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走進屋,好家夥,家徒四壁有點誇張,家徒三壁完全正確。
屋裏有一個大炕,上麵坐著個半大“老太太”,看上去也有五十七八歲的樣子,不用問,這是王德山的老婆。
還有兩個五六歲的孩子,一男一女虎頭虎腦,看著呼啦啦進來的人有些害怕,向老太太懷裏鑽去。
任白華看了看兩個孩子,轉過頭問道:“老王,你孫子孫女都來看你了,兩個兒子呢?他們幹什麽去了?”
王德山回答:“他們去宋莊了,聽說首都大學來了兩位專家,研究……也不知道研究啥,昨天來的,老葛頭大早晨就把我那兩兒子叫過去了,說是采訪,還叫我去,我沒去,去了也不懂。”
“采訪?”
周文舉想了下,然後點點頭,“對,這兩天首都是來了幾個人,說是研究農村經濟,哦,到宋莊了,沒到你們這?”
王德山坐在火炕上傻嗬嗬笑了笑:“我們這地方窮,到這裏都沒東西給他們吃,宋莊好很多,到時候村長安排下就行了,我兩兒子去宋莊就能吃頓中午飯了。”
“老王,那你咋不去呢?”任白華開玩笑道。
“我不是前天把腳崴了嘛,再說了,在家陪孫子更好。”
“首都的專家來調研農村經濟?”
林雲很好奇,馬上問道:“周縣長,宋莊在什麽地方?”
“宋莊呀,離這裏三裏地,怎麽?林總想去看看?”
“對,其實現在國家都農村很重視,我的大學導師就有不少關於農村的課題,說不定王師傅口中的那幾位專家和我是校友呢。”
“好,那我們現在就去看看!”
林雲對農村越有興趣,周文舉就越高興。
“先不急!”
林雲示意跟隨自己來的工作人員,對方拎著一個小麻袋走了過來,林雲接過麻袋遞給王德山:“師傅,這是周縣長為大家準備的年貨,現在是正月,還沒過完年,我們的年貨也不算晚。”
“這……!”
王德山有些不好意思,任白華在旁說道:“老王,這位是金龍公司的董事長,咱們去年收獲白麵就是他們買去的,沒有人家,你這個年都過不好。”
“好好,原來是大財主,那就謝謝你了。”
王德山接過麻袋,立刻打開看了看,頓時笑容滿麵。
麻袋裏放著十幾斤豬肉,對王德山這樣的困難戶來說,一年下來都未必能吃上幾頓肉。
“老太婆,今天晚上咱們能吃餃子了。”王德山高興極了。
“來,這是我給兩位小朋友買的糖!”
林雲又拿出一包大白兔奶糖遞給坐在火炕上的孩子,兩個小朋友戰戰兢兢沒敢接,他們的奶奶接過來,然後雙手合十表示感謝。
幾個人從屋子裏走出,林雲百感交集:“周縣長,咱們農民真是不容易,辛辛苦苦幹一年,到頭來隻能勉強吃口飯,你看這王師傅家,什麽都沒有,兩個孩子也是可憐呀。”
“唉,可不是嘛,但也沒法子,他們還好,畢竟有三個壯勞力,起碼能幹活,有的人家隻有一個壯勞力,男人女人隻能一起下地幹活,那個王德山今年才四十一歲,看上去卻像六十歲的老人,這都是累的,咱們國家的農民呀,不容易。”
林雲點了點頭,農民們的確不容易,以前不容易,現在同樣不容易,在他們眼前,似乎隻有一條進城打工的道路。
北方農民還好,起碼有大片肥沃土地可以種,南方大多數地方的農民連田都沒得種,比如江浙地區,那邊水網密集,把農田分割的支離破粹,每家每戶隻有一兩畝地,即便豐收年景也吃不飽飯,隻能另尋出路。
以前農民日子不好過也隻能挺著,現在有進城打工這條路,於是年輕人紛紛出走離開農村,-大學生畢業留在城市裏,學曆不高的直接跑到城裏做工,所以就形成了大規模人口流動,農村人越來越少,城市居民越來越多。
現代化的標誌就是城市化和工業化,城市化就代表農民大量進入城市,所以這是大勢所趨,無法阻擋,但華國有七八億的農民,城市化也不可能永無止境,即便二十多年後,城市化已經接近百分之六十,全國也有六億農民,他們始終是國家最關注的一群人,如何讓這些人過上好日子也是國家最重要的問題。
林雲也經常在思考這個問題,隻靠國家來解決是不可能的,必須要有產業化的支撐,如何發展農村經濟就是一條道路,其中關鍵就是要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
<a href="http://m.yqxsw.org" id="wzsy">yqxsw.org</a>
在改革開放發展過程中有很多值得借鑒的例子,比如華溪村、南傑村等村莊,都是帶領農民致富的典型案例,隻是後來因為這個那個的原因出現了問題,但方向沒錯,就是利用農村的資源進行農產品深加工,然後打造自己的品牌,匯元就是最突出的一家企業。
在從九十年代中期開始,一直到下世紀頭十年,匯元品牌成了華國最知名的品牌之一,無論是過年過節還是迎賓送客,匯元果汁絕對是當之無愧的首選飲料,匯元公司就是依托農村,承包大片田地種植水果,農民按照要求種植水果,匯元公司定期收購水果,雙方配合,最終走向了一條統購統銷的道路,可謂雙贏。
林雲也要走這條道路,農民們也要走這條路,因為隻有這條路才是真正依托於農村自身,也是綠水青山之路。
當然,這條路看起來很容易,實際上是很難,主要就是品牌的建立,隻有真正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品牌才能把上遊原材料產業帶動起來,沒有品牌,做出的產品價格就不高,賺不到錢的產品不是好產品。
在前世,匯元公司這個品牌在鼎盛時期已經很不錯,通過廣告做到了家喻戶曉的程度,但因為一件事,讓匯元公司陷入了巨大輿論之中,他們想把匯元這個品牌賣給樂可公司,結果反對之聲鋪天蓋地席卷而來,說他們要把民族品牌賣給給國外,是叛徒。
這起並購就在巨大的輿論反對聲中不了了之,從那以後匯元就走向了沒落。
其實多年後複盤來看,匯元並不是要把品牌賣給國外,實在是他們力不從心,匯元把錢都投入到了上遊原材料的建設中,買下大片肥沃土地準備種植優質水果,負責人覺得隻有掌握了優質原材料,才能讓產品更好,原材料和產品相比,前者更重要,普通人哪裏懂這些。
說到底,其實就是資金的問題,如果匯元有錢,他們也不會賣掉這個品牌。
當然,在九三年,匯元公司也才剛剛成立,距離輝煌還遠呢,林雲的想法也要慢慢來實踐。
屋裏有一個大炕,上麵坐著個半大“老太太”,看上去也有五十七八歲的樣子,不用問,這是王德山的老婆。
還有兩個五六歲的孩子,一男一女虎頭虎腦,看著呼啦啦進來的人有些害怕,向老太太懷裏鑽去。
任白華看了看兩個孩子,轉過頭問道:“老王,你孫子孫女都來看你了,兩個兒子呢?他們幹什麽去了?”
王德山回答:“他們去宋莊了,聽說首都大學來了兩位專家,研究……也不知道研究啥,昨天來的,老葛頭大早晨就把我那兩兒子叫過去了,說是采訪,還叫我去,我沒去,去了也不懂。”
“采訪?”
周文舉想了下,然後點點頭,“對,這兩天首都是來了幾個人,說是研究農村經濟,哦,到宋莊了,沒到你們這?”
王德山坐在火炕上傻嗬嗬笑了笑:“我們這地方窮,到這裏都沒東西給他們吃,宋莊好很多,到時候村長安排下就行了,我兩兒子去宋莊就能吃頓中午飯了。”
“老王,那你咋不去呢?”任白華開玩笑道。
“我不是前天把腳崴了嘛,再說了,在家陪孫子更好。”
“首都的專家來調研農村經濟?”
林雲很好奇,馬上問道:“周縣長,宋莊在什麽地方?”
“宋莊呀,離這裏三裏地,怎麽?林總想去看看?”
“對,其實現在國家都農村很重視,我的大學導師就有不少關於農村的課題,說不定王師傅口中的那幾位專家和我是校友呢。”
“好,那我們現在就去看看!”
林雲對農村越有興趣,周文舉就越高興。
“先不急!”
林雲示意跟隨自己來的工作人員,對方拎著一個小麻袋走了過來,林雲接過麻袋遞給王德山:“師傅,這是周縣長為大家準備的年貨,現在是正月,還沒過完年,我們的年貨也不算晚。”
“這……!”
王德山有些不好意思,任白華在旁說道:“老王,這位是金龍公司的董事長,咱們去年收獲白麵就是他們買去的,沒有人家,你這個年都過不好。”
“好好,原來是大財主,那就謝謝你了。”
王德山接過麻袋,立刻打開看了看,頓時笑容滿麵。
麻袋裏放著十幾斤豬肉,對王德山這樣的困難戶來說,一年下來都未必能吃上幾頓肉。
“老太婆,今天晚上咱們能吃餃子了。”王德山高興極了。
“來,這是我給兩位小朋友買的糖!”
林雲又拿出一包大白兔奶糖遞給坐在火炕上的孩子,兩個小朋友戰戰兢兢沒敢接,他們的奶奶接過來,然後雙手合十表示感謝。
幾個人從屋子裏走出,林雲百感交集:“周縣長,咱們農民真是不容易,辛辛苦苦幹一年,到頭來隻能勉強吃口飯,你看這王師傅家,什麽都沒有,兩個孩子也是可憐呀。”
“唉,可不是嘛,但也沒法子,他們還好,畢竟有三個壯勞力,起碼能幹活,有的人家隻有一個壯勞力,男人女人隻能一起下地幹活,那個王德山今年才四十一歲,看上去卻像六十歲的老人,這都是累的,咱們國家的農民呀,不容易。”
林雲點了點頭,農民們的確不容易,以前不容易,現在同樣不容易,在他們眼前,似乎隻有一條進城打工的道路。
北方農民還好,起碼有大片肥沃土地可以種,南方大多數地方的農民連田都沒得種,比如江浙地區,那邊水網密集,把農田分割的支離破粹,每家每戶隻有一兩畝地,即便豐收年景也吃不飽飯,隻能另尋出路。
以前農民日子不好過也隻能挺著,現在有進城打工這條路,於是年輕人紛紛出走離開農村,-大學生畢業留在城市裏,學曆不高的直接跑到城裏做工,所以就形成了大規模人口流動,農村人越來越少,城市居民越來越多。
現代化的標誌就是城市化和工業化,城市化就代表農民大量進入城市,所以這是大勢所趨,無法阻擋,但華國有七八億的農民,城市化也不可能永無止境,即便二十多年後,城市化已經接近百分之六十,全國也有六億農民,他們始終是國家最關注的一群人,如何讓這些人過上好日子也是國家最重要的問題。
林雲也經常在思考這個問題,隻靠國家來解決是不可能的,必須要有產業化的支撐,如何發展農村經濟就是一條道路,其中關鍵就是要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
<a href="http://m.yqxsw.org" id="wzsy">yqxsw.org</a>
在改革開放發展過程中有很多值得借鑒的例子,比如華溪村、南傑村等村莊,都是帶領農民致富的典型案例,隻是後來因為這個那個的原因出現了問題,但方向沒錯,就是利用農村的資源進行農產品深加工,然後打造自己的品牌,匯元就是最突出的一家企業。
在從九十年代中期開始,一直到下世紀頭十年,匯元品牌成了華國最知名的品牌之一,無論是過年過節還是迎賓送客,匯元果汁絕對是當之無愧的首選飲料,匯元公司就是依托農村,承包大片田地種植水果,農民按照要求種植水果,匯元公司定期收購水果,雙方配合,最終走向了一條統購統銷的道路,可謂雙贏。
林雲也要走這條道路,農民們也要走這條路,因為隻有這條路才是真正依托於農村自身,也是綠水青山之路。
當然,這條路看起來很容易,實際上是很難,主要就是品牌的建立,隻有真正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品牌才能把上遊原材料產業帶動起來,沒有品牌,做出的產品價格就不高,賺不到錢的產品不是好產品。
在前世,匯元公司這個品牌在鼎盛時期已經很不錯,通過廣告做到了家喻戶曉的程度,但因為一件事,讓匯元公司陷入了巨大輿論之中,他們想把匯元這個品牌賣給樂可公司,結果反對之聲鋪天蓋地席卷而來,說他們要把民族品牌賣給給國外,是叛徒。
這起並購就在巨大的輿論反對聲中不了了之,從那以後匯元就走向了沒落。
其實多年後複盤來看,匯元並不是要把品牌賣給國外,實在是他們力不從心,匯元把錢都投入到了上遊原材料的建設中,買下大片肥沃土地準備種植優質水果,負責人覺得隻有掌握了優質原材料,才能讓產品更好,原材料和產品相比,前者更重要,普通人哪裏懂這些。
說到底,其實就是資金的問題,如果匯元有錢,他們也不會賣掉這個品牌。
當然,在九三年,匯元公司也才剛剛成立,距離輝煌還遠呢,林雲的想法也要慢慢來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