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壹秒記住『愛♂?說→』,
婦人們是什麽樣的心情沒人知道,她們都是隱藏在笑容之後,看不出來。但是孩子們的歡快和雀躍卻是能夠看得見、聽得到。
要說小劉莊的孩子最願意去誰家拜年?十成十的孩子都會說是餘金大伯家。別人家都是一把花生、一把瓜子,再多的就是芋頭漿子。餘金大伯家的卻是一年比一年東西多,而且,好吃食、稀罕零嘴也隻有餘金大伯家會給他們。去別人家拜年,孩子們都隻是象征性的跑一趟就走,到了劉餘金家,一個個實實在在的磕頭拜年。為什麽還要磕頭啊?!當然是磕頭就有紅包拿囉!
“小資(小爺爺)、小*奶,小寶給您拜年了!”
劉百全和祝玲瓏忙著招待人,還沒有坐好,朱成榮家的劉來寶就著急著上前磕頭,把一屋子大人給逗得哈哈大笑。朱成榮被兒子羞得滿臉通紅,跑到了廚房裏藏著。祝玲瓏和劉百全兩口子趕緊放下手裏的東西,坐回到位子上,把準備好的紅封拿出來,先給了來寶一個,然後就等著發給下麵一個個要上前磕頭的孩子們。
王洪英則帶著成路媳婦,把各種準備給孩子們的零嘴放好,準備著給每一個孩子發放。小劉莊的孩子都成了精,不管大小,都知道到餘金大伯家拜年要帶一個布兜子才行。
今年王洪英給孩子們的零嘴兒又多了好幾樣,花生瓜子知道別人家都給,王洪英就沒拿。餅幹一人給了十塊、烘糕十塊、方片糕四分之一、奶糖十個、蘋果一個、橘子一個、香蕉一個,孩子們手裏的小布兜很快就裝滿了,一個個樂的眯縫著眼,美得不行。王洪英拿出一樣零嘴兒,孩子就跟著說一聲:“大媽過年好!”“大媽發大財!”“大媽最好!”“大媽親!”......把一旁幫忙遞糕點的成路媳婦笑的肚子抽抽疼。
孩子們全部拿到了心心念念的新年大禮,就都跑出去瘋玩。大人們坐在客廳,一邊喝茶一邊聊起了今年的養殖計劃。
劉大滿是隊長,雖然現在的隊長沒什麽大用了,但是很多事情,大家還是習慣推著隊長在前。劉餘金給大家夥兒把香煙散了一遍,剛坐下,劉大滿就著急的開口:“餘金兄弟!平常你不怎麽在家,我們又是想找你商量都找不到人。今天借著拜年的機會,有件事想找你拿拿主意!”
“隊長有什麽事,你直接說!”劉餘金實在想不出他們能有什麽事要找自己拿主意的,隻能開口問問,也沒想著猜一猜。
“哎!是這樣的,去年的時候,家家都把大白鵝拿到你那批發市場一次性給賣了。雖然掙得少了,但是省心啊!我們大家夥兒就商量著,今年增加養鵝的數量。隻是,家家都要多養的話,那可就不少了。就怕到時候賣不出去。就想看看你是什麽意見,畢竟你天天在市場裏,知道這每天能夠賣出去多少大白鵝。我們家這大白鵝好不好賣!?”
樹塘大白鵝現在在批發市場的知名度非常高,一般過來批發牲口的首先都要問問樹塘大白鵝還有沒有了。如果還有就先要樹塘大白鵝,沒有了,才會挑挑別處的大白鵝。樹塘生產組的其他人家賣大白鵝都是在七月之後到年底,平常的時間都是劉餘金家的大白鵝頂著,反正每天不能讓樹塘大白鵝這塊空白著。
要說每天到底能賣出去多少隻鵝?劉餘金並沒有統計過。樹塘的大白鵝每天都不夠賣沒法統計,不是樹塘的基本都是私下交易,不從管理處走手續也統計不了。但是,可以保證的是,每天最低可以交易五百隻。就是樹塘人家家都養三五百隻,也填不了市場的需要。
劉餘金點著頭回道:“可以多養,一家三五百沒問題。但是你們一定要跟往年一樣,該怎麽喂就怎麽喂,千萬別想著投資取巧。現在市場上就有那種鵝也不知道怎麽喂得,看起來胖大胖大的,特別好。結果,過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那種鵝都沒有人批發了。說是客戶反映,那鵝肉一點肉香味都沒有,而且吃在嘴裏肯本沒有吃肉的感覺,吃過一口就不想吃第二口。
我們縣城吃過我們樹塘大白鵝的客戶都指明要樹塘大白鵝,那些從省裏過來批發的,直接就找我要,根本就不去找那些個人買。我想著我們樹塘的大白鵝不一樣,也就在於我們家都舍不得花錢買飼料給鵝吃的原因。所以,我認為,要想我們家的鵝能夠賣的出去、賣得好,就一定要按照以前的喂養方法去養。別隨隨便便改動!”
劉餘社因為劉來榮和劉來柱姐弟倆,跟劉餘金的關係越處越好。盡管他伯伯把著一大家子不讓分,他私底下在農閑的時候,捕黃鱔、泥鰍,在別處下水塘摸王八,托著劉餘金代賣,手裏已經攥了不少的私房錢。夫妻倆暗地裏打算著,過了正月,孩子爺爺再不答應他們分家,他們就什麽都不要自己一家子出去單過。正好,餘金大哥家的老房子都還好的很,到時候買也好借也好,總有自己住的地方。如果,什麽都不要,那他們一家四口也就隻剩下兩畝田了。真要養三五百鵝的話,還真就隻有像餘金大哥說的,趕到水溝裏,靠天養。隻是不喂飼料的鵝不長肉啊!誰會買那瘦骨連筋的牲口吃呢?
“餘金大哥!我們之前養鵝都是放水溝裏放養,那是因為養的少,水草、野菜什麽的還能把鵝養出一身肉。這要是養的多了,再像以前那種養法,怕是不照吧?”
其他人也跟著點頭,家家都養三五百,雖然他們家是丘陵地區,溝溝坎坎不少,但也絕對不夠那麽多的鵝放養。
明華在旁邊笑著接話:“社子叔!我伯的意思是不能用不正當的手段催養家裏的牲口,要不然到時候要連累我們所有樹塘的鵝都賣不掉。但是正常的稻殼子、稻草、芋頭藤子打成的飼料喂養還是需要的,我家的牲口不就是在二河酒廠收了好多的酒糟回來做飼料麽。”
劉餘金也跟著點頭:“明華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飼料還是要喂得,隻是不要圖省事,在市場買那些什麽成分都不知道的飼料回來就好!”
大家聽了劉餘金這麽說,便都點頭表示理解劉餘金的意思。接著便是大家夥提出想跟劉餘金家換小鵝,因為劉餘金家小鵝的成活率非常高。他們跟專門孵小鵝的邢菊提過,但是邢菊沒答應,隻讓他們問劉餘金或者王洪英,他們夫妻答應了,她那邊才能換給他們。
他們也是趁著這拜年的機會找劉餘金,這新年大吉的,劉餘金隻怕也不好意思回絕。還真叫他們賭對了,劉餘金的確回絕不了,答應了他們,但是也要求他們補償邢菊一點錢。雖然說邢菊是為了他們家專門弄得孵小雞、小鴨、小鵝的暖箱,但是忙來忙去的都是邢菊和老海夫妻倆,因此給她一點補償,這要求不算過分。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婦人們是什麽樣的心情沒人知道,她們都是隱藏在笑容之後,看不出來。但是孩子們的歡快和雀躍卻是能夠看得見、聽得到。
要說小劉莊的孩子最願意去誰家拜年?十成十的孩子都會說是餘金大伯家。別人家都是一把花生、一把瓜子,再多的就是芋頭漿子。餘金大伯家的卻是一年比一年東西多,而且,好吃食、稀罕零嘴也隻有餘金大伯家會給他們。去別人家拜年,孩子們都隻是象征性的跑一趟就走,到了劉餘金家,一個個實實在在的磕頭拜年。為什麽還要磕頭啊?!當然是磕頭就有紅包拿囉!
“小資(小爺爺)、小*奶,小寶給您拜年了!”
劉百全和祝玲瓏忙著招待人,還沒有坐好,朱成榮家的劉來寶就著急著上前磕頭,把一屋子大人給逗得哈哈大笑。朱成榮被兒子羞得滿臉通紅,跑到了廚房裏藏著。祝玲瓏和劉百全兩口子趕緊放下手裏的東西,坐回到位子上,把準備好的紅封拿出來,先給了來寶一個,然後就等著發給下麵一個個要上前磕頭的孩子們。
王洪英則帶著成路媳婦,把各種準備給孩子們的零嘴放好,準備著給每一個孩子發放。小劉莊的孩子都成了精,不管大小,都知道到餘金大伯家拜年要帶一個布兜子才行。
今年王洪英給孩子們的零嘴兒又多了好幾樣,花生瓜子知道別人家都給,王洪英就沒拿。餅幹一人給了十塊、烘糕十塊、方片糕四分之一、奶糖十個、蘋果一個、橘子一個、香蕉一個,孩子們手裏的小布兜很快就裝滿了,一個個樂的眯縫著眼,美得不行。王洪英拿出一樣零嘴兒,孩子就跟著說一聲:“大媽過年好!”“大媽發大財!”“大媽最好!”“大媽親!”......把一旁幫忙遞糕點的成路媳婦笑的肚子抽抽疼。
孩子們全部拿到了心心念念的新年大禮,就都跑出去瘋玩。大人們坐在客廳,一邊喝茶一邊聊起了今年的養殖計劃。
劉大滿是隊長,雖然現在的隊長沒什麽大用了,但是很多事情,大家還是習慣推著隊長在前。劉餘金給大家夥兒把香煙散了一遍,剛坐下,劉大滿就著急的開口:“餘金兄弟!平常你不怎麽在家,我們又是想找你商量都找不到人。今天借著拜年的機會,有件事想找你拿拿主意!”
“隊長有什麽事,你直接說!”劉餘金實在想不出他們能有什麽事要找自己拿主意的,隻能開口問問,也沒想著猜一猜。
“哎!是這樣的,去年的時候,家家都把大白鵝拿到你那批發市場一次性給賣了。雖然掙得少了,但是省心啊!我們大家夥兒就商量著,今年增加養鵝的數量。隻是,家家都要多養的話,那可就不少了。就怕到時候賣不出去。就想看看你是什麽意見,畢竟你天天在市場裏,知道這每天能夠賣出去多少大白鵝。我們家這大白鵝好不好賣!?”
樹塘大白鵝現在在批發市場的知名度非常高,一般過來批發牲口的首先都要問問樹塘大白鵝還有沒有了。如果還有就先要樹塘大白鵝,沒有了,才會挑挑別處的大白鵝。樹塘生產組的其他人家賣大白鵝都是在七月之後到年底,平常的時間都是劉餘金家的大白鵝頂著,反正每天不能讓樹塘大白鵝這塊空白著。
要說每天到底能賣出去多少隻鵝?劉餘金並沒有統計過。樹塘的大白鵝每天都不夠賣沒法統計,不是樹塘的基本都是私下交易,不從管理處走手續也統計不了。但是,可以保證的是,每天最低可以交易五百隻。就是樹塘人家家都養三五百隻,也填不了市場的需要。
劉餘金點著頭回道:“可以多養,一家三五百沒問題。但是你們一定要跟往年一樣,該怎麽喂就怎麽喂,千萬別想著投資取巧。現在市場上就有那種鵝也不知道怎麽喂得,看起來胖大胖大的,特別好。結果,過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那種鵝都沒有人批發了。說是客戶反映,那鵝肉一點肉香味都沒有,而且吃在嘴裏肯本沒有吃肉的感覺,吃過一口就不想吃第二口。
我們縣城吃過我們樹塘大白鵝的客戶都指明要樹塘大白鵝,那些從省裏過來批發的,直接就找我要,根本就不去找那些個人買。我想著我們樹塘的大白鵝不一樣,也就在於我們家都舍不得花錢買飼料給鵝吃的原因。所以,我認為,要想我們家的鵝能夠賣的出去、賣得好,就一定要按照以前的喂養方法去養。別隨隨便便改動!”
劉餘社因為劉來榮和劉來柱姐弟倆,跟劉餘金的關係越處越好。盡管他伯伯把著一大家子不讓分,他私底下在農閑的時候,捕黃鱔、泥鰍,在別處下水塘摸王八,托著劉餘金代賣,手裏已經攥了不少的私房錢。夫妻倆暗地裏打算著,過了正月,孩子爺爺再不答應他們分家,他們就什麽都不要自己一家子出去單過。正好,餘金大哥家的老房子都還好的很,到時候買也好借也好,總有自己住的地方。如果,什麽都不要,那他們一家四口也就隻剩下兩畝田了。真要養三五百鵝的話,還真就隻有像餘金大哥說的,趕到水溝裏,靠天養。隻是不喂飼料的鵝不長肉啊!誰會買那瘦骨連筋的牲口吃呢?
“餘金大哥!我們之前養鵝都是放水溝裏放養,那是因為養的少,水草、野菜什麽的還能把鵝養出一身肉。這要是養的多了,再像以前那種養法,怕是不照吧?”
其他人也跟著點頭,家家都養三五百,雖然他們家是丘陵地區,溝溝坎坎不少,但也絕對不夠那麽多的鵝放養。
明華在旁邊笑著接話:“社子叔!我伯的意思是不能用不正當的手段催養家裏的牲口,要不然到時候要連累我們所有樹塘的鵝都賣不掉。但是正常的稻殼子、稻草、芋頭藤子打成的飼料喂養還是需要的,我家的牲口不就是在二河酒廠收了好多的酒糟回來做飼料麽。”
劉餘金也跟著點頭:“明華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飼料還是要喂得,隻是不要圖省事,在市場買那些什麽成分都不知道的飼料回來就好!”
大家聽了劉餘金這麽說,便都點頭表示理解劉餘金的意思。接著便是大家夥提出想跟劉餘金家換小鵝,因為劉餘金家小鵝的成活率非常高。他們跟專門孵小鵝的邢菊提過,但是邢菊沒答應,隻讓他們問劉餘金或者王洪英,他們夫妻答應了,她那邊才能換給他們。
他們也是趁著這拜年的機會找劉餘金,這新年大吉的,劉餘金隻怕也不好意思回絕。還真叫他們賭對了,劉餘金的確回絕不了,答應了他們,但是也要求他們補償邢菊一點錢。雖然說邢菊是為了他們家專門弄得孵小雞、小鴨、小鵝的暖箱,但是忙來忙去的都是邢菊和老海夫妻倆,因此給她一點補償,這要求不算過分。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