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陳爸他們一家子送上飛機,回程的時候,劉明華說到七八月份他也要去一趟京城。


    “那麽熱的天,去京城幹嘛?都放假了還要出差啊!”草香有些搞不明白,哥哥搞農業的去京城能出什麽差?


    “不是出差!是朱立忠要結婚了,請了我們幾個相處不錯的高中同學,還有孟校長、汪老去參加他的婚禮。”


    “那他也太不會選日子了,大夏天的那麽熱,不是折騰人麽?!”


    “沒辦法!他是為了汪老能夠參加他的婚禮,才決定選高考之後的日子。”


    “哦!”


    這麽一說,草香就明白了!汪老大前年就已經退休了,但是他教學好,學校一直返聘他繼續在學校教書。這次,二中又增加了二十個複讀班,便安排了兩個複讀班給他。教學任務不輕,好在他不用當班主任,隻管專心教學,倒是能夠挺得住。唯有時間上不自由,除了過年那四天,到現在一天假都沒有休過。朱立忠要是不選在高考後幾天裏,汪老還真是參加不了他的婚禮。


    草香想到汪老已經是七十高齡了,還要站講台,有些想不通:“汪老七十多歲了,身體也不好,怎麽不在家歇著,還去勞這一份累幹嘛?”


    劉明華笑著搖頭:“你不知道二中返聘汪老的工資是多少,要是知道就不會這麽說了!”


    “多少!”


    “正工資五千,錄取率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另外算獎金,多一個一本就獎一千。別人可能做不到,但是對於汪老師來說,達到百分之八十的錄取率很容易。”


    這話草香信!汪老原本是大學講師,教高中那是小菜一碟。而且,像他們這樣懂得透徹的老師,在教學的時候,才能條理清晰,簡單易懂。那些複讀的學生基本都是隻差一點點就能考上的優等生,書本上原本不通的知識,隻要稍微一點撥,就能理解、理順。隻要一個科目有進步,能夠加上十幾分,錄取的可能性就很大。


    “這麽說來,返聘的工資竟然是他退休金的好幾倍,也難怪他不顧身體拚一拚了。對了!朱立忠分在京城哪個單位了?做什麽工作?怎麽沒有回老家結婚,卻要在京城辦事?”


    劉明華手握方向盤,一邊觀察著路麵情況一邊誇張的嘖吧嘴:“那家夥現在可牛了!在**秘書處工作呢!怪不得好長時間都聯係不上他。別人給他介紹了個媳婦還是外交部的,要是有點本事,以後都有可能做外交大使呢!我想了好幾天都要想炸了腦子,也沒想通,你說他沒錢沒後台,怎麽一下子就給安排到那地方去了?”


    草香翻翻白眼,她也是普通老百姓,好不好?她怎麽會懂這裏麵的道道?後麵的範老爹,卻聽得直咋舌。乖乖!他們這個小地方的人,竟然也有進了**機關裏工作的,好大、好勁爆的新聞哦!


    女方身份特殊,自然是不能來這邊辦婚宴了,後麵的問題都不用哥哥解釋,草香也明白。


    她們一直到天擦黑才回到家裏,回山裏過年的謝表叔一家子跟著來拜年的謝家人也一起回來了。大表嫂是新婚,第一個年,必須要回山裏謝家大本營過,這是劉百全還在世的三舅舅命令的。年前走的時候,說好初六就回來,今天都初九了才回,估計是幾年沒在家過年,要親自上門拜年的親戚太多。


    草香看到表嬸站起身來準備去廚房給她兄妹倆弄吃的,連忙攔住:“表嬸別去了!我跟哥哥吃過之後回來的。您這趟回去過年,累壞了吧?”


    知道他們已經吃過了,謝家表嬸就停了下來,又坐回到凳子上。一邊笑著回道:“可不是呢!一天都要跑好幾家,除了吃飯的時候,能坐一會,其餘的時間就全在路上跑。”


    不用解釋,草香都知道,他們家的親戚在山上的居多,山裏還沒有修路,他們隻能靠兩條腿一步一步的劃拉。而且山裏的村莊離得又特別遠,有個甚至隔了好幾個山頭,可不得把所有時間都用在路上了!


    邢菊妹妹挺著大肚子坐在一邊,氣喘籲籲(孕婦到快要生的時候,出氣都很粗,感覺像是氣喘籲籲的)的跟著說道:“以前我們家那山,我就以為是山了,去了婆家那邊,才知道什麽叫真正的山。進山之前,他們把摩托車放在人家,我還奇怪。等到上山了才知道,那根本就不是路。他們走的呼呼跑,就跟沒看見旁邊就是懸崖似得。我不敢走,屁股貼著山壁一步一步的挪,你大表哥還笑我膽小!到那的頭天晚上,就聽到狼叫,好像就在屋後的感覺。我的媽呀!,嚇得我不敢睡,一直等到天亮了,外麵有人說話了,我才放心的閉上眼睡了一早上。”


    謝家表嬸接了一句:“怪不得才到家那兩天,你沒有精神呢!狼叫算什麽呀?我在家做姑娘的時候,還聽到過老虎的吼叫聲呢!”


    草香知道大表嫂的預產期就在農曆二月份,忍不住嚇唬表嫂:“大表嫂!你膽子可真大啊?下個月就要生了,你還敢進山,走那麽危險的山路?”


    表嬸娘幫著解釋:“不回去不行啊!她進了我們謝家的門,就得趕緊上族譜呢!”


    還沒回城的馮明芳吃驚的“啊”一聲,緊跟著問道:“你們真厲害!族譜都還留著呢?我舅家的祠堂、族譜、祖宗牌位,當初在除四舊的時候,全部都給燒了。”


    “嗬嗬!我們山裏也除(除四舊)過,不過,當時族譜和牌位都被我們堂祖爺爺(就是那個會做明前茶的老祖宗)提前給藏起來了。祠堂也因為供大隊部堆(儲存的意思)玉米錘子、芋頭(紅薯)一些公家財產,被留了下來。”


    謝家這些屬於“封建糟粕”的東西能夠留下來,也是因為謝家當時的大隊長睿智,把族裏所有能貢獻給集體的東西,全部都貢獻了出去。除四舊的時候,自然也就不會有他們謝氏家族什麽事。想當初,大隊長決定要把族裏的共有財產貢獻給國家的時候,其實有大部分族人都是反對的。近些年,時過境遷之後,隻有他們這個山寨保護的最好、最完整,大家都紛紛對著已經老態龍鍾的老隊長豎大拇指。<!-115->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鬥米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守著魚的老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守著魚的老貓並收藏鬥米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