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靜感覺自己生來就是受苦受難的,剛出生沒兩年,就趕上天災人禍一起來,幾乎是全國各地鬧饑荒。大多像她這麽大的都直接餓死了,而她就跟打不死的小強似得,一天一頓米湯也能活下來。好不容易饑荒過去了,弟弟妹妹接二連三的出世,她仍舊是吃不飽、穿不暖。


    長大了該念書了,又來了運動,她們這些孩子念書也念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沒有一個學生樣。即便是跟大院裏的小夥伴們一起,沒心沒肺的玩耍,可那心裏卻也不踏實,誰都不知道一夜之後,又有哪個小夥伴會隨著父母離開。


    好不容易糊弄著學了幾個字,畢業了可以參加工作了,沒幹幾年又要下崗了。在失業的恐懼中結了婚,兩年後又生了個兒子,含辛茹苦的養大他,供他念書上大學,即將要畢業工作掙錢的時候,竟然查出腦瘤來。


    這兒子是他們倆的獨子,要是有個三長兩短的,她跟老公也活不了了。她隻覺得自己命苦的似黃連,沒有嚐到過甜的滋味。人家養大孩子享福,她養大孩子還要承受著撕心裂肺的痛苦。


    夫妻倆這麽多年扣扣索索存下來的一點存款,全部取出來,帶著兒子跑s市、跑京城等各大城市,日夜不休的排隊找專家。找過很多的專家,都說腦部手術不好做,風險太大,建議化療。他們最終選擇了京城一家醫院,給孩子化療做保守醫治。孩子化療期間,滿頭黑發都掉光了,然而並沒有效果,盡管惡化很慢,卻仍舊在惡化。


    主治醫生見這孩子化療沒用,不敢拖延,很果斷的告訴李尚靜夫妻倆:“你家這孩子不能等了,還是趕緊的動手術吧!”


    李尚靜的胸口被巨石撞擊了似得揪著痛,捂著胸口好半天才說出話來:“孫大夫!我們到哪兒能夠找到願意給我兒子動手術的醫生?”


    主治醫生不好隨便推薦,以前都是直接推薦國外知名主刀手,患者家裏有錢有門路的,找到了人家名醫,成功與否都與他們這些推薦人沒有什麽關聯。沒有錢沒有門路隻能幹耗著,患者最終沒能得到醫治,跟他們也沒有多大關聯。


    隻是現在,他知道有家專門治療腦科疾病的醫院,而且外科手術也是首屈一指的,不推薦對不起這可憐的母親。推薦的話,如果最後手術不成功自己落埋怨是小事,要是因此遭到報複可就冤枉大了。


    “你家要是資金充足又有門路的話,我倒是知道國外有幾個主刀手,手術成功率很高......”


    主治醫生見李尚靜兩口子一起搖頭,隻好歎氣,轉而說到a省附屬醫院:“國外這條道走不通的話,國內倒是有一家專攻腦科疾病的醫院,裏麵的主刀手大多都是國外來的。隻是,這家醫院已經到了人滿為患的地步,你們即便去了怕是也沒有那麽快就給你們安排手術。你家這孩子等不及啊!”


    國內還有專攻腦科的醫院?李尚靜滿眼都是圈圈,要是早知道,她就直接帶著孩子去那家醫院了,何至於奔波在幾個大城市裏花費這麽多冤枉錢。現在一分錢對於他們一家來說都舉足輕重,花了那麽多冤枉錢,她心疼的隻想痛哭一場。為什麽那麽笨,就不知道多打聽打聽?


    她哪裏知道,那時的她跟無數個突遭變故的家庭一樣,都慌了手腳,隻一門心思的認定:隻有大城市裏才會有大醫院,才會有名望的好專家,怎麽敢隨隨便便就相信小地方的醫院!?


    盡管孫醫生說了,這家醫院人滿為患,但是他們一家依舊滿懷希望的找到了這裏。當他們看到將近三十層的大樓,外牆全部都是墨綠色的幕牆,圓形的地基,占地麵積目測有五千平米還要多。這規模!已經不是一般的大醫院了,從他們走過的那麽大醫院來比較,這算得上是超級大醫院。


    他們看到的這棟大樓是附屬醫院的主樓,總占地麵積七千多平米。這樓是西方人設計的,自然具有西方特點,跟國內方方正正不一樣。


    這棟樓的樓型是個空心大圓圈,中間有個很大的露天天井,每層走廊也是圍繞著天井而行。每層的圓形走廊在空心的天井中,還架設了十字形通道。這個通道有兩個作用,一個是加固樓體,另一個便是可以少走幾步路的捷徑。


    每一層的十字形通道下都有安裝安全防護網,即便有人不小心或是真的不想活了,跳了下去,估計連層皮都傷不了。並且每層通道下還安裝了超強日光燈,即便是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在這棟樓裏仍舊會如同晴朗的白天一般,臉上的每一個毛孔都能清清楚楚的看得見。


    人畏衣裝!李尚靜一家三口看到這樣令人震撼的主樓,不是驚喜於兒子的病或許有救,而是想到了自家的房子賣了,隻怕也不夠做一場手術的。


    武成章(李尚靜丈夫)輕輕的拍拍妻子肩膀,“別愣著了,走吧!”


    他們跟著人流走到很寬敞的出入口,出入口的兩邊都是接待的大廳。這大廳跟他們去過的幾家醫院都不一樣,別家醫院一進大廳就能看到兩邊都是掛號、收費等窗口,每個窗口前都排滿了長長的人龍。這個大廳卻沒有那些窗口,隻有幾道門,每個門上都寫著預檢室。在大廳服務台接待的護士,問清楚他們是來就醫的之後,便將他們帶到預檢室裏,有病曆的和無病曆的預檢室還不一樣。


    他們自從到了這家醫院,立馬就感受到了什麽是服務周到。真的什麽都不用自己張口問,也不用像以前那樣,傻傻的找這個窗口、找那個科室、樓上樓下來來回回的瞎找,跑了多少冤枉路都沒辦法細算。


    然而在這裏!從預檢室開始,那些醫生一邊檢查患者需要進入哪個診室,一邊就開始給患者掛號。同一診室的患者都安排在同一等候區域,每次夠二十人的時候,便由一個護士帶領大家進入診病科室的等候區域候診。候診區的接待護士,負責收取大家手裏的排號、有病曆的收病曆,沒有病曆的現場填寫一份病曆。病曆收上去,護士還會檢查病曆內容,情況嚴重的、或者特殊少見的病例,直接就給安排到專家那裏。


    李尚靜的兒子武小涵屬於嚴重緊急的,便是直接安排到醫院裏數一數二的主刀手那兒就診。李尚靜夫妻倆還不知道,他倆在候診室裏小聲的說著怪事:“他爸!我們一分錢還沒交呢!怎麽這就看上病了?”


    “你怕甚?人家不都這樣麽!安心等著,等小涵出來問問,這心裏不就有底了!”<!-115->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鬥米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守著魚的老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守著魚的老貓並收藏鬥米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