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香拖著伯伯帶過來的菜籃子往廚房裏送,小範正在忙著做早飯。小凡雲也早早的起來,正在媽媽身邊一聲連一聲的叫著要草香妹妹、要回家。
春香把菜籃子放到平常放菜的地方,跟忙著煎餅的小範說了一聲:“阿姨!今天的菜,我伯伯送來了,我給你放這兒了。”
“行!你放那兒,等你們上學了我就收拾,你現在幫我把小雲帶出去玩一會,好不好?我的裙子都叫她扯掉好幾次了。”
春香好笑的看著小凡雲,走上前拉著她的手,哄著:“小雲妹妹,跟姐姐出去玩吧!”
“我要草香妹妹!”
“好吧!帶你去找草香妹妹!”
外麵的劉餘金和桂香、明華說完話,就出門開著拖拉機趕去市場。中午還沒有收攤的時候,春香卻帶著小凡雲找到了他們。
“春香!今天不是開學了嗎?你怎麽跑到這兒來!”洪順看到外甥女嚇了一跳。
“二舅好!我們今天第一天報到,不用上課。小雲在家鬧的不行,我帶她過來玩玩。”
她這邊跟舅舅說話,旁邊小凡雲已經掙脫了她的手,跑去抱住劉餘金的腿,叫道:“爸爸!回家!”
這段時間,凡雲跟著草香後麵叫劉餘金爸爸、王洪英媽媽,怎麽逼著她改口都改不了。後來也就由著她,沒人在意。可是,在這兒猛地這麽一叫,可嚇壞了不少人。謝成樹和謝守南在家的時候,聽過這孩子跟著草香後麵瞎叫叫,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嚇著不輕的是洪順、洪發弟兄倆。
一臉驚懼的麵向劉餘金:“姐夫?”
劉餘金把小凡雲抱到台子裏麵的一個空處上站著,回頭對兩兄弟解釋道:“這孩子跟著草香後麵學嘴學成習慣了,怎麽改都改不過來。你姐後來就不管她了,隨她叫。”
“哦!”兩人這才恍然大悟的點頭,旁邊很多買菜的客戶,有孟家隔壁的,也跟著放下了豎起的耳朵。
劉餘金不理王家兄弟,偏過頭來問春香:“那一會我們賣完了回家,你要不要跟我們回家,明天早晨再一起過來?”
春香搖搖頭:“不要!跟你們一起過來,早上要起得太早了。到時候,上課打瞌睡可就慘了!”
站在台子上的凡雲卻大聲的叫著:“回家、回家!”
春香知道她這是離不開草香,便幫著勸道:“伯伯!要不就帶她回家吧!您看她那些天在我們家不也挺好的嘛,一點都不鬧騰。”
“問題是草香上學了,不可能把她也帶到學校去吧?!”
“有什麽不可以的?草香那麽小不都進教室上課了!”春香理所當然的回嘴。在她看來,小凡雲雖然沒有同齡的聰明孩子那麽靈敏,但也不想以前那樣癡傻。她甚至有種感覺現在的凡雲比起以前在老家學校時的幾個同班同學,學起東西來的接受能力還要強一些。
雖然她覺得理所當然,但是劉餘金卻不可能真的把凡雲帶回家安排她上學,畢竟不是他家的孩子,這跟帶她去家裏玩玩是完全不一樣的性質。
劉餘金很理智,小範也拎的清,即便自己帶著凡雲再苦再壓抑,也不可能推到別人家,讓別人去養。
但是大人有時候很多意願被違背,主要是因為架不住對孩子的寵愛和心疼。小凡雲雖然在劉餘金家的日子不算有多長,不過是一月光景。可是因為她乖巧,又跟草香的尾巴和複讀機似得,形影不離。草香抱住劉餘金左腿喊爸爸,她就抱住右腿跟著喊爸爸,這讓劉餘金感覺自己又多養了一個小閨女。當下這“小閨女”在他要放下她,讓她跟著春香一起回家,哭的接不上氣來。他那疼孩子的心,也跟著一抽一抽的,揪著難受。最後沒辦法,隻好在回去路過孟家時,跟小範打了招呼,把這不屬於自家的“小閨女”帶回家。
小範一開始推辭說:這不像話,哪能把孩子一直放您家養著?卻又在春香和小凡雲兩個的攻勢下,順水推舟的點頭,讓劉餘金把小凡雲帶走。為了表示對劉家的感謝,之後的每月一百塊錢是死活也不願意再收。小凡雲重又回到劉家“過日子”,或許是孩子多了,可以學到的東西也多,小丫頭也變得越來越靈動。
過了一夏,重新回到學校的桃香草香倆姐妹,一下子被人圍到了座位上,愛吃的同學就會問:“桃香!梨子早就熟了,你帶梨子來了沒有?”
桃香用手平整自己的布書包,搖著頭:“沒有呢!今天頭一天到學校,我老資說不上課,領完書本就回家,不讓我們帶。”
“那明個帶不?”
草香在旁邊點頭,“明天帶!不過!梨子可比桃子大多了,小的要兩分錢一個,大的要三分錢。”
“小草香!這回拿雞蛋跟你換,好不好?”
草香歪著頭,皺著小眉頭,半天搖搖頭:“雞蛋換真的不行,這個我上學期不就說過了麽!那是你們家裏要攢著買油鹽的。”
有個三年級的男同學扭扭捏捏的問草香:“劉清卓同學!那個黃鱔、泥鰍還有螺螄,你家還要麽?”
“要啊!還跟上學期一樣,黃鱔、泥鰍、甲魚、大蝦、田裏的大螺螄、水塘裏的小螺螄,你們家裏不要的粗稻米糠......”
另一個大約是四五年的孩子緊跟著問道:“劉清卓!還跟上學期一樣的價錢麽?”
“一樣價!黃鱔一塊錢、泥鰍五毛錢、大蝦一塊錢、大螺螄(田螺)五分錢、小螺螄兩分錢、粗稻糠一分錢。對了!我爸爸還說了,誰家養蠶有蠶蛹的,我家也要,給一塊錢一斤......”
站在窗外的班主任原本準備進教室收學費,聽到小草香在裏麵有條有理的說著各樣東西的價錢,又好笑又好氣。別人家像她這樣的孩子,還在媽媽的懷裏撒嬌哭鬧,連錢都不知道什麽、幹嘛用!她倒好,小小年紀竟然把生意做到學校來了,還做的有聲有色。不過,她這也算是做了好事,讓好多家裏原本很困難、念不起書的孩子,都能夠自己掙錢給自己交學費、買課本、本子、筆、橡皮,偶爾還能換一兩個果子饞饞嘴。
春香把菜籃子放到平常放菜的地方,跟忙著煎餅的小範說了一聲:“阿姨!今天的菜,我伯伯送來了,我給你放這兒了。”
“行!你放那兒,等你們上學了我就收拾,你現在幫我把小雲帶出去玩一會,好不好?我的裙子都叫她扯掉好幾次了。”
春香好笑的看著小凡雲,走上前拉著她的手,哄著:“小雲妹妹,跟姐姐出去玩吧!”
“我要草香妹妹!”
“好吧!帶你去找草香妹妹!”
外麵的劉餘金和桂香、明華說完話,就出門開著拖拉機趕去市場。中午還沒有收攤的時候,春香卻帶著小凡雲找到了他們。
“春香!今天不是開學了嗎?你怎麽跑到這兒來!”洪順看到外甥女嚇了一跳。
“二舅好!我們今天第一天報到,不用上課。小雲在家鬧的不行,我帶她過來玩玩。”
她這邊跟舅舅說話,旁邊小凡雲已經掙脫了她的手,跑去抱住劉餘金的腿,叫道:“爸爸!回家!”
這段時間,凡雲跟著草香後麵叫劉餘金爸爸、王洪英媽媽,怎麽逼著她改口都改不了。後來也就由著她,沒人在意。可是,在這兒猛地這麽一叫,可嚇壞了不少人。謝成樹和謝守南在家的時候,聽過這孩子跟著草香後麵瞎叫叫,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嚇著不輕的是洪順、洪發弟兄倆。
一臉驚懼的麵向劉餘金:“姐夫?”
劉餘金把小凡雲抱到台子裏麵的一個空處上站著,回頭對兩兄弟解釋道:“這孩子跟著草香後麵學嘴學成習慣了,怎麽改都改不過來。你姐後來就不管她了,隨她叫。”
“哦!”兩人這才恍然大悟的點頭,旁邊很多買菜的客戶,有孟家隔壁的,也跟著放下了豎起的耳朵。
劉餘金不理王家兄弟,偏過頭來問春香:“那一會我們賣完了回家,你要不要跟我們回家,明天早晨再一起過來?”
春香搖搖頭:“不要!跟你們一起過來,早上要起得太早了。到時候,上課打瞌睡可就慘了!”
站在台子上的凡雲卻大聲的叫著:“回家、回家!”
春香知道她這是離不開草香,便幫著勸道:“伯伯!要不就帶她回家吧!您看她那些天在我們家不也挺好的嘛,一點都不鬧騰。”
“問題是草香上學了,不可能把她也帶到學校去吧?!”
“有什麽不可以的?草香那麽小不都進教室上課了!”春香理所當然的回嘴。在她看來,小凡雲雖然沒有同齡的聰明孩子那麽靈敏,但也不想以前那樣癡傻。她甚至有種感覺現在的凡雲比起以前在老家學校時的幾個同班同學,學起東西來的接受能力還要強一些。
雖然她覺得理所當然,但是劉餘金卻不可能真的把凡雲帶回家安排她上學,畢竟不是他家的孩子,這跟帶她去家裏玩玩是完全不一樣的性質。
劉餘金很理智,小範也拎的清,即便自己帶著凡雲再苦再壓抑,也不可能推到別人家,讓別人去養。
但是大人有時候很多意願被違背,主要是因為架不住對孩子的寵愛和心疼。小凡雲雖然在劉餘金家的日子不算有多長,不過是一月光景。可是因為她乖巧,又跟草香的尾巴和複讀機似得,形影不離。草香抱住劉餘金左腿喊爸爸,她就抱住右腿跟著喊爸爸,這讓劉餘金感覺自己又多養了一個小閨女。當下這“小閨女”在他要放下她,讓她跟著春香一起回家,哭的接不上氣來。他那疼孩子的心,也跟著一抽一抽的,揪著難受。最後沒辦法,隻好在回去路過孟家時,跟小範打了招呼,把這不屬於自家的“小閨女”帶回家。
小範一開始推辭說:這不像話,哪能把孩子一直放您家養著?卻又在春香和小凡雲兩個的攻勢下,順水推舟的點頭,讓劉餘金把小凡雲帶走。為了表示對劉家的感謝,之後的每月一百塊錢是死活也不願意再收。小凡雲重又回到劉家“過日子”,或許是孩子多了,可以學到的東西也多,小丫頭也變得越來越靈動。
過了一夏,重新回到學校的桃香草香倆姐妹,一下子被人圍到了座位上,愛吃的同學就會問:“桃香!梨子早就熟了,你帶梨子來了沒有?”
桃香用手平整自己的布書包,搖著頭:“沒有呢!今天頭一天到學校,我老資說不上課,領完書本就回家,不讓我們帶。”
“那明個帶不?”
草香在旁邊點頭,“明天帶!不過!梨子可比桃子大多了,小的要兩分錢一個,大的要三分錢。”
“小草香!這回拿雞蛋跟你換,好不好?”
草香歪著頭,皺著小眉頭,半天搖搖頭:“雞蛋換真的不行,這個我上學期不就說過了麽!那是你們家裏要攢著買油鹽的。”
有個三年級的男同學扭扭捏捏的問草香:“劉清卓同學!那個黃鱔、泥鰍還有螺螄,你家還要麽?”
“要啊!還跟上學期一樣,黃鱔、泥鰍、甲魚、大蝦、田裏的大螺螄、水塘裏的小螺螄,你們家裏不要的粗稻米糠......”
另一個大約是四五年的孩子緊跟著問道:“劉清卓!還跟上學期一樣的價錢麽?”
“一樣價!黃鱔一塊錢、泥鰍五毛錢、大蝦一塊錢、大螺螄(田螺)五分錢、小螺螄兩分錢、粗稻糠一分錢。對了!我爸爸還說了,誰家養蠶有蠶蛹的,我家也要,給一塊錢一斤......”
站在窗外的班主任原本準備進教室收學費,聽到小草香在裏麵有條有理的說著各樣東西的價錢,又好笑又好氣。別人家像她這樣的孩子,還在媽媽的懷裏撒嬌哭鬧,連錢都不知道什麽、幹嘛用!她倒好,小小年紀竟然把生意做到學校來了,還做的有聲有色。不過,她這也算是做了好事,讓好多家裏原本很困難、念不起書的孩子,都能夠自己掙錢給自己交學費、買課本、本子、筆、橡皮,偶爾還能換一兩個果子饞饞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