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四水稻項目沒有一絲進展,李絮心情鬱悶不少。於是休息時間跑來玉米田散散心,玉米地裏整齊地抽出天花,腰部紅色的須絲飄蕩在空中,很是好看。
“玉米是怎麽做到碳四循環的呢?”李絮看著玉米,她是一點頭緒也沒有。
玉米是目前人類的主要作物,也是單產最高的作物。碳四水稻的目標就是模仿玉米,但是目前將玉米的碳四基因轉入水稻細胞後,水稻並沒有變成碳四植物。原本信心滿滿的李絮也變得失落不少。
“絮兒阿姨好!”丫丫稚嫩的聲音傳來。
李絮向聲源看去,是可愛的丫丫正在和自己打招呼。
“丫丫好!”
“阿姨不是說去看看丫丫的農場的嗎?”丫丫忽然有些不開心,大人總是說話不算數。
“丫丫對不起,阿姨最近非常忙。”
“可是丫丫種的植物長得可好了。”丫丫撅著嘴道,小手拉著李絮往自己的農場走。
丫丫的農場不大,是一個邊長4米的正方形。四周由玻璃封閉,從一道電子門進出。地裏種植有辣椒、胡蘿卜、菊花、玉米四種植物。在農作物間長出些許雜草,是前世常見的稗子,幼苗很像水稻,也是碳四植物。
丫丫的植物是隨意分布的,沒有像成人種地般分壟。
“絮兒阿姨,玉米開花了!”丫丫一隻手拉動李絮的袖子,另一隻手指向一株玉米。
“真的誒。”李絮走近一看,有5株玉米,其中3株抽出天花,另外兩株還沒有抽出天花。不過,為什麽另外兩株的頂部為什麽會有紅色的須呢?
一般玉米雄花開在頂部,也就是常說的天花,而雌花開在腰間,雌花結出的就是常說的玉米棒子。玉米棒子上有時會有紅色或者黃色的須絲,這個就是玉米的雌蕊。玉米這種雄花和雌花不在一個地方在禾本類植物中是很少見的,像水稻、小麥、高粱、小米都是雌雄同花。為什麽形成雜交水稻困難,就是因為雌花和雄花太近了,花苞還未打開就自動授粉了。前世袁隆平先生找到的野生雄性敗育水稻開啟了雜交水稻時代,其中是雄性敗育就是水稻的花隻有雌蕊,雄蕊沒有發育。
根據前世的生物知識,李絮記得玉米在發育時,頂部和腰部都是雌雄同花的。在隨後發育中,頂部的雌花退化,隻留下雄花發育成天花;而腰部相反,雄花退化,隻留下雌花發育成玉米棒子。
但是在這塊地裏,這兩株的頂部異常地生長著雌花。是原本開過天花,不過丫丫不小心將天花弄斷了嗎?
“丫丫,這5株是同時種的嗎?另外這兩株之前有沒有開花?”李絮指著兩株異常玉米問道。
“都是2個月前種的。沒看到開花,今天是第一次看到它們開花。”丫丫歪頭想道。
“這就奇怪了,丫丫能讓我再待會兒嗎?我想再看看。”
“好啊!阿姨慢慢看,我去除草了。”
李絮將5棵植株調查一遍,發現抽出天花的植株裏有一株居然沒有腰部雌花。像這種變異的玉米,在無土培養農場裏一旦發現就會被拔去,補種上新玉米,所以在無土培養農場裏是看不到這種奇怪玉米。反而是在人工土壤農場裏出現變異植株。
記憶慢慢浮現,李絮記起來這種是較常見的變異。玉米有幾對控製雌花雄花的基因,因為容易雜交,所以偶爾會有幾株變異植株。a株隻有頂部雄花,沒有腰部雌花;b株頂部雄花變成雌花,腰部有雌花;c株隻有頂部雌花,沒有腰部雌花。
李絮將這些性狀記錄下來,並拍照記錄。在征得丫丫同意後,李絮將幾株的芽尖細胞保存在培養皿中,畢竟這些玉米是丫丫的私人所有物。
這些失去天花是玉米讓李絮想起前世玉米增產的簡單方法。
“我怎麽忘了,還有去雄!”李絮走在無土培養農場間,看著滿是天花的玉米恍然大悟道。
去雄是前世給玉米增產的常用方法,用物理手段在雄蕊剛發出時將其去除,隻保留上風口的幾株天花。這樣一來,玉米就能將養料集**給玉米棒子。去雄玉米比不去雄玉米增產10%。這樣簡單的方法由於大滅絕影響反而失傳了,導致現在的玉米都是保留天花的。
不過空口無憑,還需要實物佐證。一方麵李絮將自己的想法寫成報告,希望宇咖能將幾塊剛抽出天花的玉米田進行去雄處理,這樣不需要三個月,隻要一個月就能出結果。
這個時代的玉米經過雜交,而且光照和水肥保持在最高效率,經過人工光照調節能使玉米早點開花結果。玉米是短日照植物,隻要是光照時間縮短就會開花,因此後世的玉米生產周期在3個月左右。
另一方麵,李絮不滿足物理去雄。這樣不僅耗時耗力,而且抽出的天花也是在浪費玉米的養料。最好的方法自然是一開始就隻生長雌花,這樣一來產量可能還能增加。理清思路,李絮立即著手采集變異玉米芽尖細胞,進行實驗。
“去雄?”宇咖被李絮的報告嚇一跳。雖說以前也有人提出過類似的方法,不過由於立體農場是封閉的,氣流流動困難,因此農場很少有大風。去雄後,微風恐怕不能將少數植株的花粉撒到大多數植株雌花上,這樣一來反而會造成玉米棒子結子率下降。導致玉米減產。所以一直沒人實際去實驗。
宇咖耐住性子,接著看報告。
報告上寫:我進行實地調查發現,農場裏風很弱,很難為玉米進行授粉。不過可以改造噴灑葉麵肥裝置。提前雄蕊植株玉米播種時間,將雄蕊花粉收集後通過機器人工授粉。不僅可以達到100%授粉,而且可以在雌花剛成熟之時就進行授粉。遠比以前等待頂部雄花花粉自然落下要節省時間,促進早結種子,能進一步縮短生產周期。
“改造噴葉肥裝置花費不是很高,可以一試。這樣吧,將一層的農場交給她實驗。”宇咖果斷道。現在是綠洲公司生死存亡之際,碳四水稻以外的增產方法可行的,都要試一試。
葉子能吸收肥料,將肥料直接噴灑在葉麵可以加快植物生長。農場裏基本有葉麵肥噴灑裝置。隻要將葉麵肥輸送管換成能輸送花粉個管子,利用鼓風機就能做到授粉。
一層農場就是半平方公裏的麵積,相當於50公頃。麵對一個未知技術,應該先進行實驗田種植,證明能夠高產後才能大規模投產。宇咖的決定不可謂不大膽。
“玉米是怎麽做到碳四循環的呢?”李絮看著玉米,她是一點頭緒也沒有。
玉米是目前人類的主要作物,也是單產最高的作物。碳四水稻的目標就是模仿玉米,但是目前將玉米的碳四基因轉入水稻細胞後,水稻並沒有變成碳四植物。原本信心滿滿的李絮也變得失落不少。
“絮兒阿姨好!”丫丫稚嫩的聲音傳來。
李絮向聲源看去,是可愛的丫丫正在和自己打招呼。
“丫丫好!”
“阿姨不是說去看看丫丫的農場的嗎?”丫丫忽然有些不開心,大人總是說話不算數。
“丫丫對不起,阿姨最近非常忙。”
“可是丫丫種的植物長得可好了。”丫丫撅著嘴道,小手拉著李絮往自己的農場走。
丫丫的農場不大,是一個邊長4米的正方形。四周由玻璃封閉,從一道電子門進出。地裏種植有辣椒、胡蘿卜、菊花、玉米四種植物。在農作物間長出些許雜草,是前世常見的稗子,幼苗很像水稻,也是碳四植物。
丫丫的植物是隨意分布的,沒有像成人種地般分壟。
“絮兒阿姨,玉米開花了!”丫丫一隻手拉動李絮的袖子,另一隻手指向一株玉米。
“真的誒。”李絮走近一看,有5株玉米,其中3株抽出天花,另外兩株還沒有抽出天花。不過,為什麽另外兩株的頂部為什麽會有紅色的須呢?
一般玉米雄花開在頂部,也就是常說的天花,而雌花開在腰間,雌花結出的就是常說的玉米棒子。玉米棒子上有時會有紅色或者黃色的須絲,這個就是玉米的雌蕊。玉米這種雄花和雌花不在一個地方在禾本類植物中是很少見的,像水稻、小麥、高粱、小米都是雌雄同花。為什麽形成雜交水稻困難,就是因為雌花和雄花太近了,花苞還未打開就自動授粉了。前世袁隆平先生找到的野生雄性敗育水稻開啟了雜交水稻時代,其中是雄性敗育就是水稻的花隻有雌蕊,雄蕊沒有發育。
根據前世的生物知識,李絮記得玉米在發育時,頂部和腰部都是雌雄同花的。在隨後發育中,頂部的雌花退化,隻留下雄花發育成天花;而腰部相反,雄花退化,隻留下雌花發育成玉米棒子。
但是在這塊地裏,這兩株的頂部異常地生長著雌花。是原本開過天花,不過丫丫不小心將天花弄斷了嗎?
“丫丫,這5株是同時種的嗎?另外這兩株之前有沒有開花?”李絮指著兩株異常玉米問道。
“都是2個月前種的。沒看到開花,今天是第一次看到它們開花。”丫丫歪頭想道。
“這就奇怪了,丫丫能讓我再待會兒嗎?我想再看看。”
“好啊!阿姨慢慢看,我去除草了。”
李絮將5棵植株調查一遍,發現抽出天花的植株裏有一株居然沒有腰部雌花。像這種變異的玉米,在無土培養農場裏一旦發現就會被拔去,補種上新玉米,所以在無土培養農場裏是看不到這種奇怪玉米。反而是在人工土壤農場裏出現變異植株。
記憶慢慢浮現,李絮記起來這種是較常見的變異。玉米有幾對控製雌花雄花的基因,因為容易雜交,所以偶爾會有幾株變異植株。a株隻有頂部雄花,沒有腰部雌花;b株頂部雄花變成雌花,腰部有雌花;c株隻有頂部雌花,沒有腰部雌花。
李絮將這些性狀記錄下來,並拍照記錄。在征得丫丫同意後,李絮將幾株的芽尖細胞保存在培養皿中,畢竟這些玉米是丫丫的私人所有物。
這些失去天花是玉米讓李絮想起前世玉米增產的簡單方法。
“我怎麽忘了,還有去雄!”李絮走在無土培養農場間,看著滿是天花的玉米恍然大悟道。
去雄是前世給玉米增產的常用方法,用物理手段在雄蕊剛發出時將其去除,隻保留上風口的幾株天花。這樣一來,玉米就能將養料集**給玉米棒子。去雄玉米比不去雄玉米增產10%。這樣簡單的方法由於大滅絕影響反而失傳了,導致現在的玉米都是保留天花的。
不過空口無憑,還需要實物佐證。一方麵李絮將自己的想法寫成報告,希望宇咖能將幾塊剛抽出天花的玉米田進行去雄處理,這樣不需要三個月,隻要一個月就能出結果。
這個時代的玉米經過雜交,而且光照和水肥保持在最高效率,經過人工光照調節能使玉米早點開花結果。玉米是短日照植物,隻要是光照時間縮短就會開花,因此後世的玉米生產周期在3個月左右。
另一方麵,李絮不滿足物理去雄。這樣不僅耗時耗力,而且抽出的天花也是在浪費玉米的養料。最好的方法自然是一開始就隻生長雌花,這樣一來產量可能還能增加。理清思路,李絮立即著手采集變異玉米芽尖細胞,進行實驗。
“去雄?”宇咖被李絮的報告嚇一跳。雖說以前也有人提出過類似的方法,不過由於立體農場是封閉的,氣流流動困難,因此農場很少有大風。去雄後,微風恐怕不能將少數植株的花粉撒到大多數植株雌花上,這樣一來反而會造成玉米棒子結子率下降。導致玉米減產。所以一直沒人實際去實驗。
宇咖耐住性子,接著看報告。
報告上寫:我進行實地調查發現,農場裏風很弱,很難為玉米進行授粉。不過可以改造噴灑葉麵肥裝置。提前雄蕊植株玉米播種時間,將雄蕊花粉收集後通過機器人工授粉。不僅可以達到100%授粉,而且可以在雌花剛成熟之時就進行授粉。遠比以前等待頂部雄花花粉自然落下要節省時間,促進早結種子,能進一步縮短生產周期。
“改造噴葉肥裝置花費不是很高,可以一試。這樣吧,將一層的農場交給她實驗。”宇咖果斷道。現在是綠洲公司生死存亡之際,碳四水稻以外的增產方法可行的,都要試一試。
葉子能吸收肥料,將肥料直接噴灑在葉麵可以加快植物生長。農場裏基本有葉麵肥噴灑裝置。隻要將葉麵肥輸送管換成能輸送花粉個管子,利用鼓風機就能做到授粉。
一層農場就是半平方公裏的麵積,相當於50公頃。麵對一個未知技術,應該先進行實驗田種植,證明能夠高產後才能大規模投產。宇咖的決定不可謂不大膽。