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雲在盛海糧油購買了兩百多萬的配套設備,趙有誌還想打個折扣,可被林雲婉言拒絕了。
金龍公司每天都在賺錢,盛海糧油每天卻在賠錢,林雲能幫助對方的也隻有購買這些設備了,趙有誌感恩戴德,兩百多萬的貨款對盛海糧油來說,起碼能讓這個月的工資壓力緩解一下吧。
趙有誌也想讓林雲購買他的方便麵生產線,但他知道自家實力不行,人家需要的是年產千萬袋級別的生產線,別說盛海糧油了,整個國家都造不出來,對方總不能賣幾十套年產三百萬袋的設備用吧。
來盛海市一趟辦了兩件大事,特別是跟盛海家化合作,隻要對方塑料碗弄出來,國產康師傅紅燒牛肉大碗麵將第一次出現老百姓麵前,到時候又要掀起一場國民購買狂潮。
這一招對頂益公司也算是一個降維打擊,即便對方很快也能做出來,可這先手又讓金龍公司搶了過去,到時候恐怕魏英州做夢都能哭醒了。
就在三人準備回沈城之時,林雲的“大哥大”響了。
“兄弟,在沈城嗎?我過去一趟呀?”孫怡的聲音傳了過來。
“孫大哥呀,沒在沈城,在盛海市呢。”林雲回答。
“怎麽又跑盛海去了?”對方問道。
“辦點事,有事嗎?”
“哦,沒什麽事,我聽說你考上華夏大學了,前一段我這太忙了,參加了不少活動,沒為兄弟祝賀呢,現在有工夫了,你直接到首都,我們好好慶祝一下。”
“嗐,慶祝什麽,不就是考上大學了嘛,就不麻煩孫哥你了!”林雲本想推辭一下,卻被孫怡“斷然”拒絕。
“那可不行,你考上華夏大學,我做為學長,當然要迎接一下學弟,別廢話了,趕緊過來吧,你買什麽時候的火車票?我去車站接你。”
沒辦法,三人隻能買了盛海到首都的火車票,早上八點的火車,晚上十點多到站,孫怡開著自己的大奔馳在車站門口等著。
“孫大哥,這是我姐林芳怡,現在是金龍公司負責財務副總經理。”
“哦,你也把姐給找來了?”孫怡下意識問道。
林雲立刻“警惕”道:“怎麽?你姐也來了?”
孫怡的那個二姐孫思宇給林雲留下了深刻印象,太強勢,要不是林雲“境界”太高,還真得被對方氣個半死,當然,林雲覺得以後兩人也沒什麽太多見麵的機會,可對方語氣不對。
孫怡麵露尷尬,訕訕笑道:“兄弟,我那個二姐呢,是有點愣,但人不壞,上次之後,她就後悔了,總想賠禮道歉,我原本不想理她,可架不住她軟磨硬泡………兄弟,你給她一次道歉的機會,就看在我麵子上好不好?”
孫怡都這麽說了,林雲當然不能再斤斤計較了,不過今天就算了,太晚了,三人吃了一頓夜宵便到酒店休息了。
最近孫怡很忙,頭一陣子參加了幾場頒獎典禮和節目錄製,什麽內地華語金曲獎,南北兩地歌手大聯歡,孫怡說起這段經曆那是相當的自豪,儼然一副業內大佬的架勢。
但接下來就是一段相當“艱苦”的曆程了,一個月內,孫怡帶著謝曉東和張米走了六個座城市,幹什麽呢?走穴商演唄,一個月時間裏參加了十一個商業演出,簡直都要瘋了。
當然,錢也賺的不少,現在謝曉東已經成了國內頂流歌手,一場商演費用是一萬五千塊,張米差一點,可也不少,出場費是一萬塊錢,兩人加起來的出場費兩萬五,再算上車馬費,每去一個地方就能得到兩萬七八千塊錢。
這樣算下來的話,一個月內十一次商演,接近三十萬塊錢。
按照合約規定,正大公司與藝人的商業分成是三比一,三十萬塊的總收入,正大公司獲得二十二萬,謝曉東和張米加起來是七萬多塊錢。
即便對正大公司來說,一個月二十多萬的收入也不少了,更不用說謝曉東和張米兩個人。
他們原來就是普通人,最賺錢的工作就是在歌廳唱歌,一個月賺個一千塊錢就高興的要命,現在有名氣了,一個月內全部成了萬元戶。
兩個歌手賺了錢那是高興的不得了,可對孫怡來說,這一個月的經曆隻剩下了不堪的回憶,的確,一個月內跑了十一場商演,簡直就是“曹操”,說到就到呀!
沒辦法,在八九十年代,一個歌手,或者一個音樂製作公司賺錢的方式隻有兩種,一種就是發唱片,通過賣磁帶的方式賺錢,謝曉東發行了一盤磁帶,以《同桌的你》和《小芳》做為主打歌,銷量相當的好,如今已經賣了八十萬盤,賺了將近百萬。
另外一種方式就是參加各種商演,也是公司的利潤大頭,就是有點累。
現在隻有這兩種方式賺錢,連參加電影演出的機會都沒有,因為九十年代初期,內地電影廠都是國有,參演的演員全部是正式職工,賺的是死工資,一個月拿四五百塊錢,如果票房高,至多再給幾千塊的獎勵,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劉小慶。
劉小慶是八九十年代最著名的演員,甚至沒有之一,僅僅在八十年代就有兩部票房過億的電影,成為第一代國人偶像,放在二十年後絕對是影後級別,就這麽一位影後級的演員,工資比廠子裏掃地的阿姨也多不了多少。
那時電影廠和港城拍攝合資片《火燒圓明園》,人家港城的演員每天都有專門廚師做小灶,可她這位票房過億的女明星每頓飯隻能吃饅頭,因為廠裏規定,職工夥食費不能超過一塊五。
<a href="http://m.ddxs.com" id="wzsy">ddxs.com</a>
導演對港城男演員照顧有佳,但對她這位女主角愛搭不理,氣的她大哭不已,後來想清楚了其中原因,回到電影廠便辭職單幹,和港城導演合作拍了不少電影,這才賺了大錢,九十年代中期甚至成了國內第一富婆。
在九二年這段時間,內地的電影產業始終都是由國營廠壟斷,至多是和港城合資,內地演員根本賺不到錢。
直到九四年,因為電視機的普及,看電影的人越來越少,國營電影廠已經無法生存,終於國家放開了影視行業,允許私人資本進入,這才讓華國的電影事業重新煥發青春,那時很多歌手才找到了一條新的賺錢道路,至於說現在,再有名的歌手一年至多能賺個幾十萬而已,音樂製作公司也是如此,磁帶賣不過盜版,隻能全國奔波參加商演。
當然,孫怡覺得累,可也心甘情願,畢竟錢是賺到手了,真金白銀才最實在。
金龍公司每天都在賺錢,盛海糧油每天卻在賠錢,林雲能幫助對方的也隻有購買這些設備了,趙有誌感恩戴德,兩百多萬的貨款對盛海糧油來說,起碼能讓這個月的工資壓力緩解一下吧。
趙有誌也想讓林雲購買他的方便麵生產線,但他知道自家實力不行,人家需要的是年產千萬袋級別的生產線,別說盛海糧油了,整個國家都造不出來,對方總不能賣幾十套年產三百萬袋的設備用吧。
來盛海市一趟辦了兩件大事,特別是跟盛海家化合作,隻要對方塑料碗弄出來,國產康師傅紅燒牛肉大碗麵將第一次出現老百姓麵前,到時候又要掀起一場國民購買狂潮。
這一招對頂益公司也算是一個降維打擊,即便對方很快也能做出來,可這先手又讓金龍公司搶了過去,到時候恐怕魏英州做夢都能哭醒了。
就在三人準備回沈城之時,林雲的“大哥大”響了。
“兄弟,在沈城嗎?我過去一趟呀?”孫怡的聲音傳了過來。
“孫大哥呀,沒在沈城,在盛海市呢。”林雲回答。
“怎麽又跑盛海去了?”對方問道。
“辦點事,有事嗎?”
“哦,沒什麽事,我聽說你考上華夏大學了,前一段我這太忙了,參加了不少活動,沒為兄弟祝賀呢,現在有工夫了,你直接到首都,我們好好慶祝一下。”
“嗐,慶祝什麽,不就是考上大學了嘛,就不麻煩孫哥你了!”林雲本想推辭一下,卻被孫怡“斷然”拒絕。
“那可不行,你考上華夏大學,我做為學長,當然要迎接一下學弟,別廢話了,趕緊過來吧,你買什麽時候的火車票?我去車站接你。”
沒辦法,三人隻能買了盛海到首都的火車票,早上八點的火車,晚上十點多到站,孫怡開著自己的大奔馳在車站門口等著。
“孫大哥,這是我姐林芳怡,現在是金龍公司負責財務副總經理。”
“哦,你也把姐給找來了?”孫怡下意識問道。
林雲立刻“警惕”道:“怎麽?你姐也來了?”
孫怡的那個二姐孫思宇給林雲留下了深刻印象,太強勢,要不是林雲“境界”太高,還真得被對方氣個半死,當然,林雲覺得以後兩人也沒什麽太多見麵的機會,可對方語氣不對。
孫怡麵露尷尬,訕訕笑道:“兄弟,我那個二姐呢,是有點愣,但人不壞,上次之後,她就後悔了,總想賠禮道歉,我原本不想理她,可架不住她軟磨硬泡………兄弟,你給她一次道歉的機會,就看在我麵子上好不好?”
孫怡都這麽說了,林雲當然不能再斤斤計較了,不過今天就算了,太晚了,三人吃了一頓夜宵便到酒店休息了。
最近孫怡很忙,頭一陣子參加了幾場頒獎典禮和節目錄製,什麽內地華語金曲獎,南北兩地歌手大聯歡,孫怡說起這段經曆那是相當的自豪,儼然一副業內大佬的架勢。
但接下來就是一段相當“艱苦”的曆程了,一個月內,孫怡帶著謝曉東和張米走了六個座城市,幹什麽呢?走穴商演唄,一個月時間裏參加了十一個商業演出,簡直都要瘋了。
當然,錢也賺的不少,現在謝曉東已經成了國內頂流歌手,一場商演費用是一萬五千塊,張米差一點,可也不少,出場費是一萬塊錢,兩人加起來的出場費兩萬五,再算上車馬費,每去一個地方就能得到兩萬七八千塊錢。
這樣算下來的話,一個月內十一次商演,接近三十萬塊錢。
按照合約規定,正大公司與藝人的商業分成是三比一,三十萬塊的總收入,正大公司獲得二十二萬,謝曉東和張米加起來是七萬多塊錢。
即便對正大公司來說,一個月二十多萬的收入也不少了,更不用說謝曉東和張米兩個人。
他們原來就是普通人,最賺錢的工作就是在歌廳唱歌,一個月賺個一千塊錢就高興的要命,現在有名氣了,一個月內全部成了萬元戶。
兩個歌手賺了錢那是高興的不得了,可對孫怡來說,這一個月的經曆隻剩下了不堪的回憶,的確,一個月內跑了十一場商演,簡直就是“曹操”,說到就到呀!
沒辦法,在八九十年代,一個歌手,或者一個音樂製作公司賺錢的方式隻有兩種,一種就是發唱片,通過賣磁帶的方式賺錢,謝曉東發行了一盤磁帶,以《同桌的你》和《小芳》做為主打歌,銷量相當的好,如今已經賣了八十萬盤,賺了將近百萬。
另外一種方式就是參加各種商演,也是公司的利潤大頭,就是有點累。
現在隻有這兩種方式賺錢,連參加電影演出的機會都沒有,因為九十年代初期,內地電影廠都是國有,參演的演員全部是正式職工,賺的是死工資,一個月拿四五百塊錢,如果票房高,至多再給幾千塊的獎勵,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劉小慶。
劉小慶是八九十年代最著名的演員,甚至沒有之一,僅僅在八十年代就有兩部票房過億的電影,成為第一代國人偶像,放在二十年後絕對是影後級別,就這麽一位影後級的演員,工資比廠子裏掃地的阿姨也多不了多少。
那時電影廠和港城拍攝合資片《火燒圓明園》,人家港城的演員每天都有專門廚師做小灶,可她這位票房過億的女明星每頓飯隻能吃饅頭,因為廠裏規定,職工夥食費不能超過一塊五。
<a href="http://m.ddxs.com" id="wzsy">ddxs.com</a>
導演對港城男演員照顧有佳,但對她這位女主角愛搭不理,氣的她大哭不已,後來想清楚了其中原因,回到電影廠便辭職單幹,和港城導演合作拍了不少電影,這才賺了大錢,九十年代中期甚至成了國內第一富婆。
在九二年這段時間,內地的電影產業始終都是由國營廠壟斷,至多是和港城合資,內地演員根本賺不到錢。
直到九四年,因為電視機的普及,看電影的人越來越少,國營電影廠已經無法生存,終於國家放開了影視行業,允許私人資本進入,這才讓華國的電影事業重新煥發青春,那時很多歌手才找到了一條新的賺錢道路,至於說現在,再有名的歌手一年至多能賺個幾十萬而已,音樂製作公司也是如此,磁帶賣不過盜版,隻能全國奔波參加商演。
當然,孫怡覺得累,可也心甘情願,畢竟錢是賺到手了,真金白銀才最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