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西夏不好打,就免不了要說一說西夏的軍備構成。
西夏是全民皆兵的體製。不論男女,隻要是年齡十四歲至七十歲之間的西夏國民,誰都不能逃避兵役。
平時你盡管從事各行各業或者在家相夫教子,但隻要戰爭爆發,每一個國民都是兵!
所以說西夏雖然人口不足百萬,但是它招募起兵力來,往最少了說也能集結三十萬大軍,而且其中至少有一半是壯年精銳。
說起西夏軍隊的精銳來,狄烈如數家珍、頭頭是道。
就好像後世出生在共和國空軍家庭的孩子,打小就知道米國有什麽型號的灰機一樣,狄烈一家世代都有人參與對西夏的作戰,對西夏軍力的概況非常了解。
西夏的精銳部隊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就是勁弩兵團。
勁弩兵團的裝備就是狄烈手裏拿著的神臂弓。
神臂弓,又稱神臂弩,原本是大宋發明的弩箭器械。神宗時期發明,弓身長三尺三,弦長二尺五,射程遠達二百四十多步,號稱其他器械都及不上,成為宋軍弩手的製式兵器之一。
話說大宋朝的文官們有個毛病,就是喜歡炫耀和吹牛逼。
早在仁宗時期,恰有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於是朝廷就把曾公亮和丁度編撰《武經總要》印刷了之後滿世界的曬,一來炫耀活字印刷這項偉大發明,二來通過《武經總要》告訴世人,我大宋的軍事科技如何牛逼。
這樣炫耀的結果就是《武經總要》迅速傳到了遼國和西夏,如此一來,非但大宋的軍事科技再無秘密可言,而且還被異國番邦學了去,造出相同的器具反過來完虐宋軍。
而到了神宗時期,以宰執王安石為代表的大宋官員還沒意識到這一點,繼續保持著傻逼狀態。
熙寧元年,宋人李宏發明了第一代神臂弓,即強弩。以檿(一種韌性極佳的喬木)為臂,檀為弰,鐵為登子槍頭,銅為馬麵牙發,麻繩紮絲為弦。
第一代神臂弓立即被用於戰爭之中,卻不知保密其製作工藝,結果被西夏在戰場上繳獲了數件回去,再加上大宋文人炫耀出來的書麵資料,西夏很快就仿製出了山寨品。
必須承認的是,西夏山寨出來的神臂弓在品質性能上遠勝大宋的原版神臂弓,因為西夏人做出了一項重要改進,將檿木和檀木改為了野生犛牛角!
這項改進不僅增強了神臂弓的堅韌度和耐久度,而且增加了神臂弓的射程。比原版神臂弓的射程增加了一百步還多,更重要的則是增加了弩箭的穿透力。
西夏試製神臂弓時的針對性極強,專門針對大宋著名的步人甲,設計的標準,就是必須穿透身穿步人甲的目標。
試想,在冷兵器時代的戰場上,在雙方都有神臂弓的情況下,彼方比己方的射距多出了一百步,這是一個什麽概念?這就是一邊倒的屠殺!
就是這個山寨版的神臂弓設計,讓大宋的能工巧匠幹瞪眼沒辦法,因為大宋的版圖裏沒有那種青藏高原以及黃土高坡上的野生犛牛!
除卻勁弩兵團,西夏還有兩大精銳之師,鐵鷂子和步跋子。
鐵鷂子是重裝騎兵,騎兵和坐馬全身覆蓋冷鍛甲。
冷鍛甲是西夏鐵匠獨有的技術,其工藝技術領先全世界,遠勝遼國和大宋。
冷鍛甲不怕大宋的神臂弓,也不怕大宋步兵的樸刀和長槍,是當世各國軍隊裏配備的最好的防禦鎧甲,沒有之一。
鐵鷂子騎兵的身體與坐下戰馬的身體是用鐵鏈連在一起的,人馬一體。即使敵人的弓弩或兵器碰巧沿著甲片甲葉的縫隙紮了進去導致騎兵死亡,騎兵也不會從馬上掉落下來,依舊能夠完成衝鋒。
所以一旦鐵鷂子和大宋步兵遭遇,隻要兵力沒有懸殊到十倍以上,那麽不論大宋步兵擺出什麽樣的精妙戰陣,都擋不住鐵鷂子的一波衝鋒。
然後再說步跋子,步跋子就是西夏步兵。這種步兵由山間部落的丁壯組成。
西夏領地多有溝壑山坡,這些丁莊從小就練就了在複雜地形中奔走如飛的本領。上山下坡如履平地,出入溪澗堪比遊魚,更能逾高超遠,縱跳如飛。
在山穀深險之處,是西夏步跋子的主場,擊刺掩襲,每戰必勝。來自中原的宋軍根本沒法與之相抗。
狄烈總結道:“西夏大軍作戰,通常采取遊擊戰術,一旦發現脫離大宋主力的軍隊,便即集中優勢兵力予以殲滅。”
“采用的戰法很簡單,首先是勁弩兵團一陣覆蓋性的遠程打擊,然後是鐵鷂子發動集團衝鋒,最後是步跋子上陣肉搏,這一手百試百靈。大宋軍隊毫無辦法。”
在以往大宋和西夏的戰爭中,大宋基本上隻能在要塞和城池的防禦戰中取得勝利。
聽到這裏,方金芝忍不住插了一句話,“咱們大宋為何不派騎兵追擊那些西夏的主力呢?”
這話一出口,連白勝都笑了,這個老婆真的讓人無語。
狄烈卻不能像白勝一樣對待方金芝,耐心給方金芝解釋了一番。
因為大宋缺馬,擁有的騎兵根本不足以追蹤行動迅捷蹤跡詭異的西夏軍主力。就算有斥候能夠偶爾探明敵軍在何處駐紮休憩,等到主力趕到之時,敵軍早就聽到風聲跑沒影了。
而若是采用單以騎兵去追擊,步兵隨後趕到的方式,則前部騎兵必然會被西夏主力滅亡,
方金芝聽了之後恍然大悟,不禁臊得滿臉通紅。她從小練武,十四五歲時就跟著父親叔叔和姑姑一起攻城拔寨,懂得攻城也精於巷戰,卻對野戰一無所知。
不論是大宋還是方臘的明教,都是不講究騎兵作戰的,或者說想講究也沒法講究,沒馬你怎麽練騎兵?
狄烈講述之後,大家喝了一輪酒,周成忽然說道:“在下聞聽狄館主所說的都是西夏兵馬的常規配置,不知道狄館主可知道麻魁和一品堂?”
狄烈點頭道:“麻魁和一品堂我也聽說過,隻不過我的祖輩和父兄都沒有遭遇過這兩個特殊兵種,不知道具體是怎樣的。”
白勝這才想起周成是在興慶府居住多年的,當即鼓勵道:“周師傅不妨說說你所了解的西夏,盡量詳細一些才好。”
周成道:“麻魁是西夏的女兵,經常與步跋子配合作戰,在一些要塞軍寨以及堡壘中,她們跟步跋子日常生活在一起。偶爾也會扮成遊牧或農耕的婦女,專門誘殺大宋的斥候。”
白勝聽後很是驚奇,問道:“這個時代裏也有女兵麽?”
西夏是全民皆兵的體製。不論男女,隻要是年齡十四歲至七十歲之間的西夏國民,誰都不能逃避兵役。
平時你盡管從事各行各業或者在家相夫教子,但隻要戰爭爆發,每一個國民都是兵!
所以說西夏雖然人口不足百萬,但是它招募起兵力來,往最少了說也能集結三十萬大軍,而且其中至少有一半是壯年精銳。
說起西夏軍隊的精銳來,狄烈如數家珍、頭頭是道。
就好像後世出生在共和國空軍家庭的孩子,打小就知道米國有什麽型號的灰機一樣,狄烈一家世代都有人參與對西夏的作戰,對西夏軍力的概況非常了解。
西夏的精銳部隊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就是勁弩兵團。
勁弩兵團的裝備就是狄烈手裏拿著的神臂弓。
神臂弓,又稱神臂弩,原本是大宋發明的弩箭器械。神宗時期發明,弓身長三尺三,弦長二尺五,射程遠達二百四十多步,號稱其他器械都及不上,成為宋軍弩手的製式兵器之一。
話說大宋朝的文官們有個毛病,就是喜歡炫耀和吹牛逼。
早在仁宗時期,恰有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於是朝廷就把曾公亮和丁度編撰《武經總要》印刷了之後滿世界的曬,一來炫耀活字印刷這項偉大發明,二來通過《武經總要》告訴世人,我大宋的軍事科技如何牛逼。
這樣炫耀的結果就是《武經總要》迅速傳到了遼國和西夏,如此一來,非但大宋的軍事科技再無秘密可言,而且還被異國番邦學了去,造出相同的器具反過來完虐宋軍。
而到了神宗時期,以宰執王安石為代表的大宋官員還沒意識到這一點,繼續保持著傻逼狀態。
熙寧元年,宋人李宏發明了第一代神臂弓,即強弩。以檿(一種韌性極佳的喬木)為臂,檀為弰,鐵為登子槍頭,銅為馬麵牙發,麻繩紮絲為弦。
第一代神臂弓立即被用於戰爭之中,卻不知保密其製作工藝,結果被西夏在戰場上繳獲了數件回去,再加上大宋文人炫耀出來的書麵資料,西夏很快就仿製出了山寨品。
必須承認的是,西夏山寨出來的神臂弓在品質性能上遠勝大宋的原版神臂弓,因為西夏人做出了一項重要改進,將檿木和檀木改為了野生犛牛角!
這項改進不僅增強了神臂弓的堅韌度和耐久度,而且增加了神臂弓的射程。比原版神臂弓的射程增加了一百步還多,更重要的則是增加了弩箭的穿透力。
西夏試製神臂弓時的針對性極強,專門針對大宋著名的步人甲,設計的標準,就是必須穿透身穿步人甲的目標。
試想,在冷兵器時代的戰場上,在雙方都有神臂弓的情況下,彼方比己方的射距多出了一百步,這是一個什麽概念?這就是一邊倒的屠殺!
就是這個山寨版的神臂弓設計,讓大宋的能工巧匠幹瞪眼沒辦法,因為大宋的版圖裏沒有那種青藏高原以及黃土高坡上的野生犛牛!
除卻勁弩兵團,西夏還有兩大精銳之師,鐵鷂子和步跋子。
鐵鷂子是重裝騎兵,騎兵和坐馬全身覆蓋冷鍛甲。
冷鍛甲是西夏鐵匠獨有的技術,其工藝技術領先全世界,遠勝遼國和大宋。
冷鍛甲不怕大宋的神臂弓,也不怕大宋步兵的樸刀和長槍,是當世各國軍隊裏配備的最好的防禦鎧甲,沒有之一。
鐵鷂子騎兵的身體與坐下戰馬的身體是用鐵鏈連在一起的,人馬一體。即使敵人的弓弩或兵器碰巧沿著甲片甲葉的縫隙紮了進去導致騎兵死亡,騎兵也不會從馬上掉落下來,依舊能夠完成衝鋒。
所以一旦鐵鷂子和大宋步兵遭遇,隻要兵力沒有懸殊到十倍以上,那麽不論大宋步兵擺出什麽樣的精妙戰陣,都擋不住鐵鷂子的一波衝鋒。
然後再說步跋子,步跋子就是西夏步兵。這種步兵由山間部落的丁壯組成。
西夏領地多有溝壑山坡,這些丁莊從小就練就了在複雜地形中奔走如飛的本領。上山下坡如履平地,出入溪澗堪比遊魚,更能逾高超遠,縱跳如飛。
在山穀深險之處,是西夏步跋子的主場,擊刺掩襲,每戰必勝。來自中原的宋軍根本沒法與之相抗。
狄烈總結道:“西夏大軍作戰,通常采取遊擊戰術,一旦發現脫離大宋主力的軍隊,便即集中優勢兵力予以殲滅。”
“采用的戰法很簡單,首先是勁弩兵團一陣覆蓋性的遠程打擊,然後是鐵鷂子發動集團衝鋒,最後是步跋子上陣肉搏,這一手百試百靈。大宋軍隊毫無辦法。”
在以往大宋和西夏的戰爭中,大宋基本上隻能在要塞和城池的防禦戰中取得勝利。
聽到這裏,方金芝忍不住插了一句話,“咱們大宋為何不派騎兵追擊那些西夏的主力呢?”
這話一出口,連白勝都笑了,這個老婆真的讓人無語。
狄烈卻不能像白勝一樣對待方金芝,耐心給方金芝解釋了一番。
因為大宋缺馬,擁有的騎兵根本不足以追蹤行動迅捷蹤跡詭異的西夏軍主力。就算有斥候能夠偶爾探明敵軍在何處駐紮休憩,等到主力趕到之時,敵軍早就聽到風聲跑沒影了。
而若是采用單以騎兵去追擊,步兵隨後趕到的方式,則前部騎兵必然會被西夏主力滅亡,
方金芝聽了之後恍然大悟,不禁臊得滿臉通紅。她從小練武,十四五歲時就跟著父親叔叔和姑姑一起攻城拔寨,懂得攻城也精於巷戰,卻對野戰一無所知。
不論是大宋還是方臘的明教,都是不講究騎兵作戰的,或者說想講究也沒法講究,沒馬你怎麽練騎兵?
狄烈講述之後,大家喝了一輪酒,周成忽然說道:“在下聞聽狄館主所說的都是西夏兵馬的常規配置,不知道狄館主可知道麻魁和一品堂?”
狄烈點頭道:“麻魁和一品堂我也聽說過,隻不過我的祖輩和父兄都沒有遭遇過這兩個特殊兵種,不知道具體是怎樣的。”
白勝這才想起周成是在興慶府居住多年的,當即鼓勵道:“周師傅不妨說說你所了解的西夏,盡量詳細一些才好。”
周成道:“麻魁是西夏的女兵,經常與步跋子配合作戰,在一些要塞軍寨以及堡壘中,她們跟步跋子日常生活在一起。偶爾也會扮成遊牧或農耕的婦女,專門誘殺大宋的斥候。”
白勝聽後很是驚奇,問道:“這個時代裏也有女兵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