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斥候什長來到韓猛的馬前大聲稟報道:“將軍,有敵人的騎兵朝咱們殺過來了。”
韓猛忙問:“敵人來了多少人馬?”
斥候:“下雨天,隔得又遠,看不太清楚。不過,卑職覺得應該不會超過千騎。”
韓猛略一思索,回頭對副將汪昭道:“汪將軍,我帶領一千騎兵前去迎敵,你負責指揮剩下來的騎兵從兩翼包抄,咱們先一舉吃掉這支騎兵,再去攻擊他們的糧草輜重。”
汪昭:“將軍,還是我帶隊前去迎敵吧。”
韓猛擺手道:“這是軍令,不得違抗。”
汪昭忙道:“末將尊命。”
韓猛叮囑完汪昭之後,領著一千騎兵向前急馳而去。
片刻的功夫,就見一隊騎兵踏著雨水向這邊疾馳過來。
待到那隊騎兵來到近前,韓猛一眼便看到敵軍主將的旗織上有個鬥大的“郭”字,他心裏不由得興奮起來。
韓猛心裏明白,敵軍主將的旗織上是個“郭”字,那必定就是郭瀟本人親自來了,看來今天合該是自己要立下首功。
韓猛拍馬挺槍,率領部曲迎上前去。
郭瀟在馬上看到攔住去路的韓猛,他手指一順槍杆,大聲喊道:“我乃是並州牧郭瀟,你是何人?”
“我乃是袁盟主麾下的大將韓猛,郭瀟逆賊,你受死吧。”
韓猛話音剛落,雙腿便一夾馬腹,戰馬前衝,手舉起虎頭槍飛快地向郭瀟的胸口刺了過來。
跟隨在韓猛身後的一千騎兵也縱馬向前,向郭瀟帶領的騎兵發起攻擊。
郭瀟雙腳一夾馬腹,手裏的虎頭湛金槍一舉,高聲喊道:“殺!”
細雨之中,郭瀟和韓猛的戰馬快速地接近,二人在馬上幾乎同時出槍,速度如同閃電劃過雨幕,一觸即分。
二馬錯蹬之後,郭瀟手握的槍杆微微地下斜,被鮮血染紅的雨水順著虎頭湛金槍的槍尖往下滴落。
這邊,韓猛看著自己受傷的右臂,心中震驚不已,對方就隻用了一招便刺傷了自己,看來這個郭瀟果然是名不虛傳。
韓猛不敢再回馬與郭瀟交戰,縱馬向郭瀟身後的士卒殺去。兩軍在雨中撕殺在一起,血水將地上的雨水都快要染成了紅色。
郭瀟一馬當先,率領麾下的騎兵鑿穿了袁軍騎兵隊列,兜了一個圈子,又一刻不停地回頭衝殺。
韓猛連忙召集被衝得七零八落的部曲,還沒等他招齊部曲,郭瀟和胡車兒又帶隊殺了回來。
韓猛見勢不好,拔馬向後便逃,郭瀟和胡車兒在後麵率領騎兵一路追殺。
這時,汪昭帶領兩千騎兵從兩翼殺將出來,郭瀟和胡車兒立刻分兵迎戰,很快就擊潰了軍心渙散的袁軍騎兵。
韓猛和汪昭雙戰郭瀟,二人依然不是郭瀟的對手,雙方交戰了十多個回合,汪昭被郭瀟接連刺傷了幾處,雖然都不是致命之處,卻也讓他心驚膽顫。
韓猛見並州軍的騎兵越戰越勇,心知這次偷襲已經無法達成目的,無奈之下,他隻得下令撤退。
郭瀟擊退韓猛之後,也不去追趕潰兵。他和胡車兒立刻領兵趕到前麵來支援陳翔,這邊是曹操的堂弟夏侯淵帶領千餘騎兵在與陳翔和秦祿他們纏鬥。
夏侯淵看到郭瀟趕到了戰場,嚇得立刻率部向東逃跑,結果又被郭瀟帶兵尾隨追殺了一陣,損失了三百多騎。
…
正在朝歌縣城東南方向與高順於毒兩軍激戰的袁紹聽到逃回來的韓猛稟報之後,心中大失所望。
他原本還想著借此機會,重創郭瀟率領的並州軍,出一口惡氣。
誰料想郭瀟麾下的並州軍如此的精銳,在數萬大軍的圍攻下依然是死戰不退。如今騎兵偷襲又被對方擊退,袁紹便不想再與郭瀟死磕下去。
當袁紹下令撤兵的時候,曹操聞訊急匆匆地跑來質問他,“為何不下令追擊並州軍,反而要撤兵?”
袁紹耐心地向曹操解釋道:“郭瀟以得勝之兵撤回並州,如今正士氣高昂,歸鄉情切。此刻帶兵去追,若是遭到對方的伏擊,必定會損兵折將。”
曹操很不滿地道:“郭瀟的並州軍本就強悍,如今又從冀州搶了許多糧食運回並州,如果不趁此機會重創對方,將來他必定會是關東聯軍的勁敵。”
袁紹安慰道:“孟德賢弟,你此言太過矣,並州地貧人稀,縱使讓他搶回去一點糧食,他又能多支撐幾日,與我關東聯軍為敵,郭瀟早晚都難逃滅亡的下場。”
<a id="wzsy" href="http://m.bqgxsydw.com">筆趣閣小說閱讀網</a>
曹操憤懣地道:“本初兄,你今日放那郭瀟歸去,早晚會吃此人的大虧。”
曹操說完,撫袖而去。
袁紹望著曹操遠去的身影,苦笑著搖搖頭。
隨即,他向軍帳內的侍衛吩咐道:“快去傳幾位軍師前來見我。”
“諾。”
…
等逢紀、許攸、荀湛等手下謀士進帳之後,袁紹對眾人道:我本欲趁郭瀟圍攻鄴城之機,火中取栗,趁此機會那個冀州。可惜天不從人願,那個郭瀟突然撤兵,打亂了我的所有部屬,如今我該如何自處,還請諸位教我。”
謀士許攸道:“既然冀州急切之間不可得,主公可領兵返回河內,先設法謀取豫州,再圖兗州,占據此二州之後,再回頭來取冀州,皆時冀州就如同那樹上成熟的果實,隨手可摘。”
許攸話音剛落,從事荀湛開口道:“子遠此計不妥,如果主公先取豫州,勢必要與左將軍產生衝突。一個不慎,破壞聯軍團結的帽子就要扣在主公的頭上。”
許攸嗤笑道:“聯軍內部早已是四分五裂,現在還談什麽團結。豫州主公若是不取,左將軍遲早會取之。
荀湛:“依屬下之見,還是先取兗州為上,兗州刺史劉岱剛剛殺了太守東郡太守喬瑁。這是一個現成的罪名。主公正可以此為借口,下令將劉岱除去。如此兗州便是唾手可得。”
許攸搖頭道:“劉岱此人嫉賢妒能,貪得無厭,主公隻需下令以曹操為東郡太守,他早晚必能取而代之。所以,兗州之事不必著急。還是先取豫州為上策。”
袁紹覺得荀湛和許攸說的都很有道理,他一時竟也拿不定主意該聽誰的建議。
這時,他將頭轉向坐在一旁的逢紀,笑著問道:“元圖,你的意下如何?”
逢紀朝袁紹拱手道:“主公,他們二人的意見,屬下都不讚成。”
袁紹聞言好奇地問道:“那依元圖之見,我該怎麽辦?”
逢紀正色地道:“冀州賦富裕,人口眾多,且兵員充足,主公當先取冀州以為根基。”
袁紹苦笑道:“雲圖,我也想先取冀州,可郭瀟那小子跑得太快,這進入鄴城的機會不是已經喪失了嘛。”
逢紀道:“主公,機會喪失了還可以再找嘛。既然那郭瀟可以帶兵入侵冀州,別人為何就不行?”
“元圖的意思是?”
“主公,韓馥此人性格懦弱,大事臨頭隻想保命,而無進取之心,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暗地裏邀請北平太守公孫瓚率軍南下,攻取冀州。待到韓馥抵擋不住的時候,主公再派人前去相勸。皆時,韓馥一定會將冀州拱手讓給主公。”
袁紹聞言大喜,他對逢紀稱讚道:“還是元圖計高一招,有此妙計,冀州必將唾手可得。”
許攸撇撇嘴道:“元圖兄,倘若主公將公孫瓚引入冀州,那韓馥卻向並州郭瀟求援,那又該如何是好?”
逢紀笑道:“子遠兄,你說冀州的士紳百姓的心是向著咱們主公呢?還是向著並州郭瀟?”
許攸:“冀州的世家大族自然是心向著咱們主公,可也難保那韓馥不會一意孤行,引並州的兵馬為援。”
逢紀:“冀州本地的官員向來不受韓馥的重用,他們對此早就心存不滿,隻要主公派人去聯絡田豐、審配、高覽這些受到排極的冀州當地的文武官員,他們必然會成為主公的內應,有這些人在內相助,還怕韓馥不肯就犯嘛。”
袁紹聽到這裏,頻頻點頭道:“元圖所言極是,明日一早,我便率領大軍返回來渤海郡,等回去之後,我再手書一封,還請荀從事前往幽州一行,去勸說公孫瓚向冀州用兵。”
荀湛拱手應道:“屬下尊命。”
…
曹操從袁紹處返回到自己的軍帳內,手下眾文武全都跟進來向曹操詢問袁紹的對策。當眾人聽到袁紹決定要退兵時,全都激奮難平。
曹操的從弟曹洪怒道:“兄長,他袁紹不敢去追,那咱們就自己去追殺並州軍,總之決不能讓那個郭瀟就這樣安穩地撤回並州去。”
曹洪這一發聲,夏侯惇和夏侯淵也一起向曹操請戰。
曹操苦澀地道:“你們難道忘了當日的汴水之敗嗎?這個郭瀟比之徐榮來,狡詐何止十倍,就咱們現在這幾千兵馬,追上去都不夠他打個伏擊的。”
夏侯惇:“兄長,既然不能追,那咱們就撤兵回東郡去,省得在此看到那個袁紹我就來氣。”
曹操瞪了夏侯惇一眼,斥責道:“元讓休得胡言亂語,袁盟主一向待我不薄,你等切莫要對他心懷不滿。”
曹洪:“兄長,元讓有句話說的沒錯,袁盟主既然不肯發兵追殺並州軍,咱們不如早點返回東郡去。”
曹操擺擺手道:“你等先下去,待我考慮清楚再說。”
“諾。”曹洪幾人答應一聲,陸續走出了曹操的軍帳。
就在這時,帳外有侍衛進來向曹操稟報,袁盟主請他過去有事相商。
韓猛忙問:“敵人來了多少人馬?”
斥候:“下雨天,隔得又遠,看不太清楚。不過,卑職覺得應該不會超過千騎。”
韓猛略一思索,回頭對副將汪昭道:“汪將軍,我帶領一千騎兵前去迎敵,你負責指揮剩下來的騎兵從兩翼包抄,咱們先一舉吃掉這支騎兵,再去攻擊他們的糧草輜重。”
汪昭:“將軍,還是我帶隊前去迎敵吧。”
韓猛擺手道:“這是軍令,不得違抗。”
汪昭忙道:“末將尊命。”
韓猛叮囑完汪昭之後,領著一千騎兵向前急馳而去。
片刻的功夫,就見一隊騎兵踏著雨水向這邊疾馳過來。
待到那隊騎兵來到近前,韓猛一眼便看到敵軍主將的旗織上有個鬥大的“郭”字,他心裏不由得興奮起來。
韓猛心裏明白,敵軍主將的旗織上是個“郭”字,那必定就是郭瀟本人親自來了,看來今天合該是自己要立下首功。
韓猛拍馬挺槍,率領部曲迎上前去。
郭瀟在馬上看到攔住去路的韓猛,他手指一順槍杆,大聲喊道:“我乃是並州牧郭瀟,你是何人?”
“我乃是袁盟主麾下的大將韓猛,郭瀟逆賊,你受死吧。”
韓猛話音剛落,雙腿便一夾馬腹,戰馬前衝,手舉起虎頭槍飛快地向郭瀟的胸口刺了過來。
跟隨在韓猛身後的一千騎兵也縱馬向前,向郭瀟帶領的騎兵發起攻擊。
郭瀟雙腳一夾馬腹,手裏的虎頭湛金槍一舉,高聲喊道:“殺!”
細雨之中,郭瀟和韓猛的戰馬快速地接近,二人在馬上幾乎同時出槍,速度如同閃電劃過雨幕,一觸即分。
二馬錯蹬之後,郭瀟手握的槍杆微微地下斜,被鮮血染紅的雨水順著虎頭湛金槍的槍尖往下滴落。
這邊,韓猛看著自己受傷的右臂,心中震驚不已,對方就隻用了一招便刺傷了自己,看來這個郭瀟果然是名不虛傳。
韓猛不敢再回馬與郭瀟交戰,縱馬向郭瀟身後的士卒殺去。兩軍在雨中撕殺在一起,血水將地上的雨水都快要染成了紅色。
郭瀟一馬當先,率領麾下的騎兵鑿穿了袁軍騎兵隊列,兜了一個圈子,又一刻不停地回頭衝殺。
韓猛連忙召集被衝得七零八落的部曲,還沒等他招齊部曲,郭瀟和胡車兒又帶隊殺了回來。
韓猛見勢不好,拔馬向後便逃,郭瀟和胡車兒在後麵率領騎兵一路追殺。
這時,汪昭帶領兩千騎兵從兩翼殺將出來,郭瀟和胡車兒立刻分兵迎戰,很快就擊潰了軍心渙散的袁軍騎兵。
韓猛和汪昭雙戰郭瀟,二人依然不是郭瀟的對手,雙方交戰了十多個回合,汪昭被郭瀟接連刺傷了幾處,雖然都不是致命之處,卻也讓他心驚膽顫。
韓猛見並州軍的騎兵越戰越勇,心知這次偷襲已經無法達成目的,無奈之下,他隻得下令撤退。
郭瀟擊退韓猛之後,也不去追趕潰兵。他和胡車兒立刻領兵趕到前麵來支援陳翔,這邊是曹操的堂弟夏侯淵帶領千餘騎兵在與陳翔和秦祿他們纏鬥。
夏侯淵看到郭瀟趕到了戰場,嚇得立刻率部向東逃跑,結果又被郭瀟帶兵尾隨追殺了一陣,損失了三百多騎。
…
正在朝歌縣城東南方向與高順於毒兩軍激戰的袁紹聽到逃回來的韓猛稟報之後,心中大失所望。
他原本還想著借此機會,重創郭瀟率領的並州軍,出一口惡氣。
誰料想郭瀟麾下的並州軍如此的精銳,在數萬大軍的圍攻下依然是死戰不退。如今騎兵偷襲又被對方擊退,袁紹便不想再與郭瀟死磕下去。
當袁紹下令撤兵的時候,曹操聞訊急匆匆地跑來質問他,“為何不下令追擊並州軍,反而要撤兵?”
袁紹耐心地向曹操解釋道:“郭瀟以得勝之兵撤回並州,如今正士氣高昂,歸鄉情切。此刻帶兵去追,若是遭到對方的伏擊,必定會損兵折將。”
曹操很不滿地道:“郭瀟的並州軍本就強悍,如今又從冀州搶了許多糧食運回並州,如果不趁此機會重創對方,將來他必定會是關東聯軍的勁敵。”
袁紹安慰道:“孟德賢弟,你此言太過矣,並州地貧人稀,縱使讓他搶回去一點糧食,他又能多支撐幾日,與我關東聯軍為敵,郭瀟早晚都難逃滅亡的下場。”
<a id="wzsy" href="http://m.bqgxsydw.com">筆趣閣小說閱讀網</a>
曹操憤懣地道:“本初兄,你今日放那郭瀟歸去,早晚會吃此人的大虧。”
曹操說完,撫袖而去。
袁紹望著曹操遠去的身影,苦笑著搖搖頭。
隨即,他向軍帳內的侍衛吩咐道:“快去傳幾位軍師前來見我。”
“諾。”
…
等逢紀、許攸、荀湛等手下謀士進帳之後,袁紹對眾人道:我本欲趁郭瀟圍攻鄴城之機,火中取栗,趁此機會那個冀州。可惜天不從人願,那個郭瀟突然撤兵,打亂了我的所有部屬,如今我該如何自處,還請諸位教我。”
謀士許攸道:“既然冀州急切之間不可得,主公可領兵返回河內,先設法謀取豫州,再圖兗州,占據此二州之後,再回頭來取冀州,皆時冀州就如同那樹上成熟的果實,隨手可摘。”
許攸話音剛落,從事荀湛開口道:“子遠此計不妥,如果主公先取豫州,勢必要與左將軍產生衝突。一個不慎,破壞聯軍團結的帽子就要扣在主公的頭上。”
許攸嗤笑道:“聯軍內部早已是四分五裂,現在還談什麽團結。豫州主公若是不取,左將軍遲早會取之。
荀湛:“依屬下之見,還是先取兗州為上,兗州刺史劉岱剛剛殺了太守東郡太守喬瑁。這是一個現成的罪名。主公正可以此為借口,下令將劉岱除去。如此兗州便是唾手可得。”
許攸搖頭道:“劉岱此人嫉賢妒能,貪得無厭,主公隻需下令以曹操為東郡太守,他早晚必能取而代之。所以,兗州之事不必著急。還是先取豫州為上策。”
袁紹覺得荀湛和許攸說的都很有道理,他一時竟也拿不定主意該聽誰的建議。
這時,他將頭轉向坐在一旁的逢紀,笑著問道:“元圖,你的意下如何?”
逢紀朝袁紹拱手道:“主公,他們二人的意見,屬下都不讚成。”
袁紹聞言好奇地問道:“那依元圖之見,我該怎麽辦?”
逢紀正色地道:“冀州賦富裕,人口眾多,且兵員充足,主公當先取冀州以為根基。”
袁紹苦笑道:“雲圖,我也想先取冀州,可郭瀟那小子跑得太快,這進入鄴城的機會不是已經喪失了嘛。”
逢紀道:“主公,機會喪失了還可以再找嘛。既然那郭瀟可以帶兵入侵冀州,別人為何就不行?”
“元圖的意思是?”
“主公,韓馥此人性格懦弱,大事臨頭隻想保命,而無進取之心,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暗地裏邀請北平太守公孫瓚率軍南下,攻取冀州。待到韓馥抵擋不住的時候,主公再派人前去相勸。皆時,韓馥一定會將冀州拱手讓給主公。”
袁紹聞言大喜,他對逢紀稱讚道:“還是元圖計高一招,有此妙計,冀州必將唾手可得。”
許攸撇撇嘴道:“元圖兄,倘若主公將公孫瓚引入冀州,那韓馥卻向並州郭瀟求援,那又該如何是好?”
逢紀笑道:“子遠兄,你說冀州的士紳百姓的心是向著咱們主公呢?還是向著並州郭瀟?”
許攸:“冀州的世家大族自然是心向著咱們主公,可也難保那韓馥不會一意孤行,引並州的兵馬為援。”
逢紀:“冀州本地的官員向來不受韓馥的重用,他們對此早就心存不滿,隻要主公派人去聯絡田豐、審配、高覽這些受到排極的冀州當地的文武官員,他們必然會成為主公的內應,有這些人在內相助,還怕韓馥不肯就犯嘛。”
袁紹聽到這裏,頻頻點頭道:“元圖所言極是,明日一早,我便率領大軍返回來渤海郡,等回去之後,我再手書一封,還請荀從事前往幽州一行,去勸說公孫瓚向冀州用兵。”
荀湛拱手應道:“屬下尊命。”
…
曹操從袁紹處返回到自己的軍帳內,手下眾文武全都跟進來向曹操詢問袁紹的對策。當眾人聽到袁紹決定要退兵時,全都激奮難平。
曹操的從弟曹洪怒道:“兄長,他袁紹不敢去追,那咱們就自己去追殺並州軍,總之決不能讓那個郭瀟就這樣安穩地撤回並州去。”
曹洪這一發聲,夏侯惇和夏侯淵也一起向曹操請戰。
曹操苦澀地道:“你們難道忘了當日的汴水之敗嗎?這個郭瀟比之徐榮來,狡詐何止十倍,就咱們現在這幾千兵馬,追上去都不夠他打個伏擊的。”
夏侯惇:“兄長,既然不能追,那咱們就撤兵回東郡去,省得在此看到那個袁紹我就來氣。”
曹操瞪了夏侯惇一眼,斥責道:“元讓休得胡言亂語,袁盟主一向待我不薄,你等切莫要對他心懷不滿。”
曹洪:“兄長,元讓有句話說的沒錯,袁盟主既然不肯發兵追殺並州軍,咱們不如早點返回東郡去。”
曹操擺擺手道:“你等先下去,待我考慮清楚再說。”
“諾。”曹洪幾人答應一聲,陸續走出了曹操的軍帳。
就在這時,帳外有侍衛進來向曹操稟報,袁盟主請他過去有事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