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天的施壓,曹軍的兵力已經是捉襟見肘。


    濮陽西城一直是並州軍主攻的方向,主將曹仁連晚飯都沒吃,一直堅守在城頭的了望台上,指揮士卒死守城池。


    在曹仁的身邊,還站著一位腰懸寶劍的中年文士,他就是東郡的名士陳官。


    陳官望著城外前赴後繼,不停地攻城的並州士卒,心裏感到一陣的擔憂。


    他快步走到曹仁的身邊,向曹仁提醒道:“曹仁將軍,並州軍持續進攻,一刻都不停,此乃是疲兵之計也。以屬下猜測,接下來,他們肯定會派兵偷襲北城牆,還請將軍早做安排。”


    曹仁:“先生勿憂,我在北城牆上安排了三百名士卒看守,一直未曾調動,敵軍即便去偷襲,也難以討得便宜去。”


    曹仁話音剛落,就見一名斥候跑上了望台,衝曹仁稟報道:“將軍,並州軍突然對北城發起猛攻。我軍措不及防下,被敵軍攻上了城頭,王圖曲長請求將軍快發援兵,否則北城恐怕是難以守住。”


    曹仁聞言大怒道:“這個王圖,我早就讓他小心敵軍的偷襲,他怎麽還是讓敵軍攻上了城頭。”


    那名斥候道:“將軍,是並州軍派出了精銳的西涼士卒,他們還使用了巨弩,我軍士卒許多人都被巨弩射死射傷。”


    曹仁皺眉道:“並州軍還使用了巨弩?看來他們是早有圖謀,想要從北城牆突破了。”


    曹仁扭頭對陳宮道:“先生在此替我指揮,我帶人趕過去看看究竟是怎麽回事。”


    陳宮:“將軍,還是我帶人去吧,這裏沒人統一指揮可不行。”


    曹仁:“敵人既然使用了巨弩,那北城就是他們的主攻方向,我不親自過去,隻怕是北城難守。”


    曹仁說完,快步走下了望台,陳官嘴巴張了張,想要勸諫曹仁留下,卻也知道曹仁如果不去,北城鐵定要被並州軍攻破。


    …


    胡車兒帶領西涼軍攻上北城頭的消息傳來,郭瀟立刻下令讓陳翔帶領少年營的士卒向東城發起進攻。


    陳翔和範彥、楚山各自帶領三百士卒分段攻擊東城牆,東城這邊的城牆底下,到處都是士卒戰死的屍體,還有受傷的士卒在痛苦地**。


    陳翔忍住心裏的不適,帶著麾下的三百名士卒,冒著箭矢,手攀著雲梯向城頭爬去。


    一塊頭盔大小的石頭砸在陳翔手舉的鐵盾之上,巨大的衝擊力,差點將正在向上攀爬的陳翔給砸下了雲梯。


    那個探出身體用石頭砸陳翔的曹軍士卒很快就被並州軍的箭矢射中,慘叫一聲跌落在城下。


    陳翔努力地克服著心頭的恐懼,右手緊緊抓住雲梯,咬牙繼續往城頭攀爬,好在城頭的滾木礌石早已消耗得差不多了,陳翔這才沒有遇到太大的危險。


    當陳翔的腦袋探出城垛時,一柄長矛從城垛後麵向他刺來。陳翔早有準備,他左手的鐵盾斜著一擋,隔開刺過來的長矛,右手按住城垛,縱身躍上城頭。


    他一步登上城頭,立刻伸手拔出背後的環首刀,跳進城垛。


    這時,左右兩柄長矛同時向他刺來,陳翔左手鐵盾推出,封住一柄長矛,右手的環首刀用力斬出,鋒利的刀刃一下就將那柄長矛矛頭給斬了下頭。


    陳翔趁著那名曹軍一愣神的空隙,快步衝向他這一邊,隨即揮刀劃向他的脖頸。


    那名曹軍手握折斷的矛杆驚恐地向後退去,卻依然沒能躲過陳翔這淩厲的一刀。


    陳翔剛殺死這名曹軍,立刻又有十幾名曹軍士卒揮舞著長矛短刀向他這邊殺了過來。


    陳翔左手鐵盾,右手環首刀,背靠著城牆,與十幾名曹軍士卒艱苦地撕殺。


    在陳翔的身後,幾名陳翔的親衛也先後跳進城垛內,與他並肩迎敵。


    等他們擊潰了眼前十幾名曹軍士卒,立刻又有數十名曹軍士卒和青壯民夫朝這邊衝過來。


    陳翔突然大聲喊道:“我們是來殺叛軍的,你們之中有誰是東郡的百姓,快站出來和我們一起殺死曹軍,立功贖罪。”


    那一起跑過來的數十名青壯,突然全都停住了腳步,他們你望著我,我望著你。也不知道是誰先喊了一聲:“殺死曹軍,立功贖罪。”


    緊接著,那幾十名青壯和身邊的曹軍士卒互相之間就撕殺起來。隨後爬上來的少年營士卒見此情景,全都愣住了。


    陳翔大罵一聲,“你們愣著幹什麽,還不快去搶占城門。”


    陳翔讓一名都伯帶著數十名士卒守住城垛口,他自己帶領百十名少年營士卒向東城門殺過去。


    他們一邊衝殺,一邊高喊:“東郡的士卒百姓都閃開,我們是來剿滅反賊曹操的,與你們無關。”


    看守城門的曹軍本就不多,隻有數十名曹軍,他們之中還有一大半是東郡的士卒,聽到陳翔他們的喊話後,大部分東郡的士卒都躲在一旁,不願意再與曹軍士卒並肩作戰。


    剩下二十多名曹軍士卒,哪裏是少年營士卒的對手,陳翔帶著手下士卒一個衝鋒殺過去,二十多名曹軍士卒全都倒在了血泊之中。


    濮陽的西城門從裏麵被並州軍打開後,守在城外的徐榮立刻帶領三千西涼騎兵呐喊著衝進城門,他們的首要目標就是濮陽城裏的糧食倉庫。


    東城門失守的消息傳到陳宮這裏,陳宮一邊派人向曹仁報信,一邊帶兵趕過來增援。


    等陳宮趕到東城這邊,正好碰到曹仁的副將李典被徐榮追殺。陳宮救下李典,兩人合兵撤往北城。


    兩人趕到北城,與曹仁匯合之後,陳宮對曹仁道:“將軍,西涼騎兵已經入城,濮陽奪不回來了,咱們還是趕緊撤往鄄城吧。”


    曹仁急道:“不行,史渙將軍還在南城,咱們要先將史渙將軍救出來再走。”


    陳宮:“曹仁將軍,並州軍人多勢眾,如不早撤,咱們隻怕全都要失陷在城裏?”


    曹仁:“先生的家眷還在城裏,難道要棄他們不顧嗎?”


    陳宮:“郭瀟不是爛殺之人,想信他不會為難我的家人,咱們快走,等日後再設法營救他們。”


    曹仁在李典、陳宮的勸阻下,帶領殘兵衝出北城門,向東北方向逃跑。


    郭瀟早就讓郭縕在這邊埋伏下三千士卒,他們在郭縕的帶領下,攔住曹軍一陣撕殺,曹仁、李典和陳宮三人隻帶領數百騎兵衝出包圍圈,逃往鄄城。


    曹仁一跑,城裏的曹軍失去了主將,很快就被並州軍一一剿滅和俘虜。唯有南城牆上,史渙帶領數十名士卒還在負隅頑抗。


    郭瀟曾經聽陳翔說過,這個史渙是個將才,便親自趕過來勸降。


    火把的光亮照耀下,史渙渾身是血地站立在城頭,圍在他身邊的部曲也都是傷痕累累。


    郭瀟邁步走上前道:“史將軍,曹仁將軍已經丟下你獨自跑掉了,你又何必再替曹操賣命,不如歸順我,以將軍之才幹,我定會重用你的。”


    史渙怒目圓睜道:“呸,你郭瀟就是董卓老賊身邊的一條走狗,我史渙乃是大好男兒,豈會投靠你這樣的奸賊。”


    郭瀟被史渙罵得心頭火起,心中暗想,“我好心好意地想要饒你一條小命,你不領情也就罷了,竟然還在這裏出口傷人,莫非你真以我是吃素的不成。”


    郭瀟心頭冒起殺機,他伸手從身旁一名士卒手裏奪過一柄長矛,單臂一用力,將那根長矛向著史渙的胸膛擲去。


    史渙眼見長矛刺來,竟然不躲不閃,被那柄長矛刺穿了胸口。


    “將軍。”


    史渙的部曲悲呼一聲,隨即紛紛舉刀向郭瀟衝過來。


    郭縕大聲喊道:“射!”


    兩旁的弓箭手亂箭齊發,將那幾十名士卒射成了刺蝟。


    郭瀟剛才見史渙不躲不閃,才知道史渙罵自己是一心求死,用話刺激自己出手殺了他。


    想通了這點,郭瀟又暗暗覺得可惜起來,不過,人都已經死了,那就不必再糾結了。


    郭瀟對郭縕道:“郭將軍,你讓人找一副上等的棺木,將史渙將軍安葬了吧。”


    郭縕:“諾。”


    史渙一死,濮陽城內的反抗勢力終於被撤底清除,郭瀟下令讓郭縕和陳翔率領三千士卒駐紮在濮陽城中維持秩序,其餘的人馬全部撤出城外安營紮寨。


    …


    第二天上午,郭瀟在中軍大帳裏召集眾人議事。


    郭瀟坐在帥案後,對手下的幾名文武官員道:“濮陽已經被我軍攻克,接下來我軍該向何處發展?還請諸位建言獻策。”


    陳翔脫口道:“主公,這有什麽好商議的,自該發兵去進攻鄄城,占領東郡全境。”


    郭縕:“使君,末將以為應該向南進攻,先奪取封丘。隻要拿下封丘,我軍就取得了主動權,進可向豫州發展,退也可收複兗州全境。”


    徐榮:“使君,末將不讚成郭將軍的建議。如果我軍強攻封丘,勢必會遭到張邈、曹操、鮑信等人的合力反撲,萬一戰事失利,則我軍可能連東郡都守不住。末將建議我軍以一部兵馬圍攻鄄城,再派出一支兵馬取道亢父、東平,切斷泰山道,這樣,我軍就可以將關東聯軍阻攔在兗州南部,不得寸進,我軍則可盡收兗州北部全部郡縣。”


    <a id="wzsy" href="http://www.beqege.cc">beqege.cc</a>


    郭瀟向賈詡問道:“軍師覺得幾位將軍的建議如何?”


    賈詡:“使君,徐榮將軍的建議很好,我軍奪取兗州北部,隻有鮑信、曹操和袁遺會發兵救援。缺少了張邈和劉岱的兵馬,我軍就可以輕鬆擊敗他們。”


    郭瀟:“就依徐將軍之計,郭縕將軍領兵圍攻鄄城,徐榮將軍和陳翔二位將軍領兵進攻東平,切斷泰山道,以防鮑信、曹操等人帶兵救援濟北國。”


    郭縕、徐榮、陳翔三人一起站起身道:“末將遵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江山美人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刀筆一小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刀筆一小吏並收藏三國之江山美人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