黽池縣是弘農郡的治所,牛輔率領麾下的一萬西涼軍就駐紮在此。
牛輔聽到董卓被王允殺死的消息,立刻就被嚇懵了。
牛輔就是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人,他身為董卓的女婿,向來都是唯董卓之命是從。如今董卓一死,他立刻就麻爪了,不知接下來該何去何從。
好在他還有兩名得力的副將李傕和郭汜,牛輔在清醒過來後,立刻派人將住紮在新安和宜陽的兩名副將李傕、郭汜召回來商議如何應對此事。
…
郡守府的議事廳內,牛輔對風塵仆仆地趕回來的李傕和郭汜二人道:“二位將軍,如今太師已經被王允老賊害死,我們都成了無家可歸之人。接下來,咱們該往何處去,還請二位將軍幫我謀劃一番。”
郭汜搶先開口道:“將軍,如今太師遇害,胡軫和段煨也都投降了王允老賊,我們返回西涼的後路也被截斷了。以末將之見,咱們不如領兵前往河東郡,與郭使君合兵一處,然後再一起殺回長安,為太師報仇血恨。”
牛輔聞言眼睛一亮,“對啊!我怎麽將郭瀟給忘了,他如今兵強馬壯,又曾經受過太師的恩惠,咱們前去投奔他,他肯定會歡迎的。”
李傕急忙開口勸阻道:“將軍,您絕不能前去投奔郭使君。”
牛輔聞言驚訝地道:“李將軍,這卻是為何?”
李傕:“將軍,如果您帶領我們前去投奔郭瀟,以後就隻能是寄人籬下,受他人的擺布。倘若郭瀟不念舊情,想要謀奪您的部曲,您就有性命之憂。”
牛輔一聽這話,立刻又猶豫起來,郭瀟是個心狠手辣的主,他早有體會。他如果真去投奔郭瀟,以後也就隻能是聽天由命,全看郭瀟顧不顧念太師的舊情了。
牛輔:“不去投奔郭瀟,咱們還能去哪兒?”
李傕:“將軍,您身為太師的愛婿,在太師遇害之後,自該首當其衝地站出來號召西涼軍一起為太師複仇。”
牛輔連連擺手道:“不行,不行,就憑咱們麾下這一萬多點兵馬,隻怕是還沒打到長安,就被朝庭的大軍給剿滅了。”
郭汜:“將軍,你忘了董越將軍還統領著一萬西涼精兵駐紮在孟津渡口。還有匈奴大單於於夫羅和楊奉將軍也率領一萬多兵馬駐紮在梁縣,有這兩支兵馬相助,咱們或許可以殺回西涼老家去。”
牛輔猶豫地道:“就怕他們都不肯聽從我的指揮。”
牛輔話音剛落,就見一名侍衛跑進來向他稟報道:“將軍,匈奴大單於於夫羅和楊奉將軍在府門外求見。
牛輔吃驚地道:“他們怎麽來了?”
李傕:“想來是大單於聽到了太師被害死的消息,前來同將軍您商議對策。”
牛輔忙道:“快請大單於和楊將軍進來說話。”
沒過多久,於夫羅和楊奉就跟在侍衛的身後走了進來。
牛輔連忙起身相迎,幾人各自寒喧了幾句,隨後分賓主落坐。
還未等牛輔開口詢問,於夫羅便直接了當地道:“牛將軍,董太師被朝中的奸臣殺害,令我深感震驚,我同楊奉將軍商議了一下,特來詢問將軍你的意見,不知將軍你是否準備起兵為太師報仇?”
牛輔:“大單於、楊將軍,我是想要為太師報仇,可又擔心勢單力薄,故而準備北上河東,與郭使君匯合之後,再聯手西進長安,為太師報仇雪恨。”
於夫羅一聽這話,立刻搖頭道:“牛將軍,你絕不能領兵去河東投奔郭瀟。”
牛輔:“大單於為何這麽說?”
於夫羅:“郭瀟此人不但心狠手辣,而且詭計多端。將軍您若是前去投奔郭瀟,我敢斷定,不出一年半載,您就會被他暗害至死。”
楊定也跟著附和道:“牛將軍,大單於這話說的沒錯。想我白波軍原來的李樂、胡才二位將軍,就是因為作戰不力,就被郭瀟派人給殺害了。”
牛輔為難地道:“可我要是不去投奔郭使君,光憑我麾下的這點兵馬,又如何是朝庭大軍的對手?”
於夫羅:“將軍此言差矣,朝庭兵馬雖然眾多,可那些兵馬大多是西涼軍舊部,他們之所以向王允投降,皆是因為情勢所逼,不得不屈身從賊爾。如果將軍你能打出清君側的旗號,揮軍殺奔長安,我相信他們肯定會反戈一擊,紛紛轉投到將軍您的麾下。”
牛輔苦笑道:“就怕他們為了眼前的榮華富貴,早就忘了太師對他們的恩情。”
李傕:“將軍,我聽人說王允自從收編西涼軍後,對歸順他的西涼軍將士並不寬待。末將還聽說是王允想要殺光長安周邊的西涼人,他如此輕賤西涼軍將士,誰還肯盡心盡力地替他賣命。”
牛輔聞言眼睛一亮道:“李將軍,你此話是否屬實。”
李傕:“末將絕無半點虛言。”
牛輔抬手一掌拍在案幾上,道:“既然如此,我稍後就派人去通知董越將軍與咱們匯合,一同領兵殺奔長安。”
於夫羅聞言大喜道:“牛將軍,本單於願意率領我大匈奴的勇士做大軍的先鋒。”
楊奉也衝牛輔抱拳道:“將軍,末將請求與大單於同為大軍的先鋒,殺奔長安,替董太師報仇。”
牛輔連連點頭道:“好好好,大單於和楊將軍勇氣可嘉。此次若能順利地攻入長安,我定會讓天子對你們厚加封賞。”
“多謝將軍。”
郭汜:“將軍,是否派個人去河東郡通知郭使君,請他派兵西出蒲津關,與我們一同進攻長安。”
<a id="wzsy" href="http://www.2kxs.la">2kxs.la</a>
楊定:“各位將軍,你們還不知道吧?郭瀟日前在府裏被王允派過去的刺客所射傷,如今還在昏迷之中。”
牛輔一聽這個消息,頓時驚訝得張大了嘴吧。。
李傕:“將軍,既然郭瀟受傷昏迷不醒,將軍何不派人去蒲津關渡口聯係徐榮將軍,讓他帶領兵馬,與我們一同去清君側。”
牛輔:“這個主意不錯,就按李將軍說的辦。”
郭汜擔憂地道:“將軍,我認為此事不妥,萬一郭瀟受傷是假,咱們惹怒了他,可沒有好果子吃。
李傕笑道:“這事不必擔心,咱們是遭請徐榮將軍圍攻長安,替董太師報仇,又不是挖郭瀟的人。等咱們攻入長安後,將軍讓天子給郭瀟加官進爵,安撫好他便是了。”
牛輔點頭道:“李將軍這話極是,等咱們攻入長安後,讓天子給郭瀟封個大將軍,讓他替咱們擋住關東聯軍。”
於夫羅一聽牛輔要給郭瀟封個大將軍,他鼻子都差點被氣歪了。
他連忙出聲反對道:“牛將軍,郭瀟此人野心勃勃,將軍切莫對他封賞太過,否則,您將來就難以製約他了。”
牛輔卻堅持道:“大單於,郭瀟是太師舊部,蔡中郎的女婿,他是絕對不會投降關東聯軍。他這樣的人才,隻可為友,不可為敵。不對其厚加封賞,又怎能讓他歸心。”
於夫羅急道:“牛將軍,您現在就封他為大將軍,將來可怎麽辦?難道您以為還能封他為丞相、太師不成?”
牛輔:“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吧,咱們先過眼前這一關再說。”
於夫羅還想要再勸,郭汜在一旁道:“大單於,現在說這些有什麽用,還是等咱們攻入長安之後,再討論這件事吧。”
於夫羅一想也對,現在能不能打進長安,還是未定之數。討論封賞之事,確實有點多餘。
郭汜接著向牛輔建議道:將軍,您看要不要派個人去聯係董越將軍?讓他領兵與我們匯合,一同進攻長安。”
牛輔點頭道:“稍後。我親自寫一封書信,派人送往孟津,邀請董越將軍前來與我們匯合。”
接下來,眾人又商議了一些出兵長安的細節。
議事結束後,於夫羅和楊奉立刻向牛輔提出告辭,他們一刻不停地趕回梁縣,回去招集兵馬前來與牛輔匯合。
等於夫羅和楊奉離開之後,李傕衝牛輔道:“將軍,大單於遠在梁縣駐紮,都已經趕過來了,董越卻至今未前來同將軍商議對策,我懷疑他對將軍已經有了二心。”
牛輔:“董越素來與我不合,他手下的兵馬也不比我少。值此大難臨頭之際,他有些動搖,也不足為奇。”
李傕:“將軍,末將以為你應該盡快領兵趕往孟津渡口,逼迫董越隨您一同西進長安。董越聽則罷了,若是他不肯聽令,那咱們就除掉他,收編了他的部曲。”
牛輔吃驚地道:“現在同董越火並,豈不是自亂陣腳?搞不好會兩敗俱傷的。”
李傕:“將軍盡管放心,董越的部曲都是西涼士卒,他們早就在這邊呆膩了。隻要將軍您提出帶領他們殺回西涼老家去,我保證八成以上的士卒都會拋棄董越來投奔您。”
牛輔一聽這話,立刻就心動起來。他向郭汜問道:“郭將軍,你意下如何?”
郭汜忙道:“將軍,李傕說的不錯。隻要將軍您提出西進長安為太師報仇,然後帶領他們殺回西涼老家去,末將以為,董越麾下的西涼軍大都會跟著您走的。”
牛輔:“那好,咱們事不宜遲,立刻發兵前往孟津,逼迫董越隨我一起西進長安。”
“諾。”
牛輔聽到董卓被王允殺死的消息,立刻就被嚇懵了。
牛輔就是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人,他身為董卓的女婿,向來都是唯董卓之命是從。如今董卓一死,他立刻就麻爪了,不知接下來該何去何從。
好在他還有兩名得力的副將李傕和郭汜,牛輔在清醒過來後,立刻派人將住紮在新安和宜陽的兩名副將李傕、郭汜召回來商議如何應對此事。
…
郡守府的議事廳內,牛輔對風塵仆仆地趕回來的李傕和郭汜二人道:“二位將軍,如今太師已經被王允老賊害死,我們都成了無家可歸之人。接下來,咱們該往何處去,還請二位將軍幫我謀劃一番。”
郭汜搶先開口道:“將軍,如今太師遇害,胡軫和段煨也都投降了王允老賊,我們返回西涼的後路也被截斷了。以末將之見,咱們不如領兵前往河東郡,與郭使君合兵一處,然後再一起殺回長安,為太師報仇血恨。”
牛輔聞言眼睛一亮,“對啊!我怎麽將郭瀟給忘了,他如今兵強馬壯,又曾經受過太師的恩惠,咱們前去投奔他,他肯定會歡迎的。”
李傕急忙開口勸阻道:“將軍,您絕不能前去投奔郭使君。”
牛輔聞言驚訝地道:“李將軍,這卻是為何?”
李傕:“將軍,如果您帶領我們前去投奔郭瀟,以後就隻能是寄人籬下,受他人的擺布。倘若郭瀟不念舊情,想要謀奪您的部曲,您就有性命之憂。”
牛輔一聽這話,立刻又猶豫起來,郭瀟是個心狠手辣的主,他早有體會。他如果真去投奔郭瀟,以後也就隻能是聽天由命,全看郭瀟顧不顧念太師的舊情了。
牛輔:“不去投奔郭瀟,咱們還能去哪兒?”
李傕:“將軍,您身為太師的愛婿,在太師遇害之後,自該首當其衝地站出來號召西涼軍一起為太師複仇。”
牛輔連連擺手道:“不行,不行,就憑咱們麾下這一萬多點兵馬,隻怕是還沒打到長安,就被朝庭的大軍給剿滅了。”
郭汜:“將軍,你忘了董越將軍還統領著一萬西涼精兵駐紮在孟津渡口。還有匈奴大單於於夫羅和楊奉將軍也率領一萬多兵馬駐紮在梁縣,有這兩支兵馬相助,咱們或許可以殺回西涼老家去。”
牛輔猶豫地道:“就怕他們都不肯聽從我的指揮。”
牛輔話音剛落,就見一名侍衛跑進來向他稟報道:“將軍,匈奴大單於於夫羅和楊奉將軍在府門外求見。
牛輔吃驚地道:“他們怎麽來了?”
李傕:“想來是大單於聽到了太師被害死的消息,前來同將軍您商議對策。”
牛輔忙道:“快請大單於和楊將軍進來說話。”
沒過多久,於夫羅和楊奉就跟在侍衛的身後走了進來。
牛輔連忙起身相迎,幾人各自寒喧了幾句,隨後分賓主落坐。
還未等牛輔開口詢問,於夫羅便直接了當地道:“牛將軍,董太師被朝中的奸臣殺害,令我深感震驚,我同楊奉將軍商議了一下,特來詢問將軍你的意見,不知將軍你是否準備起兵為太師報仇?”
牛輔:“大單於、楊將軍,我是想要為太師報仇,可又擔心勢單力薄,故而準備北上河東,與郭使君匯合之後,再聯手西進長安,為太師報仇雪恨。”
於夫羅一聽這話,立刻搖頭道:“牛將軍,你絕不能領兵去河東投奔郭瀟。”
牛輔:“大單於為何這麽說?”
於夫羅:“郭瀟此人不但心狠手辣,而且詭計多端。將軍您若是前去投奔郭瀟,我敢斷定,不出一年半載,您就會被他暗害至死。”
楊定也跟著附和道:“牛將軍,大單於這話說的沒錯。想我白波軍原來的李樂、胡才二位將軍,就是因為作戰不力,就被郭瀟派人給殺害了。”
牛輔為難地道:“可我要是不去投奔郭使君,光憑我麾下的這點兵馬,又如何是朝庭大軍的對手?”
於夫羅:“將軍此言差矣,朝庭兵馬雖然眾多,可那些兵馬大多是西涼軍舊部,他們之所以向王允投降,皆是因為情勢所逼,不得不屈身從賊爾。如果將軍你能打出清君側的旗號,揮軍殺奔長安,我相信他們肯定會反戈一擊,紛紛轉投到將軍您的麾下。”
牛輔苦笑道:“就怕他們為了眼前的榮華富貴,早就忘了太師對他們的恩情。”
李傕:“將軍,我聽人說王允自從收編西涼軍後,對歸順他的西涼軍將士並不寬待。末將還聽說是王允想要殺光長安周邊的西涼人,他如此輕賤西涼軍將士,誰還肯盡心盡力地替他賣命。”
牛輔聞言眼睛一亮道:“李將軍,你此話是否屬實。”
李傕:“末將絕無半點虛言。”
牛輔抬手一掌拍在案幾上,道:“既然如此,我稍後就派人去通知董越將軍與咱們匯合,一同領兵殺奔長安。”
於夫羅聞言大喜道:“牛將軍,本單於願意率領我大匈奴的勇士做大軍的先鋒。”
楊奉也衝牛輔抱拳道:“將軍,末將請求與大單於同為大軍的先鋒,殺奔長安,替董太師報仇。”
牛輔連連點頭道:“好好好,大單於和楊將軍勇氣可嘉。此次若能順利地攻入長安,我定會讓天子對你們厚加封賞。”
“多謝將軍。”
郭汜:“將軍,是否派個人去河東郡通知郭使君,請他派兵西出蒲津關,與我們一同進攻長安。”
<a id="wzsy" href="http://www.2kxs.la">2kxs.la</a>
楊定:“各位將軍,你們還不知道吧?郭瀟日前在府裏被王允派過去的刺客所射傷,如今還在昏迷之中。”
牛輔一聽這個消息,頓時驚訝得張大了嘴吧。。
李傕:“將軍,既然郭瀟受傷昏迷不醒,將軍何不派人去蒲津關渡口聯係徐榮將軍,讓他帶領兵馬,與我們一同去清君側。”
牛輔:“這個主意不錯,就按李將軍說的辦。”
郭汜擔憂地道:“將軍,我認為此事不妥,萬一郭瀟受傷是假,咱們惹怒了他,可沒有好果子吃。
李傕笑道:“這事不必擔心,咱們是遭請徐榮將軍圍攻長安,替董太師報仇,又不是挖郭瀟的人。等咱們攻入長安後,將軍讓天子給郭瀟加官進爵,安撫好他便是了。”
牛輔點頭道:“李將軍這話極是,等咱們攻入長安後,讓天子給郭瀟封個大將軍,讓他替咱們擋住關東聯軍。”
於夫羅一聽牛輔要給郭瀟封個大將軍,他鼻子都差點被氣歪了。
他連忙出聲反對道:“牛將軍,郭瀟此人野心勃勃,將軍切莫對他封賞太過,否則,您將來就難以製約他了。”
牛輔卻堅持道:“大單於,郭瀟是太師舊部,蔡中郎的女婿,他是絕對不會投降關東聯軍。他這樣的人才,隻可為友,不可為敵。不對其厚加封賞,又怎能讓他歸心。”
於夫羅急道:“牛將軍,您現在就封他為大將軍,將來可怎麽辦?難道您以為還能封他為丞相、太師不成?”
牛輔:“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吧,咱們先過眼前這一關再說。”
於夫羅還想要再勸,郭汜在一旁道:“大單於,現在說這些有什麽用,還是等咱們攻入長安之後,再討論這件事吧。”
於夫羅一想也對,現在能不能打進長安,還是未定之數。討論封賞之事,確實有點多餘。
郭汜接著向牛輔建議道:將軍,您看要不要派個人去聯係董越將軍?讓他領兵與我們匯合,一同進攻長安。”
牛輔點頭道:“稍後。我親自寫一封書信,派人送往孟津,邀請董越將軍前來與我們匯合。”
接下來,眾人又商議了一些出兵長安的細節。
議事結束後,於夫羅和楊奉立刻向牛輔提出告辭,他們一刻不停地趕回梁縣,回去招集兵馬前來與牛輔匯合。
等於夫羅和楊奉離開之後,李傕衝牛輔道:“將軍,大單於遠在梁縣駐紮,都已經趕過來了,董越卻至今未前來同將軍商議對策,我懷疑他對將軍已經有了二心。”
牛輔:“董越素來與我不合,他手下的兵馬也不比我少。值此大難臨頭之際,他有些動搖,也不足為奇。”
李傕:“將軍,末將以為你應該盡快領兵趕往孟津渡口,逼迫董越隨您一同西進長安。董越聽則罷了,若是他不肯聽令,那咱們就除掉他,收編了他的部曲。”
牛輔吃驚地道:“現在同董越火並,豈不是自亂陣腳?搞不好會兩敗俱傷的。”
李傕:“將軍盡管放心,董越的部曲都是西涼士卒,他們早就在這邊呆膩了。隻要將軍您提出帶領他們殺回西涼老家去,我保證八成以上的士卒都會拋棄董越來投奔您。”
牛輔一聽這話,立刻就心動起來。他向郭汜問道:“郭將軍,你意下如何?”
郭汜忙道:“將軍,李傕說的不錯。隻要將軍您提出西進長安為太師報仇,然後帶領他們殺回西涼老家去,末將以為,董越麾下的西涼軍大都會跟著您走的。”
牛輔:“那好,咱們事不宜遲,立刻發兵前往孟津,逼迫董越隨我一起西進長安。”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