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瀟在蔡府和徐庶、蔡睦喝酒談論了一個多時辰,直到未時,他才起身告辭離去。


    臨行前,郭瀟叮囑徐庶,讓他明日前往刺史府報道。


    郭瀟走後不久,王桀領著幾位士子興高采烈地回到蔡府。


    蔡睦見那幾位士子一身的酒氣,便將王桀拉至一邊,對他埋怨道:“王賢弟,你明知郭使君已經回來了,為何還要領著他們去棲鳳樓飲酒?”


    王桀尷尬地道:“子篤兄,是路兄他極力相邀眾人前去赴宴,小弟也不好拒絕。”


    蔡睦歎氣道:“王賢弟,你知道嗎,今天郭使君特意過府來看望你們,可惜你們都不在府中,錯過了這次大好的機會。”


    王傑無所謂地道:“那又怎樣,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我又何必執意強求。”


    蔡睦搖頭道:“這隻是你個人的想法,你能代表他們幾人嗎?你知不知道,今天那個徐庶在使君麵前侃侃而談,被使君引為知己,還當場下令任命他為參軍。


    王桀聞言大為好奇,“哦!那個徐庶在使君的麵前究竟說了些什麽高論?竟能讓他如此的看重。”


    蔡睦將徐庶給郭瀟的建議向王桀複述了一遍,王桀聽完之後,一臉訝異地道:“想不到那個寒家子竟有如此的見識,看來咱們以前都太小看他了。”


    蔡睦:“他既然能與石韜結為好友,自然是有幾份真才實學的。隻是他來我府中後,一直閉門讀書,讓我等都忽略了他而已。”


    王桀點點頭,又向蔡睦問道:“郭使君可有說過,對路粹、杜襲等人如何安排?”


    蔡睦搖頭道:“那幾人使君還要考察之後才能做安排,到是關於你的安排,使君同我談過了,他有幾個建議,讓你自己選擇。如果你想下去為官,可以從縣丞做起,先積累一些治理地方政務的經驗,日後再行提拔。如果你想要留在刺史府,就來做我的副手,協助我處理日常的公文。”


    王桀聽了蔡睦的話後,心裏暗自思忖了片刻,便拿定主意道:“子篤兄,我想到底層去為官,你同郭使君建議一下,最好能將我安排到上黨郡去。”


    蔡睦吃驚地道:“王賢弟,上黨郡地理位置突出,與中原諸候的轄地交接。隨時都有可能會爆發戰事,你去那邊實在是太危險了。”


    “子篤兄,就是因為如此,我才挑選的上黨郡,有危險的地方,才有挑戰性。”


    “好吧,既然賢弟你心意已決,那我明日便替你轉告使君。”


    “子篤兄,不知使君要怎樣考察路粹、杜襲等人?”


    蔡睦起身取過一卷竹簡,遞給王桀道:“賢弟,這是使君留下來的考題,你帶回去讓他們幾人看看,然後將他們心裏的想法寫下來交給我,我好幫他們轉交給使君審閱。”


    “哦,這裏麵就是使君出的考題嗎?”王桀伸手接過竹簡,展開來細看。


    蔡睦:“量才錄用而已,使君與他們都不認識,更談不上對他們有所了解,自然要先考較他們一番,才能委以官職。”


    王桀沒有答話,他的目光正在看著郭瀟出的題目:“安民,治邊、擴展。”


    王桀看完之後,合上手裏的竹簡對蔡睦道:“這三題可都不太好回答啊。”


    蔡睦笑道:“如果太容易了,又怎麽能顯出他們之間的水平差異。”


    王桀笑道:“看來我也要回去思考一下,寫出一份能讓使君滿意的見解出來。”


    “賢弟,你就不用了,使君對你知之甚深。而且,他對你也早就做好了安排。”


    “子篤兄,我與他們同來,怎能區別於眾人之外,我想,我還是和他們一同作答為好。”


    蔡睦點頭道:“也好,還請賢弟轉告那幾位兄台,使君出的這三道題目,他們可以任答一題,也可以三題全部作答。使君隻論見解的優劣,不論答題多少。”


    “小弟明白。”


    王桀說完之後,起身向蔡睦告辭,去同找路粹、杜襲幾人去了。


    …


    下午,郭瀟從蔡府剛回到刺史府,便聽到侍衛向他稟報,杜申和高順已經在此等候他多時,郭瀟連忙吩咐侍衛將杜申和高順請進他的書房相見。


    書房內,郭瀟坐在案幾後,翻閱著杜申整理好的關於將士們立功受獎的文書。


    郭瀟仔細地看完之後,抬頭對站在麵前的杜申問道:“這份名單之上,怎麽將伯遜列為次功?”


    杜申看了高順一眼道:“回稟使君,這是高將軍自己請求的。”


    郭瀟拿起毛筆,將高順列在次功的名字劃去,又在首功的地方標注上高順的名字。


    寫完之後,郭瀟抬手將竹簡遞給杜申,“賞罰分明是立軍之本,隻有如此才能令士卒信服。你不能因為伯遜的謙讓,就隨意地改變這條規定。”


    杜申接過竹簡,低下頭道:“屬下知錯。”


    高順臉色微紅地道:“是末將考慮不周,請主公責罰。”


    郭瀟擺手道:“這次就算了,下不為例。”


    頓了頓,郭瀟又對杜申吩咐道:“賞賜要盡快地發下去,不要讓將士們久等。”


    杜申:“屬下明白。”


    高順這時開口問道:“使君,那些留下來的俘虜如何處置?”


    郭瀟略一思索便道:“可以從俘虜中挑選一部分精銳,打散補充到軍中,剩下來的,按照老規矩,安置他們去太原那邊屯田。”


    高順:“使君,那個於禁將軍該如何處置?”


    “伯遜,那個於禁還是不肯答應歸降嗎?”


    “是的,此人受過鮑信的恩惠,他說寧可死也不願意被棄鮑信。”


    杜申在一旁建議道:“使君,既然於禁寧死不肯歸降,那就索性成全他,也省得麻煩。”


    郭瀟搖頭道:“這於禁也是個人才,殺了未免太可惜。先關著吧,他若是真和鮑信關係親密,想必那鮑信一定會派人來贖他回去。”


    杜申聞言不禁啞然,“使君這是在鮑信身上嚐到甜頭了,竟然想用於禁來換取錢財。”


    <a id="wzsy" href="http://www.fqxsw.org">fqxsw.org</a>


    郭瀟對杜申道:“杜長史,此次作戰中受傷的士卒一定要好生的安置,絕不能讓他們受傷之後,落下個無人照顧的下場。”


    杜申聞言頭疼地道:“使君,這些傷兵隻有戰場殺敵的本領,別的什麽都不會,該如何安置他們,卻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情。”


    郭瀟:“杜長史,我到是有一個建議,你看是否可行?”


    杜申忙道:“使君請說。”


    “是這樣的,我軍一直都是走精兵路線。但是,這低層的後備軍也不可忽視。我想能否在各鄉都成了一支鄉兵,以受傷的軍士為教官,利用他們在戰場上積累的經驗來訓練那些鄉兵,以備不時之需。”


    高順聞言大讚道:“使君這個主意真妙,這麽做的話既解決了士卒們的後顧之憂,又能加強後備軍的建設,可謂是一舉兩得。”


    杜申笑道:“屬下這便回去列出一個條呈出來,供使君審議。”


    郭瀟點頭道:“那就辛苦杜長史了。”


    郭瀟送走杜申和高順後,心情忐忑地回到後宅,他在院門外徘徊了許久,最終還是決定先去鄒蕊這邊看看。


    郭瀟剛走進院中,便看到小荷領著一名青衣小侍女迎了上來。


    郭瀟擺手製止了二人準備行禮的動作,壓低聲音衝小荷問道:“小荷,你家小娘氣消了沒有?”


    小荷喜滋滋地道:“回稟主公,兩位夫人都在小餐廳等著您回來一起用餐呢?”


    郭瀟微微一愣,忙道:“你是說她們在一起等我去用餐?”


    “是呀,奴婢正準備去前麵請您呢。”


    郭瀟被小荷的話給整糊塗了,“發生了那樣的事情,她們兩個怎麽會坐在一起等著自己回來吃飯?這事真是太古怪了。”


    …


    郭瀟滿心疑惑地隨著小荷走向那間小飯廳,蔡琰的侍女雲兮站在門前,看到郭瀟跟著小荷走過來,雲兮連忙迎上前笑著施禮道:“奴婢拜見主上。”


    郭瀟仔細地在小丫頭的臉上瞅了一眼,發覺並沒有異常的表情,這才放心地走了進去。


    郭瀟心中暗道:“難道是她們被我的真心所感動,原諒我了?”


    郭瀟剛走進門內,坐在餐桌旁邊的蔡琰和鄒蕊一起站起身來,上前來向他施禮道:“妾身見過夫君。”


    郭瀟一見兩位小嬌妻柔順乖巧的模樣,心中大樂。他邁步上前,一手拉住一個笑道:“我今天中午去子篤那邊接見穎川來的士子,故而沒能回來陪你們一起吃午餐,真是抱歉,還請你們見諒。”


    蔡琰笑道:“夫君以公事為重,妾身和妹妹自然知道輕重,又怎麽會怪罪夫君呢?”


    鄒蕊附和道:“姐姐說的是,夫君為公事操勞,我們姐妹心疼還來不及呢,又怎會見怪呢。”


    郭瀟感慨地道:“我有你們這樣的賢妻,真是八輩子修來的福氣。”


    蔡琰和鄒蕊相視一笑,兩人拉著郭瀟在飯桌旁邊坐下,又讓侍女取水過來,一起服侍他洗漱。


    郭瀟洗漱過後,坐在椅子上,看著小荷和雲兮兩個小丫頭忙前忙後地布置著菜肴,幾乎以為是身在夢裏。


    他伸手在腿上掐了一下,感覺很疼,肯定不是在做夢,可今天這事怎麽感覺特別古怪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江山美人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刀筆一小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刀筆一小吏並收藏三國之江山美人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