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虎一聽,忙轉身去叫賈穆,誰知他回頭一看,卻沒有看到賈穆的身影。


    他正詫異時,站在旁邊的蔣穀抬手朝馬車那邊一指,“二虎,賈縣令已經先過去了。”


    二虎朝蔡邕乘坐的馬車看去,隻見賈穆正攙扶著蔡邕從馬車上走了下來。


    見到眼前這幅情景,二虎的鼻子都快要氣歪了,他原還以為這賈穆是個實誠人,卻沒想到這家夥花花腸子還真不少,竟然一聲不吭地扔下他,獨自跑過去拍蔡邕的馬屁。


    二虎連忙跟隨蔣穀一起過去拜見蔡邕,賈穆看到二虎過來,他忙衝蔡邕介紹道:“中郎大人,這位是林司馬,他也是奉了主公之命,前來迎接您的。”


    二虎忙衝蔡邕抱拳施禮道:“卑職林虎拜見中郎老大人。”


    蔡邕見二虎是個武將,對他就不似對賈穆那般的客氣。


    他衝二虎微微點頭道:“林司馬,辛苦你了。”


    “不辛苦,老大人,您和老夫人是留在蒲津關休息一晚,還是直接前往解縣休息?”


    “還是去解縣吧,我正好沿途看看,賈縣令將解縣治理得如何。”


    二虎心裏暗自吐槽,賈穆才上任不足一月,這解縣的治理,和他有什麽關係。


    “老大人,那卑職帶人護送您前往解縣吧?”


    “不必了,有蔣參軍和賈縣令相陪足矣,林司馬還是留下來安心地守好關卡。”


    “諾。”


    二虎鬱悶地答應一聲,自己想拍個馬屁,誰知老頭子卻不領情。


    蔣穀見二虎一臉失落的表情,便小聲地勸他道:“二虎,蔡中郎喜文厭武,並非是故意針對你。再說,咱們都是主公的親信部將,也沒必要去討中郎老大人的歡心。”


    二虎一聽也對,自己從一個馬夫做到別部司馬,除了作戰勇猛之外,主要還是沾了自己以前做過主公馬夫這個光。主公是個念舊的人,他肯定不會因為蔡中郎個人的喜好而冷落自己的。


    想到這裏,二虎又高高興興地將蔡邕夫婦送出了蒲津關。


    …


    河東,馬邑。


    這一日,天氣晴朗,郭瀟帶著手下的文武官員,前往城北的景山附近下田收割麥子,體會農民生存的勞作的辛苦,並號召手下的官員們帶頭節約糧食。


    同行的人中除了這些官員,還帶上了他們的妻子。


    郭瀟這邊,除了蔡琰必須要同行做出表率,杜煢、蔡瑜和甄宓幾個女孩子也跟著一起隨行出遊。


    …


    景山北側的一片麥地裏,郭瀟揮鐮割著麥子,蔡琰跟在他身後幫忙撿拾著遺失的麥穗。


    在郭瀟的左邊,是賈詡和他的結發妻子。右邊則是別駕衛固和他的正妻樊氏。


    衛固從來沒有做過這種體力活,他割了不到半柱香的時間,便站起身來,伸手捶著後腰道:“老嘍,不中用了,才割了這麽點就感到腰酸背痛的。”


    郭瀟直起身子,衝衛固笑道:“舅父大人,你就是太缺少鍛煉了,你看看賈軍師,人家臉不紅氣不喘的,就像是做慣了農活的平民百姓。”


    賈詡直起腰道:“使君,我也是在苦撐而已,這種農活,乍一做確實是很辛苦。”


    衛固衝賈詡笑道:“想必軍師在府中經常侍弄花草樹木吧?看你這架式,就不像是生手。”


    賈詡忙道:“我也就是偶爾為之,略作消遣。”


    在賈詡旁邊割麥子的華陀衝郭瀟問道:“使君,你讓官員出來體驗農事,這還說得過去,可為什麽要讓這些婦人也拋頭露麵呢?”


    郭瀟:“華先生,我讓官員體驗農事,是希望他們能以身作則,節約糧食,而各位官員的家眷,才是負責一日三餐的主婦。隻有她們帶頭重視起來,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使君,你這心意是好的,隻怕是收效甚微。”賈詡善意地提醒道。


    郭瀟:“我也知道,這事很難有什麽大效果,可即便隻有一點點成效,也不枉我們辛苦這半日時光。”


    郭瀟這話一說出口,眾人皆沉默不言,大家都默不作聲地彎腰割起麥子。


    官員們分配的任務都是每人一條田壟,不至於太勞累,也不是很輕鬆。


    郭瀟發現,賈詡始終都是不緊不慢地跟隨自己身後一點,既不超出,也不會落後太多。


    …


    郭瀟和蔡琰在地裏勞作,杜煢、杜萱、蔡瑜、甄宓和衛蓁幾位小姑娘都在山坡上忙拾柴,準備燒水做飯。


    其實,說是她們在做飯,還不如說是杜玨、郭淮和繆宣三人帶領侍衛在忙著燒火做飯。


    約莫到了正午時分,眾人陸陸續續地完成了各自的任務,然後各自跑到自家的帳篷裏麵休息。


    郭瀟和蔡琰一起走到杜煢身邊,在雲兮和小墨的服侍下洗漱了一番,然後坐在樹下鋪著的一塊羊毛毯上休息。


    郭瀟接過杜煢遞給他的一碗茶水,伸手遞給蔡琰道:“琰兒,看你一直心神不寧的樣子,可是在為外舅和外姑他們擔心。”


    蔡琰接過茶碗,輕輕地點頭道:“夫君,你說父親和母親現在大概到了何處?”


    郭瀟:“按照路程計算,要是一切順利的話,他們現在應該已經趕到了蒲津關。”


    蔡琰擔憂地道:“蒲津關西岸是由西涼軍把守,他們能闖過來嗎?”


    “琰兒,你就放心吧,徐榮將軍身經百戰,有他帶兵保護,外舅他們肯定會平安無事的。”


    這時,杜煢又端來一碗茶水遞給郭瀟,等郭瀟接過茶碗。她衝蔡琰安慰道:“琰姐姐,夫君說沒事就肯定會沒事的。”


    蔡琰抿嘴輕笑道:“若是真如妹妹所言,那便好了。”


    郭瀟:“琰兒,這次等外舅他們來到馬邑,我準備在城裏修建一座藏書閣,多收集一些書籍供士子們借閱。”


    蔡琰聞言眼睛一亮道:“夫君這個想法不錯,到時我將府裏的藏書都拿出來,放在藏書閣內供士子們借閱。”


    郭瀟:“這還遠遠不夠,我希望能將皇家收藏的典籍孤本都謄抄一份,放在藏書閣內供人”


    蔡琰皺眉道:“皇家典籍從不外借,夫君上何處謄抄去?”


    郭瀟笑道:“此事不急,以後總會有辦法的。”


    …


    郭瀟正和蔡琰說話時,忽見遠處有幾匹戰馬向著這邊飛奔而來。郭瀟抬眼向那邊望去,等那幾匹戰馬來到近前,郭瀟才看清楚走在前麵的正是法正。


    法正在山坡下翻身下馬,然後快步跑到郭瀟麵前施禮道:“主公,賈衢派人從鄴城送來機密情報。”


    郭瀟:“哦,鄴城那邊究竟發生了何事?”


    法正從懷裏取出一塊白色的布帛遞給郭瀟道:“主公,曹操已經幫助高幹平定了兗州的黃巾之亂。”


    郭瀟接過布帛,展開來一看,布帛上麵寫的是曹操不久前在兗州東部的金鄉一帶大敗青州黃巾軍,俘虜了十多萬黃巾軍士卒。曹操在大勝之後,立刻馬不停蹄地趕到鄴城,與袁紹舉行密談。


    郭瀟看到這裏,心中暗自尋思,曹操擊敗了黃巾軍,不是應該處理戰後事宜嗎?他這麽急著去見袁紹做什麽?難道他也收到王允誅殺董卓的消息,按理說,他應該沒有這麽快收到消息的。


    郭瀟沉思了片刻,也想不出個頭緒來,他便叫來繆宣,讓他去將賈詡請過來。


    沒過多久,賈詡便跟著繆宣一起走過來,郭瀟先讓賈詡坐下,然後將那封密信遞給賈詡道:“先生先看過書信,再幫我分析一下。”


    賈詡快速地看完書信,然後衝郭瀟問道:“使君可是懷疑袁紹和曹操有什麽陰謀?”


    郭瀟:“我就擔心袁紹和曹操得知董卓死了,會聯手興兵來攻打我。”


    賈詡笑道:“使君不必擔心,曹操經過連翻大戰,他目前無法再大舉對外用兵。他若是派出小股人馬,則是自尋死路。”


    郭瀟:“還有袁紹,他會不會興兵來攻取上黨?”


    賈詡搖頭道:“袁紹要進兵,也隻會攻取青、幽二州,他是決不會來進攻上黨郡。”


    郭瀟聞言心中稍安,隻要袁紹不是和曹操聯手來打他,他到也沒什麽好擔心的。


    這時,法正在一旁衝郭瀟問道:“主公,咱們何時才能出兵長安。”


    郭瀟:“這要看牛輔那邊接下來的動作,隻有西涼軍先動了,我才能跟著做出應對。”


    賈詡擔憂地道:“使君,牛輔此人外表悍勇,內心卻是非常的怯懦,我擔心他沒有領兵攻打長安的勇氣。”


    <a id="wzsy" href="http://www.xiaoshuting.la">xiaoshuting.la</a>


    郭瀟笑道:“先生,牛輔或許沒有勇氣,可他身邊有個人卻是野心勃勃,這個人一定會說服他的。”


    法正好奇地問道:“主公說的是何人?”


    郭瀟看了賈詡一眼,“想必先生已經猜到此人是誰了吧?”


    賈詡點頭笑道:“使君說的想必是匈奴大單於於夫羅吧?”


    “不錯,正是此人。匈奴人劫掠成性,於夫羅也很有戰術眼光,我料定他肯定不會放棄劫掠長安的大好機會。”


    法正:“主公是想要趁西涼軍和匈奴人進攻長安的時候,將他們一網打盡?”


    郭瀟點頭道:“這西涼軍和匈奴人走到哪兒,就禍害到哪兒,這次我一定要借機將他們鏟除掉。”


    賈詡:“使君,西涼軍真要同匈奴人抱起團來,我軍就顯得兵力不足,隻怕是難以殲滅掉他們。”


    “先生放心,我早已命曹性在薊城那邊訓練了一支千騎人馬的重甲騎兵,專門用來對付西涼軍和匈奴人的輕騎兵。”


    賈詡驚訝地道:“重甲騎兵已經訓練好了?”


    郭瀟:“不錯,曹性已經帶領重甲騎兵在趕回馬邑的路上,此刻想必他們也已經抵達了晉陽。”


    法正興奮地道:“主公,屬下請求去曹性將軍手下做副將。”


    郭瀟還未點頭同意,一旁豎著耳朵偷聽的杜玨急切地道:“主公,我也要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江山美人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刀筆一小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刀筆一小吏並收藏三國之江山美人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