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劉明華去找孟慶輝跟他回去吃飯的時候,又看到朱立忠在吃那種長黴的醃菜,實在忍不住了,順手就把朱立忠的醃菜給撒在寢室門前的空地上。他原想著朱立忠罵自己一句,或者跟自己打一架就過去了,可是他沒想到朱立忠竟然看著撒了一地的醃菜,嚎啕大哭起來。
“你知不知道!這是我哥我姐他們都不舍得吃,特意留下來送給我的。你就這麽撒了一地,撿都撿不回來。你、你、你太過分了!”
“啊!我、我不知道......”劉明華一下子慌了手腳,他就是覺得這菜不能吃就得扔掉,真的沒有想到還有這樣的。他們家以前也是好窮的,但是還沒有到醃菜都吃不起的地步。
孟慶輝跟劉明華是一樣的感覺,他也從來就沒有想象過醃菜都吃不著的情況。不過,他比劉明華放得開,立馬勸說朱立忠:“你家既然連醃菜都這麽節省,那你就叫哥哥姐姐他們別再給你送醃菜過來了。劉明華家就是賣菜的,他家菜都吃不完,天熱放不住,還要我天天跟著去幫著吃。從明天開始我就不過去吃了,讓你跟著過去幫他吃菜。”
劉明華直點頭:“行行行!你要不好意思過去,我就給你帶過來。”
朱立忠搖著頭:“我不要你帶菜給我!”
不過,盡管朱立忠說不要,但是劉明華仍舊是每天都帶菜到學校,朱立忠一直寧願吃白飯也不吃劉明華帶過去的菜。後來,孟慶輝不知道怎麽勸說的,朱立忠又跟劉明華和好了。劉明華再帶菜給他,他就開始吃了,關係越來越好之後,偶爾也會和孟慶輝一道跟著劉明華回去吃飯。
再說到凡雲的媽媽小範,自從小凡雲被劉家帶回去養著,她人輕鬆心也快樂許多(這可能就叫眼不見心不煩)。這心境也變得開闊了些,之前明知道劉餘金他們中午沒有地方吃飯,都是隨便買點什麽吃的糊弄糊弄,她也從來沒有想過多做點飯菜帶著他們吃一口。當她心情好了,想到劉家幫自己帶一個癡傻的孩子這麽大的恩情,就有心也幫著劉家做點什麽。這就考慮到劉餘金他們中午吃飯的事情了。此後,她再做中午飯就會把劉家兄弟、謝家兄弟、王家兄弟六個人的飯菜都一起做了,再讓桂香和明華吃過飯上學的時候,順便帶到市場去。
有時候,朱立忠、孟慶輝他們跟著劉明華回去吃飯的時候,自然也會跟著劉明華一道送飯給劉餘金他們。就這樣一來二去的,劉餘金也就跟著認識了孟慶輝和朱立忠這兩孩子。
孟慶輝二叔是校長,小叔是局長,自己爸爸也不差,是個鎮委書記。他的性格一直都是開朗大方性的,跟誰都是見麵熟,熱情話不少。朱立忠本來就裝呆裝的上癮,再被開放性格的孟慶輝這麽一襯托,就顯得更加的傻呆呆。劉餘金為了給兒子一個麵子,就一直叫他小乖(就是說他很乖巧的意思)。
如今,這個被他認為是傻呆的孩子,竟然是個少有的天才,直接從初中上起,一級不留的上到高三,還考了個全縣第二,據說第一是省狀元。這個第二的含金量可見有多高!
明華說什麽大智若愚他都沒聽見,半天也沒說話,他現在翻江倒海似得翻騰不是別的,而是終於讓他家草香的異常聰明有了神童名號的有力佐證,再也不用害怕別人知道他家老丫頭聰明的不同常人什麽什麽的了。
他看著兒子問道:“你那同學學習這麽厲害,那依你看,他跟你小老妹哪個更聰明?”
明華兩眼亮亮的看了看犯困的草香,皺著眉頭搖了搖頭:“這不好比較!有時候覺得小老妹比他懂得更多,可是有時候又覺得他的反應要比小老妹更快。嘖!他們倆沒在一塊兒待過,還真的不好比較。”
王洪英聽了自家男人這麽問,大概的也知道他在想什麽,這心裏也跟著踏實不少。看來外麵如同自家草香這麽聰明的人還是有的,隻有自己少見才多怪,一天天的擔驚受怕。
劉餘金已經回來了,又說了好一會兒的話,王洪英便開始催促大家都早點去睡。劉百全老兩口也確實不能像年輕人那樣的熬著,帶著謝家叔侄倆先回了家,接著是幾個孩子都各自回房。鍋裏有熱水給劉餘金洗澡,王洪英明天還要起早做飯,也不再等著劉餘金,也是先回房睡了。
第二天,送完兩個孫女和小凡雲去學校回來的劉百全,就被莊子裏的本家追問:桂香和明華考上了,辦不辦酒席?
劉百全搖搖頭:“這個得問我大兒子,不過,我倒是沒聽他說辦酒席的事,怕是不辦呢!”
之前查到的分數都不作數,隻有收到錄取書才能算是真正的考上了。他們這段時間都一直在暗地裏急躁躁的等錄取通知書,這請不請客的事還真沒有商量過。
以前很長一段時間窮的飯都吃不飽,連最正常婚嫁都很少有辦酒席的。而上大學這樣的事,這兒更加沒有先例。這裏方圓幾十個村子,不管是推薦上大學還是恢複高考後考上大學的,都從來沒有過,劉明華和劉桂香是第一例。
按說,大兒子家現在收入高,辦這麽一兩次酒席不算什麽,但是大兒子又總是說平常不要搞得比大家夥兒突出太多,免得招恨。因此,劉百全便有些猜測大兒子很有可能不辦酒席。
本家聽說不大可能辦,反倒是鬆了一口氣,其實他們也是怕劉餘金辦酒席。吃這種酒席是不可能提溜著一隻雞啊、鴨啊、雞蛋啊什麽的上門了,隻能是給兩個孩子遞紅包。紅包少了拿不出手,多了總歸是舍不得。這要不辦酒席,也就解了他們的為難。
劉百全眼不花,看得見這幾個本家有些放鬆的神情,便在心裏嘀咕:等大兒子回來,還是跟他說說,最好不要辦酒席!
劉餘金也確實沒打算辦酒席,不是因為怕張揚也不是因為怕別人花錢,而是因為沒有考上的老鋸和老斧這兩個孩子。不能為了自家痛快,就在這兩孩子心頭上戳刀子。
“你知不知道!這是我哥我姐他們都不舍得吃,特意留下來送給我的。你就這麽撒了一地,撿都撿不回來。你、你、你太過分了!”
“啊!我、我不知道......”劉明華一下子慌了手腳,他就是覺得這菜不能吃就得扔掉,真的沒有想到還有這樣的。他們家以前也是好窮的,但是還沒有到醃菜都吃不起的地步。
孟慶輝跟劉明華是一樣的感覺,他也從來就沒有想象過醃菜都吃不著的情況。不過,他比劉明華放得開,立馬勸說朱立忠:“你家既然連醃菜都這麽節省,那你就叫哥哥姐姐他們別再給你送醃菜過來了。劉明華家就是賣菜的,他家菜都吃不完,天熱放不住,還要我天天跟著去幫著吃。從明天開始我就不過去吃了,讓你跟著過去幫他吃菜。”
劉明華直點頭:“行行行!你要不好意思過去,我就給你帶過來。”
朱立忠搖著頭:“我不要你帶菜給我!”
不過,盡管朱立忠說不要,但是劉明華仍舊是每天都帶菜到學校,朱立忠一直寧願吃白飯也不吃劉明華帶過去的菜。後來,孟慶輝不知道怎麽勸說的,朱立忠又跟劉明華和好了。劉明華再帶菜給他,他就開始吃了,關係越來越好之後,偶爾也會和孟慶輝一道跟著劉明華回去吃飯。
再說到凡雲的媽媽小範,自從小凡雲被劉家帶回去養著,她人輕鬆心也快樂許多(這可能就叫眼不見心不煩)。這心境也變得開闊了些,之前明知道劉餘金他們中午沒有地方吃飯,都是隨便買點什麽吃的糊弄糊弄,她也從來沒有想過多做點飯菜帶著他們吃一口。當她心情好了,想到劉家幫自己帶一個癡傻的孩子這麽大的恩情,就有心也幫著劉家做點什麽。這就考慮到劉餘金他們中午吃飯的事情了。此後,她再做中午飯就會把劉家兄弟、謝家兄弟、王家兄弟六個人的飯菜都一起做了,再讓桂香和明華吃過飯上學的時候,順便帶到市場去。
有時候,朱立忠、孟慶輝他們跟著劉明華回去吃飯的時候,自然也會跟著劉明華一道送飯給劉餘金他們。就這樣一來二去的,劉餘金也就跟著認識了孟慶輝和朱立忠這兩孩子。
孟慶輝二叔是校長,小叔是局長,自己爸爸也不差,是個鎮委書記。他的性格一直都是開朗大方性的,跟誰都是見麵熟,熱情話不少。朱立忠本來就裝呆裝的上癮,再被開放性格的孟慶輝這麽一襯托,就顯得更加的傻呆呆。劉餘金為了給兒子一個麵子,就一直叫他小乖(就是說他很乖巧的意思)。
如今,這個被他認為是傻呆的孩子,竟然是個少有的天才,直接從初中上起,一級不留的上到高三,還考了個全縣第二,據說第一是省狀元。這個第二的含金量可見有多高!
明華說什麽大智若愚他都沒聽見,半天也沒說話,他現在翻江倒海似得翻騰不是別的,而是終於讓他家草香的異常聰明有了神童名號的有力佐證,再也不用害怕別人知道他家老丫頭聰明的不同常人什麽什麽的了。
他看著兒子問道:“你那同學學習這麽厲害,那依你看,他跟你小老妹哪個更聰明?”
明華兩眼亮亮的看了看犯困的草香,皺著眉頭搖了搖頭:“這不好比較!有時候覺得小老妹比他懂得更多,可是有時候又覺得他的反應要比小老妹更快。嘖!他們倆沒在一塊兒待過,還真的不好比較。”
王洪英聽了自家男人這麽問,大概的也知道他在想什麽,這心裏也跟著踏實不少。看來外麵如同自家草香這麽聰明的人還是有的,隻有自己少見才多怪,一天天的擔驚受怕。
劉餘金已經回來了,又說了好一會兒的話,王洪英便開始催促大家都早點去睡。劉百全老兩口也確實不能像年輕人那樣的熬著,帶著謝家叔侄倆先回了家,接著是幾個孩子都各自回房。鍋裏有熱水給劉餘金洗澡,王洪英明天還要起早做飯,也不再等著劉餘金,也是先回房睡了。
第二天,送完兩個孫女和小凡雲去學校回來的劉百全,就被莊子裏的本家追問:桂香和明華考上了,辦不辦酒席?
劉百全搖搖頭:“這個得問我大兒子,不過,我倒是沒聽他說辦酒席的事,怕是不辦呢!”
之前查到的分數都不作數,隻有收到錄取書才能算是真正的考上了。他們這段時間都一直在暗地裏急躁躁的等錄取通知書,這請不請客的事還真沒有商量過。
以前很長一段時間窮的飯都吃不飽,連最正常婚嫁都很少有辦酒席的。而上大學這樣的事,這兒更加沒有先例。這裏方圓幾十個村子,不管是推薦上大學還是恢複高考後考上大學的,都從來沒有過,劉明華和劉桂香是第一例。
按說,大兒子家現在收入高,辦這麽一兩次酒席不算什麽,但是大兒子又總是說平常不要搞得比大家夥兒突出太多,免得招恨。因此,劉百全便有些猜測大兒子很有可能不辦酒席。
本家聽說不大可能辦,反倒是鬆了一口氣,其實他們也是怕劉餘金辦酒席。吃這種酒席是不可能提溜著一隻雞啊、鴨啊、雞蛋啊什麽的上門了,隻能是給兩個孩子遞紅包。紅包少了拿不出手,多了總歸是舍不得。這要不辦酒席,也就解了他們的為難。
劉百全眼不花,看得見這幾個本家有些放鬆的神情,便在心裏嘀咕:等大兒子回來,還是跟他說說,最好不要辦酒席!
劉餘金也確實沒打算辦酒席,不是因為怕張揚也不是因為怕別人花錢,而是因為沒有考上的老鋸和老斧這兩個孩子。不能為了自家痛快,就在這兩孩子心頭上戳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