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中午,荀彧在府裏設宴招待從長安輾轉逃回來荀攸,荀彧的好友郭嘉也在一旁相陪。
<a id="wzsy" href="https://www.tsxsw.la">tsxsw.la</a>
說起來,這荀攸比荀彧還年長五歲,可要是按輩份論起來,他還要稱呼荀彧為叔父。
三人一邊喝酒,一邊聽荀攸敘述王允誅殺董卓,之後又迅速敗亡的經過。
荀攸說到王允兵敗身死,鬱悶地道:“王司徒誅殺董卓之後,我多次通過王蓋向其建議,勸他派皇甫嵩去收編西涼軍為朝庭所用,可惜他固執己見,不肯采納我的建議,再終落了個敗亡的下場。”
郭嘉喝了一盅酒,道:“王司徒苦心謀劃了這麽久,他怎麽可能讓皇甫嵩獨攬兵權。真要是讓皇甫嵩收編了西涼軍,他豈不又成了第二個董卓,這是王司徒絕對不能容忍的。”
荀彧:“皇甫嵩對朝庭向來忠心耿耿,他怎麽會變成董卓那樣的人呢?”
“文若兄,你還記得當初郭瀟在鄴城登門拜訪你時,給你留下的那封書信嗎?”
“我自然記得,郭瀟在書信裏說今日君以為的大漢忠臣,來日未必願意再做漢臣。今日君以為的反賊,來日卻未必就不是漢臣。”
郭嘉:“我現在覺得郭瀟這句話說的對極了,當年董卓初進洛陽時,他也就是想要做個權臣,他與關東諸侯鬧翻了之後,這才橫下心來做一位逆臣。王司徒是大漢的忠臣不假,可他誅殺董卓之後,也走上了排除異己,獨攬朝堂的道路,這與董卓有何區別?”
荀彧:“總是有區別的,王司徒至少不會上欺天子,下辱百官。”
郭嘉輕蔑地一笑道:“那是王司徒死得早,要是再給他掌權個三年五載的時間,他就難免會變成第二個董卓。”
荀彧搖搖頭,他不想在此事上同郭嘉爭論,便轉頭問荀攸道:“公達,王司徒死後,他的家眷是不是都遇害了?”
荀攸搖頭道:“這到沒有,西涼軍的大將徐榮領兵攻入長安後,他趕在牛輔之前派兵包圍了司徒府。王司徒父子在府裏自殺身亡,他們的家眷卻被徐榮派兵保護起來。牛輔等人想要帶兵殺進去,卻被徐榮的兵馬擋住了。”
郭嘉冷笑道:“殺王司徒父子,給西涼軍一個交代,保留其家眷,是做給朝中的文武百官看,這個郭瀟到是越來越奸詐了。”
荀攸:“你們不知道,郭瀟讓徐榮帶領部曲隻是維持城裏的治安,不許西涼軍騷擾百姓,對牛輔等人在朝堂之上欺壓天子和文武百官卻是不管不問。”
郭嘉怒道:“其心可誅!他這分明是在收買人心,還想要逼迫天子和文武百官求著他去長安任職。”
荀彧疑惑地道:“牛輔等人就這樣心甘情願地被徐榮他們壓製。”
荀攸:“不甘心又如何,牛輔麾下的兵馬雖多,卻不如徐榮的部曲精銳,真要打起來,他還真不是徐榮的對手。何況牛輔此人生性怯懦,他是絕不敢同郭瀟撕破臉的。”
荀彧輕歎一聲道:“想不到這個郭瀟打仗厲害,玩起權謀之術也是如此的老練,此人真是太難對付了。”
郭嘉:“那是他手下有個賈詡在幫他,要說難對付的也是賈詡這個老狐狸,我上次勸明公派兵偷襲馬邑城,估計也是被賈詡識破的。”
荀攸:“我在長安聽說李儒也暗中投靠了郭瀟,也不知道這個消息是真是假。”
荀彧皺起眉頭道:“李儒要是也投靠了郭瀟,那這個郭瀟可就更難對付了。”
郭嘉也是皺眉不語,隻管自顧自地喝酒。
三人沉默了片刻,荀攸開口問道:“我到濮陽之後,聽說郭瀟正在領兵在圍攻鄴城,曹使君為何還不出兵救援鄴城呢?”
荀彧苦笑道:“非是主公不肯出兵相救,隻是我軍接連敗在郭瀟的手下,現在已經無力再戰了。”
荀攸急道:“鄴城必須要救,否則,冀州一丟,兗州也將難以保全。”
郭嘉:“公達兄,你恐怕還不知道,袁術派大將紀靈統領五萬大軍正在攻打譙郡。陶謙也派他手下的大將曹豹統領三萬兵馬圍攻沛國。咱們現在別說是去救援鄴城,如何擊退這兩路兵馬都是個問題。”
荀攸好奇地道:“兗州刺史高幹不是袁紹的外甥嗎?他怎麽不發兵去救援鄴城。”
荀彧:“高幹此刻正在同主公商議救援鄴城的事情,不過,依我之見,他就是帶領麾下的全部兵馬去救援鄴城,他也不是郭瀟的對手。”
荀攸:“這個郭瀟真有這麽厲害嗎?”
郭嘉笑道:“公達兄,我和文若兄都是長於戰略,短於戰術,臨陣決策多有不足,如今你來了,或許可以幫助明公擊敗郭瀟。”
荀攸苦笑道:“打仗還是要靠軍隊的戰鬥力,計謀再好,也彌補不了軍隊的差距。”
荀攸話音剛落,荀府的管事走進來衝荀彧躬身施禮道:“主上,有密探從南皮城趕回來了。”
荀彧:“人呢?快傳他來見我。”
“那人回到府裏後,就累暈了過去,仆已經安排醫工在替他診治。”
管事說完,從懷裏掏出一卷竹簡交給荀彧。
荀彧接過竹簡,衝管事一擺手道:“你先下去吧,好生照顧他。”
“諾。”
等管事出去之後,荀彧展開竹簡,仔細地閱讀起來。
郭嘉見荀彧的眉頭越皺越緊,便關切地問道:“文若兄,是不是袁使君進攻幽州失利了。”
荀彧看完之後,將手裏的竹簡交給郭嘉道:“何止是失利,烏桓大單於蹋頓戰死,十萬大軍逃回去不足一萬。劉備在滹池河被徐庶擊敗,差點丟掉了性命。袁紹在南皮城下被高順擊敗,幾萬精兵折損了大半,如今幽州數萬大軍追在袁紹的身後南下,袁使君命不久矣。”
郭嘉接過竹簡,匆匆看過之後,又交給荀攸道:“真想不到在幽州破局之人竟然是徐庶徐元直。”
荀彧:“我早知徐庶之才不輸於咱們三人,隻是沒想到他這麽快就能得到郭瀟的重用。”
荀攸看過竹簡之後,由衷地讚歎道:“這個徐庶在滹池河用計擊敗劉備,真是環環相扣,即便是我在劉備的軍中,也未必能看破他的計策。”
郭嘉:“那是劉備被那一萬匹戰馬迷住了心智,他也不想想,能將烏桓人攆出關外的幽州軍,有那麽好打敗的嗎?”
荀彧:“關鍵是徐庶指揮的還不是正規的幽州軍,那就是改編過來的黑山軍。劉備與黃巾軍交手過多次,自然不會太重視這支黑山軍。”
荀攸:“也不知他們是如何擊敗烏桓人的,真是令我好奇的緊。”
<a id="wzsy" href="https://www.tsxsw.la">tsxsw.la</a>
說起來,這荀攸比荀彧還年長五歲,可要是按輩份論起來,他還要稱呼荀彧為叔父。
三人一邊喝酒,一邊聽荀攸敘述王允誅殺董卓,之後又迅速敗亡的經過。
荀攸說到王允兵敗身死,鬱悶地道:“王司徒誅殺董卓之後,我多次通過王蓋向其建議,勸他派皇甫嵩去收編西涼軍為朝庭所用,可惜他固執己見,不肯采納我的建議,再終落了個敗亡的下場。”
郭嘉喝了一盅酒,道:“王司徒苦心謀劃了這麽久,他怎麽可能讓皇甫嵩獨攬兵權。真要是讓皇甫嵩收編了西涼軍,他豈不又成了第二個董卓,這是王司徒絕對不能容忍的。”
荀彧:“皇甫嵩對朝庭向來忠心耿耿,他怎麽會變成董卓那樣的人呢?”
“文若兄,你還記得當初郭瀟在鄴城登門拜訪你時,給你留下的那封書信嗎?”
“我自然記得,郭瀟在書信裏說今日君以為的大漢忠臣,來日未必願意再做漢臣。今日君以為的反賊,來日卻未必就不是漢臣。”
郭嘉:“我現在覺得郭瀟這句話說的對極了,當年董卓初進洛陽時,他也就是想要做個權臣,他與關東諸侯鬧翻了之後,這才橫下心來做一位逆臣。王司徒是大漢的忠臣不假,可他誅殺董卓之後,也走上了排除異己,獨攬朝堂的道路,這與董卓有何區別?”
荀彧:“總是有區別的,王司徒至少不會上欺天子,下辱百官。”
郭嘉輕蔑地一笑道:“那是王司徒死得早,要是再給他掌權個三年五載的時間,他就難免會變成第二個董卓。”
荀彧搖搖頭,他不想在此事上同郭嘉爭論,便轉頭問荀攸道:“公達,王司徒死後,他的家眷是不是都遇害了?”
荀攸搖頭道:“這到沒有,西涼軍的大將徐榮領兵攻入長安後,他趕在牛輔之前派兵包圍了司徒府。王司徒父子在府裏自殺身亡,他們的家眷卻被徐榮派兵保護起來。牛輔等人想要帶兵殺進去,卻被徐榮的兵馬擋住了。”
郭嘉冷笑道:“殺王司徒父子,給西涼軍一個交代,保留其家眷,是做給朝中的文武百官看,這個郭瀟到是越來越奸詐了。”
荀攸:“你們不知道,郭瀟讓徐榮帶領部曲隻是維持城裏的治安,不許西涼軍騷擾百姓,對牛輔等人在朝堂之上欺壓天子和文武百官卻是不管不問。”
郭嘉怒道:“其心可誅!他這分明是在收買人心,還想要逼迫天子和文武百官求著他去長安任職。”
荀彧疑惑地道:“牛輔等人就這樣心甘情願地被徐榮他們壓製。”
荀攸:“不甘心又如何,牛輔麾下的兵馬雖多,卻不如徐榮的部曲精銳,真要打起來,他還真不是徐榮的對手。何況牛輔此人生性怯懦,他是絕不敢同郭瀟撕破臉的。”
荀彧輕歎一聲道:“想不到這個郭瀟打仗厲害,玩起權謀之術也是如此的老練,此人真是太難對付了。”
郭嘉:“那是他手下有個賈詡在幫他,要說難對付的也是賈詡這個老狐狸,我上次勸明公派兵偷襲馬邑城,估計也是被賈詡識破的。”
荀攸:“我在長安聽說李儒也暗中投靠了郭瀟,也不知道這個消息是真是假。”
荀彧皺起眉頭道:“李儒要是也投靠了郭瀟,那這個郭瀟可就更難對付了。”
郭嘉也是皺眉不語,隻管自顧自地喝酒。
三人沉默了片刻,荀攸開口問道:“我到濮陽之後,聽說郭瀟正在領兵在圍攻鄴城,曹使君為何還不出兵救援鄴城呢?”
荀彧苦笑道:“非是主公不肯出兵相救,隻是我軍接連敗在郭瀟的手下,現在已經無力再戰了。”
荀攸急道:“鄴城必須要救,否則,冀州一丟,兗州也將難以保全。”
郭嘉:“公達兄,你恐怕還不知道,袁術派大將紀靈統領五萬大軍正在攻打譙郡。陶謙也派他手下的大將曹豹統領三萬兵馬圍攻沛國。咱們現在別說是去救援鄴城,如何擊退這兩路兵馬都是個問題。”
荀攸好奇地道:“兗州刺史高幹不是袁紹的外甥嗎?他怎麽不發兵去救援鄴城。”
荀彧:“高幹此刻正在同主公商議救援鄴城的事情,不過,依我之見,他就是帶領麾下的全部兵馬去救援鄴城,他也不是郭瀟的對手。”
荀攸:“這個郭瀟真有這麽厲害嗎?”
郭嘉笑道:“公達兄,我和文若兄都是長於戰略,短於戰術,臨陣決策多有不足,如今你來了,或許可以幫助明公擊敗郭瀟。”
荀攸苦笑道:“打仗還是要靠軍隊的戰鬥力,計謀再好,也彌補不了軍隊的差距。”
荀攸話音剛落,荀府的管事走進來衝荀彧躬身施禮道:“主上,有密探從南皮城趕回來了。”
荀彧:“人呢?快傳他來見我。”
“那人回到府裏後,就累暈了過去,仆已經安排醫工在替他診治。”
管事說完,從懷裏掏出一卷竹簡交給荀彧。
荀彧接過竹簡,衝管事一擺手道:“你先下去吧,好生照顧他。”
“諾。”
等管事出去之後,荀彧展開竹簡,仔細地閱讀起來。
郭嘉見荀彧的眉頭越皺越緊,便關切地問道:“文若兄,是不是袁使君進攻幽州失利了。”
荀彧看完之後,將手裏的竹簡交給郭嘉道:“何止是失利,烏桓大單於蹋頓戰死,十萬大軍逃回去不足一萬。劉備在滹池河被徐庶擊敗,差點丟掉了性命。袁紹在南皮城下被高順擊敗,幾萬精兵折損了大半,如今幽州數萬大軍追在袁紹的身後南下,袁使君命不久矣。”
郭嘉接過竹簡,匆匆看過之後,又交給荀攸道:“真想不到在幽州破局之人竟然是徐庶徐元直。”
荀彧:“我早知徐庶之才不輸於咱們三人,隻是沒想到他這麽快就能得到郭瀟的重用。”
荀攸看過竹簡之後,由衷地讚歎道:“這個徐庶在滹池河用計擊敗劉備,真是環環相扣,即便是我在劉備的軍中,也未必能看破他的計策。”
郭嘉:“那是劉備被那一萬匹戰馬迷住了心智,他也不想想,能將烏桓人攆出關外的幽州軍,有那麽好打敗的嗎?”
荀彧:“關鍵是徐庶指揮的還不是正規的幽州軍,那就是改編過來的黑山軍。劉備與黃巾軍交手過多次,自然不會太重視這支黑山軍。”
荀攸:“也不知他們是如何擊敗烏桓人的,真是令我好奇的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