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鐵河區政府幾位領導正在研究龍口麵粉廠的事情。


    周懷中把基本情況介紹了一下,區長楊立臣思索片刻說道:“各位,這件事你們怎麽看?梁區長,你主管工業,先發表一下意見!”


    梁河區長是位老同誌,已經臨近退休,他劃了根火柴點燃一根煙道:“把麵粉廠賣給個人,咱們區可沒有先例,我覺得要慎重,萬一上麵不同意,那咱們都得挨批,不妥呀!”


    楊立臣沒發表意見,又看向另外一人:“張守業主任,你是體改辦負責人,也說一說。”


    張守業喝了口水道:“現在國家已經開始推進企業改革,咱們鐵河區也有不少企業實行了股份製改革。


    對龍口麵粉廠,當初我們也想嚐試股份製改革,可這廠子規模太小,並不符合相關要求,按理說倒也可以嚐試一下賣給個人,但這種方式有點敏感,我們得考慮市裏麵的意見,萬一像張區長所說,那就是給咱們已經找麻煩。”


    楊立臣接著問道:“張主任,你說現在麵粉廠能值多少錢?”


    “這個嗎?其實也值不了多少錢,那套設備五年前花了二十萬,當時就是二手貨,現在嘛,估計十萬塊錢頂天了,還有廠房,一兩萬塊錢吧,至於說地皮,這個不好說,一千多平米怎麽也值個七八萬,加起來二十四五萬?應該差不多了。”


    楊立臣輕輕說道:“二十五六萬,不多。”


    其他人聞聽心頭一緊,區長又有想法了。


    楊立臣今年四十三歲,這個年紀成為沈城工業大區的區長已是非常年輕。


    年輕人有魄力,猛衝猛打,希望在改革開放的大時代下做出一番成就。


    早在兩年前,做為主管工業副區長的楊立臣就支持過兩家企業的股份製改革,一家還是擁有一千多人的市級重點企業,以至於私下裏有人稱他為“楊改股”,這諢號“亦正亦邪”,有人稱讚,也有人不屑,甚至有人幸災樂禍,就等著他跌跟頭。


    楊立臣豈不知有多少人等著看自己的熱鬧,可這有如何?難道因此就不改革了嗎?那自己就是這個時代的罪人。


    當下的主流是改革,可怎麽改?誰都不好說,隻能摸著石頭過河。


    改革開放初期,國家的改革重點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這期間出現過問題,導致物價上漲,好在控製住了物價,市場經濟也逐漸成為主流。


    這一步算是平穩下來,但接下來更大的問題出現,那就是市場經濟規則下,國企沒有競爭力,改革的重點就成為了國企改革。


    國企為什麽沒有競爭力?很簡單,技術老化、產品落後、機構臃腫,就像是一個行將就木的老年人。


    怎麽樣這個“老年人”返老還童?那必須要技術升級,產品更新,同時淘汰那些人浮於事的人。


    說著簡單,做起來可就難了,無論是技術升級還是產品更新,首先你得有錢,沒錢什麽也幹不了,這就是資本的作用。


    資本在工業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沒有資本的持續投入,工業化根本不可能完成,這是規律,誰也無法更改。


    西方國家用了百年時間的積累才完成了工業化,采取的手段是不斷擴張和侵略,瘋狂掠奪其他國家的資源,最終才讓他們成為了發達國家。


    新中國成立之初,也想繪製一幅工業化國家的藍圖,可一窮二白沒有錢,靠自己根本完成不了基礎工業的建立,好在大哥毛熊國出現了,他們投入大量資金幫助這個小兄弟。


    短短五年時間就在北方建立了一百多個重大工業項目,什麽火電廠、水電站、煉鋼廠、煤礦和化工廠等等,從某個方麵說,毛熊國的投入是國家工業化的第一桶金。


    當然,毛熊國並非樂於助人,他是有求於人,希望國家能頂上去,幫你建設隻是酬勞罷了。


    後來,毛熊國霸道的本性顯露無遺,最後毛熊國撤出支援。


    沒了資本,國家工業發展變得艱難,在那段時間裏,全國上下為了延續工業發展可謂想盡了辦法,全民燒爐就是那個時代的寫照。


    時光飛逝,改革開放後,國家再次出現在世界大舞台上時,西方發達國家已經開始了新一輪的工業電氣化,而國內的工業化水平還處於五六十年代,整整落後三十多年。


    這似乎又回到了剛剛建國時的階段,國家依舊要打造工業化強國,可還是沒錢,要知道八十年代初國家的外匯儲備也隻有廖廖幾十億米元,從島國引進兩套煉鋼生產線就是百億米元,全國上下那麽多工業企業都無以為繼,這一局怎麽破?


    沒辦法破,隻能在一邊引入外資的同時一邊對企業進行改革,主流方向是股份製,引入各方資本,特別是民營資本,也就是說發動所有人的力量提升工業水平。


    道理就是這些,即便在當下的時代裏,沒有多少人能真正意識到資本的重要性,可企業要想生存和發展,必須得有資金,讓地方掏錢?除非是重要的支柱企業,要不然不可能。


    楊立臣做為年輕的領導幹部,深知當前的形勢,特別是在了解鐵河區的企業情況後,更是對企業的前景深深的擔憂。


    鐵河區做為沈城的工業區,擁有最多的工業企業,部級企業兩家,這不歸地方管,可以,先放在一邊;廳級企業八家,這你也管不著,可以,再放在一邊。


    區級企業十八家,都是幾百人的中型企業,這就歸你管了,還不算街道辦的五十多家企業,加起來近萬人的職工,算上家屬更有五六萬人,你怎麽管?


    這些企業曾經讓鐵河區繁榮一時,十多年前,所有企業生產出的產品直接賣給供銷社,統供統銷,生產多少賣多少,真是多勞多得。


    <a href="http://m.xiashuba.com" id="wzsy">xiashuba.com</a>


    可現在完蛋了,生產出的東西供銷社連理不理一眼,人家那裏有南方來的更好產品,你這破爛誰要?要了也賣不出去,自己玩吧。


    一兩個企業這樣還可以接受,可一大半企業的產品都這樣,這代表著什麽?代表著企業要完蛋了。


    市場規律下,企業不行就破產,看似簡單,實際絕非如此,企業破產了工人怎麽辦?送到其他企業工作?可下家企業也要破產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返奔騰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蘋果炒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蘋果炒飯並收藏重返奔騰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