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並州軍抵達薊城之前,劉虞的謀士魏攸曾經勸說劉虞派人去請鮮卑頭領魁頭帶兵來救援幽州。
劉虞擔心自己邀請鮮卑人進入幽州,會連累到幽州的百姓會遭受胡人的劫掠,所以,他拒絕了魏攸的建議。
劉虞將希望寄托在各郡的郡守領兵前來救援薊城,可令他感到失望的是,幽州十郡之中,唯有駐守在漁陽郡的太守閻柔帶領五千郡兵趕來薊城支援。
閻柔領兵剛趕到薊城,就遭到了並州軍的迎頭痛擊。劉虞在城頭親眼觀看了五千幽州軍與陳武帶領的三千並州軍之間展開的一場激戰。
結果,並州軍毫不費力地擊潰了遠道趕來增援的援軍,就連漁陽郡的郡守閻柔也受傷被俘。
兩軍交戰的時候,劉虞提出派遣自己的親信部將尾敦領兵出城去增援閻柔,卻被手下的謀士們所阻止。
因為眾人心裏都明白,並州軍的主力正在城外張網以待,就等著守軍出城去作戰,他們好趁機攻破薊城。
看到閻柔率領的五千郡兵就在自己的眼前潰敗、投降,劉虞心中頓覺無比的沮喪,隻能心情沉重地返回自己的府中。
…
十一月初,郭瀟率領兩萬大軍終於趕到薊城,與高順帶領的兵馬匯師。
在薊城的南城外,高順和陳武一起出營來迎接郭瀟。
陳武一直與陳超駐守在晉陽,已經有大半年的時間沒有與郭瀟見過麵,如今在薊城相見,兩人都是份外的激動。
郭瀟沒有看到陳超,便向陳武詢問陳超去了何處?陳武將韓暹聽到他在這邊受困,便執意要領兵前來救援郭瀟的事情說了一遍。
郭瀟聽完之後,心裏非常的感動。他麾下的這些部將,論起對自己的忠誠度,韓暹當排在第一位。當然,這主要還是韓暹和他的父親郭泰兩人之間感情深厚的原故。
郭瀟住進高順提前讓人為他們這支人馬紮下的營寨,便傳令讓張頜領兵前往居庸關駐守,將韓暹給替換回來。
郭瀟趕到薊城的第二天上午,手下的眾位將軍全都提出要領兵去攻打薊城,對眾將的要求,郭瀟一概否決,他告訴眾人,自己準備派人去城中向劉虞勸降。
…
一頂獨立的小軍帳裏,鮮於銀躺在一張破舊的羊毛毯上,眼神空洞地望著軍帳的頂部發愣。
前幾日在昌平兵敗遭擒之後,他被韓暹派人送往高順這邊的軍營中關押起來。
身為一名將軍,兵敗就已經是夠恥辱的了,他還被敵人生擒活捉,這讓他時常痛恨自己,為何沒能戰死在沙場。
想起在薊城的妻兒老小,鮮於銀心裏又是一痛,“今生隻怕是無緣再見到他們了,但願薊城不要被並州軍攻破,否則…”
鮮於銀想到這裏,隻覺得心裏憋悶得難受,並州軍的戰力實在是太恐怖了。以他手下最精銳的邊軍都不是並州軍的對手,薊城中的那些從未見過血的新兵蛋子,又哪裏是並州軍的對手。
鮮於銀正在胡思亂想的時候,忽聽軍帳外麵傳來一陣腳步聲,隨即,軍帳的門簾被人從外麵挑開。
一名年輕的少年將軍邁步從外麵走進來,神氣地衝他喊道:“鮮於將軍,我家主公要見你。”
鮮於銀開始還不想搭理來人,可等聽到那個少年說出的話,他頓時就愣住了。
<a id="wzsy" href="http://www.xiaoshuting.org">xiaoshuting.org</a>
鮮於銀心中暗道:“這位少年將軍口中說的我家主公,那不就是並州牧郭瀟嗎?郭瀟不是被公孫瓚阻擋在河間郡嗎?他既然到了薊城,那公孫瓚隻怕是…”
鮮於銀想到這裏,就再也不敢聯想下去了。
來請鮮於銀的少年正是杜玨,杜玨見鮮於銀始終躺著不動,心裏很是不爽。
他黑著臉道:“鮮於將軍,我家主公給你臉麵,讓我來請你過去相見。你可別不識好歹,你要是惹惱了小爺,我就讓士卒們將你綁起來送過去。”
鮮於銀從毛毯上坐起來,一邊穿靴子,一邊在心裏暗罵,“你個小兔崽子,毛都沒長齊,就敢威脅老子。”
本著好漢不吃眼前虧,加上他心裏對郭瀟這個人也很是好奇,鮮於銀便老實地跟著杜玨走出帳外,在一隊士卒的看押下,向著郭瀟的中軍大帳走過去。
眾人在中軍帳外停下了腳步,杜玨正要進去通報,卻見一名侍衛走過來衝他笑道:“少將軍,主公讓您不必通傳,直接領鮮於將軍進去見他。”
杜玨點頭道:“我知道了。”
說完,他衝鮮於銀道:“鮮於將軍,咱們進去吧。”
鮮於銀跟在杜玨的身後,邁步走進郭瀟的中軍大帳。
中軍大帳內空蕩蕩的,隻有一位身穿鎧甲的少年將軍坐在案幾後麵翻看著竹簡。
鮮於銀看到那位少年,心中暗想:“還真是如同傳說的一樣,並州牧郭瀟,果然是一位弱冠少年。”
杜玨上前施禮道:“主公,我把鮮於將軍請過來了。”
郭瀟抬起頭來,衝杜玨一擺手道:“你去帳外守著,如果沒有什麽急事,就不要讓外人進來打擾我和鮮於將軍談話。”
“諾。”
杜玨答應一聲,轉身走出帳外。
等杜玨走後,郭瀟這才衝鮮於銀問道:“你就是漁陽郡鮮於家的鮮於銀將軍?”
鮮於銀很是硬氣地答道:“不錯,正是在下。郭使君如果想要勸我投降,那就請你免開尊口。”
郭瀟淡淡一笑道:“如果我想要勸你投降,我也不會親自來勸你,因為你還不配讓我費那個心思。”
鮮於銀一聽這話,頓時被打擊得不輕。可轉念又一想,對方還真是沒有說錯。自己隻是一個名不經傳的騎都尉,還是一個敗軍之將,有什麽資格讓一位州牧親自來勸降。
鮮於銀:“郭使君既然不是想要勸我投降,那你又為何要見我?”
郭瀟:“因為我要讓你替我帶一封書信給幽州牧劉使君。”
鮮於銀恍然大悟地道:“你是想要勸說劉使君向你獻城投降?”
郭瀟搖頭道:“我和劉使君同為朝庭的大臣,我們之間不存在什麽投降之說。”
鮮於銀鄙夷地道:“郭使君何必說得這麽好聽,你若真是這麽想的話,就不會興兵來犯我幽州了。”
郭瀟笑道:“鮮於將軍,我若不取幽州,幽州早晚會被袁紹那個反賊攻占。劉使君治理一方政務還行,可要說到領兵打仗,他可就差得太遠了。”
鮮於銀想要開口反駁,卻又覺得無從反駁,劉虞連部將公孫瓚都收拾不了,可公孫瓚卻被郭瀟打得是落荒而逃。兩下裏一對比,劉虞相比於郭瀟,在領兵打仗方麵,確實是差太多了。
郭瀟又道:“鮮於將軍,你這次回去,順便將公孫瓚父子的遺體也帶回城去。”
“啊!公孫瓚死了?”
鮮於銀這下真是被驚呆了,白馬將軍公孫瓚在他們這些幽州將領的心中,那就如同是一座大山。如今,這座大山竟然就這麽倒下了,這怎能不令他感到心驚肉跳。
郭瀟:“鮮於將軍,公孫瓚公然勾結關東聯軍,提出要反叛朝庭,此等行為是為謀逆大罪。我奉天子詔令,前來討伐關東一眾反賊,公孫瓚既然敢公開造反,那他就是死有餘辜。”
鮮於銀還未從震驚中恢複過來,就聽見郭瀟又道:“鮮於將軍,令兄鮮於輔是在劉使君的麾下擔任治中從事吧?”
鮮於銀聞言緊張地道:“郭使君此話是何意?”
郭瀟:“鮮於將軍,公孫瓚謀逆,劉使君卻對他多有坦護,此事若是傳到天子的耳中,隻怕劉使君也會落下個串通謀反的罪名。而令兄也將是共犯,隻怕你鮮於一族可能就要…”
鮮於銀聽到這裏,急得眼珠子都快要瞪出來了。
他急忙辯解道:“幽州上下誰人不知,公孫瓚他根本就不接受劉使君的調遣,他向來桀驁不馴,做事肆意妄為。此番,公孫瓚領兵去攻打冀州,劉使君對他多次勸阻,可他就是不聽,劉使君又有什麽辦法。”
郭瀟微笑著從案幾上麵拿起一卷竹簡遞給鮮於銀,“這是我給劉使君的書信,我在信中給他兩條選擇,一是跟我前往馬邑城,我會向天子舉薦他擔任並州牧。如果他不肯答應的話,我就向天子上書,說他有謀反之心,請求天子詔告天下,以正視聽。”
“你!”
鮮於銀氣得渾身發抖,心裏暗罵:“這個小王八蛋,他還真是狠毒,竟然想出這種辦法來對付劉使君。”
郭瀟又道:“鮮於將軍,回去告訴令兄,隻要他能勸說劉使君辭掉幽州牧,你鮮於家的一切都照舊。”
鮮於銀怒道:“我鮮於家的人決不是賣主求榮之輩。”
郭瀟冷笑道:“哦,那你鮮於一族的人全都甘心被當作一群反賊處斬嗎?”
鮮於銀瞪大眼睛,“你這是何意?”
郭瀟:“我剛才忘了告訴鮮於將軍,漁陽太守閻柔領兵趕來救援薊城,他們剛被我軍擊敗,漁陽郡也已經被我軍攻占。”
鮮於銀隻覺得眼前金星直冒,差點沒暈倒過去。
劉虞擔心自己邀請鮮卑人進入幽州,會連累到幽州的百姓會遭受胡人的劫掠,所以,他拒絕了魏攸的建議。
劉虞將希望寄托在各郡的郡守領兵前來救援薊城,可令他感到失望的是,幽州十郡之中,唯有駐守在漁陽郡的太守閻柔帶領五千郡兵趕來薊城支援。
閻柔領兵剛趕到薊城,就遭到了並州軍的迎頭痛擊。劉虞在城頭親眼觀看了五千幽州軍與陳武帶領的三千並州軍之間展開的一場激戰。
結果,並州軍毫不費力地擊潰了遠道趕來增援的援軍,就連漁陽郡的郡守閻柔也受傷被俘。
兩軍交戰的時候,劉虞提出派遣自己的親信部將尾敦領兵出城去增援閻柔,卻被手下的謀士們所阻止。
因為眾人心裏都明白,並州軍的主力正在城外張網以待,就等著守軍出城去作戰,他們好趁機攻破薊城。
看到閻柔率領的五千郡兵就在自己的眼前潰敗、投降,劉虞心中頓覺無比的沮喪,隻能心情沉重地返回自己的府中。
…
十一月初,郭瀟率領兩萬大軍終於趕到薊城,與高順帶領的兵馬匯師。
在薊城的南城外,高順和陳武一起出營來迎接郭瀟。
陳武一直與陳超駐守在晉陽,已經有大半年的時間沒有與郭瀟見過麵,如今在薊城相見,兩人都是份外的激動。
郭瀟沒有看到陳超,便向陳武詢問陳超去了何處?陳武將韓暹聽到他在這邊受困,便執意要領兵前來救援郭瀟的事情說了一遍。
郭瀟聽完之後,心裏非常的感動。他麾下的這些部將,論起對自己的忠誠度,韓暹當排在第一位。當然,這主要還是韓暹和他的父親郭泰兩人之間感情深厚的原故。
郭瀟住進高順提前讓人為他們這支人馬紮下的營寨,便傳令讓張頜領兵前往居庸關駐守,將韓暹給替換回來。
郭瀟趕到薊城的第二天上午,手下的眾位將軍全都提出要領兵去攻打薊城,對眾將的要求,郭瀟一概否決,他告訴眾人,自己準備派人去城中向劉虞勸降。
…
一頂獨立的小軍帳裏,鮮於銀躺在一張破舊的羊毛毯上,眼神空洞地望著軍帳的頂部發愣。
前幾日在昌平兵敗遭擒之後,他被韓暹派人送往高順這邊的軍營中關押起來。
身為一名將軍,兵敗就已經是夠恥辱的了,他還被敵人生擒活捉,這讓他時常痛恨自己,為何沒能戰死在沙場。
想起在薊城的妻兒老小,鮮於銀心裏又是一痛,“今生隻怕是無緣再見到他們了,但願薊城不要被並州軍攻破,否則…”
鮮於銀想到這裏,隻覺得心裏憋悶得難受,並州軍的戰力實在是太恐怖了。以他手下最精銳的邊軍都不是並州軍的對手,薊城中的那些從未見過血的新兵蛋子,又哪裏是並州軍的對手。
鮮於銀正在胡思亂想的時候,忽聽軍帳外麵傳來一陣腳步聲,隨即,軍帳的門簾被人從外麵挑開。
一名年輕的少年將軍邁步從外麵走進來,神氣地衝他喊道:“鮮於將軍,我家主公要見你。”
鮮於銀開始還不想搭理來人,可等聽到那個少年說出的話,他頓時就愣住了。
<a id="wzsy" href="http://www.xiaoshuting.org">xiaoshuting.org</a>
鮮於銀心中暗道:“這位少年將軍口中說的我家主公,那不就是並州牧郭瀟嗎?郭瀟不是被公孫瓚阻擋在河間郡嗎?他既然到了薊城,那公孫瓚隻怕是…”
鮮於銀想到這裏,就再也不敢聯想下去了。
來請鮮於銀的少年正是杜玨,杜玨見鮮於銀始終躺著不動,心裏很是不爽。
他黑著臉道:“鮮於將軍,我家主公給你臉麵,讓我來請你過去相見。你可別不識好歹,你要是惹惱了小爺,我就讓士卒們將你綁起來送過去。”
鮮於銀從毛毯上坐起來,一邊穿靴子,一邊在心裏暗罵,“你個小兔崽子,毛都沒長齊,就敢威脅老子。”
本著好漢不吃眼前虧,加上他心裏對郭瀟這個人也很是好奇,鮮於銀便老實地跟著杜玨走出帳外,在一隊士卒的看押下,向著郭瀟的中軍大帳走過去。
眾人在中軍帳外停下了腳步,杜玨正要進去通報,卻見一名侍衛走過來衝他笑道:“少將軍,主公讓您不必通傳,直接領鮮於將軍進去見他。”
杜玨點頭道:“我知道了。”
說完,他衝鮮於銀道:“鮮於將軍,咱們進去吧。”
鮮於銀跟在杜玨的身後,邁步走進郭瀟的中軍大帳。
中軍大帳內空蕩蕩的,隻有一位身穿鎧甲的少年將軍坐在案幾後麵翻看著竹簡。
鮮於銀看到那位少年,心中暗想:“還真是如同傳說的一樣,並州牧郭瀟,果然是一位弱冠少年。”
杜玨上前施禮道:“主公,我把鮮於將軍請過來了。”
郭瀟抬起頭來,衝杜玨一擺手道:“你去帳外守著,如果沒有什麽急事,就不要讓外人進來打擾我和鮮於將軍談話。”
“諾。”
杜玨答應一聲,轉身走出帳外。
等杜玨走後,郭瀟這才衝鮮於銀問道:“你就是漁陽郡鮮於家的鮮於銀將軍?”
鮮於銀很是硬氣地答道:“不錯,正是在下。郭使君如果想要勸我投降,那就請你免開尊口。”
郭瀟淡淡一笑道:“如果我想要勸你投降,我也不會親自來勸你,因為你還不配讓我費那個心思。”
鮮於銀一聽這話,頓時被打擊得不輕。可轉念又一想,對方還真是沒有說錯。自己隻是一個名不經傳的騎都尉,還是一個敗軍之將,有什麽資格讓一位州牧親自來勸降。
鮮於銀:“郭使君既然不是想要勸我投降,那你又為何要見我?”
郭瀟:“因為我要讓你替我帶一封書信給幽州牧劉使君。”
鮮於銀恍然大悟地道:“你是想要勸說劉使君向你獻城投降?”
郭瀟搖頭道:“我和劉使君同為朝庭的大臣,我們之間不存在什麽投降之說。”
鮮於銀鄙夷地道:“郭使君何必說得這麽好聽,你若真是這麽想的話,就不會興兵來犯我幽州了。”
郭瀟笑道:“鮮於將軍,我若不取幽州,幽州早晚會被袁紹那個反賊攻占。劉使君治理一方政務還行,可要說到領兵打仗,他可就差得太遠了。”
鮮於銀想要開口反駁,卻又覺得無從反駁,劉虞連部將公孫瓚都收拾不了,可公孫瓚卻被郭瀟打得是落荒而逃。兩下裏一對比,劉虞相比於郭瀟,在領兵打仗方麵,確實是差太多了。
郭瀟又道:“鮮於將軍,你這次回去,順便將公孫瓚父子的遺體也帶回城去。”
“啊!公孫瓚死了?”
鮮於銀這下真是被驚呆了,白馬將軍公孫瓚在他們這些幽州將領的心中,那就如同是一座大山。如今,這座大山竟然就這麽倒下了,這怎能不令他感到心驚肉跳。
郭瀟:“鮮於將軍,公孫瓚公然勾結關東聯軍,提出要反叛朝庭,此等行為是為謀逆大罪。我奉天子詔令,前來討伐關東一眾反賊,公孫瓚既然敢公開造反,那他就是死有餘辜。”
鮮於銀還未從震驚中恢複過來,就聽見郭瀟又道:“鮮於將軍,令兄鮮於輔是在劉使君的麾下擔任治中從事吧?”
鮮於銀聞言緊張地道:“郭使君此話是何意?”
郭瀟:“鮮於將軍,公孫瓚謀逆,劉使君卻對他多有坦護,此事若是傳到天子的耳中,隻怕劉使君也會落下個串通謀反的罪名。而令兄也將是共犯,隻怕你鮮於一族可能就要…”
鮮於銀聽到這裏,急得眼珠子都快要瞪出來了。
他急忙辯解道:“幽州上下誰人不知,公孫瓚他根本就不接受劉使君的調遣,他向來桀驁不馴,做事肆意妄為。此番,公孫瓚領兵去攻打冀州,劉使君對他多次勸阻,可他就是不聽,劉使君又有什麽辦法。”
郭瀟微笑著從案幾上麵拿起一卷竹簡遞給鮮於銀,“這是我給劉使君的書信,我在信中給他兩條選擇,一是跟我前往馬邑城,我會向天子舉薦他擔任並州牧。如果他不肯答應的話,我就向天子上書,說他有謀反之心,請求天子詔告天下,以正視聽。”
“你!”
鮮於銀氣得渾身發抖,心裏暗罵:“這個小王八蛋,他還真是狠毒,竟然想出這種辦法來對付劉使君。”
郭瀟又道:“鮮於將軍,回去告訴令兄,隻要他能勸說劉使君辭掉幽州牧,你鮮於家的一切都照舊。”
鮮於銀怒道:“我鮮於家的人決不是賣主求榮之輩。”
郭瀟冷笑道:“哦,那你鮮於一族的人全都甘心被當作一群反賊處斬嗎?”
鮮於銀瞪大眼睛,“你這是何意?”
郭瀟:“我剛才忘了告訴鮮於將軍,漁陽太守閻柔領兵趕來救援薊城,他們剛被我軍擊敗,漁陽郡也已經被我軍攻占。”
鮮於銀隻覺得眼前金星直冒,差點沒暈倒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