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服鄒蕊並沒有太大的難度,鄒蕊早就知道以自己那樣的出身根本做不了郭瀟的正妻,她最大的心願就是能早點替郭瀟生兒育女。


    雖然不指望自己能夠做郭瀟的正妻,可當她聽到天子將蔡琰賜婚給郭瀟,她的心裏難免感到悲傷與無奈。


    等郭瀟走後,鄒蕊便止住心裏的悲傷,她一邊讓小荷替她去打探蔡琰的情況,一邊尋思著日後該如何與蔡琰相處。


    …


    下午未時,郭瀟在郡守府內設宴,款待朝庭派來的三位使臣,馬邑城裏的幾位名士也被邀請前來作陪,這其中就有衛覬和裴潛,還有一位始終都沒有露過麵的河東郡聞喜縣的大族毌丘氏的家主毌丘讓。


    毌丘讓是來探望大鴻臚韓融的,經過韓融的介紹,郭瀟才知道這個毌丘讓還有個弟弟名叫毌丘毅,曾經在前大將軍何進的手下做過騎都尉。


    酒宴之前,韓融代表朝庭當眾宣讀了任命郭瀟為並州牧的詔書,加奮武將軍。


    韓融宣讀完詔書,蔡邕上前為郭瀟更換官服,係上綬帶。郭瀟在眾人複雜的目光中接過蔡邕手裏那枚代表並州最高權力的州牧印信。


    蔡邕望著麵前英氣勃勃的準女婿,心裏是越來越滿意,十八歲的州牧,恐怕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吧。


    老頭一高興,便開始顯擺起做長輩的譜來,他笑著問郭瀟道:“將軍年輕,恐怕還未有取字吧?”


    郭瀟一聽這話便明白了,老頭這是想要幫自己取字呢。


    郭瀟忙躬身施禮道:“晚輩年輕,尚未取字,如今家父亡故,今日就請先生為我取字如何?”


    “好、好、好,”


    蔡邕見郭瀟如此上道,心中大為滿意,他搖頭晃腦地想了許久才開口道:“不如就叫秉德如何?”


    郭瀟聽到秉德兩個字,心裏一陣的迷糊。他知道蔡邕給自己取的字,肯定是有出處的,可這秉德兩個字,他還真不知道出自何處。


    好在他不懂出處,自然有懂的人站出來拍老頭的馬屁。


    毌丘讓搶著上前奉承道:“秉德無私,參天地兮,這秉德二字是最適合郭將軍了。”


    裴潛也笑著拍了一句馬屁,“如今已是郭使君了,哈哈哈…”


    郭瀟心裏暗罵,當初我剛進馬邑的時候,一個個就像躲瘟神一樣躲著我,如今不過就是換了一身官皮,你們就一起跑來拍我的馬屁。


    韓融笑著對眾人道:“諸位可能還不知道吧,天子已經下詔,賜婚郭使君與蔡侍中的女兒蔡琰。今日郭使君可謂是雙喜臨門,真是可喜可賀!老夫早就聽說郭使君詩才天授,何不賦詩一首,以作慶賀。”


    衛覬聽到這個消息,心裏就像是吞了隻蒼蠅一樣難受。雖然他此前也早有成全蔡琰再嫁的想法,可蔡琰嫁得如此之快,還是令他心裏難以接受。


    可這是天子賜婚,他如今即便想要發泄一下心裏的不滿,都找不到可以發泄的對象。


    蔡邕可不管衛覬怎麽想,他在眾人的恭賀聲中對郭瀟道:“秉德啊,值此喜慶之日,怎可無詩,你快賦詩一首,留作紀念。”


    郭瀟心裏暗暗叫苦,“這個時候,讓他上兒去剽竊一首既應情又能應景的詩。”


    想了許久,他才免強找出一首詩來,不過,那首詩還得需要修改一下才行。


    <a id="wzsy" href="http://www.yawenku.com">yawenku.com</a>


    郭瀟朝自己的侍衛統領秦祿吩咐道:“秦祿,你快去取紙筆來。”


    過不多時,秦祿帶人去郭瀟的書房裏取來筆墨紙硯,蔡睦上前伸手接過來,將紙鋪在案幾上,又親手為郭瀟磨墨。


    其實硯台裏的墨汁都是磨好了的,郭瀟提筆在手,飽沾墨汁,大筆朝蔡候紙上一揮。


    蔡邕一看,恨不能捂上自己的眼睛,自己這個準女婿寫的那個字,真是讓他看著胃都難受。


    就在眾人麵麵相覷,都對郭瀟的字搖頭不已時,蔡睦嘴裏大聲地念道:


    男兒何不帶吳鉤,這第一句既是泛問,也是自問,含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豪邁之情。


    短短七個字,就將眾人的心思從對字跡的鄙夷,吸引至詩的意境中去了。


    “收取關山五十州。”蔡睦繼續念道。


    眾人心裏都是一愣,大漢隻有十三州,又何談收取五十州?


    蔡邕卻點頭讚道:“豪氣縱橫,氣勢磅礴。秉德有心學那位霍驃騎,為我大漢開疆拓土,老夫心甚慰之。”


    眾人恍然大悟道:“蔡公有此佳婿,真乃可喜可賀。”


    蔡邕撫髯微笑,心中真是滿意至極。


    就聽蔡睦那邊繼續念道:“請君暫上雲台閣,落個書生萬戶侯。”


    郭瀟在這裏改了兩處,將淩煙閣改為雲台閣,又將“若”字改為“落”字,前麵修改是為了契合雲台二十八將。後麵的改動則一掃原詩的無奈與頹廢之氣,以示自己想要成為一員名垂史冊的儒將。


    韓融撫掌讚道:“好氣魄,假以時日,郭使君必能成為一代名將,功封雲台閣自也不在話下。”


    衛覬滿懷深意地道:“但願此詩是出自郭使君的肺腑之言。”


    蔡邕哈哈笑道:“詩以言誌,自然是有感而發。”


    說完,他伸手將郭瀟寫的那張蔡候紙取過來,又吹吹上麵的墨汁,隨後疊好收進自己的懷裏,“時間也不早了,可以開宴了吧。”


    郭瀟聞言連忙吩咐眾侍衛開始擺設宴席,眾人分左右依次排開,開始飲宴。


    郭瀟因在守孝期,不能飲酒,便以水代酒敬了韓融、蔡邕、王瑰三人後,便起身告辭離去。


    郭瀟走後,杜申便代替他招待眾人飲宴。今天以文人居多,喝酒自然要吟詩助興,在蔡邕這位文學大家麵前,除了大鴻臚韓融,別人都是小學生,隻有向其請教的份。


    席間不時地響起眾人的即興吟誦的詩句,


    酒宴喝到傍晚才散席,蔡邕與蔡睦坐著馬車回到蔡府,蔡睦服侍蔡邕躺下後正要離去,蔡邕叫住他,將郭瀟寫的那張蔡候紙遞給他道:“子篤,你去將這首詩送給琰兒,讓她也欣賞一下。”


    蔡睦伸手接過來,隨口問了一句,“叔父,要不要再藤抄一遍?”


    蔡邕微微地搖頭道:“不必多此一舉,去吧。”


    “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江山美人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刀筆一小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刀筆一小吏並收藏三國之江山美人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