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出了蔡府,帶著兩名家仆返回到自家的府邸,剛走進院門,就聽到家仆向他稟報,說是他的好友孟達前來探望他的父親。


    法正聽後,連忙趕到後宅來見孟達,在後宅的院門處,正好碰到府裏的管事送孟達從裏麵出來。


    法正上前拱手道:“子敬兄,多謝你前來探望家父。”


    孟達拱手回禮道:“我與賢弟情同手足,叔父突遭此難,我自當前來探望。”


    法正和孟達寒喧了幾句,便將孟達請至自己的書房內敘談。


    待到侍從奉上茶水,又退下去之後,孟達向法正問道:“賢弟,我剛才聽叔父說你去蔡府了?”


    法正點頭道:“郭使君昨日在朝堂之上救了家父一命,我奉家父之命前去登門拜謝。”


    孟達:“賢弟,我勸你最好別與那個郭使君走得太近,此人就是董卓門下的一條走狗,將來必定沒有好下場。”


    法正搖頭道:“子敬兄,小弟覺得這位郭使君與董卓可不一樣,他為人謙恭有禮,又兼文武雙全,將來的前程不可限量。”


    孟達聽到這話,忍不住笑道:“賢弟,董卓在長安到行逆施,早晚會落個身死族滅的下場,董卓一死,那個郭瀟就將孤立無援,就他並州那處荒蠻之地,早晚會被關東諸候所剿滅。”


    “子敬兄,小弟可不這麽認為,郭使君當日隻有數千兵馬,就能擊敗皇甫老將軍麾下的數萬兵馬。如今,他占據一州之地,麾下有精兵數萬,又豈是那麽容易被擊敗的。”


    孟達驚訝地道:“賢弟,你不過與那郭瀟初次相識,就對他的評價如此之高。”


    “子敬兄,小弟雖然初次見到郭使君,卻對他的事情關注已久,他對並州的治理,就連家父聽了也是交口稱讚。”


    孟達岔開話題道:“賢弟,郭使君的事情咱們就不必爭了,我今天來此,除了探望叔父,還想遭請你們一家遷往蜀中去避難。”


    法正聞言愕然道:“去蜀中,子敬兄為何要去那個偏僻的地方?”


    “賢弟,如今的長安動蕩不安,非久留之地。遍觀四周各地,也唯有蜀地安定祥和,不會受到戰火的波及。何況,我與益州牧劉焉熟識,可以替叔公大人在其麾下謀求個一官半職。”


    法正遲疑了片刻,才建議道:“方今處於亂世,子敬兄又是文武雙全,何不前往並州,投奔在郭使君的麾下建功立業。”


    孟達聞言臉色一變道:“我投任何人都可以,就是不能投奔郭瀟這個逆賊。當日皇甫堅壽將軍就是慘死在他的手裏,我與他誓不兩立。”


    “子敬兄,當日是兩軍交鋒,死傷再所難免,兄長又何必對此事耿耿於懷。”


    “我心意已決,賢弟不必再勸。”


    頓了頓,孟達忽然清醒過來,他盯著法正的眼睛問道:“賢弟如此幫著那郭瀟說好話,莫非你是想要投奔他?”


    法正點頭道:“不錯,小弟覺得那個郭使君是位明主,或許在這亂世之中,能有一番作為。”


    孟達騰地站起身來,他一臉怒色地對法正道:“賢弟果真如此打算的話,你我今日就此割袍斷義。”


    法正忙起身道:“子敬兄,何至於此。”


    孟達一抖衣袖,冷冷地道:“我先告辭了。”


    說完,他不顧法正的挽留,扭頭便走。


    法正追出門去的時候,孟達的身影早已消失在院門外,他隻能搖頭苦笑,隨即轉身前往後宅,來見他的父親法衍。


    …


    法正走進臥室的時候,看到一名醫工正在替法衍換著傷藥,他連忙走過去,替換了旁邊的仆役,替醫工打著下手。


    等到醫工忙完離開之後,法正又讓仆役取來一盆涼水,親自為父親擦拭額頭的汗漬。


    等這一切都做完之後,他才讓仆役收拾東西退出去,自己則坐在床榻邊同父親說起郭瀟的建議。


    法衍聽完之後,向法正問道:“正兒,你覺得為父該如何選擇?”


    法正:“父親,如果隻是為了全家的平安,自然是選擇去蜀中為好,可要想在這亂世之中有所作為,那就不仿去並州看看。”


    “正兒,你今天見到了郭使君,你覺得他這個人如何?”


    “父親,隻是一麵之緣。如何能看出一個人的秉性。不過,他既然能被蔡中郎所賞識,自然是有可取之處。”


    頓了頓,法正又道:“父親,郭使君還提出要孩兒去做他的記室參軍。”


    法衍聞言眉頭微皺地道:“記室參軍?這是個什麽官職?”


    “就是幫助郭使君整理一些軍中的文書,提出一些關於軍事方麵的建議。”


    “真是胡鬧,你這般年紀,懂得什麽軍事策略。”


    法正一聽這話,立刻不滿地反駁道:“父親,孩兒雖然年幼,卻也是飽讀兵書戰策,通曉諸家的精典。孩兒如今唯一所缺的,就是戰場上的曆練,積累作戰的經驗。”


    法衍笑道:“好啦,我兒既然有此誌向,那你就去投奔郭使君吧。”


    “父親,那您不去並州嗎?”


    “正兒,等為父傷勢稍好之後,我先帶著家人返回扶風老家,你先去並州看看,如果你看到並州果然如傳言所說不差,那時為父再舉家遷往並州,這樣才比較穩妥。”


    法正點頭道:“父親說的是,那孩兒就依父親的吩咐,明日再去拜見郭使君。”


    …


    中午時分,在廷尉俯的一間牢房內,荀攸背靠著牆壁,坐在一張破草席上,眼睛一眨不眨地望著對麵的牆壁,呆呆地發愣。


    此次謀刺董卓的計劃雖說是他的叔公荀爽和司隸校尉黃琬製定的,可那裏麵的行動細節大都是他出的主意。


    原本他還覺得有五成的機會可以成功,誰知到了真正打起來的時候,他才明白,自己這邊就連一成的機會都沒有。


    <a href="http://m.beqege.cc" id="wzsy">beqege.cc</a>


    董卓身邊的呂布和李肅兩員大將實在是太勇猛了,隻要有他們在,外人就無法靠近到董卓的身邊。何況還有一個郭瀟,那個郭瀟雖然年紀不大,可他捕捉戰機的能力,卻比呂布還要厲害。


    荀攸正在想著心思,忽聽門外嘩啦一聲鎖鏈聲響,門被人從外麵打開,一名三十多歲年紀的中男子手裏提著個食盒推門走了進來。


    荀攸收回目光,看向來人。隨即,他的眼睛立刻亮了起來,進來的人是他的好友,大司徒王允的長子,侍中大夫王蓋王文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江山美人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刀筆一小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刀筆一小吏並收藏三國之江山美人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