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英知道孩子找她爸爸說的事,肯定跟自己沒有關係,就不去追問。見小凡雲沒有跟著草香一起回來,就不放心的問道:“你把凡雲丟在外麵跟人玩,照不照啊?”


    草香搖搖頭:“沒事!她現在跟四姐已經熟悉了,跟在四姐後麵玩也能行。”


    “唉!草香啊!你明天還真打算帶著凡雲去學校啊?”


    “去唄!反正隻要不吵著老師上課,老師就不管。上學期三年級有個女同學的弟弟哭,老師讓她把弟弟送回家,以後別帶到學校去了。結果,人家爸媽就不讓她念書了,還是三年級班主任去她家給找回來的。以後還讓她帶弟弟到學校來,老師們都可憐她,有時候還會幫她哄弟弟呢!”


    “哎!主要還是窮鬧的。”王洪英深歎一口氣,她也知道,現在很多人家都不重視孩子念書,尤其花錢給女孩子讀書更是大多數父母都不願意更不理解的事情。她還聽說過,有老師上門勸人家父母讓家裏女孩子上學,還挨了一頓打的。


    草香不想跟媽媽說這挺不愉快的話題,以後有了不花錢的義務教育,不還是有人家不願意送女孩上學的?這跟花不花錢沒有多大關係。


    到了吃完飯的時候,草香終於有機會跟她伯伯說起每天中午帶一箱子冰棒回來的事。不過是兩塊錢的事情,劉餘金盹都沒打一個就答應了。此後長達一個月的時間,草香和桃香小姐倆又做起了冰棒生意。把學校的幾個老師給笑的不成樣子,個個逮著機會就逗草香,讓草香白送兩根冰棒給老師吃。草香賣冰棒本來就是鬧著玩的,隻要是訓練桃香姐姐的應對能力,從來就沒想過要賺多少錢,自然是每天都給每個老師白送好幾根。老師們也都是看著小不點兒的小家夥好玩,拿她逗趣,誰會真去白吃她的?自然是本子、鉛筆給了她好多,轉手就把冰棒錢還給她了。


    冰棒賣不動的時候,就到了玉米灌漿的時期。玉米一旦灌漿,不要多少天嫩玉米差不多就可以開吃了。嫩玉米在以往,山裏的謝家是怎麽都舍不得吃的。自從他們家的茶葉有了去處,且價錢超高,家家收入都不低,就不再把玉米作為當家主食。因此,嫩玉米一旦打漿到能吃的時候,就沒有任何顧忌的掰了好多,煮著吃、燒著吃、跟白米放一起煮稀粥吃、煮大骨湯、燒排骨吃,那是五花八門的各種吃法。劉餘金去拉板栗核桃的時候,還讓劉餘金帶回來給家裏的眾人嚐嚐嫩玉米的味道。


    嫩玉米又甜又香,還不是那種膩人的甜香,老人孩子,大人們都喜歡吃。劉百全大概是被自家小小的孫女都會做生意給刺激的,這邊因為沒有門牙啃玉米啃的東一塊西一塊難看的要命,那邊看著謝家叔侄倆說道:“我看這玉米棒子也是能夠帶到市場去賣錢的,你們不如跟家裏人說說,別留那個什麽老玉米了,幹脆就賣這個嫩玉米算了。”


    草香立馬舉手讚成:“對!還是我爺爺最聰明,這個賣出去一準兒能比老玉米貴,絕對劃算。表叔您趕緊回去一趟跟舅老太爺他們說說,要不然,就該長老了!”


    謝家叔侄倆早就對草香的早慧見怪不怪,聽了她和她爺爺的話,都點著頭應是。劉餘金也拍著大腿懊悔:“哎呀!我怎麽就這麽笨沒想起來呢!要不然,今天直接拉一鬥子回來,明天就可以開賣了。”


    劉百全傲嬌的“哼!”了一聲,“你呀就是趕上了好時候,真要說起做生意,論起真本事來,你比草香可差的遠了去了。”


    “那是!我家的孬丫頭可是人精呢!孬丫頭,跟伯伯說說,這玉米棒子賣個什麽價好呢?”劉餘金被說不如自己的閨女一點也不生氣,還洋洋得意的炫耀自己家的閨女。


    草香也隻當爺爺跟爸爸兩個在逗悶子,半點沒有被誇獎的自得。聽了爸爸問她的話,就隨口說道:“五毛錢兩個、一塊錢五個,大小隨便挑。行不?”


    劉餘金搖著頭:“我也不知道呢!成樹,一根棒子能收多少老玉米?差不多能賣多少錢?”


    謝成樹想了想,回道:“大的差不多可以收五六兩,小的三四兩,老玉米是一毛五到兩毛一斤。按照草香這個價,要比收老玉米貴五倍都不止。”


    劉餘金聽他這麽一算賬,還真覺得賣嫩玉米能大賺。不過轉念一想,自家不能拿謝家的玉米掙錢,這不地道。便跟謝成樹商量:“成樹!這樣吧!你們家的嫩玉米棒子,你跟守南兩個帶著賣,反正我們的攤位多,寬敞。另外,讓成路老表幫我在你們莊子的那些外姓人家收嫩玉米,大小不論,一毛錢一個。你看可好?”


    謝成樹直搖頭:“大老表!我們拿著您給的工錢,用著您花錢租來的攤位,賣自家的東西,這像話麽?!您啊!也不用跟別人家收,就照您說的價把我們家的嫩玉米收上來賣就可以。您有的賺,我們家也有的賺,到年底了還不用焦心玉米難賣。”


    成樹說著,守南跟著點頭。他倆在劉家幹了這兩年,什麽品性差不多已經了解,這說的真不是虛客氣的話。他們絕對不會拿著劉餘金給的工錢,賣著自家的東西。


    隔了一天,劉餘金家的攤位就多了一樣嫩玉米。劉餘金還聽了閨女的建議,用一個小爐子煮了一鍋嫩玉米放那兒,讓人隨時品嚐。嫩玉米的清香充斥著半個市場,誘、惑著每一個路過人的嗅覺。然後,他這嫩玉米火爆的,比當初蓮藕剛上市的時候還要過。


    這玉米跟蓮藕不同,不趕緊賣就得老了。因此,他也不像其他的東西那樣,總是每天定個差不多的量帶到市場。而是每天下午都可著拖拉機的後鬥裝,能多裝就盡量多裝,然後直接送到縣城的孟家放著。第二天再從孟家把所有的玉米棒子搬到市場去打堆賣。或許是玉米棒子比起大米來便宜的不是一星半點、或許是嫩玉米的確好吃,吃的花樣又多、或許嫩玉米無論大人、小孩或是老人都愛吃。反正,每天劉餘金不管搬去市場有多少,總能賣個一幹二淨。沒幾天的時間,謝家的所有嫩玉米都叫劉餘金給賣的隻剩下他們自家特意留種的那點兒了。看看地裏的玉米還沒老到不能吃,劉餘金又讓謝家人幫著跟他們莊子裏的他姓人家收棒子,一直到玉米老的不可再吃棒子了,才算停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鬥米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守著魚的老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守著魚的老貓並收藏鬥米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