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府這場殺戮,並沒有驚動到郭瀟,他此刻最關心的事情就是皇甫嵩的主力究竟在進攻何處?
在郡守府的書房內,郭瀟與賈詡相對而坐,心不在焉地奕著圍棋,時不時就有斥侯前來向郭瀟稟報各座城門的戰況。
郭瀟聽到四座城牆都在激戰,忍不住搖頭道:“這個皇甫嵩還真是狡猾,真不知道他究竟是主攻何處?”
賈詡在棋盤上放下一枚棋子道:“其實,我們可以用排除的方法來推算。首先,西城那邊韓暹將軍的兵力最為雄厚,皇甫嵩是絕不可能選擇從這裏突破。”
見郭瀟點頭表示讚同,賈詡便又分析道:“其次,東城這邊,他們此刻也應該知道是中計了,所以皇甫嵩肯定也不會選擇從這裏突破。”
郭瀟:“那剩下來的就是南城和北城,二選一,也不太好選啊。”
賈詡:“主公,你認為這兩邊的守軍,誰弱誰強?”
“嗯?”
郭瀟疑惑地望著賈詡,然後遲疑地道:“先生是說皇甫嵩會從這兩處選擇最弱的一處下手?”
賈詡點頭道:“不錯,既然皇甫嵩有了範氏兄弟做內應,那他必然會對城裏的防禦了如指掌。如果我是他,知道中計後,肯定也會孤注一擲,向馬邑城四城最弱的方向發起攻擊。”
“最弱的地方,那就應該是北城牆了?”
“極有可能。”
…
就在這時,一名斥侯趕來向郭瀟稟報道:“主公,陳翔將軍說,東城那邊的官軍已經被擊潰,他正在追殺潰兵。”
郭瀟站起身來道:“你回去告訴陳翔,讓他殲滅了東城的敵軍之後,火速率部趕到北城來與我匯合,共破皇甫嵩的大軍。”
等斥侯走後,郭瀟對賈詡道:“先生回去安歇吧,我要立刻帶兵前往北城增援。”
賈詡站起身來,衝郭瀟拱手笑道:“屬下預祝主公旗開得勝,馬到功成。”
“多謝先生。”
…
郭瀟與賈詡分別之後,帶著五百騎兵和一千步卒趕往北城。
行至半途,就遇到徐晃派來告急的信使,從信使的口中,郭瀟終於確定皇甫嵩本人正在指揮大軍猛攻北城。
郭瀟立刻讓人去傳令給韓暹,命他率部出城對城外的官軍發起反擊,等擊敗西城外的官軍之後,盡快帶兵趕到北城來增援自己。
…
北城的牆頭之上,此刻已經是火光衝天,殺聲陣陣。
火光閃爍中,徐晃手持一柄長刀,正帶領數十名親衛與登上城頭的一隊官軍撕殺在一起。
其餘幾處垛口,也有守軍與乘著雲梯登城的官軍撕殺在一起。
等郭瀟帶人趕到的時候,這裏已經很危險了。
郭瀟來不及多想,立刻對胡車兒下令道:“胡車兒,你帶領一百士卒趕過去支援徐晃將軍。”
“諾。”
胡車兒答應一聲,點齊一百西涼騎兵,通過馳馬道,縱馬直奔城頭急馳而去。
徐晃眼見敵人的援兵順著呂公車陸續地登上城頭,心中正焦急萬分。忽聽見身後一聲大吼:“徐將軍,胡車兒前來助你退敵。”
沒等徐晃回頭查看,胡車兒已經跳下戰馬,揮舞著雙矛殺上了城頭。在他身後,一百名西涼士卒一手舉盾,一手揮刀,跟著胡車兒向城頭衝殺。
胡車兒衝在最前,右手一矛凶狠地刺出,正中一名揮刀砍向他的士卒,他單臂猛地發力,將那名士卒的屍體砸向靠在城垛口外麵的呂公車上。
呂公車被砸得晃悠了兩下,卻依然沒有倒下,可這一砸卻嚇壞了躲在裏麵放箭的官軍弓箭手,他們用手裏的弓弩一起瞄準了胡車兒,一陣亂射。
胡車兒急忙揮舞雙矛拔打著箭矢,片刻的功夫,他已經身中數箭。
幸虧他的親衛及時舉盾上前為他擋住了箭矢,就在弓箭手集中射擊胡車兒的時候,徐晃指揮著幾名士卒用長矛將呂公車推了出去。
龐大的呂公車轟然倒地,不但摔死了裏麵的弓箭手,同時也切斷了那些登上城頭作戰的官軍的退路。
登上城頭的那幾十名官軍士卒在絕望中拚死抵抗,最終被徐晃和胡車兒聯手圍殲在城頭。
就在呂公車倒地的一刹那,皇甫嵩在馬上長歎一聲,“可惜,大好的機會,最終還是功虧一簣。”
梁衍策馬上前勸道:“明公,白波賊的援兵已至,事不可為,還是趕緊撤兵吧。”
皇甫嵩在馬上長歎道:“想不到我皇甫嵩一世英名,竟然折損在這馬邑城下,還是敗在一個弱冠的少年手中,真是天不佑我,如之奈何。”
皇甫嵩話音剛落,就見對麵的城門忽然打開,郭瀟帶領千餘名士卒直接殺出城來。
皇甫嵩見狀眼睛一亮道:“郭瀟小兒欺人太甚,以區區千餘兵馬,就敢出城來與我野戰。來人,傳令下去,給我包圍住郭瀟,我今天定要生擒此人。”
梁衍急忙勸道:“明公,郭瀟隻帶千餘兵馬出城作戰,就是為了纏住我軍,明公切莫上當受騙,屬下肯請明公立刻下令撤兵。”
皇甫嵩卻堅持道:“不管他有何詭計,隻要我能擒住他,就可以反敗為勝。”
皇甫嵩不顧梁衍的勸阻,命令全軍壓上,向出城的白波軍發起猛攻。
郭瀟帶領部曲背城列陣,依靠城頭弓弩手的支持,與官軍展開激戰。
兩軍戰不多時,皇甫堅壽帶領數百兵馬狼狽地逃回來向皇甫嵩稟報道:“父帥,我們都中計了,白波賊早有準備,父帥還是趕緊下令撤兵吧。”
<a href="http://m.ddxs.com" id="wzsy">ddxs.com</a>
還沒等皇甫嵩開口回答,陳翔已經跟在皇甫堅壽的後麵追了上來。
皇甫堅壽忙道:“父帥,您快走!孩兒留下來為您斷後。”
皇甫嵩還想堅持與白波軍決戰,卻驚恐地發現從陳翔的軍陣裏麵推出來的一排馬車,那上麵發射出來的八牛弩,直接在官軍密集的隊列之中鑿幵了幾條血胡同。
皇甫嵩還在馬上發著愣,皇甫堅壽卻已經急了,他對長史梁衍吩咐道:“梁先生,此地不宜久留,你快保護著父帥前去與李堪、馬玩二位將軍匯合,連夜往西撤退,我留下來為你們斷後。”
“諾。”梁衍答應一聲,讓親衛們簇擁著皇甫嵩等人往西撤退。
皇甫嵩回頭看了兒子一眼,心中猶如刀割,他知道,皇甫堅壽已經抱著必死的決心,想要為他爭取一點撤退的時間。
皇甫嵩帶領主力消失在夜幕之中,隻給皇甫堅壽留下三千兵馬,皇甫堅壽死戰不退,與郭瀟的部曲纏鬥不休。
最後,等韓暹也率部趕到北城,雙方前後夾擊,皇甫堅壽的部曲再也抵擋不住,終於出現了士卒大量的潰逃。
郭瀟在潰敗的亂軍之中一槍刺死了皇甫堅壽,也算是親手為郭泰報了血仇。
自此,一場曆時近一個多月的河東大戰,終於拉下了維幕。
皇甫嵩以五六萬人馬入侵河東,卻大敗於馬邑城下,折損了三四萬士卒和輔兵。最終跟隨他逃回扶風的人馬,連同進攻白波穀的那支偏師,也就剩下一萬多士卒。
在郡守府的書房內,郭瀟與賈詡相對而坐,心不在焉地奕著圍棋,時不時就有斥侯前來向郭瀟稟報各座城門的戰況。
郭瀟聽到四座城牆都在激戰,忍不住搖頭道:“這個皇甫嵩還真是狡猾,真不知道他究竟是主攻何處?”
賈詡在棋盤上放下一枚棋子道:“其實,我們可以用排除的方法來推算。首先,西城那邊韓暹將軍的兵力最為雄厚,皇甫嵩是絕不可能選擇從這裏突破。”
見郭瀟點頭表示讚同,賈詡便又分析道:“其次,東城這邊,他們此刻也應該知道是中計了,所以皇甫嵩肯定也不會選擇從這裏突破。”
郭瀟:“那剩下來的就是南城和北城,二選一,也不太好選啊。”
賈詡:“主公,你認為這兩邊的守軍,誰弱誰強?”
“嗯?”
郭瀟疑惑地望著賈詡,然後遲疑地道:“先生是說皇甫嵩會從這兩處選擇最弱的一處下手?”
賈詡點頭道:“不錯,既然皇甫嵩有了範氏兄弟做內應,那他必然會對城裏的防禦了如指掌。如果我是他,知道中計後,肯定也會孤注一擲,向馬邑城四城最弱的方向發起攻擊。”
“最弱的地方,那就應該是北城牆了?”
“極有可能。”
…
就在這時,一名斥侯趕來向郭瀟稟報道:“主公,陳翔將軍說,東城那邊的官軍已經被擊潰,他正在追殺潰兵。”
郭瀟站起身來道:“你回去告訴陳翔,讓他殲滅了東城的敵軍之後,火速率部趕到北城來與我匯合,共破皇甫嵩的大軍。”
等斥侯走後,郭瀟對賈詡道:“先生回去安歇吧,我要立刻帶兵前往北城增援。”
賈詡站起身來,衝郭瀟拱手笑道:“屬下預祝主公旗開得勝,馬到功成。”
“多謝先生。”
…
郭瀟與賈詡分別之後,帶著五百騎兵和一千步卒趕往北城。
行至半途,就遇到徐晃派來告急的信使,從信使的口中,郭瀟終於確定皇甫嵩本人正在指揮大軍猛攻北城。
郭瀟立刻讓人去傳令給韓暹,命他率部出城對城外的官軍發起反擊,等擊敗西城外的官軍之後,盡快帶兵趕到北城來增援自己。
…
北城的牆頭之上,此刻已經是火光衝天,殺聲陣陣。
火光閃爍中,徐晃手持一柄長刀,正帶領數十名親衛與登上城頭的一隊官軍撕殺在一起。
其餘幾處垛口,也有守軍與乘著雲梯登城的官軍撕殺在一起。
等郭瀟帶人趕到的時候,這裏已經很危險了。
郭瀟來不及多想,立刻對胡車兒下令道:“胡車兒,你帶領一百士卒趕過去支援徐晃將軍。”
“諾。”
胡車兒答應一聲,點齊一百西涼騎兵,通過馳馬道,縱馬直奔城頭急馳而去。
徐晃眼見敵人的援兵順著呂公車陸續地登上城頭,心中正焦急萬分。忽聽見身後一聲大吼:“徐將軍,胡車兒前來助你退敵。”
沒等徐晃回頭查看,胡車兒已經跳下戰馬,揮舞著雙矛殺上了城頭。在他身後,一百名西涼士卒一手舉盾,一手揮刀,跟著胡車兒向城頭衝殺。
胡車兒衝在最前,右手一矛凶狠地刺出,正中一名揮刀砍向他的士卒,他單臂猛地發力,將那名士卒的屍體砸向靠在城垛口外麵的呂公車上。
呂公車被砸得晃悠了兩下,卻依然沒有倒下,可這一砸卻嚇壞了躲在裏麵放箭的官軍弓箭手,他們用手裏的弓弩一起瞄準了胡車兒,一陣亂射。
胡車兒急忙揮舞雙矛拔打著箭矢,片刻的功夫,他已經身中數箭。
幸虧他的親衛及時舉盾上前為他擋住了箭矢,就在弓箭手集中射擊胡車兒的時候,徐晃指揮著幾名士卒用長矛將呂公車推了出去。
龐大的呂公車轟然倒地,不但摔死了裏麵的弓箭手,同時也切斷了那些登上城頭作戰的官軍的退路。
登上城頭的那幾十名官軍士卒在絕望中拚死抵抗,最終被徐晃和胡車兒聯手圍殲在城頭。
就在呂公車倒地的一刹那,皇甫嵩在馬上長歎一聲,“可惜,大好的機會,最終還是功虧一簣。”
梁衍策馬上前勸道:“明公,白波賊的援兵已至,事不可為,還是趕緊撤兵吧。”
皇甫嵩在馬上長歎道:“想不到我皇甫嵩一世英名,竟然折損在這馬邑城下,還是敗在一個弱冠的少年手中,真是天不佑我,如之奈何。”
皇甫嵩話音剛落,就見對麵的城門忽然打開,郭瀟帶領千餘名士卒直接殺出城來。
皇甫嵩見狀眼睛一亮道:“郭瀟小兒欺人太甚,以區區千餘兵馬,就敢出城來與我野戰。來人,傳令下去,給我包圍住郭瀟,我今天定要生擒此人。”
梁衍急忙勸道:“明公,郭瀟隻帶千餘兵馬出城作戰,就是為了纏住我軍,明公切莫上當受騙,屬下肯請明公立刻下令撤兵。”
皇甫嵩卻堅持道:“不管他有何詭計,隻要我能擒住他,就可以反敗為勝。”
皇甫嵩不顧梁衍的勸阻,命令全軍壓上,向出城的白波軍發起猛攻。
郭瀟帶領部曲背城列陣,依靠城頭弓弩手的支持,與官軍展開激戰。
兩軍戰不多時,皇甫堅壽帶領數百兵馬狼狽地逃回來向皇甫嵩稟報道:“父帥,我們都中計了,白波賊早有準備,父帥還是趕緊下令撤兵吧。”
<a href="http://m.ddxs.com" id="wzsy">ddxs.com</a>
還沒等皇甫嵩開口回答,陳翔已經跟在皇甫堅壽的後麵追了上來。
皇甫堅壽忙道:“父帥,您快走!孩兒留下來為您斷後。”
皇甫嵩還想堅持與白波軍決戰,卻驚恐地發現從陳翔的軍陣裏麵推出來的一排馬車,那上麵發射出來的八牛弩,直接在官軍密集的隊列之中鑿幵了幾條血胡同。
皇甫嵩還在馬上發著愣,皇甫堅壽卻已經急了,他對長史梁衍吩咐道:“梁先生,此地不宜久留,你快保護著父帥前去與李堪、馬玩二位將軍匯合,連夜往西撤退,我留下來為你們斷後。”
“諾。”梁衍答應一聲,讓親衛們簇擁著皇甫嵩等人往西撤退。
皇甫嵩回頭看了兒子一眼,心中猶如刀割,他知道,皇甫堅壽已經抱著必死的決心,想要為他爭取一點撤退的時間。
皇甫嵩帶領主力消失在夜幕之中,隻給皇甫堅壽留下三千兵馬,皇甫堅壽死戰不退,與郭瀟的部曲纏鬥不休。
最後,等韓暹也率部趕到北城,雙方前後夾擊,皇甫堅壽的部曲再也抵擋不住,終於出現了士卒大量的潰逃。
郭瀟在潰敗的亂軍之中一槍刺死了皇甫堅壽,也算是親手為郭泰報了血仇。
自此,一場曆時近一個多月的河東大戰,終於拉下了維幕。
皇甫嵩以五六萬人馬入侵河東,卻大敗於馬邑城下,折損了三四萬士卒和輔兵。最終跟隨他逃回扶風的人馬,連同進攻白波穀的那支偏師,也就剩下一萬多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