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穀帶領數十名步卒緊隨在孫輕他們後麵,殺向對岸的守軍。


    灞橋西岸一開打,立刻就驚動了橋東頭的守軍。留守在這邊的一名司馬立刻領著三百名士卒趕過來增援王方。還未等他們渡過大橋,就與蔣穀、孫輕他們撞在一起,兩軍在橋上迎頭相遇,立刻就撕殺在一起。


    蔣穀和孫輕這邊帶領的士卒都是從少年營中挑選出來的悍卒,每個人都能以一擋十,那些西涼軍雖然凶悍,卻也不是他們的對手。


    蔣穀已經多年沒有親自上陣撕殺了,這次好不容易碰到個機會,他一手舉盾,一手提刀,直接衝殺在隊伍的前麵。


    西涼軍那位軍司馬在混戰中,被蔣穀一刀砍翻在地,西涼軍見主將和司馬都被敵人殺死了,他們再也無心戀戰,各自往東邊潰逃而去。


    蔣穀也不下令追趕,他命人將幾名受傷的士卒抬上馬車,立刻下令出發,順著官道朝東北方向前進。


    馬車裏麵,蔡邕放下手指挑起的沙簾,背靠在廂壁上,臉色複雜難言。


    趙氏神色緊張地問道:“夫君,外麵究竟是誰打贏了?”


    蔡邕:“是蔣參軍他們打勝了。”


    “太好了,這樣咱們就不會被抓回長安去了。”


    “細君,他們將王方將軍殺死了。”


    趙氏聞言先是一愣,隨即勸慰道:“夫君,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可王方將軍是董太師的親信部將,也是我的老熟人。”


    趙氏不滿地道:“夫君,您既然說他是你的老熟人,那你剛才為什麽不出去求他放我們離開。”


    蔡邕聞言尷尬地道:“我雖然與王方將軍認識,可他們這些西涼武將向來都隻聽董太師的,我出去也沒用,他不會聽我的。”


    “那不就對了嘛,他與你又沒有深交,死了活該,誰讓他要阻攔道路,不讓咱們去馬邑的。”


    “細君,你怎麽能這麽說呢,死的可是太師手下的一員大將,可不是什麽小貓小狗。”


    趙氏輕啐道:“呸!我隻知道,不殺掉他,咱們就會被他們抓去長安,以後很可能再也看不到我的小外孫了。”


    蔡邕聽到這話,頓時輕歎一聲道:“細君,你說的沒錯,咱們真要是被他們抓回長安,秉德他就該為難了。”


    趙氏見蔡邕想通了,她立刻轉怒為喜道:“這就對了嘛,想想再過幾天就可以看到咱們的小外孫,你還有什麽不知足的。”


    聽妻子提到小外孫,蔡邕的臉上立刻露出了幸福的微笑,他衝妻子道:“細君,等到了馬邑,我定要親自教授小尹兒識字。”


    趙氏噗嗤一聲笑道:“夫君,您老糊塗了吧,尹兒才剛出世不久,他連話都不會說,怎能隨你識字?”


    <a href="http://m.xiaoshuting.info" id="wzsy">xiaoshuting.info</a>


    蔡邕尷尬地笑道:“細君說的也是,那就再等上兩三年。”


    夫妻二人正說話間,馬車外麵的門框上響起了幾下敲擊聲。


    蔡邕整整衣衫,衝外麵喊道:“進來。”


    門簾一掀,蔣穀手裏拿著兩張大餅和一隻羊皮酒囊走了進來。


    蔣穀進來後衝蔡邕笑道:“老大人,咱們急著趕路,也不能停下來休息,我拿來兩張麵餅,讓你們先墊一下肚子,等到了新豐,我再設法幫你們弄些熱食充饑。”


    蔡邕伸手接過食物,對蔣穀點頭道:“出門在外,有食物充饑就不錯了,不必多作計較。”


    “多謝老大人體諒,末將告退。”


    蔣穀正要告辭離開,蔡邕叫住他問道:“蔣參軍,咱們現在身處何地?”


    蔣穀:“回稟老大人,咱們現在處在陰般縣境內,等過了陰般縣,就到了新豐,徐榮將軍會領兵前來接應咱們的。”


    蔡邕好奇地道:“徐榮將軍不是董太師的部將嗎?他怎麽會領兵前來接應咱們?”


    蔣穀向蔡邕解釋道:“徐榮將軍去年曾經隨同主公一起征討過關東聯軍,主公對他多有照顧。這次,末將前來長安時,主公再三交待,如果老大人能逃出長安,就派人去請徐將軍帶兵前來救援。”


    蔡邕恍然大悟道:“原來秉德早就安排好了啊!”


    蔣穀輕輕點頭道:“老大人慢用,末將告退。”


    蔣穀剛從馬車裏麵走出來,就看到從西邊奔跑過來幾名騎兵,正是自己派出去的斥候。


    蔣穀走下馬車,迎上前去問道:“出了何事?是不是從長安出來的追兵趕到了?”


    一名什長上前來稟報道:“回稟參軍,從灞橋那邊來了三百騎兵,正向咱們這邊趕過來。”


    蔣穀揮手道:“我知道了,你先下去休息吧。”


    “諾。”


    待到幾名騎兵走後,孫輕從隊伍的前麵趕回來問道:“蔣參軍,是不是追兵到了?”


    蔣穀點頭道:“不錯,來了三百騎兵,咱們不能再往前走了。”


    孫輕道:“參軍,前麵有一座荒廢的小村莊,咱們可以去那裏堅守,再派人去找徐榮將軍趕過來救援咱們。”


    蔣穀點頭道:“就這麽辦吧。”


    …


    前來追趕蔡邕的領兵將領正是高驍,高驍與張遼帶領一千士卒負責奪取長安東城的幾座城門,由於他們突然發難,很順利地擊敗李蒙,奪取了李蒙防守的清明門。


    隨後,宣平門和霸城門的守軍全都是不戰而降。


    就在高驍跟著張遼在接收城門的時候,呂布派魏超前來通知他們,蔡邕很可能是從這邊逃出長安去了,讓他們派出一隊騎兵出城去將逃走的蔡邕給抓回去。


    張遼接到命令後,立刻讓高驍帶領三百騎兵出城去追趕蔡邕。他自己則同趕過來幫忙的魏超帶領一千士卒尾隨其後追趕。


    高驍帶領三百騎兵馬不停蹄地追到灞橋,他向剩下來的守軍一盤問,才知道蔣穀他們保護著蔡邕朝東北方向去了。


    高驍不敢多作停留,帶領三百輕騎又往東北這邊追過來,他們一直追至陰般縣城附近的時候,才在一座殘破的小村莊裏堵住了蔣穀他們這支隊伍。


    這裏原本是有著二三十戶人家的小村落,由於戰爭和饑荒,這座村莊裏麵如今已是空無人,隻遺留下十幾間倒塌掉的土坯房。


    蔣穀他們進入村莊後,立刻在村口的道路上立下幾道木柵和鹿角,封死了村子前後兩條通道。


    高驍帶領三百騎趕到村外,看到對麵躲在一丈多高的圍牆後麵的並州軍士卒,高驍心中也猶豫了起來,他隻有三百騎兵,麵對躲在圍牆後麵的一百多並州軍,能不能戰而勝之,這確實是個令他感到頭疼的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江山美人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刀筆一小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刀筆一小吏並收藏三國之江山美人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