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下旬,郭瀟收到沮授從薊城發來的飛鴿傳書,得知於毒和徐庶先後擊敗了烏桓人和劉備的三萬大軍,郭瀟聽從賈詡的建議,決定親率三萬正兵,兩萬輔兵,一共五萬人馬出征冀州。
郭瀟的大軍所過之處,冀州南部的許多縣城都是不戰而降。隻有駐守在黎陽的袁軍大將陰夔在曹操的支援下,死戰不降。
<a href="https://m.wucuoxs.com" id="wzsy">wucuoxs.com</a>
郭瀟采納了賈詡的建議,他拔給郭蘊一萬正兵和五千輔兵,讓郭蘊和法正、秦祿三人領兵圍攻黎陽,同時防備曹軍渡河來截斷他的後路。
七月初,郭瀟統領大軍接連攻破蕩陰、安陽兩座縣城,進至冀州的治所鄴城城外。
…
上午晨時,郭瀟帶領手下眾將在南城門外朝鄴城的城頭眺望。城頭之上,冀州軍的士卒一個個探出腦袋,向城下不停地張望。
賈詡手撚著胡須,衝郭瀟道:“使君,這鄴城城高池寬,守軍充足,看來是不太好攻取啊。”
郭瀟:“我也沒打算強行攻取鄴城,我先將城池圍住,待到袁紹從幽州逃回來,我先滅掉袁紹,則鄴城就會不攻自破。”
賈詡:“希望高順將軍不要讓袁紹輕易地撤回鄴城,否則,咱們還真怕是吃不掉他。”
郭瀟:“這個不用擔心,高將軍隻要收到於毒他們擊敗烏桓人和劉備大軍的消息,他就沒有了後顧之憂。我想,以伯遜的謀略,他是絕不會讓袁紹輕鬆地撤回來的。”
賈詡:“主公看來非常欣賞高順將軍啊。”
郭瀟:“高順是一位帥才,再加上他還有徐庶、於毒、韓匡等人相助,他們要是將袁紹輕鬆地放回來,打死我都不肯相信的。”
聽郭瀟提到於毒和徐庶,韓暹在一旁大聲讚歎道:“主公,這個於毒還真是能耐不小,他就憑著兩萬黑山軍,就將幾萬烏桓大軍攆出了關外,又將劉備打得落花流水,他這次可真是令我刮目相看。”
郭瀟輕輕一笑,並沒有說破這兩仗都是徐庶的謀劃。
韓暹又道:“主公,以末將之見,咱不必再等高順他們,主公隻要給我半個月時間,我定能攻破鄴城。”
郭瀟搖頭道:“韓老將軍,我已經收到消息,冀州別駕田豐在我軍到來之前,就下令將鄴城附近各縣的兵馬都掉回了鄴城。加上駐守在鄴城的主將是袁紹手下的大將蔣奇,此人足智多謀,決不能等閑視之。”
韓暹:“可咱們圍住鄴城,總不能什麽都不做吧?”
“咱們不攻城,不代表就這麽讓士卒閑著。”
郭瀟說完,衝身後喊道:“馬均聽令。”
馬均策馬上前道:“屬、屬下在。”
“馬均,我命令督促工匠,盡量多打造投石車,以備輔兵日夜不停地轟擊城頭。”
“諾。”
“閻柔何在?”
“末將在。”
“閻柔,我給你三千輔兵,你指揮他們在鄴城的四座城門外多挖掘幾道壕溝。”
“諾。”
郭瀟叮囑道:“閻柔,你要記住,這些壕溝不要橫著挖,要豎著朝向護城河挖才行。”
閻柔愣愣地道:“主公,哪有豎著挖壕溝的,這樣怎麽能阻攔守軍出城?”
郭瀟:“這個你不用管,你隻管按照我安排地做就是了。”
閻柔忙道:“末將尊命。”
韓暹湊到賈詡身邊,小聲地問道:“軍師,主公讓閻將軍他們豎著挖掘壕溝,這是何意?”
賈詡笑著搖頭道:“主公的心思,我又如何能猜得出來。”
韓暹鬱悶地道:“軍師心裏明明知道,卻為何不肯說呢?”
賈詡輕輕一笑,沒有再接韓暹的話茬。
那邊,郭瀟又下令道:“杜玨聽令。”
“末將在。”
“杜玨,你負責組織幾隊士卒,讓他們用銅皮小喇叭向城裏喊話,瓦解守軍的軍心士氣。”
杜玨:“主公,讓他們喊什麽呢?”
郭瀟:“這個我稍後回寫出來,讓繆宣交給你的。”
“諾。”
郭瀟說完,拔馬往軍營內走去,韓暹急忙追上去問道:“主公,你看他們都有了任務,我做什麽?”
郭瀟:“回去睡覺。”
韓暹:“啊!”
…
郭瀟在城下觀察敵情的時候,城頭之上,冀州留守的官員們也在主城樓上眺望著城外的並州軍。
別駕田豐向站在身旁的蔣奇問道:“將軍覺得以並州軍的實力,我鄴城能守多久?”
蔣奇:“並州軍雖然戰力不俗,可他們隻有三四萬人馬,想要攻破鄴城,難如登天。”
郭圖在一旁道:“蔣將軍,你這話說得也太滿了吧?”
蔣奇:“郭從事,豈不聞兵法有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我城中有兩萬可戰之兵,郭瀟卻隻有三萬多人馬,他如何破城?”
郭圖:“將軍可別忘了,鄴城的守軍多為郡兵,他們許多人連戰事都未曾經曆過,將軍又如何保證他們有死守的決心?”
蔣奇笑道:“郭從事,這些郡兵雖未經曆郭戰事,可他們也都是冀州子弟,保衛自己的家園,他們必定會有死戰的決心。更何況,隻要戰事一開,優勝劣汰,他們很快就會成為一群經驗豐富的老卒。”
長史審配在一旁笑道:“蔣將軍說的很對,我們鄴城是河北重鎮,想要攻破此城,沒有十幾萬大軍,是無法辦到的。”
蔣奇:“隻要主公得知並州軍來犯的消息,他會立刻從幽州撤軍,到時我們給郭瀟來個裏應外合,讓他在鄴城吃個大敗仗。”
都尉審榮跟著附和道:“將軍說的不錯,隻要主公大軍一到,郭瀟就會落荒而逃。”
審榮的話音剛落,就見城外跑過來一隊騎兵,跑在最前麵的一名小軍官手舉著一個銅皮小喇叭朝城頭喊道:“城裏的人聽著,袁紹背逆朝庭,興兵作亂,乃是誅連九族的大罪。我家驃騎將軍奉詔討賊,爾等需盡快同袁紹劃清界線,以便立功贖罪。否則,等到城破之日,你們將與袁紹同罪。”
審榮吃驚地道:“那是個什麽東西?怎麽會將人說話的聲音放大。”
田豐急道:“別管那是什麽東西,快擂鼓敲鑼,別讓他們饒亂軍心。”
蔣奇忙吩咐他身邊的侍衛,讓其傳令下去,擂鼓敲鑼。
很快,城頭就響起一陣鑼股聲,城上城下變得熱鬧非凡。
…
卻說審配隨著田豐、郭圖等人走下城樓,準備坐馬車回府。
審配剛在馬車內坐下,他的侄子審榮手挑著門簾走了進來。
審配抬頭衝審榮問道:“榮兒,你有事嗎?”
審榮躬身施禮道:“叔父,我想向您請教一下,這鄴城能守住嗎?”
審配正色地道:“榮兒,你剛才在城頭不是說過了嗎?現在為何又要來問我?”
“叔父,剛才侄兒所言,連我自己都不相信,所以特來請叔父為我解惑。”
審配略一沉吟,便道:“主公能全身而退,則鄴城可保。主公若在幽州遭到重創,則鄴城難守矣。”
“叔父,主公麾下有五萬精兵強將,又怎會兵敗幽州呢?”
審配搖頭道:“我也不知主公會不會敗,我隻知道以郭瀟之智謀,他若是沒有一定的把握,又怎會輕易地來攻取鄴城。”
審榮聞聽此言,頓時麵色凝重起來。
審配望了侄兒一眼,隨即語氣嚴厲地道:“榮兒,袁使君待我叔侄二人都不薄,你可千萬不要做出背主求榮之事。否則,我定會親手殺死你。”
審榮尷尬地道:“叔父,侄兒怎會行此不義之事。”
“不是就好,否則,我就當沒你這個侄兒。”
“叔父,茂兒(審配三子)他今年有十六歲了吧?”
審配聞言皺起眉頭道:“容兒,你這個時候提茂兒做什麽?”
“叔父,我聽人說,甄家的道小娘美貌如花,又與茂兒年紀相仿,叔父何不派人上門去提親。”
“如今戰事一觸即發,我哪還有心思去考慮茂兒的婚事。”
“叔父要是沒時間,小侄可以代為上門去試探甄家的意見。”
審配沉下臉道:“此事不必急於一時,等到戰事平息之後再說吧。”
審榮急道:“叔父,等到戰事結束,可就來不及了。”
審配怒道:“你那心思,我會不知道嗎?你不就是想借甄家之手,搭上郭瀟嗎?”
審榮忙解釋道:“叔父,侄兒也是為了叔父著想,叔父一心為袁使君盡忠,侄兒自是萬分的佩服。可您也要為審家的香火考慮一下吧,讓茂兒同甄家的道小娘定親,不管戰事最後的結局如何,對茂兒都是有利無害。”
審配:“這麽做,豈不令我心中有愧,來日我有何麵目去見使君。”
審榮心裏腹誹道:“當日你獻城背叛韓使君的時候,也不見你感到愧疚啊。”
“叔父,為了審家香火不至於斷絕在叔父的手裏,就請叔父委屈一下吧,此事叔父就先當作不知情,一切有侄兒去辦。”
審配衝審榮一擺手道:“你給我滾出去。”
“那侄兒就先行告退了。”
審榮朝審配躬身一禮,轉身便朝馬車外麵走去。
他剛挑起馬車的門簾,身後卻傳來審配的聲音,“袁使君與烏桓人有約在先,此戰過後,使君會下令從鄴城的貴女之中挑選待嫁的女子送往烏桓去和親。”
審榮聞言大喜,他回過頭來,衝審配拱手道:“多謝叔父指點。”
審配則是一臉嫌棄地道:“還不快滾!”
郭瀟的大軍所過之處,冀州南部的許多縣城都是不戰而降。隻有駐守在黎陽的袁軍大將陰夔在曹操的支援下,死戰不降。
<a href="https://m.wucuoxs.com" id="wzsy">wucuoxs.com</a>
郭瀟采納了賈詡的建議,他拔給郭蘊一萬正兵和五千輔兵,讓郭蘊和法正、秦祿三人領兵圍攻黎陽,同時防備曹軍渡河來截斷他的後路。
七月初,郭瀟統領大軍接連攻破蕩陰、安陽兩座縣城,進至冀州的治所鄴城城外。
…
上午晨時,郭瀟帶領手下眾將在南城門外朝鄴城的城頭眺望。城頭之上,冀州軍的士卒一個個探出腦袋,向城下不停地張望。
賈詡手撚著胡須,衝郭瀟道:“使君,這鄴城城高池寬,守軍充足,看來是不太好攻取啊。”
郭瀟:“我也沒打算強行攻取鄴城,我先將城池圍住,待到袁紹從幽州逃回來,我先滅掉袁紹,則鄴城就會不攻自破。”
賈詡:“希望高順將軍不要讓袁紹輕易地撤回鄴城,否則,咱們還真怕是吃不掉他。”
郭瀟:“這個不用擔心,高將軍隻要收到於毒他們擊敗烏桓人和劉備大軍的消息,他就沒有了後顧之憂。我想,以伯遜的謀略,他是絕不會讓袁紹輕鬆地撤回來的。”
賈詡:“主公看來非常欣賞高順將軍啊。”
郭瀟:“高順是一位帥才,再加上他還有徐庶、於毒、韓匡等人相助,他們要是將袁紹輕鬆地放回來,打死我都不肯相信的。”
聽郭瀟提到於毒和徐庶,韓暹在一旁大聲讚歎道:“主公,這個於毒還真是能耐不小,他就憑著兩萬黑山軍,就將幾萬烏桓大軍攆出了關外,又將劉備打得落花流水,他這次可真是令我刮目相看。”
郭瀟輕輕一笑,並沒有說破這兩仗都是徐庶的謀劃。
韓暹又道:“主公,以末將之見,咱不必再等高順他們,主公隻要給我半個月時間,我定能攻破鄴城。”
郭瀟搖頭道:“韓老將軍,我已經收到消息,冀州別駕田豐在我軍到來之前,就下令將鄴城附近各縣的兵馬都掉回了鄴城。加上駐守在鄴城的主將是袁紹手下的大將蔣奇,此人足智多謀,決不能等閑視之。”
韓暹:“可咱們圍住鄴城,總不能什麽都不做吧?”
“咱們不攻城,不代表就這麽讓士卒閑著。”
郭瀟說完,衝身後喊道:“馬均聽令。”
馬均策馬上前道:“屬、屬下在。”
“馬均,我命令督促工匠,盡量多打造投石車,以備輔兵日夜不停地轟擊城頭。”
“諾。”
“閻柔何在?”
“末將在。”
“閻柔,我給你三千輔兵,你指揮他們在鄴城的四座城門外多挖掘幾道壕溝。”
“諾。”
郭瀟叮囑道:“閻柔,你要記住,這些壕溝不要橫著挖,要豎著朝向護城河挖才行。”
閻柔愣愣地道:“主公,哪有豎著挖壕溝的,這樣怎麽能阻攔守軍出城?”
郭瀟:“這個你不用管,你隻管按照我安排地做就是了。”
閻柔忙道:“末將尊命。”
韓暹湊到賈詡身邊,小聲地問道:“軍師,主公讓閻將軍他們豎著挖掘壕溝,這是何意?”
賈詡笑著搖頭道:“主公的心思,我又如何能猜得出來。”
韓暹鬱悶地道:“軍師心裏明明知道,卻為何不肯說呢?”
賈詡輕輕一笑,沒有再接韓暹的話茬。
那邊,郭瀟又下令道:“杜玨聽令。”
“末將在。”
“杜玨,你負責組織幾隊士卒,讓他們用銅皮小喇叭向城裏喊話,瓦解守軍的軍心士氣。”
杜玨:“主公,讓他們喊什麽呢?”
郭瀟:“這個我稍後回寫出來,讓繆宣交給你的。”
“諾。”
郭瀟說完,拔馬往軍營內走去,韓暹急忙追上去問道:“主公,你看他們都有了任務,我做什麽?”
郭瀟:“回去睡覺。”
韓暹:“啊!”
…
郭瀟在城下觀察敵情的時候,城頭之上,冀州留守的官員們也在主城樓上眺望著城外的並州軍。
別駕田豐向站在身旁的蔣奇問道:“將軍覺得以並州軍的實力,我鄴城能守多久?”
蔣奇:“並州軍雖然戰力不俗,可他們隻有三四萬人馬,想要攻破鄴城,難如登天。”
郭圖在一旁道:“蔣將軍,你這話說得也太滿了吧?”
蔣奇:“郭從事,豈不聞兵法有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我城中有兩萬可戰之兵,郭瀟卻隻有三萬多人馬,他如何破城?”
郭圖:“將軍可別忘了,鄴城的守軍多為郡兵,他們許多人連戰事都未曾經曆過,將軍又如何保證他們有死守的決心?”
蔣奇笑道:“郭從事,這些郡兵雖未經曆郭戰事,可他們也都是冀州子弟,保衛自己的家園,他們必定會有死戰的決心。更何況,隻要戰事一開,優勝劣汰,他們很快就會成為一群經驗豐富的老卒。”
長史審配在一旁笑道:“蔣將軍說的很對,我們鄴城是河北重鎮,想要攻破此城,沒有十幾萬大軍,是無法辦到的。”
蔣奇:“隻要主公得知並州軍來犯的消息,他會立刻從幽州撤軍,到時我們給郭瀟來個裏應外合,讓他在鄴城吃個大敗仗。”
都尉審榮跟著附和道:“將軍說的不錯,隻要主公大軍一到,郭瀟就會落荒而逃。”
審榮的話音剛落,就見城外跑過來一隊騎兵,跑在最前麵的一名小軍官手舉著一個銅皮小喇叭朝城頭喊道:“城裏的人聽著,袁紹背逆朝庭,興兵作亂,乃是誅連九族的大罪。我家驃騎將軍奉詔討賊,爾等需盡快同袁紹劃清界線,以便立功贖罪。否則,等到城破之日,你們將與袁紹同罪。”
審榮吃驚地道:“那是個什麽東西?怎麽會將人說話的聲音放大。”
田豐急道:“別管那是什麽東西,快擂鼓敲鑼,別讓他們饒亂軍心。”
蔣奇忙吩咐他身邊的侍衛,讓其傳令下去,擂鼓敲鑼。
很快,城頭就響起一陣鑼股聲,城上城下變得熱鬧非凡。
…
卻說審配隨著田豐、郭圖等人走下城樓,準備坐馬車回府。
審配剛在馬車內坐下,他的侄子審榮手挑著門簾走了進來。
審配抬頭衝審榮問道:“榮兒,你有事嗎?”
審榮躬身施禮道:“叔父,我想向您請教一下,這鄴城能守住嗎?”
審配正色地道:“榮兒,你剛才在城頭不是說過了嗎?現在為何又要來問我?”
“叔父,剛才侄兒所言,連我自己都不相信,所以特來請叔父為我解惑。”
審配略一沉吟,便道:“主公能全身而退,則鄴城可保。主公若在幽州遭到重創,則鄴城難守矣。”
“叔父,主公麾下有五萬精兵強將,又怎會兵敗幽州呢?”
審配搖頭道:“我也不知主公會不會敗,我隻知道以郭瀟之智謀,他若是沒有一定的把握,又怎會輕易地來攻取鄴城。”
審榮聞聽此言,頓時麵色凝重起來。
審配望了侄兒一眼,隨即語氣嚴厲地道:“榮兒,袁使君待我叔侄二人都不薄,你可千萬不要做出背主求榮之事。否則,我定會親手殺死你。”
審榮尷尬地道:“叔父,侄兒怎會行此不義之事。”
“不是就好,否則,我就當沒你這個侄兒。”
“叔父,茂兒(審配三子)他今年有十六歲了吧?”
審配聞言皺起眉頭道:“容兒,你這個時候提茂兒做什麽?”
“叔父,我聽人說,甄家的道小娘美貌如花,又與茂兒年紀相仿,叔父何不派人上門去提親。”
“如今戰事一觸即發,我哪還有心思去考慮茂兒的婚事。”
“叔父要是沒時間,小侄可以代為上門去試探甄家的意見。”
審配沉下臉道:“此事不必急於一時,等到戰事平息之後再說吧。”
審榮急道:“叔父,等到戰事結束,可就來不及了。”
審配怒道:“你那心思,我會不知道嗎?你不就是想借甄家之手,搭上郭瀟嗎?”
審榮忙解釋道:“叔父,侄兒也是為了叔父著想,叔父一心為袁使君盡忠,侄兒自是萬分的佩服。可您也要為審家的香火考慮一下吧,讓茂兒同甄家的道小娘定親,不管戰事最後的結局如何,對茂兒都是有利無害。”
審配:“這麽做,豈不令我心中有愧,來日我有何麵目去見使君。”
審榮心裏腹誹道:“當日你獻城背叛韓使君的時候,也不見你感到愧疚啊。”
“叔父,為了審家香火不至於斷絕在叔父的手裏,就請叔父委屈一下吧,此事叔父就先當作不知情,一切有侄兒去辦。”
審配衝審榮一擺手道:“你給我滾出去。”
“那侄兒就先行告退了。”
審榮朝審配躬身一禮,轉身便朝馬車外麵走去。
他剛挑起馬車的門簾,身後卻傳來審配的聲音,“袁使君與烏桓人有約在先,此戰過後,使君會下令從鄴城的貴女之中挑選待嫁的女子送往烏桓去和親。”
審榮聞言大喜,他回過頭來,衝審配拱手道:“多謝叔父指點。”
審配則是一臉嫌棄地道:“還不快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