述職以後,把九鼎安放好,再趕往邢州辦理銅鐵使的事務。我肯定要年後才能趕回來……”
因為那重新鑄造的九鼎,快要完工了!這邢州的銅鐵事務,他隻有先交給蔣士鵬。
唐代官員改任新職,都必須先上京城,除了一些武將有特殊要求之外。比如現在的李全義和張九節將軍,就是皇帝特旨不必赴京陛見,即刻任職!
這對於官員來說更好,原因很簡單,當時官員離任和赴任,路途之費用都是自己承擔。
由於過去交通極為不便,路途上就是幾個月時間。這對低級官員來說,是極大的開銷,因為一大家人都要跟著走。
關鍵是很多官員還要候選,回到洛陽,可能要等幾年才有新的職務。這期間也是沒有任何收入的。
那意思就是,你在路途之上這一段時間,沒有領取新的告身,也沒有赴任新職,自然不會給你相應的待遇,這與如今大不相同。
……
張九節將軍長期在東北任職,他倒是想回京了,不過皇上又提任他擔任了營州都督,這也是要職,他倒是很想得開。
分別之時,他自然也盡了地主之宜,殷勤恭送武炎之。
從營州到洛陽,有3200多裏,按照每日50裏的行程,要走兩個月。
武炎之與楊思勖、齊瑄、姚寬、玉飛、武守平等人一同啟程。他們商定,按照每日兩個驛站或者三個驛站,平均每日七八十裏這個樣子。
一個多月以後才抵達洛陽,此時已經是冰天雪地,進入深冬季節。
“哥你回來啦!”那弟弟武炎平和妹妹武小月急著跑出來!
兩位母親隨後也跑了出來,到大門口迎接!
“哥,你帶這麽多東西?你走以後,孫判官每個月都送來了不少吃的東西,還有不少的賞賜呢!這幾個月更多,大哥當了郡王了,真是了不起!”弟弟武炎平,看著武炎之運了二三十車的東西回來,有些吃驚!
“都是我給都城的朋友、母親以及你們一些禮物!還有好多你從未吃過的東西呢!你個饞鬼!”武炎之笑道。請百度一下“扔書網”感謝親們的支持!
今日天氣很好,陽光明媚,氣候溫暖,倒像是秋天,感覺非常舒適。
桌上擺著朝廷下達的製書,屋內是五品以上軍官和主要幕僚。
“蔣判官,請你把這製書給諸位讀一讀!”武炎之說道。
齊瑄走了之後,蔣士鵬已經被提任為銅鐵使判官。武炎之在範陽,聘請了一位進士盧宏擔任掌書記。
這盧家是範陽望族,唐代五姓七望之一,勢力非同小可。
那蔣士鵬答應一聲,便接過武炎之遞過來的製書,將對主要官員的提拔和獎賞講了出來。
這裏麵好幾位都擔任都督,主政一方,他們當然非常高興。
“多謝東萊王提拔!”
“卑職感激東萊王不盡……”
“願終身在東萊王座下效力!”
感激的言語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武炎之笑一笑,輕聲說道:“在此處各位就不要客氣了,所有官員的功勞,鄙人已經及時上報朝廷。這是第一批受獎賞和提拔的官員;
第二批官員,將由天官和夏官商定後下製,估計很快就會到,諸位不要心慌,鄙人從來不會吝嗇獎賞!
今後我要暫時與諸位分別,專職辦理銅鐵事宜,邢州是我大周主要的鋼鐵生產基地之一,應該說主要是生產鐵,鋼很少……”
武炎之把自己的打算說了,眾人都是有些依依不舍。這裏麵很多的人都要回京城任職,那李全義將軍卻有些怏怏不樂:“諸位都回京城享福啦,卻留鄙人在這苦寒之地!”
那姚寬笑道:“李將軍還不好?你都當上三品將軍了,如今又是安東都護,附近這七八個直屬州和幾十個羈縻州,可得歸你管,相當於半個土王爺勒!卑職要是能當上此職,做夢都要笑醒了!”
這裏麵李全義是職務提升最快的,他也是武炎之重點推薦的兩個人之一,另外一個當然是楊思勖。
“誰不想當京官呀!姚參謀,你若想留在此處,我向聖上上一道奏表,讓你來這安東都護府當司馬如何?”李全義搖搖頭。
“當司馬?這麽大的官我可幹不了,你知道我又沒讀過多少書,李將軍還是找別人吧!我和玉飛還是跟著東萊王,辦理銅鐵吧!”姚寬猛地搖頭。
眾人都大笑起來!
姚寬與玉飛二人都被授予了從五品下階的遊擊將軍散階,擔任了右羽林衛校尉員外同正(雷騎營校尉,編製外)。武炎之讓他二人以辦理火器之務為名,跟著自己當差。
二人跟著他辦事不久,立了大功,當上了五品將軍,自然願意繼續跟著武炎之。哪裏會留在什麽營州,當什麽司馬!
這時武炎之又說道:“李將軍不要氣餒,你是武將,為皇帝戍邊那職責之所在!就是我等文官,還不是一樣四處宦遊?
我還兼著河北道觀察使,到時候我再來看看你就是!你可不要貪贓枉法喲,要不然我查到你,你可就倒黴了!”
武炎之說著說著就笑了起來!
眾人都知道他是開玩笑,也都跟著笑了起來!屋裏氣氛很不錯!那李全義將軍起身行禮道:
“卑職豈敢?不過話說回來,還望武將軍今後在神都,替卑職說幾句好話,讓我早日回都城任職!”
“李將軍此言差矣!本朝有出將入相之傳統!王孝傑將軍、婁師德將軍不都是因軍功拜相的嗎?
要是李將軍再立大功,沒準你都當上宰相了,別人還在當這監呢!這是聖上在培養李將軍,李將軍何苦著急回都城呢?”武炎之表情變得嚴肅了。
眾人一聽,都覺得武炎之說的很有道理。這邊將有功勞,入朝拜相,的確是大唐和大周的傳統。要說起來,倒是比文人拜相還要容易一些,似乎競爭的力度要小一些。那文官拜相,可不容易,多少人爭那麽一兩個位置!
李全義一聽,看到武炎之臉色有些不好,便不再說話,恭敬的坐下。
這是楊思勖起身說道:“沒有東萊王關照和提拔,就沒有屬下的今日。請受屬下一拜!”
那楊思勖也是耿直,立刻就一揖到地!行了最高禮節!楊將軍免禮!楊將軍作戰勇敢,足智多謀,今後怕是要再立新功的!
我還要回神都,述職以後,把九鼎安放好,再趕往邢州辦理銅鐵使的事務。我肯定要年後才能趕回來……”
因為那重新鑄造的九鼎,快要完工了!這邢州的銅鐵事務,他隻有先交給蔣士鵬。
唐代官員改任新職,都必須先上京城,除了一些武將有特殊要求之外。比如現在的李全義和張九節將軍,就是皇帝特旨不必赴京陛見,即刻任職!
這對於官員來說更好,原因很簡單,當時官員離任和赴任,路途之費用都是自己承擔。
由於過去交通極為不便,路途上就是幾個月時間。這對低級官員來說,是極大的開銷,因為一大家人都要跟著走。
關鍵是很多官員還要候選,回到洛陽,可能要等幾年才有新的職務。這期間也是沒有任何收入的。
那意思就是,你在路途之上這一段時間,沒有領取新的告身,也沒有赴任新職,自然不會給你相應的待遇,這與如今大不相同。
……
張九節將軍長期在東北任職,他倒是想回京了,不過皇上又提任他擔任了營州都督,這也是要職,他倒是很想得開。
分別之時,他自然也盡了地主之宜,殷勤恭送武炎之。
從營州到洛陽,有3200多裏,按照每日50裏的行程,要走兩個月。
武炎之與楊思勖、齊瑄、姚寬、玉飛、武守平等人一同啟程。他們商定,按照每日兩個驛站或者三個驛站,平均每日七八十裏這個樣子。
一個多月以後才抵達洛陽,此時已經是冰天雪地,進入深冬季節。
“哥你回來啦!”那弟弟武炎平和妹妹武小月急著跑出來!
兩位母親隨後也跑了出來,到大門口迎接!
“哥,你帶這麽多東西?你走以後,孫判官每個月都送來了不少吃的東西,還有不少的賞賜呢!這幾個月更多,大哥當了郡王了,真是了不起!”弟弟武炎平,看著武炎之運了二三十車的東西回來,有些吃驚!
“都是我給都城的朋友、母親以及你們一些禮物!還有好多你從未吃過的東西呢!你個饞鬼!”武炎之笑道。請百度一下“扔書網”感謝親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